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红楼之不可惜 > 第73章

红楼之不可惜 第73章

作者:外乡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8:56:09 来源:书海阁

第七十三章

太后的身份,是美化后进的东宫。可是秦可卿亲生母亲的身份却根本没有办法再美化。

秦可卿的身份人人皆知,可是却不能摆在台面上。

...因为那身份实在是太上不得台面了。

在这个时代,众所周知,不是母以子贵,就是子以母贵。

前者还要等,要熬,就像现在的太后。而后者却是需要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花魁出身的母亲,永远是秦可卿身份上的硬伤,也是其亡母不被世人接受的根本原因。

只是这些人也不想想,难道是那些人想要干这个行当的?难道是她们哭着求着一定要卖肉的?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嫌人家身份低,当初你别脱裤子呀!人家干这一行的,至少还收了费。那些大家爷们,还不是花钱给人那啥的。

死了除了陪葬品多一些,墓地好一些外,又比谁高贵到哪里去了?

......

这些事情再怎么样,在这个时代,也只能妥协这不公平的现实,当然,这在现代也一样。所以总的来说,无论秦可卿享受多高的待遇,身份上又如何尊贵,在正式场合见到水晏的那些同父异母,不被水晏放在心上的姐妹,秦可卿照样还是要行礼弯腰的。

若太后和皇帝真的将秦可卿认回皇家,对于秦可卿来说,绝对的是祸非福。

...最重要的是三人心里都明白,这件事情一但弄开来,朝中各部也不会同意的,就是宗室也不会让秦可卿认祖归宗。

三人心知肚明,所以也从来不在那上面多做纠缠。毕竟他们三人都明白,真的实惠,才是实惠。那些虚的,就让那些人去争吧。

“等哀家去了,就让我们姐妹长久地住在一起。”当初秦可卿的母亲去逝时,因为她的身份,名份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所以就一直将棺木寄放在城外的寺院里。

后来水晏登基,太后搬进慈宁宫的第一道懿旨就是将秦可卿母亲的棺木送到了皇家寺庙里。

她要让那些曾经对她和姐姐不屑一顾的方外之人,日日夜夜为自己的姐姐诵经念佛。

当初是她傻,她以为就算是皇家寺院,那也是方外之人,却没有想到当她巴巴地捧着攒了一年的月钱,送到皇家寺院时,那些人的嘴脸,她至今还记得。

不配?哼,一群吃着皇家用着皇家的人,凭什么说她没资格,说她姐姐不配。这回好了,她就天天让那些人给自己的姐姐念经打坐,每月拿着全寺上下手抄的经书来换取下个月的供应。

这件事情,秦可卿一早就听说了,也曾在难过的时候跟惜春说了。惜春没心没肺地只想到了西游记里唐僧没上礼,而取到假经书的事情。

“佛祖当初还要过饭,明.太.祖还当过和尚呢,谁的出生比谁高?当初明.太.祖还敢在佛像上写下充军发配三千里的话,这事做得漂亮,太后娘娘,威武霸气。

女人在家不能靠父母,自然是要靠自己了。你瞧,肚子争气不是也一样吗?当今太后也是一例成功典范。至于你母亲,其实也不错呀,你就想想,她一个人就战败了东宫多少名门闺秀?

你看看,你长得多好看,多俊俏。都说女肖母,所以呀,就算不看内涵,咱只要用肤浅的外美都能让别人羡慕嫉妒恨,所以身后事什么的,总免不了让那些被她压过的人,发挥一下酸倒牙的心理,这也有利于内分泌和消化不是。......”

惜春的话,在秦可卿看来是一点道理都没有。不过在一顿胡说打屁之后,秦可卿也就放下了。

“姨母,你千秋正好,何必说这样的话,让我和皇上心疼呢。”

“是呀,姐姐说的对。母后,咱们现在的日子好了,您就应该向前看,何必想那些呢。”

此时听到太后又提起自已亡母,心里虽然难过,倒也能打起精神劝慰太后。水晏见到母亲提起这么不吉利的事情,也忙着配和秦可卿说些喜庆,吉祥的话来。

当然,秦可卿说得最多的,还是惜春从小到大的糗事。这让太后在出了贾母的孝后的第一时间就将惜春招进了宫。

......

