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从断刀开始的诸天 > 第204章 势如破竹(3)

从断刀开始的诸天 第204章 势如破竹(3)

作者:金钱到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6:53:34 来源:88小说

在这庆王再次举兵造反的敏感时候,倘若这些将门武勋们,在某位公侯家中聚集。绝对会遭到那些言官御史的弹劾。可如果选择在‘金楼’这等销金窟。那些言官、御史们可就无话可说了。

而且,由于‘金楼’内昂贵的花销。一般人根本无法入内。慢慢的,‘金楼’这一京城中最为着名的销金窟。早已成为京城内不少达官贵人私会的地方。

可是偌大京城中,除了那‘京城首富’张大鲸外。就连贾精忠都不知道。这‘金楼’乃是庆王‘朱鼒凡’的产业。

当然,随着庆王‘朱鼒凡’突然举兵造反。京城中但凡挂有‘庆丰’二字的商号。早已被查抄了一个遍。可惜,那些早有准备的掌柜、管事们。已经早早的撤离。被抓入东厂大牢里的。不过是一些根本不知情的伙计、小厮罢了。他们各自买卖的幕后东家到底是谁都不知道。

看着手中这厚厚一叠,记录了刚才那间厢房内。一众将门勋贵谈话的记录。化名做施才西的连绳嘴角勾勒起玩味的笑容,呢喃自语道“还真是树倒猢狲散啊..而且这些将门武勋,算盘打的真响。”

诚如连绳所言,这些从小就在军营中磨砺出来的将门武勋,一个个都明白。中原腹地各处的朝廷守军。早已多年未曾参与战事,武备生疏。几乎没有那一只守军是满员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抵挡准备充足来势汹汹的庆王兵锋。

如今局势,这些将门武勋们。都将其看成了是另一次靖难之役。因为不论胜负如何。皇位依旧是在朱家人手里。最重要的是,这并非是外族入侵的灭国之战。这些将门武勋们,跟庆王府之间又无仇无怨。所以谁都不想去真正拼命。

更何况,按照以往的经验。即便将来‘朱鼒凡’登基称帝。为了安抚人心。他们这些将门武勋,依旧是荣华富贵与国同戚的勋贵。

当然,不同庆王府死磕到底也不代表这些与国同戚的将门武勋们会直接开城归顺。因为这些将门勋贵们,谁都不想承担这背主骂名。因为一旦背负上这背主之名,将来还如何得到‘朱鼒凡’的重用?所以按照那靖难之役的经验,先抵抗个十天半个月。然后才被庆王府兵马攻入京城才是最恰当的。

与此同时,‘朱鼒凡’统帅的庆王府大军已经一路高歌猛进,兵临大名府这一大明军事重镇。

诚如那些将门勋贵所料,贾精忠、梁成德二人发出的数封圣旨根本没卵用。

周王、鲁王、齐王这三位藩王,虽然合兵一处。但却并未前往大名府驰援。只是固守各自封地要道罢了。

而过路的庆王府大军,也并未攻击周王、鲁王、齐王的封地。双方之间,保持着一种默契的和谐。

如同魏国公所料,当‘朱鼒凡’率领的庆王府大军抵达大名府时。原本举兵之时的十五万人马。已经膨胀至三十余万。负责运送各种粮草、物资的民夫,更是多达四十万。

沿途被攻破的那些州府守军、朝廷兵马。情理之中的全被收编。

大名府虽然为明军军事重镇。兵马驻军多达十余万。可面对来势汹汹,数量众多的庆王府兵马时。根本不敢出城迎战。

归降被收编的那些朝廷兵马,九成都是步卒。‘朱鼒凡’干脆将其全都打乱,编入原有的六万步卒精锐之中。一时间,麾下步卒的数量。暴增至二十余万。

少部能使用火器的兵丁则被编入‘火器营’中。至于骑兵则没有多少。因为在庆王府麾下那规模庞大的‘骑兵营’面前。朝廷的骑兵每一次都被杀戮一空。

面对大名府这等坚城,对方又龟缩不出的情况下。机动性极强的骑兵自然毫无用武之地。

所以这一次。坐镇中军,穿着一身墨色铠甲的‘朱鼒凡’。只安排那规模庞大的‘骑兵营’守住关口。切断朝廷援军。

多达二十余万的步卒,早已分成一个个军阵。将整个大名府围了个水泄不通鸟飞不进。

庆王妃脱脱此时也是一身男装,穿戴铠甲跟在‘朱鼒凡’身旁。

坐在帅旗下的‘朱鼒凡’看了眼逐渐高升的骄阳,冷声说道“传令!‘火器营’集中所有火炮。给孤王轰开大名府东门!”

一声令下,一个个负责传令的亲兵便大声呼喊了起来。

“传王爷令,‘火器营’集中所有火炮。攻打大名府东门!!!”

