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外戚女 > 第1章

外戚女 第1章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4:24:04 来源:免费小说

  《外戚女》

  作者:春未绿

  文案:

  沈贵妃宫变失事,身为外戚的沈家人掉脑袋的掉脑袋,流放的流放。贵妃侄女沈莹尘摸摸自己的项上人头,好险还在。

  从云端跌入烂泥,莹尘已准备开启受苦受难的模式。谁知道身边小狼狗把自己照顾的那么好!你那么好 我就只好以身相许了

  内容标签:种田文

  主角:沈莹尘

  作品简评:

  杀猪女沈莹尘跟着爹娘杀猪卖肉,突然有一天被告知她们成了家成了皇亲国戚。贵妃姑姑,太子表弟还有京城第一美男做丈夫,简直走上人生巅峰。美梦刚做几年,贵妃倒台,她们家也跟着被流放。打老虎,上战场,帮助美男小夫君,谁说女子不如男。

  本文以贵妃倒台后,身为外戚被流放途中的一系列事情作为背景,女主角坚韧不拔,奋力进取作为本文最大的看点,期间还有男主身世问题,情节进展非常快,文笔细腻,值得一品。

  第1章 失事

  浅灰色的天空有一抹淡黄似玉带般挂着的云霞,老鸹不时飞过,发出“呱”的一声。

  前天刚刚下了一场雨,雨水沾在青色的台阶上,积水摊成一条或者一团,四周杂草丛生,护国寺笼罩在一片宁静当中。

  “笃笃笃”

  门外传来急促的声音,主持智能大师不慌不忙的点上头一炷香,才命知客僧去开门。护国寺乃皇家寺庙,香火旺盛,尤其是每年的八月初一,护国寺的头香是达官贵人们最梦寐以求的,据传先皇就是因为在做皇子的时候在护国寺抢了头香,所以才能打败一众兄弟坐上皇位。

  传说中这么灵的头香,不管是真是假,大家也都想凑凑热闹。

  尤其是去年沈贵妃的姐姐秦国夫人来护国寺一趟,千辛万苦的求了头香,回去就枯树开花,让护国寺越发声名大噪。

  护国寺里的僧人们都会些拳脚功夫,大家列成几列,才缓缓开门,门一开,却是一位束高髻大腹便便的女人。

  “沈夫人……”

  原来这位是去年已经求得头香的沈夫人,小僧诧异,头香不易得,一年才一次。这位沈夫人既然已经如愿以偿了,何必又抢别人的香。

  妇人似乎看到他的神情,大大方方道:“这不是想生个儿子吗?万一又是个丫头,那我们家可绝户了。”

  她说完大踏步的进去,丝毫不理会别人的看法。和她一起抢头香的人,本来就觉得她行事霸道,又见她言语粗俗,不免和身边的人嘀咕:“屠户女就是屠户女,摆些个什么臭架子,腿上的泥巴还没洗净,简直是有辱佛门圣地。”

  “嘘,你小点声,那可是沈贵妃的姐姐。”听的人不免捏一把冷汗。

  说的人四周张望了一下,嘴虽硬了点,声音却小多了:“沈贵妃不是闭宫思过吗?”宋太后连发几道懿旨斥责沈贵妃牝鸡司晨,关在冷水巷已经五个月了。

  但她们也知道现在是皇上身子骨不好,无力掌管后宫,可沈贵妃有太子在,若一朝得势,沈贵妃必然是太后,秦国夫人是沈贵妃亲姐,此时轻易得罪不得。

  寺外人声鼎沸,此时寺内却是清幽寂静,沈氏上完香后,带着女儿和下人一起去吃素斋,并不急着离去,这也表示她心诚。

  莹尘扶着母亲笨拙的身子,待沈夫人坐好后,她才在下首坐好。

  桌上摆着几份素菜包子、白米粥,浅浅的几碟酱菜,并不是多精脍细制的菜,沈氏母女的心也不在吃上。

  “你们先下去吧,我陪母亲吃就行。”沈莹尘吩咐下人。

  “是。”下人们知道沈家的规矩,不大喜欢下人近身伺候。

  门拢上之后,母女二人脸色灰败,沈夫人又哪里有方才那嚣张跋扈的样子,“这可怎么办?宋家竟要置你姑姑于死地不成。”

