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八零年代青山绿水 > 第48章

八零年代青山绿水 第48章

作者:甜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57:18 来源:免费小说

  “等这两样你准备好了,生菜可以先停下来。”

  “怎么,生菜生意不做了?”韩平心里一跳,店面开着那儿,卖什么不是卖,生菜的利润虽然不大,但总是个稳定的进项。

  “咱们村的人,都种了生菜,再过半个月,第一批生菜就要上市。到时候是个什么价,我不知道。保险起见,你先停一停,观望一下,也省得连累了新开张的生意。”

  你卖三毛,别人卖二毛,这事就容易打架,到时候惹得顾客不快,口碑不好得不偿失。

  韩平立刻懂了,捶胸道:“怎么就叫他们给得着了呢?”

  按他的想法,什么都是独家的才好呢。

  司雨侬抿嘴一笑,这些事跟他解释不清,只能含糊道:“你当我是谁,还能垄断种子啊。”

  韩平一想也是,连声叹气,直叫可惜。

  既然改行,店面总要小小的装修一下,墙面刷个大白,该添置的添置,最重要的是,重新做招牌。

  趁着这个空当,顺便将生菜生意停掉。

  果然不出半个月,就有性急的村民,挑到菜市场去卖。二毛五一斤,一下子卖掉两大筐。第二天便多了一个村民,价格降到二毛。第三天,第四天,不出一个月,生菜已经从最初的三毛一斤,降到了一毛一斤。

  司爱华看着村里人跟演话剧似的,开始是互相指责,然后是长辈出来调节,定下一个价格让他们遵守,再然后就是有村民耍小聪明,让其他村里的自家亲戚挑去卖,比定好的价格降二分。

  一来二去,长辈也不想管了,由着他们把好好的贵价菜,折腾成地摊价。现在一毛一斤,还有人来还价。

  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互相指责。

  看完戏,司大娘问儿子,“你觉得咋样?”

  司爱华还能说啥,跪下回话,“您老神了。”

  “不是我神了,这就是人性。不吃亏,永远长不了记性。”司大娘紧跟一句,“吃亏的事,还在后头呢。”

  这句话,也神了,有外地的蔬菜商找到龙头村要货。开口就是五百斤,好几家去争抢不说,还自己压价,最后让人家六分一斤装车,再白送五十斤。

  司家就这么默默看着,一声不吭。虽然村里人很奇怪,为什么司家不再卖生菜,他家大棚里的生菜,除了自己摘点下来吃,再也没动过。但少一个竞争者,总是好事,也没人特意提起来,好像生怕提醒他们似的。

  “村里人以前不是这样的。”长保在家里感慨。

  司丰年吧哒吧哒的抽烟,司大娘正在给孙女织毛衣,闻言道:“以前不是也没机会接受金钱的考验。”

  长保把这句话反复嚼了几遍,才同意,“好像是这样没错。”

  没经历过的,自己都保证不了,惶论别人。

  “村长,村里有人打起来了。”又是小松子来报信,慌慌张张的喊道。

  司丰年把烟一掐,跳下炕头,“我看看去。”

  这一去就是大半天时间,回来背着手,气的直转圈圈。

  “被钱迷了眼,迷了眼啊。”

  长保端了碗水给他爹,司大娘在旁边说道:“这有啥奇怪的。”

  潜台词,不迷眼才奇怪呢。都是穷了这么多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人,手里紧巴的时候,恨不得毛票都没有一张。咋然能够卖菜换钱,好多人眼里就只剩钱,啥都没了。

  “要开个会,这么下去,是不行的。”司丰年喝了水出去,拿着大喇叭通知村民晚上都去谷场开会,家里能作主的人,都得去。

  村里的办公室,常年失修,也坐不了几个人,里头放着村里最重要的物资,就是一只大喇叭。专门用于通知各种活动,和开会的时候宣传政策所用。自己人常说这是小广播,其实是开玩笑的话,村里没通电,自然没有广播,只有装着电池的大喇叭。

  天还没黑,大家伙吃了饭,拎着小板凳往谷场去。村里每回开会,都是一路上有说有笑的走过去,只有今天气氛有些沉默,好几家人,互相都没说话。

  司丰年拿着大喇叭,“大家种生菜都有几个月了吧,赚了多少钱,有没有人来报一报的。”

  有人小声嘀咕,都觉得别人家赚钱多,自家赚钱少。

  最后是有户人家的妇人爽利的站起来,“有啥不能说的,现在不都提倡劳动致富吗?我这两个月,赚了四十块钱。”

