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理科学霸的古代研究日常 > 第88章

理科学霸的古代研究日常 第88章

作者:弓青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8:40:35 来源:免费小说

  “咳……”戚司安面上恢复正经,眼底却依旧流露出些许笑意,他没有开口说什么,怕说一句话,褚寻真便当真会让马车停下来。

  却又不禁抿抿唇,其实心里有万般话想说。

  褚寻真松了口气,心底略微无措的感觉稍稍减少,一路无言回到将军府,下马车前,她听见戚司安在后面轻声说:“我不急,会等你。”

  等你,什么时候想明白,正视我的心意。

  ………………

  月底,褚空宁与陆绘思大婚前,安阳城出了一件喜事,虞子与虞禀稚成功研究出有利于提高棉花效用的揉棉机与去籽机。

  两台机器试用后完全没有问题,接下来便是将图纸交由工部,大批量的制作出来。

  除却工部,一些大木工坊里也得到虞子赠与的图纸,让他们尽快制作出揉棉机与去籽机。

  没有私藏,无私赠与。

  “虞子高德!”

  “虞子果真高风亮节!”

  一时间,到处是夸赞虞子无私之人。

  虞子在府内却摇头道:“机器是最容易参透的,只要一经问世便可供人研究,棉花要想在蔚朝广泛的推广开来,两个机器就也要普及,不可能叫工部全权归拢。”

  与其叫他人照着机器慢慢参透学习,倒不如大大方方的将图纸展现出来,谁做不是做,最后用的都是百姓。

  褚寻真道:“可他们却也没有夸错虞师,虞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蔚朝和百姓,理是这个理,可虞师与禀稚师兄是付出心血和精力来研究出来的两台机器,就这样简单的将图纸交了出去,任谁,也难有这么大的魄力和胸襟。”

  虞子哈哈笑道:“你啊,夸人总会夸到人的心坎里去,不错不错,老夫爱听。”

  “我也只是实话实说而已。”褚寻真也不禁笑了。

  棉花机器问世,盛佑帝自然是赏赐下来不少的金银珠宝,除却虞子与虞禀稚挂名在上,陆绘思之名也赫然在列,最初,便是她与虞禀稚一起研究,只不过后续婚礼事情繁琐,便慢慢放下,由虞子接手。

  但这却不能否认,陆绘思也在里面出力极大,那几张差点被陆思箐墨水毁掉的图纸便是去籽机的雏形。

  大婚当日,流水般的赏赐进入镇北将军府,全是属于现在要成为大少奶奶的陆绘思,盛佑帝赏赐,皇后赏赐,就连瑞亲王竟也给面子的到来,亲自参加两人婚宴。

  褚空宁特意求的旨意,陛下赐婚,这对陆绘思是殊荣,对于安和王陆行来说,面上也有光。

  “她还真是什么都得了……”陆思箐撇嘴暗自嫉妒道。

  这话被安和王妃听见,拍打她的手背,给她一记眼神警告,“别乱说话,今日是你姐姐的大婚之日。”

  陆思箐撒娇道:“母妃,我也想嫁与京城里的公子,淅河洲哪有什么好的人选,比不上这里……”

  就算有,京城人杰地灵,两相对比之下,淅河洲的男子也被衬托的歪瓜裂枣,再者,淅河洲什么地方,一个异姓王,盛佑帝怎么可能给他富饶封地。

  四下无人,陆思箐才敢如此痴缠。

  安和王妃道:“怎么没有好的人选,那李公子、王公子……”

  还未说完,便被陆思箐打断:“李公子的家室是很不错,可长得普普通通,王公子虽相貌俊朗,可却低李公子一等,更比不上京城的……其他人……”

  陆思箐咬唇道:“我未来的夫婿,要相貌、家室、学识都是一等一的。”

  淅河洲能找出几个来。

  安和王妃叹气,安和王名头上虽是王爷,可有时候却还比不上一些手握重权的高官,而安和王本人更是得过且过之人,吃喝不愁就行。

  看安和王妃不说话,陆思箐小声道:“她陆绘思能觅得如意郎君,我长得又不差,为何不能……母妃,和父王说说多留京城几日,可好?”