  沈家就沈氏和沈贵妃俩姐妹,沈氏留在家中招赘,也因此生的女儿随她姓。沈家原是江陵府屠户出身,后因妹子沈贵妃进宫侍奉皇上,又生了太子,才把姐姐姐夫一家人接过来京城。自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沈家也是如此,从江陵府的陋巷里出来,住上高翎阔室,神仙的日子也就这样了。

  “宋家?”少女眯了眯眼,她和沈氏不大像,沈氏生的纤瘦,广袖套在身上都浪打浪。少女体态微丰,皮肤白皙的几近透明,十二幅的留仙裙穿在身上显得越发雍容华贵。

  宋家确实不好对付,当今崇康帝是先帝长子,德妃之子,可惜德妃命不好,儿子成了皇帝,她福薄竟然去了。先帝继后宋氏尊为太后,宋太后还有一子宁王,还未就藩,当年崇康继位正是因为先帝去时,宁王不过八岁,臣子和宗亲们怕主少国疑,崇康帝又在永嘉之乱后击败叔王,稳坐皇位,宋太后很识时务的支持崇康帝,还让崇康帝娶了她的侄女做皇后。

  坏就坏在宋皇后无子,崇康帝后宫只有沈贵妃和淑妃诞下皇子,淑妃乃宋皇后表妹,想把儿子记在皇后名下,却被皇上拒绝,立了沈贵妃之子为太子。

  这样的事情宋家又如何能容忍,尤其是宋家又出了一位阁老,本朝重文轻武。宋家更是权臣中的权臣,天子令出不了宫,每每政令受阻,都因文官太过庞大之故,更有甚者,崇康帝曾三年不上朝以对抗这些人,却还是败了,御史们触柱而亡以求身后之名,朝臣爱名,渐渐以宋家为主。

  崇康帝新建锦衣卫以对抗这些权臣,多年也只是平衡局面罢了。

  现在崇康帝身子不好,难保宋家不下死手。

  细微的口哨声传过来,莹尘警觉起来,她和沈氏对视一眼,电石火花之间,她提起筷子往窗外一射,外面有人应声而倒,似乎没有料到屋里的人有这等反应。

  此时沈夫人却发作了,莹尘打开门,朝外喊道:“快去家中请稳婆过来,我母亲要生孩子了。”

  管事娘子大惊:“大夫不是说还有几日的吗?”

  “我怎么知道,你们留个人在这里看着我母亲,其余的人赶紧回家让稳婆过来。”

  因为上山,伺候的婆子下人带的并不是很多,又下去了一半,还有一部分则去查窗外的人,还有三个老成的嬷嬷在。一时间烧热水、拿剪子忙个不停,惟有莹尘和一老嬷嬷在,这嬷嬷是沈贵妃身边伺候的人,为了侄女顺利嫁入魏国公府,特意打发出来教侄女规矩的。

  沈夫人这胎虽是大龄产子,却生的极快,发作到生子堪堪一炷香的功夫。

  沈家上下自然大喜,沈夫人被其夫带的人接了回去,家中上下都知道她极不爱吃药的一个人,她丈夫王全本就是入赘女婿,秉性懦弱,不敢自传,还是她女儿做主让医婆子开了几幅调血之药。

  孩子满月之时,沈家的亲朋故旧都过来了。头一个来的是同宗的吏部侍郎沈岫的夫人伍氏,沈岫曾经是南京司历府的一个小吏的儿子,彼时临朝选妃都是在南京和北京两府选,沈家也有个女儿被记了名,但当时先皇在时已年逾五十,沈家不愿送女儿进宫守活寡。

