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庶人 > 第37章

庶人 第37章

作者:她与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5:58:02 来源:免费小说

  她用一生万丈柔情来赎罪, 与此相对应, 他既留下了她的命让她来赎,那又要用什么样的东西来饶恕呢。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纪姜应了慧极, 宋简,却不敢认情深。

  四月即将过去的时候,宋意然生了一场病。

  这个时候,杨庆怀正在准备押解纪姜进帝京的事情。与此同时, 许太后的寿辰将近,各地藩王进京朝贺之事,也在大齐境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削藩这件事情, 在大齐百余年的历史上,大约上演了四次, 其中最严重的一次,直接导致了宋子鸣一门的覆灭。

  平昭十八年的春天, 宋子鸣主张削弱河西三番,也就是信王,宁王和福王的藩属之地, 谁知三王不满朝廷削藩之政,在河西九郡连线引起了一场战乱,九郡关门洞开,引西北蒙古鞑靼一族长驱直入,烧杀抢掠,至使河西九郡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三人曾言:“军不受皇恩,胫骨疲弱,何以守疆土。”

  当是的太子是萧妃的儿子纪令。信王暗中与纪令相通,教唆他发动宫变,许诺只要他废除削藩令,就拥护他为新帝。萧妃本就对许皇后的养子纪明十分介怀,一直觉得他威胁自己的儿子的太子之位,加上皇帝对许皇后言听计从,只是因为在意纪明生母的卑微地位,才一直不肯松口,改立太子。萧妃想着一不做二不休,协助自己的儿子发动了平昭十八年春天的那场宫变。

  宫变失败以后,萧妃与纪令,一个被赐死,一个被囚在诏狱之中。

  但朝廷却根本没有军力,远征去平定西鞑靼在河西一带的骚乱。此时,朝廷必须要交一个人出去,以平复削藩令给造成的波澜,使三王能着力抗击鞑靼。所有人都明白,这个人,必须是主持削藩的宋子鸣。

  对于皇室而言,宋子鸣早就是个想杀又不敢杀的人。

  奈何皇帝受他教诲多年,根本不可能提笔写这道圣旨。

  顾仲濂在这个时候,给许皇后出了一条计策,将撺掇太子某逆的罪名安在宋家的头上。将好,宋家嫡子宋简,本就与太子私教甚好。这样一来,既能杀了宋子鸣,也能安抚河西三王。让他们出兵平定鞑靼之乱。

  政坛上的斗争看不到真实的血液,宋子鸣一心想削除朝廷的心腹大患,但宋子鸣并没有意识到西北门户洞开,给朝廷带来的实际性压力。

  因此,起初许皇后还有些犹豫,但是看到皇帝命司礼监拟出申斥三王,继续在河西推行削藩令的圣旨以后,才彻底下定决心,听从顾仲濂的计策。

  皇帝与恩师,其关系扭曲到不顾江山百姓之危,也要维护亲师的地步。

  本来政治是留给旋涡中的人去博弈的,但帝王的眼睛被蒙蔽之后,博弈之后获得平衡的机会也就丧失殆尽了。皇帝身在其中并不自知,好在他的女人和女儿还是最终看明白了这一点。

  纪姜将那封模仿宋简的字迹写出的信,递到许皇后手上的时候,并没有哭。然而许皇后却落了眼泪。她把女儿给了宋简,又让女儿亲手毁了自己的归宿。更令她心疼的是,灵透如纪姜,从头到尾,都没有怨恨过朝廷一句。

  那日分别,许皇后望着纪姜一个人撑着伞沉默地走向漫长的甬道。

  她穿着银白底大红牡丹绣的襦裙,在长阶的尽头,回过头来望了她一眼,许皇后终不忍再看那双眼睛,回身默默地走回宫室,而后命宫人闭合了殿门。她与满天飞扬的雪一道被关在外面,明明是那么宏伟的宫廷,明明是如此广袤的天与地,却被闭合的殿门,生生地隔成了她的一座牢。

  许皇后毁了纪姜婚姻,纪姜毁了自己的归宿。但其实到头来,史书也并不会给她们太多正面的描述,女人涉政,就是祸事,可皇族的男人但凡有一个撑得住的,又何必让两个女人做取舍?