  “你想做什么?”安和王妃蹙眉道。

  “母妃您看……褚空泽如何?”

  第84章

  大婚后,褚空宁与陆绘思蜜里调油,看得褚空泽直感叹:“大哥都快要不像是他了,以前恨不得天天留在翰林院里,现在我就晚一点去翰林院找他,他都已经不见踪影。”

  唉,只留下他孤家寡人的自己回来。

  褚寻真听后噗嗤一笑:“二哥羡慕,也想给我找个小嫂嫂了?”

  褚空泽干咳:“我羡慕什么,孤家寡人才好,没什么人烦我,那些姑娘家们柔柔弱弱的,动不动就哭,只怕风一吹就倒,我可受不了。”

  “二哥这话要是让大哥听见……”

  “嘘嘘,好珍珠儿别说了。”

  褚空泽急忙竖起手指,做贼似的左看右看,尴尬道:“大嫂当然不一样,大哥是好福气,能够遇上心仪的女子,我嘛,看天意,不着急。”

  你不着急,娘可着急,褚寻真心道。

  但这件事情确实急不来,爹和娘尊重大哥二哥的选择,两情相悦才叫美事,若换做旁人家,早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

  工部将棉花机器制作出来后,先紧着京城附近使用,接着再零件拆分售卖到各地后组装起来。

  一筐一筐的棉花运往机器附近,到处一片秋忙景象。

  杜苓嫣手中把玩儿着一朵雪白的棉花,叹口气道:“也不知晓我们临西现在种植了多少棉花,照如今顺棉的速度来看,入冬后的第一批棉衣应该制作好。”

  褚寻真在她身旁点头:“爹已经决定,将最先制作出来的棉衣送往塞北,照顾在塞北的将士们。”

  杜苓嫣闻言,爽朗笑道:“褚大将军令人佩服。”

  “寻真,年前云鹭书院的这群学子们就要回去了,我弟弟杜松辞要走,我也得跟着离开,可真是舍不得你。”

  她跟着到京城里来,就是为了看雁溪先生,如今,也如愿以偿的和褚寻真成为朋友。

  有杜松辞在,杜苓嫣很早便让他引荐,想与褚寻真相识。

  杜松辞还曾嘀咕:“阿姐你这般的凶,到时候可别吓着褚先生。”

  杜苓嫣瞥他:“哦?你以前说过什么可还记得?”

  杜松辞闻言,脸一红道:“我如今对褚先生只有心悦诚服。”

  想到这里,杜苓嫣再次笑了起来,笑声是女子少有的爽朗,她比褚寻真略高,眉目间带着勃勃英气,又难掩艳丽,形成奇特的美感。

  说完舍不得后,便将褚寻真抱了抱,道:“临西与京城完全是不同的景色,寻真若来临西,我一定好好招待于你。”

  未见时便心有向往,初见时,一见如故。

  田间,满是机器运转时发出的巨大嘈杂声,棉花机器很大,放在院里的话必然拥挤,且每个村子各有两台机器便已经够用。

  雪白的棉花一筐筐的运送,场景难得一见,有许多棉絮堆拢在谷场上,干净又柔软,惹得村里的孩子不住的往上面扑去,又被大人们挥手轰下来。

  “一边学习去,新出的数学小册看了吗?数字会写了吗?还在这里玩儿,小心老子揍你。”

  被提着的孩子不服喊道:“我看了!也会写了!”

