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红楼之不可惜 > 第61章

红楼之不可惜 第61章

作者:外乡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8:56:09 来源:书海阁

第六十一章

都说趁你病,要你命。元春自那日贾母去逝报了病,便过得一直时好时坏。往往她觉得自己已经病好了,可是宣了太医来,那太医却说自己只是大有起色,还需要静养一段时日。

左一个时日,又一个时日,元春便等来了诸皇子逼官,老皇帝驾崩然后新帝也驾崩的囧境。

而此时,元春还抱着能够早日承宠,生个孩子的幻想呢。

“王太医,本宫的身体究竟如何了?”太医请完脉,元春便将除了抱琴以外的人都打发出殿外。

王太医能平安的活到六七十岁,自然知道如何对待那些表现风光,内里却没有半点能耐的嫔妃。

这贾嫔娘娘,虽然年华娇艳,岁月正好。可是皇上已经暮年。这几年宫里是一个皇子公主都没有生下来,便可以知道这位贾嫔娘娘再得宠,将来也不过了了。

王太医又细细地算了一下,觉得有儿子的甄贵妃娘既然关心贾嫔娘娘的身体,那他就应该明白谁轻谁重。

势大的甄家,有成年皇子的甄贵妃,可比丁忧后父亲连个五品京官都没有的贾嫔强出几百里地去了。

“回娘娘的话,娘娘的身体已大有起色,不过忧思过度,连日来为老国公夫人伤心,以致于伤了肝脾,再加上痰疾本是旧疾,现在娘娘应抛开一切,安心静养。”

元春:“......”,老太太过逝,她其实并不怎么伤心。她只是忧心她与二房的地位罢了。可现在听太医这么说,她也不能站起来告诉他,自己不伤心吧?

看来还有得磨了。

“那就有劳王太医了,待本宫痊愈,定有重赏。”

“...这是臣的本份。”

元春使了个眼色,打发走了太医。然后便靠坐在那里发起了呆了。

“娘娘,明天便是林家出孝的日子,您上回说,要给林家个恩赏的。现在?”抱琴看着自小侍候的姑娘最近有些消瘦的样子,心中很是心疼。

都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自小便明白,她的命是跟面前的人系在一起的。她好,自己不一定会好。但是她不好,自己是绝对好不了的。

二太太与娘娘商量的宝二爷的妻子人选。抱琴心里明白,最好的选择不过是林家的林姑娘。

听说林家的哥儿读书上进,林家又有爵位,在抱琴看来这是对宝二爷难得的好亲事。可是二太太明明知道这些,却因为各种理由而不同意。这一点犹为让人不解。

宝二爷读书不成,身子又弱,还没有什么好的家世,为什么娘娘和二太太就以为娶谁家姑娘都可以呢?抱琴非常不理解主子娘俩的想法。不过做人下人的,该做的事情,自然是不能怠慢的。

元春抚额,轻轻吐出一口气,“你不说,我到是忘了。按例取些东西着人赏下去吧。传话给姑妈,若是方便的话,带着林表妹进宫来看看本宫,多年未见,怪想她的。”

贾家的人都要守孝不能进宫,现在家里的亲戚终于有一个出孝可以进宫的了,元春自然是希望见见贾敏,以及黛玉。

“是,奴婢记下了。”抱琴听了,一一记了下来。然后转身出去吩咐不提。

林家人少,出孝本就冷清。再加上贾家仍在守着孝。所以能来的人就更少了。除了林如海为数不多的没有人走茶凉的同窗同科,就剩下贾敏的一些手帕交了。

出孝后,贾敏便准备给黛玉相看亲事了。毕竟女儿的花期耽误不得。一耽误便是一生。

而且这年头,一门好亲事,从相看到说定再到做成,哪个大户人家不需要个三五年来筹备。现在黛玉这个年纪,虽然才十岁左右,但也已经不算小了。

元春的赏赐并未给这个简单的出孝礼带来什么大的波浪。毕竟能来林家的人,官位,身份或是眼界见识都不低,元春就算是宫妃,其实在一些人眼里,还真的不算啥大人物。

至于元春所说的,让贾敏和黛玉进宫见面的事情。贾敏倒是想了,毕竟出孝后总要进宫请个安什么的。顺便看看元春,也不是不可以。

但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行动力不给力的贾敏,竟然就生生错过了两人宫里见面的唯一一次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

......