  那个时代的宋简,没有官职,远离政坛,活在公主府一片花团锦簇的假象之中,他不知道纪姜的挣扎,也丝毫没有预见到宋家的结局。

  “哥。你回府去歇吧。我这儿好多了。”

  宋简在宋意然榻前翻一本书。自从宋意然病后,宋简除了与楼鼎显在军中安排,大多的时间都在意园。

  这会儿宋意然正午睡起来,靠在榻上让奴婢挽发。这日晴好,门外的鸟雀唧唧喳喳地闹起来,丫鬟们怕扰着他二人说话,一两个人忙退出去赶。

  “再陪你坐会儿。”

  宋简放下手中的书。杜和茹恰好走进来问脉,宋意然命人半垂下抽纱帐,从里面伸出一只雪白的手腕子,她虽在病中,人却丰腴了不少。

  杜和茹查过脉,收起药箱走到宋简对面。

  “如何?”

  杜和茹道:“到也没什么,本就是心病。精神好了,人就好了。等在养两日,仍能用安胎的药。”

  宋简点了点头,“有劳杜太医。”

  杜和茹笑了笑,“先生快别叫我太医了,离开太医院这么久了,我也就是伺候王府的一个郎中而已。”

  宋简斟了一盏茶推到他面前:“这回晋王回帝京,也得你伺候。这到好,五月帝京时节是最好的。”

  杜和茹喝了一口茶,“是啊,得闲还能与太医院的老人们叙叙旧。说起来,一别快十年了。”

  说到离京的年份,杜和茹突然意识到,触到了宋家人的痛处。

  一时有些尴尬,低头饮茶不语。

  宋简手边书从案上滑落至他的膝上,又顺着腿应声落在地上,杜和茹忙放下手上的杯盏,弯腰去替他捡。宋意然也在帐后沉默,气氛微妙。

  杜和茹将书放回宋简的手边,犹豫了一阵,还是小声问了一句:“先生这回,应不会跟王爷进京吧。”

  宋简却笑了笑,“我亦有好些老友在京中,也有意与他们喝几杯。”

  杜和茹怔了怔,总觉得这话有些血腥气。

  正不知道如何接,丫鬟们匆匆进来道:“夫人,晋王府的王妃来了。这会儿已经到门口了。”

  宋意然悬起一半的绸帐。

  “这会儿来我这里做什么,人已经到门口了?没听王府的人提前来传过话的啊。”

  于管是从外面进来:“夫人,王妃这次没带随行仪仗,单一撵过来的。我们……怎么迎啊。”

  余龄弱从来没有来过意园。

  这倒也是,不管杨庆怀多么看重宋意然,也不管宋简在青州如何权势滔天,宋意然始终是奴籍出身,在杨府不入宗谱的女人,身为王妃,踏足这里实在是自亲自践。

  但自从朝廷召藩王入帝京朝贺太后的旨意下来以后,宋简就一直避着她不见。

  余龄弱知道,是之前青州府牢的事让宋简心有不满,因此起了隔阂,要是放在平时,她也大可自端姿态,等着陆以芳来与她斡旋,然而这一回,陆以芳手边忙着意园奴婢仆从的挑买,又受了宋简的那一夜的这折腾,心气不顺,也就没及时顾上余龄弱这头。

  眼见朝廷拟定的入京期限就要到了,再拖下去就是明着抗旨。余龄弱在王府里坐不住了,听说宋简连着多日都在宋意然这里,也顾不上是不是自践身份,亲自登了门。

  “哥,如何好,我……”

  宋意然一面说一面要传人进来梳洗更衣。

  宋简却道:“你既在病中,不用刻意去迎她。”

  说着,对于管事道:“请王妃进来就好。”

  宋意然有些为难,“这可怎么好,叫我蓬头垢面觐见王妃,还是在自己的寝房里头,哥,你怕是糊涂了吧,这可是大不敬。”

  宋简没有回应她,只是扬颚,让于管事出去。

  不多时,余龄弱与于管事的一道走了进来,杜和茹忙站起身跪下去磕头请安。宋意然靠在榻上,起身也不是,不起身也不是。宋简起身拱手,“娘娘,意然身子弱,望娘娘恕她不敬之处。”

  余龄弱也还算是有气度的人,自知王府有求于宋简,索性给足宋家人的体面。

  “哦,本来也听说杨夫人身上不好,特来看望。”

  说完,命丫鬟呈上一只黄绸包的长盒子。

  “这是去岁,宫里面赏下来的老人参,与杨夫人补益最好。”

  说完,又道:“杨夫人既然在将养,本妃也不便打扰,宋先生,可否请先生,借一步说话。”

  “宋简与意然为亲兄妹,杜太医也是王爷的心腹,娘娘有话,大可直说。”

  余龄弱知宋简有意要下王府的面子,虽吃了憋,但也不强撑身份去坚持。垂下眼睑,走到茶案前坐下。

  “好。既然先生这样说,那本妃便直说了。”