  大人索性将他放下,指着谷场旁边竖立的用来记事的大黑板道:“去写,1到100,写完就让你玩儿。”

  孩子吸吸鼻子,提提要掉下来的裤|裆跑了出去。

  黑板立在谷场的边缘,比他还高,幸好直接立在地上,他拿起一根粉笔写了起来。

  1、2、3……22…………

  不知不觉间,不远处站了一群人,光看衣着便知晓非富即贵,村里人不知他们什么来路,但不想惹事,躲着点走就行了。

  盛佑帝看着写数字的孩童笑道:“这便是栖宁县主想出来的新数字?”

  户部侍郎冯和在后面道:“是,名为阿拉伯数字,用在计数算账中非常方便。”

  现如今,户部已经开始使用此数字管理财政和预算,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又减少犯错的几率。

  盛佑帝不解:“为何叫阿拉伯数字?”

  “听说是从此地传来,便由此命名,另外,第一卷 数学小册已经发放下去,于书坊内售卖,依老臣看,很适合为垂髫的孩童启蒙书册。”白老在盛佑帝身后道。

  冯和忍不住道:“算学之类在书册上少之又少,栖宁县主将数字与加减等简化,很合适孩子们从小学起,陛下不如将此类书籍大肆推广,各州府各书院里……”

  还未说完,便被跟着出来的另一位老官员打断:“算学不过末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不值得,各书院里的学子们,他们首要的是习文作赋,知懂天下大事,参加科举,为国尽忠才是首要。”

  冯和呛道:“本官又不是叫他们只学算学,只知道算术。”

  “再者,算学怎么就末流了,栖宁县主出的数学你会吗?怕是连看都看不懂吧。”

  老官员一噎,甩袖道:“冯大人,这完全是两方面的问题,孰重孰轻,还望冯大人分清楚些。”

  “现在数学小册已经开始于京城乃至附近州府售卖,人人知晓不过时间问题,冯大人又何必急于一时。”

  冯和气死。

  那是你不懂我们身为户部官员们的激动心情!

  数字简化,算学简化,有方程式符号等可以代替,不知晓省下了多少功夫。

  以往户部要耗费十几天乃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整理出各地田土地册、税收预算等,现在却不仅速度提高,错误也几乎没有,不用再来来回回的查验,可以说是轻松太多!

  不急于一时?他可急了!

  六部里,吏部与刑部最为吃香,在里面为官就是到手的实权,户部虽然也不差,也有油水可捞,但看能力啊。

  想进来的能力不足,户部可不要,有能力的却不一定想进来,户部管财权,稍不小心,油水捞的过多,自己也会掉进去。

  可以说,户部确实缺人手,若有陛下开口,将数学如同棉花一样大力的推广。

  往后,何愁人才。

  冯和不由得道:“陛下,周大人完全是井蛙之见,民间目不识丁者众多,会算数的人更少,可如今一个机会摆在眼前,垂髫小二都可学会简单的算法,若惠及天下,我蔚朝将来会是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确有为蔚朝的心思,现在数学只在京城广受流传,京城附近州府略有耳闻,数学传遍整个蔚朝确实只是时间问题,可这时间却是大问题。

  但只要盛佑帝注重,时间却可大大的缩短,虽然这其中,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等。

  老官员还想说什么:“栖宁县主不是已经在太学……”

  盛佑帝这时候抬起手,道:“六艺之中,数排最后,数有计算之意,科举中,《诗》《书》《礼》《易》《春秋》五经才是必考的经义内容,数确实常被忽略……”

  冯和忍不住内心叹气,看来即使栖宁县主在太学教授数学,也已经开始著书,却依旧得不到盛佑帝重视。

  “但司骥曾和朕说,数学奥妙无穷,对他观测天文现象亦有帮助,且测量土地,在工部上也大有作为,是吗?”盛佑帝话锋一转道。

  工部侍郎林有广不在,冯和代为回答,“是,陛下。”

  盛佑帝道:“便先回去吧,朕会好好考虑一下。”

  冯和算是无意之中帮了褚寻真一个大忙,即使现在数学出现,也只是在太学、在京城,如同偏居一隅,想要传遍天下,何其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