现在的朝局越发的混乱了,太子已经失去了做为太子的尊严。皇上一脉却一直在不留余地的打击太子一脉。

众位皇子也纷纷出手,仿佛是将太子拉下来,便可以顺利登基一般。

太子的嫡子,也有些急燥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太子爹出了什么事,他这个当儿子的,也不可能越过老爹成为皇太孙。

...他自认没有建成帝的那份上天赐予的福气。

都说官逼民反,若不是太子已经知道了四大家族的真正心思,估计在王子腾让太子直接反了的时候,就真的会直捣皇宫了。

可是太子再傻也不会明知道别有用心,还去认真思考。不过是将计就计而已。

当所有人都知道太子要逼官,当所有人都做好的救驾的准备时,秦可卿也正在安排惜春和家中老小躲进地窖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她身份敏感,谁知道出事的时候,会不会被牵连。于是在接到弟弟水晏的通知后,先是将家中贵重物件以及细软之物慢慢地移进了贾家老祖宗建府之时挖的地窖之中。

然后在得到确定的时间后,将惜春和宝贝大儿子也送到了地窖中去。

至于她和她男人以及小叔子,便留在了上面。看着情势,若真的被人杀上门来,再行下去也不迟。

......

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史册。

当了多年太子的某位,先让一部分太监宫女,趁夜穿上铠甲顺着东宫和皇宫相连的宫门冲了进去。

然后得知太子府亲卫闯进皇宫的诸位皇子,直接打着救驾的名号由其他宫门也杀了进去。

都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水晏看着自家父亲和嫡兄在那里商量着如何包围宫中的几路人马时,垂下了眼帘,掩饰心中的思绪。

太子在几位皇子率人入宫后,便封锁了宫门。然后急招九门提督,九城兵马司的人去护驾。

几位有些耳目的大臣已经傻眼了。他们早就知道了各位皇子的动向,也早就接到了皇帝的暗示。

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人家太子还在皇宫外呢。太子的亲卫队也一个不少的都在东宫和皇宫几座宫门处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本应该逼官的太子变成了护驾的。本应该借机救驾的诸位皇子们,却成了逼宫的?

想到几位皇子的几路兵马此时都已经进了宫,宫外的这些保皇党们都有些坐不住了。

别的先别管,只先听着太子的命令杀进宫中救出皇上,才是当误之急。

所有人都想到了救驾这件事情,而唯有一直不被众人重视的水晏却想到了弑君。

唯有皇帝死了,太子才能登基。

救驾?哼,这样的功劳在绝对的权力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因为皇家亲情谈薄,他不相信太子救驾成功后,皇帝会把皇位传给他。那不过是又一场争夺罢了。

水晏的心,在面对姐姐和母亲的时候,非常的柔软。可是在面对包括父亲在内的其他人时,就会变得非常的坚硬冷漠。

他不喜欢父亲的那些女人,也不喜欢除了可儿姐以外的那些兄弟姐妹,都是一个父亲,谁又能比谁高贵呢。若不是父亲,就算是母亲想要高攀,也没机会不是?

母亲感觉父亲的出现,让她和姨妈免于一双玉臂千人枕的悲凉。可是他却并不这样认为,不过是男性本色罢了。

一面因为美色拒不了,一面又跟其他人一样瞧不起他们姐弟的出身。哼,他们瞧不起他们姐弟,他还看不上他们呢。

他对自己发过誓,将来他的孩子再不会分出三六九等。他会一视同仁对待他所有的孩子。

想到孩子,水晏对于那位太子妃做主娶进来的妻子,心中越发的不满意起来。

短视,肤浅,心胸狭隘,又阴险毒辣。若不是...水晏真不想看见她。

太子被逼急了,所做的计划漏洞百出,水晏只能自力耕生,也幸好他早就不是光杆将军了。

如何将嫡兄也算入那张‘为国捐躯’的名单上,其实才是水晏的根本目的。

想要这天下,想要座上那张至尊至贵的龙座,太子爹必须登基,这样他才能够名正言顺。可是太子爹登基,竟味着他们兄弟之间的争夺也既将开始重复父辈所经历的事情。

他可没有那么好的耐性继续等待。再一个,他的那位好嫡兄也不是太子那般有容人之量的。

就跟他的母亲一样。

说实话,太子妃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太子的女儿比儿子多,而儿子近几年又陆续夭折了不少。

剩下的要么就是体弱多病,要么就是聪慧不足。唯有一个健康长大,却身份低下的水晏,还是个唯唯诺诺的性子。

当然此时的太子妃永远不会知道,这个她根本没有正眼瞧得起的庶子,竟然真的算计了她亲生儿子的性命。让她这个本可以傲视后宫的女人,只能在太子登基三天后,跟着一起葬入了皇陵。

......