  遂让在江陵书院读书的沈岫找个人充作沈家女儿,沈贵妃当时跟着姐姐和姐夫过活,生的貌美如花却苦于无嫁妆又不甘于嫁个穷户,与沈岫一拍即合瞒着家人去了南京。

  她运道极好,人才刚到北京,便被德妃看上做了贤王的屋里人,后来贤王即位为皇上,她慢慢熬磨,才生下一子,也因此封了贵妃。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沈贵妃乃知恩图报之人,沈家从南京不入流的小吏到如今的吏部侍郎府邸,沈岫还有个女儿被封为县君。

  伍氏约莫四十来岁的年纪,乌髻紫衣,走过来见了莹尘就道:“好孩子,今日全是你在操持,要我说十个儿子也抵不过你一个女儿。”

  “您快别这么说了,我算什么,和清姐姐比起来差远了。”她笑着扶伍氏进去。

  别看沈岫和沈贵妃的关系不如她们亲近,可京城的人天生一双富贵眼,当然知道沈岫家和秦国夫人的区别。沈岫长子已亡,次子却是大理寺卿,父子二人都是实权派,莹尘家以前空有个爵位,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弟弟才刚出生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更何况……

  她想姑姑贵妃其实也算公平了,沈岫一家得到的越多,风险却是越高的。

  沈岫的女儿沈清已嫁入平国公府做少奶奶,平国公府上下就没有不夸她的,进门就生了儿子,伍氏平生最爱这个女儿。沈清在闺中时就是个厚道人,和莹尘处的极好,莹尘虽则知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但还是希望她能过的顺遂。

  儿子满月,沈夫人异常高兴,抱着儿子就把腿间的小牛牛给伍氏看,伍氏也满嘴儿女经。

  还未等到下一个来客,沈岫家中之人就急匆匆的过来,见到伍氏就磕头:“太太,不好了,宁王带着人来抄家了。”

  抄家?

  还真是闻所未闻,伍氏来不及道别,就已经回去了。

  莹尘的西席曾经教她福祸相依,果真如此,便是她再能料到事情如此,可真正出了事,心里还是惧怕的。

  “看来姑姑真是哪一步都想到了。”莹尘默然。

  丧钟响起,天下举哀,崇康帝驾崩,沈贵妃殉葬,太子悲伤不已,溺水而亡。由崇康帝之弟宁王即位,尊皇嫂宋氏为康定太妃,尊淑妃为淑贵太妃,其子为庄王。

  崇康帝驾崩据说都是沈岫为了媚上,进奉的民间大夫医治而死的,又沈岫和其子被罗列了无数罪状,沈岫全家死刑,连伍氏这样的妇人以及她的小孙子都被处死。莹尘记得,她还抱过伍氏的小孙子呢?

  那么白白嫩嫩一笑起来甜甜的孩子,莹尘一时泪如雨下。

  第2章 罗织罪名

  一时竟有些兔死狐悲之感,她很少哭,也因为如此沈夫人见女儿耸动着双肩,她惊讶之下,又乐观的劝女儿:“你姑姑说过,咱们什么都没做过,大不了就削了爵位回本籍,娘和你爹杀猪养活你们。”

  这就是沈夫人的性格,她生性豁达乐观,是个很坚强的女人,尽管她大字不识一个,但家乡发洪水的时候能带着妹妹和爹娘逃出去,饥荒的时候做流民到江陵府有个小铺子,自己招赘男人,把小日子过的有声有色,她也爱享受,但失去了也并不会就此消沉。

  莹尘想的又比母亲多一点,她道:“沈伯伯家已经落的这样的下场了,我原以为至少沈伯母会好点,可她也被斩首了。咱们连探监的机会都没有,外边的消息也总是听的似是而非的,也不知道会如何?”

