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出笼记 > 第28章 (上) 星尘之间

出笼记 第28章 (上) 星尘之间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1:59 来源:88小说

3467年,主世界的位面各大疆域宣布进行机构调整。

首先太阳系各大行星时空管理局停止使用君王的名号,这长达六百年的君王时代结束了。

火星维度夹层中,李希梦截住了米迦列纳的意识,这对冤家此时见面颇为无言。

李希梦凝视米葭许久后,没有等到回答:“你躲着见我是什么意思?!”

米葭:“嗯,我是米葭,不是米迦列纳。”

李希梦目光一冷,然后神情哀伤:“在我出生的年代,我的文化,接受不了这种转变。”大河流域文明稳定传承了上千年,颇为保守。

曾几何时,李希梦喜欢帅气的,懂自己的米迦列纳(那时是女转男),但是现在她突然觉得自己比白灵鹿输了。至少卫铿始终保持一个刚正不阿的自我意识与白灵鹿合作。

米葭:“说正事吧。”金发桂冠的她不想持续这段孽缘(对铿演化正在进行)。

李希梦如同小女孩状的求问:“我们(她和秦天放等众人)制定疆域规则的时候,他也不在本土,也未能及时获取他的意见。至于后来的情况,由于交接问题,后来接任的何崇运也没有及时了解前面情况。后来急于掌握权力,公法制裁了他,引起了延绵至今的对抗。”

米葭叹息:“你到底想说什么?冲突已经结束了,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是你自己还念念不忘。”

李希梦苦楚道:“我是念念不忘,因为我想等我要等的人,能回来。”她凝望着维度,如同望夫石。

米葭叹了一口气,故意听不明白,转而说道:“李意霜的意识还存续在多元位面,你不用担心她,她有她的未来。”

随后,米葭隐入引力井口中,末了,她补了一句:“你应该去大犬座方向找那个我。而不是在引力井这儿等你不认识的人。”(米迦列纳已经分化成两个了。)

正如二十世纪初期那场大战,王冠滚落无人拾取,家族被拆分,每个人被视作个体,每一个地区民族都被单独划分。眼下在君王时代终结之时,那些再生分意志体失去凝聚力,也将被视作单独的个体。

李希梦望着米葭离开,此时她的集群也失去凝聚力,再生八百年,她的诸多繁杂意志,也开始各奔东西…

…正如二十一世纪,东西方国家核心凝聚力是不同,此时维度上不同再生集群的“自我认同”也不同…

同时在地球上,一个少年的卫铿扣了扣鼻孔,然后看着天上的星空。——这是五战后从位面返回的卫铿。

主世界条约中,卫铿默认的“异位面要素不得干涉主世界发展”基本准则。但实际上如何“不干涉”,作为在维度上增生出来的卫铿意识,现在在主世界上其实没有明确条例约束。

现在从地球引力井中悄悄的返回主世界的“铿意识群”,一直是保持每月三百人的数量。

这三百人在地球上日常生活,度过人类基座时期,非常低调,预备着成年后呢,也进入宇宙朝着冥王星轨道以及更远的地方飞过去。

不坐在高位的卫铿对“不干涉主世界”条约的遵守,仅仅只是“没人说自己”就行了。

现阶段在“城里”(太阳系内环)卫铿不会在大家的视角内“多动,躁动”。会自己找一个“田埂”撒欢

宇宙中星辰大海,就是等待开发的田野

扑向太空的新生代卫铿,卫铿笑容昂扬起来,因为星海足够大,可以好好地刨土!

轻哼的歌声在冥王星外轨道上飘荡,“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每一次时代大潮开启前,都是风起青萍…

主世界35世纪,此时土星轨道外的太空无比空旷,太阳虽然被戴森球包裹露出红色的光芒,但是在卫铿看来,这样的恒星控制还不够。

主世界物理规则中,想要突破到太阳核心是非常困难。

恒星部的最新技术报告:按照目前技术,近五百年内的最多只能控制太阳上黑子周期的稳定。

如果人类想要逐渐将太阳涛动调节平稳。是需要将太阳上上亿年来积累的被周边星体的“不规则颤动”消除,这是一个万年工程量!

卫铿:如果让地球现有“人类智慧”定一个努力一万年的计划的,太长!以现在人类文明根基太浅薄,一万年内人类文明能不能承受的住呢?