运河之上,数艘帆船在行驶着。其中一条看起来便非常厚重的官船上,龄官因为晕船吐得七死八不活。

“姑娘,喝药了。”小丫头小心地端着一碗岸上大夫开的药,递到龄官手中。

“拿走吧,喝这劳什子又有什么用。半点效用皆无,何必作贱银两呢。”龄官的身子一直不太好,再加上心事重,所以身体总是不愿意好,就连这晕船也要比别人重一些。

若说以前只是形似林妹妹,现在那股子病弱之气就更像了。

“姑娘这么说,让贾大人如道了,又该如何担心呢?临出发前,大人可是说了,要我们好好侍候姑娘的。”这小丫头是贾蔷在江边特意买来服侍龄官的。

虽然服侍的时间不长,但是到也了解自家姑娘和贾蔷之间的事情。

她还以为自己这一回是遇到了好买家。哪里知道,今次陪着龄官进京城的这些人,将来都会被打发的远远的。也幸好龄官心软,这一次除了这个小丫头,也只带了一对老夫妻,其他的都是让贾蔷雇佣当地的镖局护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贾蔷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她好,她心理明白。可是心里总是落忍。这世上能少一个人因她而生活颠簸,就少一个人吧。

此时龄官听到那小丫头提到贾蔷,心中既甜又苦。甜的是两人两情相悦,情若海深。苦的是分别两地,相思两茫茫。

这次进京城,龄官心中并不像贾蔷看到的那么高兴。

贾蔷的家世,龄官在这些日子里早就已经知道,那样的家世和家人,又怎么会接受她这么个装神扮鬼的戏子呢。

...她还听说贾蔷有一位金枝玉叶的堂嫂。那样身份的人,如何会想要跟她这样的人成为妯娌呢。

她不知道等待着她的会是什么,可是她也想为了自己努力一把,为了蔷哥争取一回。这一次龄官是报着必死的决心进京城的。

她在外行走多时,如何没听说过那些高门大户是如何处理这类事情的。她只求事过境千后,蔷哥儿还能记得她的好,忘记......

......

宫里的一番母子情深,江南到京城的帆船上龄官的担心害怕,惜春和林家都不知道。不过接到宫里的赏赐,众人还是高兴的。

待宫里的人走了,惜春便拿起一盒点心,先是孔融让梨一般地给贾敏,黛玉一人一块点心,然后又拿着盒子坐到林阙身边,将一块看起来不像是甜味的点心,递给了林阙,然后自己拿起一块甜味的放到了嘴里。

“...呃,这味道,怪,怪别致的。”这就是宫里出来的点心,这还是御膳房出来的?亏得前阵子她想要让阿木去帮自己打包些吃的回来呢。

黛玉心里点头,这味确实没有她们家常吃的好。如果皇宫里的贵人就吃这个,那她还是不要再落井下石了。

贵人也不容易,估计还没有在家里宫外吃得好呢。也许这封贵人在进宫的时候,想要带着的不是银票嫁妆,而是家中的大厨吧。

“宫里贵人多,口胃都难挑。御膳房里的人总不能面面俱到。想要不出错,就不能太出彩。在宫里太出彩的人,走不远。我当初还没出嫁的时候就听说,宫中的贵人,就算是九五之尊都喝不上当季的新茶以及一些特产呢。那些当差的,就怕用得好了,皇帝再养成习惯。”

贾敏也只是浅尝了一块点心就放下了。对面的三个孩子,却一个一个吃不得苦似的,一人就吃了那么一口。

“蓉哥媳妇现在就在宫里呢,养胎期间就吃这个,多不顺口呀。”其实惜春一点都不想让秦可卿进宫去的,可是太后与皇帝的一番情谊,哪里是说不去就不去的。而且这一去,对秦可卿和贾蓉都好,所以惜春也就听之任之了。

就当是走亲戚,回娘家。

“能在宫里养胎,那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这对蓉哥媳妇和她肚子里的孩子都好。再加上本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蓉哥媳妇儿在宫里,太医倒是可以日日去请平安脉,比咱们家常方便。”

听到这里,惜春眼珠子一转,笑着问贾敏,“姑妈,我听说宫里的娘娘们在进宫前都会培养一些人才进去当帮手,像是懂厨艺的,善针线女红的,还有会功夫和什么懂医术的,是不是真的呀?”

