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理科学霸的古代研究日常 > 第104章

理科学霸的古代研究日常 第104章

作者:弓青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8:40:35 来源:免费小说

  “栖宁县主还真敢说,八千斤啊!怎么可能!”

  “不是有传言说河州土豆产量才将到三千斤吗?怎么这会儿又五千斤到八千斤了?栖宁县主莫不是在夸大其词?”

  先前有人相信,这会儿瞧见八千斤言论,也不敢相信了。

  不管百姓们如何质疑揣测,褚寻真现在着手研究,如何种植番薯、玉米与辣椒这三样东西。

  没种过,就不能轻易动手,地温土壤等都会影响产量高低,如同先前种植棉花一样,她寻来了不少经验老到村民。

  第101章

  从海外带来的红薯玉米等都是成箱成箱的,照着当地给出的方法保存,运送到蔚朝时,坏种还不算太多。

  褚寻真当时命人分出土豆运往越北府,其余的则是运回京城,交由褚空宁安置。

  番薯种植前都要预留出种子,要选取大个或中个的番薯,长得周正且外表没有破损,将这些番薯挑拣出来在来年开春留作种薯使用。

  番薯的留种不算太难,只要不是破损的,大一点或小一点都无所谓。

  但第一次于蔚朝种植,褚寻真还是先谨慎的选取了个头较大的番薯留种,之后只要土质松软透气,施肥到位,种出来的番薯个头怎么都不会太小。

  “这些番薯都发了芽,院里也可以种植些。”褚寻真留出几个道,“就种在院内的东边,一会儿叫人挑些沙土或沙性的土壤回来。”

  妙舟应了声,走了出去。

  陆绘思坐在她身边道:“现在外面都在谈论土豆的产量,五千到八千斤确实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寻真,土豆的亩产量真的能够达到这么多吗?”

  褚寻真点头,虽说四季都能种植土豆,但春种一般是最合适种植的,首先气温稳定,其次土壤的肥力和地温灌溉等都不是塞北气候所能比的。

  再者,土豆不难种植,产量极大,不然在现代也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

  “催芽的方法和种块种植我都已经张贴在了报墙上,报纸也刊登了上去,现在有多少百姓想要购买?”褚寻真提笔写了会儿需要记下来的问题,抬起头问道。

  褚空宁越加忙碌,这些事情大多都是陆绘思在负责。

  她道:“很多,前来购买的百姓一直在增加,我们留下的种块怕是不够的。”

  嘴上说着不信土豆的亩产量能够达到千斤以上,但实际上,前来购买种块的百姓只多不少,主要的原因还在盛佑帝身上。

  先前盛佑帝留下几个土豆要尝一尝,御膳房的大厨从未做过,便用褚寻真当时一同呈上来的几道菜式照做。

  酱焖土豆,红烧土豆这两道菜是略微重口的,味道绝对没得说,咸香可口,土豆又绵又软,上面沾染着些许酱汁放进嘴里后,细腻中带着香甜,是从未有过的口感。

  另外还有一道经典的家常菜。

  酸辣土豆丝。

  从海外带回来的几样东西自然要全部呈上去,褚寻真在纸上便描写到辣椒的作用与味道,用作调味料使用增加口感。

  呈上去的辣椒不多,主要是给盛佑帝看看样子,剩余的还要留下做种子用。

  未经验证的东西自然不敢直接给盛佑帝使用,再三确认辣椒无毒后,负责膳食的大厨鼓起勇气放了一个辣椒在嘴里,差点没被辣到升天。

  红着脸不断吸气的样子将周围的太监宫女等吓得够呛,听说盛佑帝当时也去看了下,最后依旧决定用辣椒做菜。

  “既然将此物从海外带回,说明它是能够食用的。”盛佑帝道:“菜谱上既然有它,就做出来尝尝。”

  “是,陛下。”

  酸辣土豆丝主要在于一个酸字,一个辣字上。

  土豆切成细丝后,多用凉水冲洗几遍,接着锅内烧油,油热后放入辣椒葱花姜丝等,炒出香味儿,再放入土豆丝,大火翻炒。

  少顷后,放入适量的盐和醋,再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

  做法极为简单,家家户户会做的一道菜,味道酸辣爽口,土豆丝清脆,又是不同于酱焖土豆和红烧土豆的口感。

  盛佑帝先是品尝了前两道菜,口味甚佳,最后瞧着红红的辣椒在土豆丝里,下筷子前看了眼王徊,“这道菜的味道怎么样?”

  菜被呈上来后,王徊试菜,闻言道:“回陛下,就像县主在纸上所写的又酸又辣,土豆丝清脆,味道……略新奇,但是不难吃。”

  盛佑帝夹了一筷子慢慢品尝,随即放下筷子以手掩嘴,脸色略红,但目露愉悦。

  过后,便传出话来,说盛佑帝对土豆的味道赞不绝口。

  皇帝都称赞的食物,百姓们有机会自然也要尝尝,虽不信千斤的亩产量,可种出来怎么说也不可能少于百来斤。

  番薯、玉米和辣椒的留种只有从海外带回来的那么多,暂且不能分发下去广泛耕种,便只有土豆的消息先公布在了报墙与报纸上。

  开春后,京城里还有一等大事,那便是太学外舍的学子们要经由公试,且参考平时行艺,升补内舍。

  升入内舍的公试极为重要,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试、私试的校订分数需皆达优等,才可以成为上等上舍生。

  而上等上舍生,即释褐授官。

  一优一平为中等上舍生,可准予免礼部试。

  两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舍生,可准予免解试。

  太学难进,可进入太学,升入内舍乃至上舍后,一步登天便如同已经踏上了半只脚。

  褚寻真回来后,蒋钰风只同她见了两面,便闭关在自己的院里专心学习。

  三舍法与科举考试同时并行,并不是说三舍入朝为官,科举便不再举行,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