  “真多啊。”好多人感叹,他们大部分人,都在二三十之间,最少的人家,只赚了十来块。

  “他们家还不是托了闺女的福,亲家帮他们运到单位食堂去。”有人很是嫉妒的嘟嚷。

  “我自己生的闺女,我托她的福有啥不地道的。亲家不帮我,难道帮别人才是地道。”妇人正是小松子的妈,很是不屑的回击。

  司丰年想了想,“你们觉得四十就挺多了,知不知道我大嫂去年赚了多少钱。”

  “肯定多,去年三毛钱一斤呢。”村里人早就想问这个问题了,耳朵都竖了起来。

  司丰年一摊手,“我也不知道赚了多少钱,只知道三毛一斤是卖价,出货价是二毛。赚了多少钱,大家自己算的出来。”

  算出来的人,都倒抽一口凉气。去年可是独家生意,二毛一斤,不得赚翻啊。

  “知道今年为啥我大嫂家没卖生菜?”司丰年看着众人。

  村民不解,纷纷摇头。

  “想看看你们能把自己折腾成啥样呗。”司大娘自己站了起来,就在人群里,静静看着大家。

  好多人想反驳,想说她站着说话不腰疼,可连种子都是人家给的,人家不给你们,今年还能二毛一斤独占市场。这反驳的话,便说不出口。

  “这话说的好,看看你们这些人,到底还记不记得咱们是一个村,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四叔公也从人群里站出来,看着自己的儿孙,也看着别人家的儿孙,用手点了一圈,“你们呐,窝里斗算一个,好好的东西,糟蹋成这样。”

  第49章 团结就是力量

  听了四叔公的话,有妇人当场哭了起来, “我们当家的昨天求爷爷告奶奶, 好容易找来的人,今天一进村, 就给我截下来,我能不上去讲理吗?”

  另一位妇人怒气冲冲道:“胡秀云, 你说人是你找来的,可人家一进村,半句都没提你的名字。我忙前忙后伺候了半天,生菜都给人装上车, 你才说是你家找来的,你们说说, 有没有这个理儿。”

  真要是一个欺负另一个,倒是好说了,最怕的就是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最后一评, 还真是两个都有理。怎么判都不是个事, 最后可不就打起来了。

  司丰年处理了一下午才把这事摆平,这会儿看着两家又闹起来, 拿着大喇叭冷哼一声,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隔壁村的耍把式呢。”

  一句话, 当真是把大家羞了个遍。龙头村的村民一直以来,最自豪的是什么,最瞧不起的是什么?

  就连黄口小儿都能说的出来,最自豪的是他们龙头村团结,最瞧不起的是吴家村的窝里斗。

  “秀,别说了,这件事算了。”胡秀云的男人站出来,一拉老婆,不许她再说下去。

  另一家的男人也一扯老婆的袖子,“闭嘴,不许说了。”

  四叔公看着司丰年,“你是村长,你拿个主意,村里不能再这么乱下去了。”

  司丰年一摊手,“我能拿啥主意,个个都这么有主意,谁还乐意听人指挥。我召大家伙来开会,不是说这事的,是想把种子的事,给大家伙说清楚。省得明年买不到,以为我们藏了私。”

  “啥,明年买不到了,为啥?”

  “明年还用买吗?不得开花结种子吗?”一般的蔬菜,都会开花结果,也就是结种子,直接留下来就能用。

  “都别说话,让村长说。”

  司丰年等他们议论够了才重新开口,“一,这是改良之后的生菜种子,和普通的生菜不一样,结出来的种子不能用。我把话放这儿了,你们谁用了明年长不出来,别来找我。”

  还有这回事,村民是第一回知道,又开始议论。

  等重新安静下来,司丰年才开始说第二条,“二,这种子是人家大学里实验用的,我们小雨借着帮人家记录实验数据,又托了人说情,才找人家大教授要来的。明年就没这么好的事了,这种子暂时不对外出售的。”

  “啥,不出售,为啥不出售啊。”村民还以为生菜能长长久久种下去呢,结果只有这一年,顿时失望极了。

  “为啥不出售,人家大教授说的,小雨也问了,愿意出钱买。人家直接连价格都不说,你们知道这是啥意思?”司丰年蹲在谷场的石磨上头,拿着大喇叭问村民。

  “啥意思啊,村长你就告诉我们呗,要不是你最聪明,也不会选你当村长不是。”当村长就得帮村民动脑子啊。

  司丰年“呸”了一口,笑骂跟自己同龄的家伙几句,才说,“这不是明摆的事吗?要么就是卖得太贵,知道咱们肯定买不起,干脆不说,要么就是不打算对外头供应。知道小雨为啥特意给大家伙要种子,就是想一年也比没有强,大家伙总能赚点钱不是。现在想想,还不如不安这个好心呢。”