  说着,她将一双手扣握进袖中,顶直背脊,平声开口续道:“青州府牢之事,是本妃听信小人之言,莽撞错怪了杨夫人与先生。还望先生宽谅。”

  第39章 剖白

  宋简淡道:“不敢, 青州政局复杂, 宋简身在其中,避不过暗箭, 娘娘与王爷一时不查,也是难免。”

  “既然先生不怪,那还请先生辨明时局, 与我晋王府指一条明路。”

  “王妃指的是什么。”

  “先生, 朝廷召藩王进京朝贺太后寿辰的旨意,已经下过很久,本妃是一介女流, 实难看清其中深意。青州自王爷就藩以后,历经陆佳陆大人,与先生两代股肱辅佐,才得以成今日之象, 自陆大人起,朝廷就一直视青州为心腹大患,此时突然传召王爷进京, 本妃有恐,王爷此行不安啊。”

  宋简捏着一根遗在茶案上的茶叶梗子, “娘娘恐朝廷会在帝京对王爷不利。”

  余龄弱点头道:“是,本妃今日来寻先生, 也是想看看,宋先生有什么法子,能推掉帝京这一行。”

  宋简一下一下碾着手中的茶梗, 窗帘遮去一半的光影,他整个人在窗后,一半阴,一般阳。

  “推不得。”

  余龄弱忙道:“为何推不得。”

  “推则势必起战事。朝廷捏众王在京,王妃试想,若朝廷以青州抗旨有反心为名,令众王合力讨伐,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余龄弱不由皱眉,她并不能完全听明白宋简所言之意,但也知道此局复杂。众藩王势力盘根错节,相互之前既有牵制,也有支撑。青州经历陆佳与宋简两任辅臣的经营,已然成为藩王势力之最,然因陆佳不懂牵制之道,一心只搞军政,与众藩王之间,几乎没有丝毫的默契,一旦朝廷授意集军讨伐,还真说不清是个什么局面。

  余龄弱凝了眉。放眼天下,除了眼前这个差点要了晋王性命的人,余龄弱当真寻不到其他的倚靠。

  “先生的意思是…王爷必入帝京。既如此……本妃有一事相求。”

  “不敢,娘娘请赐言。”

  他语气轻松,甚至扼袖将手边的书随意的翻覆。

  余龄弱深吸了一口气,她拿捏了一回语气,从新开口道:“龄弱是弱质女流之辈,多年来,全仰仗陆大人与先生,才得以与王爷在青州立足,此次帝京之行,龄弱自知难解困局,还望先生原谅龄弱糊涂,不计前嫌,与我晋王府同行。”

  听完余龄弱的这一段话,杜和茹突然明白过来,宋简说出那句“与京中旧友重聚”,原来是早算好了余龄弱有此一求。

  余龄弱的话说完,宋简却没有立即出声,其间宋意然轻轻地嗽了几声。窗户上面在摇乌桕树的影子,原本被赶走的鸟雀,又齐齐地飞回来,落在门前鼓噪。

  余龄弱的手紧紧地握在袖中,话已至此,她甚至自称闺名,已然将一个王妃的姿态放到了最低。她不能再开口说其他的话。

  须臾过去,宋简手中茶梗应声折断,这一声虽然细微,却掩过聒噪的鸟鸣落入余龄弱耳中。她不由抬头,终是迎上了宋简的目光。

  “宋简与晋王府从来同德同心。”

  余龄弱松下一口气,紧扣在袖中的手也松垂下来。

  她清了清嗓子:“杨夫人有了身孕,子为知府血脉,其母也是该入宗谱的。杨夫人放心,此事本妃为你做主。”

  宋意然一怔,回神后忙道:“哟,那奴婢得给王妃磕个头。”

  余龄弱挂了个笑容,不咸不淡道,“夫人身子还未好全,不需再多礼。”

  说完,她也实在不想在这个满是药气的屋子里憋闷哪怕一刻。起身作别。

  宋简一路送她出意园。

  车马渐远,那边杨庆怀的车撵却过来了。

  “啧啧,她到底还是沉不住气来寻你了。你怎么说的。”

  杨庆怀今日像是有什么畅快的事,是自己亲自驾的车,他一面说一面把手上的马鞭子甩给门口的小厮。

  宋简没有回他的话,转道“你乐什么。”

  杨庆怀撒开了脚步,神情畅快地跨过门槛,“我乐什么?说出来你怕都不信,我府上那位佛母娘娘,今日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松口,让意然和这个孩子入宗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