  但两种选官制度又有相互贯穿连接之处。

  例如,如果考至上舍上等,是可以直接授官的,考至上舍中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殿试,考为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省试……

  此外,现任的官员亦可以参加公试,若考了上等,成绩十分优异者可上报陛下,破格提升,在原官位上提升两级。

  目前,各州府的学院中皆实行三舍法,但若直接释褐授官的只有太学。

  是以,各州府的学院每年向太学举荐人才,限上舍生一人,内舍生两人。

  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且举荐的条件也极为苛刻。

  更甚至,州府举荐的上舍生人才,到了太学却只能补入内舍,而州府举荐内舍的学子只能补入太学的外舍。

  所以,能够成为太学内舍或上舍的学子是一步登天,有太多人想削尖了脑袋进去,却也只能瞧着诸多苛刻的条件望而却步。

  倒不如直接参加科举考试。

  要褚寻真来看,比现□□要难太多,毕竟都是吃公家饭的,可公务员的考试各省各市乃至县级的皆有。

  然而在蔚朝,各地方的学子们努力的方向却只有京城。

  进京赶考,可不仅仅是四个简单的字眼能够道尽的。

  外舍升入内舍的公试前,一般会在庙里拜文昌,击花鼓,巡街游巷肃清人员,不得靠近太学所在的街道。

  而这日,太学正门封禁,任何人不得外出进入等。

  褚寻真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皆是由唐曲和替她代课数学,而此次升入内舍的公试略有变革。

  由盛佑帝亲自下旨,将本有的算学除却,改为数学,正式新增数学考在公试里,数学试卷的出题内容也由唐曲和与算学西席负责,并且担任监考官。

  褚寻真回来后,盛佑帝考虑再三,又下旨命她也参与进来,不管是出试题或担任监考,在蔚朝来说,女子与试皆为第一次。

  此圣旨一出,便有那古板不知变通之人反对。

  “这是否于理不合?从古至今,我蔚朝还从未有过女子出题并担任监考官一职过。”有人找到孙祭酒道。

  虽然只是数学监考,但……

  孙祭酒:“怎么于理不合?数学乃是栖宁县主发起并且著书,由她主出题与监考,不是名正言顺吗?”

  “但她是女子,自古以来……”

  “自古以来,女子巾帼不让须眉者不胜枚举,可要老夫列举一二?”孙祭酒好整以暇道。

  对面好友不说话了。

  他倒也不是恶意,只是略有些老顽固的思想,认为女子三从四德,还是在家里相夫教子的为好。

  孙祭酒挑起茶釜,为他倒了杯茶,“皆说女子要勤俭、坚忍、慈爱、大度,以贤德于家中……”

  好友忍不住争论道:“那也没说错,古人云:‘一出茶饭便知妻,要知贤母看儿衣’,女子德行好,则家中和睦,温馨美满。”

  “女子家中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操持家务,是自古传下来的道理,古德云:‘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之大半,盖以母教为本也’,老夫……”

  孙祭酒急忙止住他的话头,道:“你说的都有道理,但你且看,我蔚朝风气开放,可不是只要女子在家相夫教子的,古来亦有不输男子的女子,才情品行无可论述。”

  “你且细数栖宁县主所做之事,若她只在家绣衣缝花,哪里会出现雁溪先生,又哪里会出现诸多有益于百姓和蔚朝的东西?”

  “若你来,可能做到如此?”

  好友略一想,面色微红的摇头,“老夫来,当做不到如此。”

  孙祭酒:“近说,她一女子独自在越北四月之久,种植出土豆,又因此及时解了建州危机,如今陛下尚未赏赐,虽不敢揣测圣意,但细想之下,却也能够体会的到陛下对栖宁县主的看重。”

  “如今旨意以下,你若带头反对,可真是嫌日子过得太清闲。”

  话一出,好友脸色立即变了变,道:“栖宁县主不是寻常女子,确实不能以寻常眼光来看待她,是老夫狭隘了,这便回去,还请孙老……”

  孙祭酒摆手道:“老夫就当你从未来过。”

  好友闻言,神情略缓,拱手道谢后便离开了,之后,对于栖宁县主监考一事的反对声慢慢沉寂了下去。

  第102章

  太学,褚寻真,唐曲和与算学的西席们坐在一处,商量数学出试题的事情。

  “四书五经只出策论与议题等便可,但数学太过笼统,知识庞杂,只出几道试题怕是不能考教出学子们的真实水平,县主有何想法?”算学西席问道。

  褚寻真道:“将数学试卷划分为四大部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还有附加题。”

  瞧唐曲和等人不明白的神情,她细细讲解一番,在纸上做了下示范。

  唐曲和不由得点头道,“四道大题,每道大题里面还包含着几道小题,这样的出题方式倒是灵活多变,不过,最后这附加题又是什么意思?”

  “是一种考察的手段。”褚寻真道:“前面的三道大题都算是基础题,而基础题应该是学生必须学会的知识,常用的数学理论等,附加题却可以相应的出难一点,出偏一点,考察学子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熟练与理解的程度。”

  在唐曲和等人略有所思的神情下,她笑道:“附加题也是选做题,一共分为四道,在这四道小题中,选取两道进行解答便可。”

  “当然,若有学子能够将四道附加题全部做出来的话,便证明他所学扎实,在数学上的天分不错。”

  算学西席笑道:“极好极好,如此一来,文章有淋漓尽致,妙笔生花,数学上,便也可得思维缜密,分毫不差的学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