那一夜的皇宫到处都是乱军,女人的哭喊,男人的吼叫,太监的哀嚎……交织成一片,深夜的寂静仿佛已经离京城的百姓好远好远。

......繁华不在,如坠人间地狱。

逼宫的几位皇子在太子一行人的‘护驾’下,几乎全军被斩杀殆尽。而老皇帝呢,却是受惊过度,死于了龙座之上。

那装了二十颗蓖麻子的参茶也被小太监在惊吓中打破了。

谁也没有看到在嘶杀喊叫,短兵相撞之间,一只不知是哪里飞来的利箭,直直地朝着太子嫡子射了过来。

噗哧一声,太子的嫡子缓缓地低下头,看着身前的箭,一双狠厉的眼眸,再也不复往日的神彩。

他们就要赢了,他们已经走到了这里。

为什么?

太子猛然回头,看着心口中了一箭的嫡长子,呆呆的不知如何反应,这是他最心爱的孩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是这些年让自己一直看到希望的儿子呀。

太子的嫡子只来得及叫了一声父王,便再也没有发出声音。而到死那双眼睛都没有闭上。

太子抱着儿子的尸体,不禁痛哭失声。可是四面八方飞过来的箭矢,却没有因为太子的丧子之痛而有所缓和。

那一场乱象,一直持续到了东方破晓。

而那一场之后,先帝的儿子十不存七。

那一晚,忠顺亲王想要做收渔翁之利,所以在接到母亲甄贵妃探听的消息后,老实地看着其他兄弟蹦哒。皇四子假装一无所知,纯良无伪地闭门不出。而深处战场的太子却是深受重伤。

皇帝死了,做为护驾的太子自然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了皇位。可是太子的伤却已经到了药石枉效的地步。

当了几十年的太子,没有人知道太子想要登基为帝的心是多么的迫切。哪怕是只做一天的皇帝,他也要名副其实的做一回这天下的主人。

一切登基大典从俭,平乱后的第七天,太子登基为帝。

第九天,下旨封水晏为太子。

第十天,驾崩于太极殿中。

而尚未等到封后大典的太子妃,则是在听到皇帝驾崩的消息,被人情深不悔地‘自尽’于紫宵宫中。

水晏看着合葬的帝后,眼中划过一抹笑意。

真的是非常的省事呀。不但省事了,还省了一笔出葬的费用。

母后说过,死后再不葬在皇陵中,她只与姨妈葬在一起。

皇家的那些污垢,死后再不沾染。

皇帝大行,满朝文武,以及这天下的黎民百姓都是要守制的。

水晏这个皇帝更是要如此,于是亲自颁布圣旨,要为两位先皇守孝三年。

都说父死三年不改其志。

原太子现先皇的这个父亲,水晏倒是不用顾忌。毕竟,这位父亲登基后就颁发过两道圣旨,一是封自己为太子。另一个便是让甄贵妃陪葬先先皇。

而这个时候,刚刚守完孝的林家,又迎来了新的孝期。

皇帝守二十七天时,他们这些有爵之家只需守上一年。现在皇上守三年,他们这些人,只能继续陪着再守个三年。

秦可卿摸着几个月的肚子,心中暗自庆幸。幸好她这一胎怀得早,不然又是隔.房.太.祖.母的半年孝期,又是两位大行皇帝的孝期,估计她这一胎还真的要等三年后了。

在一切归于平静,皇位更替已经完成后,贾敏便准备为今年已经十岁左右的黛玉慢慢地相看亲事。而新皇的这道旨意,却让贾敏的这一计划搁浅了。

皇帝死的太早了,太子登基的也太快了。

一个月里死了两个皇帝,这也算是千古难见的罕事了。

九岁的惜春倒是没啥伤感的想法,毕竟死的又不是她的亲爹。不过秦可卿也不怎么伤心,倒是让惜春将要到了嘴边的安慰话咽了下去。

她一年能见一次贾敬,她都对贾敬没啥感情。秦可卿长这么大,也不知道见过原太子,现在的先帝几回,要是没有什么感情,倒也好理解。

“蓉哥媳妇,太后宣你进宫去小住。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呀?”惜春双手托着脸,看着指挥下人收拾行李的秦可卿可怜兮兮地问着。

喜欢红楼之不可惜请大家收藏:(wuxia.one)红楼之不可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