  “别啊,村长,我们领情的,小雨是为了大家伙好,我们能不知道吗?”有人赶快出声。

  “哼,现在说的好听,当时是谁说,小雨使手段骗大家伙的劳力来着。”

  “是我胡说八道,我扇自个,行了吧。”这个声音充满了委屈,在人群里求饶。他也就是干活干得累了,才这么一说。

  大家伙哄笑的哄笑,取笑的取笑,乐成一团,气氛明显比开会之前,好了很多。

  “村长还是说说,明年不能种了,那今年怎么才能让这些小崽子不打架。”四叔公又站了起来。

  这一回,附议的人就多了,“是啊,是啊,村长给咱们拿主意吧,咱们一群大老粗,实在是没法子弄啊。”

  就是想着两全其美,也想不出法子不是。

  司丰年手一摊,“别找我,我这脑子也就比你们强了一丁点,赚钱的事,我不行。”

  “你不行就让你嫂子来,丰收家的,你就指点指点。大家伙都没读过多少书,以前没碰钱还不知道有多丑,这回真是见识到了。”四叔公叹气。

  好几个老人跟着叹气,把村里的年轻人,特别是这段时间闹了矛盾的年轻人,说的都低下头,半天不敢抬起来看人。

  司大娘只好站起来,接过司丰年递过来的大喇叭,“这事,我就随便说说,大家伙将就听听。该咋办,你们商量着来,能用就用,不用也没事。”

  四叔公赶紧道:“你说,用不用是大家伙的主意,反正不能这么闹下去。再这么下去,祖宗都要不安宁。”

  司大娘说的一点也不复杂,先定出一个价格来,比如说二毛一斤。然后把村里种生菜的人家按户数一数,再排个顺序,一天只让一到二户去农贸市场卖生菜。卖价就按规定的来,顾客还是那么多,但供应的人少了,就不会竞相压价,大家都习惯了这个价也就能稳定下来。

  要是再有外地的车来他们这里要货,统一一个批发价,将人家要的数每户一分配,家家都不落空。

  司大娘最后说道:“办法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关键是要相互信任。另外一点,大家伙试两个月,再和头两个月比比收入。就知道,是大家伙抱着团好,还是各自为营的好。”

  “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唱的时候挺大声,怎么做事的时候,就全忘光了。”四叔公带着叫好。

  大家伙琢磨着,试两个月也好。

  回去之后,司大娘得意的对儿子道:“你以为是你娘的主意,错了,是你闺女的主意。”

  司爱华乐呵呵道:“我闺女最聪明,随了娘。”

  倒是半点不居功。

  村里人商量他们的,司家果真是从头到尾不掺和,司雨侬抽空去了县城,看看御膳坊开张之后的生意如何。

  这回是长寿和青青陪着她去的县城,周未的一大早,御膳坊的金色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司雨侬也混在排队的人群中,买了一袋五香锅巴,和三个饭团。长寿的饭团是卤肉的,五毛钱一个,给青青买的是白糖芝麻加油条的咸香口,二毛五一个。她自己要的是最普通的白糖芝麻饭团,二毛一个。一袋锅巴差不多二两左右,又是鸡蛋又是油还有调料,自然比较贵,要五毛钱一袋。

  韩平看到司雨侬,本来想打招呼不收她的钱,结果她冲自己眨眨眼睛,便装作不认识的收了钱。

  司雨侬三个人就在店门口吃饭团,不时再拿一片锅巴咬的嘎嘣响,刺激的一大早买锅巴的人也多了不少。

  果不其然,有人问韩平,“老板,这是啥米,能卖吗?”

  正好新一锅米饭蒸出来,香味飘的一条街的人都闻得到,不少人被香味吸引过来排队。偶尔有几个外地人,拉着本地人问,他们当地哪儿有这种米卖。

  韩平笑呵呵的,“这是以前上贡给皇上吃的贡米,特别难伺弄,和普通的大米不一样。外头肯定没卖的,你们要的话,只能预定,下半年等人家从地上收上来,才能提货。”

  肯定没卖的这话,他重复了快二个月,起初是没人信的,大米而已,又不是啥稀罕东西。等大家翻天翻地都没翻出绿米来,才知道外头还真是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