她看得小说和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的,她是真的好奇这些人都是怎么培养的,要知道茜雪早早就跟着焦福家的学厨艺了,那还是有从小打下的底子呢。做出来的菜和汤还差强人意。

那些十几岁的小丫头,做底是怎么学会一身的医术,然后闻一闻就知道主子的饭菜或是衣服里下了药的?她针对这一问题,可是问对自己嬷嬷的。她嬷嬷还说她异想天开,就算是从会认字便开始学医,没个二十年,根本是不可能达到她说的那个效果的。

今天因着一块点心的事情,惜春旧话重提,贾敏听了,也是啼笑皆非。“你这孩子,正经书本子是一点都不愿意看,就看这些个没道理的东西。”

贾敏说完,看到除了看四丫头的儿子外,自家闺女也好奇这个话题,便摇头一笑,接着往下说。

“一般人家,谁会花这样大的力气去培养姑娘身边的下人?人会不如已会,有那个精力还不如尽心培养姑娘来得重要呢。毕竟下人会得多了,主意也就多了。进了宫,身不由已和诱惑的事情也会随之而来。那个时候,一但这下人有点异心,全心信赖下人的主子姑娘岂不是要陷入了绝境。

再一个,下人总不能跟着主子一辈子,花上十几年的精力培养了一个下人,然后二十来岁到了年纪,就配出府去,这样的买卖,有人做?若是都留在身边做嬷嬷,也太多了些。

这些倒是都说远了,有精力花数十年去培养下人的人家,所谋定是不少,那家的姑娘又岂是一般人家......”估计就是皇帝也不能承受得了这份艳福。

“所以才要进宫呀。”

贾敏摇头,“那也不保险,有这么多的时间,都可以往宫里送一批宫女太监老嬷嬷了。将那家的姑娘住处围成铁桶都能围几圈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宫里暗箭难防,那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几个有点特长的小姑娘还真的能在宫里护住她们的主子,那也太天真了。

“姑母,后宫是什么样的?听说宫里的美人可多了,不过住的地方都可小了。是不是这样呀?”

“皇宫挺大,姑母也没去过多少地方。不过正如你说的,一些嫔妃住的院子还没有你姐姐的院子一半大呢。有的还是几位娘娘合在一起住?”

“以前总听人说进宫去享福什么的,吃的没有家里好,住的没有家里好。然后见人就跪,跪,跪的,这真的是享福,而不是去遭罪?”

“哪有你说的那样。”不过是人各有志罢了。你以为别人都像你这样不求上进?

“姑妈,宫里的......”她以前去过的皇宫,那是只要时间对了,买了门票就可以进去。只要不嫌脏,花上几十块钱,就可以租上一套宫妃的衣服,不伦不类的玩上小半天。

可是到了这里,她还真的好奇宫里那些娘娘呀,宫女呀,太监的生活。那些穿越,重生的书都快写烂了。她好不容易来一回,能不好奇吗?

“母亲,姐姐,我和四姑娘有事要说。”贾敏的话刚落下,林阙就自坐位上站起来,向贾敏说了这句话,就直接走过去牵着惜春的手向外走。

惜春刚拿了一块林家小厨房帮的点心,咬了一口还没有咽下去。这会儿子被林阙拉着一只手,另一只手上还拿着点心,嘴里说不出来话,就连想问问林阙拉她去做什么,都做不到。

一路牵着惜春,将人拉到惜春在正院,贾敏特意给她布置的小书房。一进来,便看见惜春被噎得直往下咽。

“水,”给她倒了杯水,然后拿走她手里的点心。特无耐地丢到自己嘴里吃掉。就爱吃这些个甜的,也不怕伤着了牙。

大口大口地喝了半杯水,惜春才将那股糯米带来的渴劲压下去,“喂,你干嘛呀。”