  她和沈夫人都没想过贵妃死后,她的夫家还能娶她,本来这桩婚事就是沈贵妃擅自求皇上下的旨意,魏国公世子魏竞是人中龙凤,京城的千金们都想嫁给他,魏竞的母亲其实并不满意莹尘,颇有微词,如今姑姑过世,太子表弟也溺水而亡,能够苟且留一条命显得皇上慈悲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别的她们都不奢望。

  她拿着帕子猛擦了一下眼泪,又见父亲王全进来,王全抱着儿子衡哥儿进来,转眼衡哥儿就已经九个月了,见着沈夫人就拍手扑过来。

  有这个小可爱在身边,家里气氛一下就好了,沈夫人抱过孩子,莹尘把椅子让给爹爹王全坐,王全坐下后,面色有几分犹豫。

  他是赘婿,高大魁梧,一把子力气,人不算聪明,却极为老实。莹尘有时候虽然恼父亲懦弱、墙头草没主见,得过且过,但不可否认王全对孩子们很惯着宠溺,她和父亲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咱们衡哥儿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学走路了,是不是?”莹尘逗着弟弟,衡哥儿和沈夫人王全不太像,甚至和莹尘也不像。他眼似黑琉璃一样透亮,皮肤生来就白白的,又乖巧又听话,莹尘爱极了这个弟弟。

  衡哥儿也对她露齿一笑。

  丫头们开始摆饭,因沈岫的事情,家中不免人心惶惶,沈夫人打了几个心不在焉的下人家中才平静下来。

  九个月大的他已经能吃些蛋羹了,莹尘八岁之前还跟着家里人做生意,杀猪剁骨头什么都做过。现在即便过的很好了,她们家里所食和那些富贵人家比起来差很多。她头一次跟着伍氏去秦国公家做客的时候,发现她们家用一百只鸭子仅仅做汤头而已,更别提别的奢华至极的那些吃法。

  要她那么吃,她是不会的,太浪费钱了。她是受过穷的人,有钱爱存着,不愿意浪费,所以魏国公夫人就曾经说过她小家子气。

  若姑姑顺利,她嫁到魏家,其实也不会平静。饭毕,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话,沈夫人的意思是多少都要藏点钱。

  “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没有抄家还好说,我们存的钱也够我们回老家置办地过的很好了。若是真的抄家了,我们总该留点东西。”

  王全一贯懦弱,听到私藏钱,已经吓破了胆:“万一被人搜出来,咱们不是罪加一等。”

  莹尘撇嘴:“还没治咱们的罪呢?什么罪加一等。可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吧,即便不准带钱,也要带点东西吧。”

  随后就是母女二人讨论了,王全不爱操心,见她们母女做主,乐的清闲。看他这样,沈夫人就来气:“女儿呀,你可千万别像我一样招赘,你看这招赘能招什么好人。”

  莹尘知道母亲就是抱怨几句,她笑道:“有衡哥儿在我还招什么赘啊。娘,我看银子咱们不用带多,一锭银子若真的有人来我直接藏在胸口。咱们要准备的是药,伤寒的、跌打损伤的都要。更重要的是月事带……”

  这些东西她都是偷偷准备的,连贴身丫头都不知道,她是准备了两手策略,若是没事那也就算了,要是真的有事,总会用的上。

  沈夫人在京中认得的人不多,有一些以前很巴结她的,自从沈贵妃倒台后,不上来踩两脚的都厚道了。莹尘就这样一边准备着东西,一边听着动静。

  她们能知道的消息都是已经放出来的消息,比如沈贵妃生前最信任的官员赵御史就升官了,升成左都御史,普通的御史和左都御史可不一样,后者算是御史院的执牛耳者。

  听到这个消息,莹尘一家松了一口气,这证明新皇也并没有赶尽杀绝。既然如此,沈夫人让莹尘代她上了一道折子,请求还乡。

  【仆妇一介草莽寒门,蒙先皇恩典,忝为秦国夫人。然德不配位,恳请圣上恩准仆妇携子还乡,一则为仆妇之爹娘守灵,二则为小儿祈福。愿圣上恩准,再次叩求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夫人自从折子上了之后就等着了,奉元帝新人上任,诸多事情要忙。梳拢宫中旧部,该拉拢的拉拢,该治罪的治罪,再有奉元帝还未娶亲,要择皇后以及诸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