主世界人类根基,说到底就是地,月,金,火,几大生态圈的人类意识。

这点人类意识砸在了第一阶段戴森环上就已经是毛毛雨了,想要完成太阳深层控制,就如同一粒沙子大小的盐,想要给整个淡水湖浸味道。

卫铿纵然会高呼星辰大海,但是对庞大宇宙始终保持着一份客观的尊敬!

旁白:卫铿在主世界存留的意识,未尝没有可能在“绝境”中硬生生增生出控制整个恒星的量,但无论是此时主世界和平环境,还是一直以来的‘余量’囤积习惯,陷入绝境的门槛有点高。

故在文明发展的中人思路中:靠着一些“天才”“孤才”前进的路数,还是少走为妙。

现如今恒星部的卫铿发现,主世界在经过几百年发展后,已经后劲不足。但他并没有陷入“批判主世界现在价值观”的思维陷阱。

卫铿:批判解决不了“人类文明”停止问题,时空管理局一代比一代不求上进,不是地球文明停滞的原因,而是地球文明停滞的结果。地球眼下基础太单薄了,支撑不了更高层次发展。

在古工业时代,一个几百万人的小国可以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却不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只有十亿人级别的工业化大国才能引领全世界。

卫铿:陷入天才思维,盯着高端,妄图在不增加根基的情况下,一骑绝尘,最终会摔死的。所以必须要站在“增加根基”角度上,来看待主世界问题。

只要文明根基足够厚实,那么即使不要天才,“中人之姿”也能踏出通天大道。

卫铿展开了星际地图,对着太空中无数混沌的尘埃,深吸了一口气,确定了自己前景:“在星辰大海中搬砖”。

在外搬砖,要比在太阳内搞核聚变要简单,但是这个道路需要的是朴素积累。

卫老爷设想是这样的,既然很难控制高能恒星,那就踏踏实实去调整边缘开垦

…星田,自此开垦…

在35世纪之前,主世界土星轨道外面的宇宙灰尘属于一个“混沌”状态,这个混沌星尘,无法把恒星内层的星光转化为焓。

但是如果一片这样的“田野”,将星体散发的“焓”给收集起来!那么江山社稷概念是不是就能从天下转到三十三重天之外?

正经科普: 1944年荷兰天文学家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氢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每个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可以在同方向或反方向上排成行,每次当氢原子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时,会发射波长21厘米的微波。这个氢原子发射微波周期是11年!

人类根据天文历法来种田,这就是识别天数,而换而言之,只要有天数的地方,就有田可以种。

中人思路:假若每一粒星际灰尘都凝成标准的几十微米的“小颗粒”,一百米一个,平铺在整个太空中,以五年为一个周期,自己的一组搬砖队,在外太阳系的每一组人负责几百光秒。

这些星田连成一片,过滤那些宇宙杂波段,建立稳定“田埂带”,就能从太阳,以及周边恒星大周期确定性变化中汲取足够的“焓”。

此时深宇部门的卫铿,也就是对恒星部的自己,反驳“别催我在干了”的这一部分卫铿,正在设计星海“田”。

“星田”以一立方体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格子,收集星海信息焓。

“星田”作用是更广泛地收集负熵,卫铿:只要负熵足够,就能供给人类意识生存。

这就好比,只要一块地(稻田)固化的太阳能足够,产出的谷物就可以够人类生存。

星海中也是有碳氢氧,甚至含有氨基酸的。在星云中,这种有机反应非常慢。

卫铿:这是因为没有经过“精耕细作”星海中原始化学反应只能支撑到简单氨基酸生成,若是耕作技术到位呢?那么积累的“负熵”能不能供给人类这样的高等生物在星海中繁衍!

…“男”,以“力”施“田”…

现如今,主世界所有在异位面浪够了的意识们回来了,都走的是远航思路。

现在逐渐接手卫铿在太阳上“纺织业”的白灵鹿:我家这汉子总能想的不一样。

这可能就是卫铿作为大河系文明传承者骨子里的耕作思想在作祟。

嗯,用没逼格的描绘,就是老农思维。

完成这样的“历史”潮流,需要很多很多海量的“中人”。

卫铿:自己会如同农夫一样,开垦出太阳系附近的一个个天文区域,面朝星尘,背朝着太阳。

早在33世纪第五次位面大战刚开打的时候,卫铿就已经锚定了这个计划。

当大量卫铿不断从引力井出来,主世界的各方都不会感觉到“卫铿数量过多,干涉了主世界”,因为卫铿如同砂砾一样洒在了宇宙。

宇宙很大的,太阳系恒星风影响范围是一个立方光年,这对当下的卫铿来说就如同一个人面对广袤的平原。

就如今天回顾旧历史,当年炎黄氏族刚刚来到水草丰美的中原时,或许也是感叹这是一片无穷无尽的土地。

卫铿冥冥中感受到了“先祖”曾经的路。

卫铿:如果我执行的这个计划能成功,那么是否可以能供自己开垦很长很长时间?