“喂,阙哥儿,你怎么不说话了?你不是有事找我吗?”喝过水,也没在意林阙抢她半块点心吃的事情,毕竟她吃的也是林家的点心。

她...不跟他计较。

一直这么看着她,又不说话。惜春歪着头,看着比自己小一岁,竟然还比自己高半高的林阙。

有啥事不能等她八卦完再说呢。

“...没什么,只是觉得你对宫里有兴趣?”林阙目光灼灼,看着惜春的眼神里还有一丝不赞同。

“八卦一下啦,又不可能真的进宫去体验一把宫斗,然后为了活下去让自己双手染上鲜血,成为新的一代斗战圣佛?呵呵,阙哥儿,我可没有那么大的上进心。”

林阙面无表情的脸上,因为眼中浮起的笑意,而显得柔和了许多,“斗战圣佛?”

惜春理所当然地笑了,“阙哥儿,你不会连《大唐三藏取经记》都没有看过吧?”

林阙心里摇头,“我看过。”只是没有想到面前的四姑娘会用那只泼猴来形容宫里的宫妃。

不过,心下好笑。林阙竟觉得要说谁更像那只泼猴,他觉得面前的姑娘更像。

“你看过都不知道大圣的佛号?那你都看了什么呀?不会是只看唐僧和女儿国的国王吧?”

“是如何?不是又如何?”他看那部神话小说,其实还是因为面前的姑娘喜欢看这种稀奇古怪的书,他才会想着先看一遍,再给她看的。

谁还会记得那些个小说情节呢。

惜春哪里知道她在林家想要看本书,都会经过林阙的严格把关。更别提什么吃的,玩的了。

林阙觉得惜春就是他的小媳妇,她的一切,都是他的事情才对。所以别说惜春来林家小住的时候,惜春从头到脚,起床的时间,吃的点心什么都林阙关心过,叮嘱过。

每天给惜春送什么样的点心,什么时辰点什么味道的香,几天才能吃一次炸的东西,就连惜春屋里的被子帐子什么时候晒,什么时候换都有安排。除了惜春有特殊的交待,府里关于惜春的一切要求其实都是按着林阙安排的在执行。

贾敏也知道林阙做了什么,经常拿这个来打趣他。不过林阙脸皮厚,一直不在意。

“也没啥如何不如何的。你要是不喜欢看这类的杂书,那等我看到有意思的,我讲给你听就是了。对了,阙哥儿,你还没说你到底叫我过来做什么呢?走的那么急,还不知道姑妈担不担心呢。”

贾敏才不会担心呢,她是看出儿子不高兴惜春一直在说着宫里宫妃的事情,这才将人拉走的。

贾敏知道惜春说那些不过是因为话赶话的好奇,并非是真的感兴趣。只是儿子的性子实在是太强了。她这个做娘的,实在是从小就扭不过这个儿子。

幸好儿子和她都喜欢这个未来儿媳妇。不然,那才有得磨呢。

她现在就是担心儿子天天板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再把她那跳脱的儿媳妇吓着。

“母亲那里没什么,倒是你这里,却有什么。”

惜春拿手指着自己,一脸的迷糊不解,“我?”她有什么呀?

“我们的事。”

“我们的事?我们有什么事?”她最近一直很乖,很听话呀。

“我们的婚事,难道你想反悔?”听到惜春似是撇清关系的话,林阙脸上一沉,眼神都有一种想要吃掉惜春的凶狠。

“婚事?我们的婚事不是早就定下来了吗?这也算是事儿?有什么可说的。”惜春更不解了,这不是早就定下来的事情了吗?为什么今儿林阙要旧事重提呢?还一脸她是负心汉的样子,为的是哪般呀?

别以为他木着一张脸,她就看不出来他的情绪。她的眼睛和感觉可是灵着呢。

喜欢红楼之不可惜请大家收藏:(wuxia.one)红楼之不可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