具体有多长呢!这个漫长不是数字上多少年,而是大量历史进程。

35世纪走出地球,即将踏入深宇宙的卫铿在转化为热碳基状态前,最后凝望着东亚那地方,不禁念叨:“回望七千载,九州四处是荒野,今瞰一春秋,万里山河尽桑田。”

“星外积焓”是合众积累的长远路线,比起直接缔造戴森球,不够高端,且要在漫长时间中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是,对文明的“黎民百姓”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需要付出耐心即可,中人之姿都能参与过来。剩下的交给文明,交给时间。

…戴森环路线介绍分割线…

恒星部上,按照男耕女织分工的白灵鹿意识默默整理恒星部门最新的信息焓账本。

白灵鹿:“极端优秀”的聪明人,戴森环上已经后继无人了。这个体系需要的人少,但是门槛太高了。越到恒星内部越复杂。

一个文明社会,当跨过门槛的精英若是以为,世界只需要自己,其他人没用,那就把文明路线走窄了。

站在基层角度上,很多人不努力,完全是认为“自己努力也没用”。

文明是大众的,必须要让每个人感觉到付出努力有回报,才会一步一步投入越来越大的努力。

“躺平”大师卫老爷用丰富的做蛋炒饭经验,和炼剑经验觉得这是文明至理。

故想要成就千古伟业,得把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兴趣都调动起来。

白灵鹿:“嗯,你有没有考虑过,调动维度中多元文明意识,来建设主世界中心?”

卫铿沉默一会:“灵鹿,我的家乡我来建设,还有我不习惯将其他人领到,我还没有走成功的道路上!”

…回归平凡的分割线…

3483年,从地球摇篮中出发,转入外太空的某卫铿看着茫茫宇宙,颇为平静的说道“这样,挺好的。至少几百年内,上千年内,我都能很平静积累,这挺适合我的。”

轰轰烈烈做大事的感觉,卫铿记得自己有过期待,是个普通人在少年时期都会有这样的期待。

但是作为各个时代普通人真实的历程是:

农耕时代:‘黄土背朝天,期待着家中粮仓能够积满’

工业时代:“上班工薪看着存款,等着房贷消除,看着孩子一丁点长大”

为每一天小小的积累,微弱的满足。

纵然迈入下一个时代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纵然自己才学浅薄,无法帮上科学家的忙,

纵然,过于普通,不够潮,不够新,被身边走过的人视为过于普通,不值他人扫一眼。

但是自己绵薄积累是与“人间沧桑正道”一个方向,自己心安理得。

…35世纪就这么过去了,在卫铿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千年末,历史向前滚一大步…

在时空管理局,卫铿在和诸天君王签署和平协议后,就发表了退场感言,“谦虚”自我标榜道:“我这个人,一向不喜欢兴风作浪,我在位面上都很老实的。我就是普通人。”

在何崇运等诸多退位君王的注视下,地球上那些经过六十年义务教育的八十岁的卫铿个体,将自己衰老的身躯分解,转化为菱形的碳基躯体,契合星海太空舱。

这个星海太空舱在霍尔推进器的作用下,开始拖着数百公里的巨大电磁网,过滤星际尘埃,就如同一头犁地的老黄牛。

这第一块耕田,是沿着天狼星的星际通道开垦的。

哦,就是卫铿为秦天放等星航派系,在天狼星和太阳之间设计的中继站路线。

这农田沿着线来部署,显然为了未来招呼那帮在“星核”内憋急了的家伙,来自己田上来打工。

“田”卫老爷要种,“道”土亢真人要开。而“刃”,舞铲者要锻。

在太阳系外围,随着信息焓被聚拢,一个个纳米点被雕刻完毕。开始一公里一个铺设。

主世界中,现在要等下一个历史纪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