“传王爷令,‘火器营’集中所有火炮。攻打大名府东门!!!”

“传王爷令,‘火器营’集中所有火炮。攻打大名府东门!!!”

旌旗招展下,那早已准备妥当的‘火器营’麾下‘炮营’数千人马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除了上千门装有轮子,便于运输的数百斤的虎蹲炮外,辛玉洁更是为了应对今日这种情况。制造出了二十门重达三千斤的破城炮。

这二十门破城炮,早已摆在了炮阵最前沿。一颗颗西瓜大小的实心炮弹堆得满满当当。

‘炮营’的士卒,熟练的往那二十门破城炮里灌入火药。

西瓜大小的实心炮弹被装入其中。随着辛玉洁手中的旌旗落下。

震耳欲聋的炮声地动山摇。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

滚滚白烟弥漫,硫磺火药味刺鼻。二十枚西瓜大小的实心弹丸也脱膛而出。

穿着一身黑甲,女扮男装指挥着整个‘炮营’的辛玉洁连忙拿出插在腰间的单筒望远镜。朝着那四门禁闭的大名府望去。

只见,一阵刺耳的破空声中。一颗颗西瓜大小的弹丸划过天际。狠狠的轰在了大名府那禁闭的东门城门上。

瞬时间,那十余米高的厚重城门。居然被砸出了十余个簸箕大小的窟窿。

对于这破城炮的威力十分满意的辛玉洁连忙喊道“虎蹲炮开火!别让敌军将城门堵死!!!破城炮继续装弹!!!”

随着辛玉洁话音一落,早已准备就绪的上千门虎蹲炮引信被点燃。此起彼伏的轰鸣声中。一颗颗开花弹脱膛而出。

祖上乃是明教五行旗烈火旗掌旗使。年纪轻轻的辛玉洁乃是制造火器的行家。更何况,又有‘朱鼒凡’这位庆王爷那些天马行空的建议。研制出来的各种新式遂发火枪、火炮的威力,早已超过了同一时代的朝廷装备。再加上辛玉洁又与那庆王妃脱脱姐妹相称。在‘朱鼒凡’举兵之时。便央求庆王妃脱脱帮其谋来这‘火器营’指挥使之职。

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也就两顿饭功夫。大名府这一军事重镇东城门,如同破布一般被庆王府恐怖的‘炮营’火力撕碎。

当大名府东城城门倒塌那一刻,早已准备就绪的步卒方阵如同潮水一般,朝着大名府东城门涌去。而冲在最前面,拼杀得最凶最勇的则是那些刚归降不久的朝廷兵马。

天空中的骄阳落下时,作为明军军事重镇的大名府。已经落入庆王‘朱鼒凡’手中。

驻守在大名府的那十余万兵马,战死者竟然不过六千。其余兵马,则在各自将官的率领下。向庆王‘朱鼒凡’请降。

至于说,纵兵抢掠的事情。则没有发生。庆王府本身的那十五万兵马。可是训练多年,军纪严明。而后来归降的这些朝廷将领们。此时谁还看不出。此次庆王举兵,绝对是如同明成祖朱棣那般的靖难之役。要不了多久,就能攻下京城。为了未来的高官厚禄,自然会各自约束麾下士卒兵丁。哪里还敢犯军纪?

这一战下来,不但给‘朱鼒凡’带来大名府里那堆积如山的粮草、军备。九万余降军又令庆王府兵马大增。

当大名府陷落的消息,传到京城后。顿时朝野震动,人心惶惶。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已经没有人怀疑庆王‘朱鼒凡’能否拿下京城了。更是因为有着靖难之役的前车之鉴,从庆王‘朱鼒凡’举兵时。对其叫嚣痛骂的士林文人也纷纷偃旗息鼓。拿下大名府这一明军军事重镇后,‘朱鼒凡’的庆王府兵马并未急着朝着京城进发。而是只派出一万轻骑,朝着京城方向袭扰。大部队则留在大名府休整。并非是沿途攻城略地给麾下大军造成疲劳,也不是出现了多少死伤。而是‘朱鼒凡’要等自己那便宜父王的兵马前来汇合。

化名做‘南海龙王’洪泰的朱台浤可是同样打出‘庆王府’旗号。并且与‘庆王府’同时举兵。

由南向北举兵的朱台浤,一样仗着占据绝对优势‘火炮营’。连战连捷。

说起来,‘朱鼒凡’与其便宜父王朱台浤二人所用战术放在现代来看。说白了就是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如此循环反复罢了。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三板斧,却令缺少大规模骑兵的朝廷守军毫无招架之力。

最为重要的是,朱台浤化名做‘南海龙王’洪泰这一独霸大明海疆的南海巨寇随着其亮出‘庆王府’大旗,与从塞北南下的‘庆王府’兵马一同举兵后。其多年积累的恐怖人脉全部体现了出来。

如今的大明,依然施行海禁。相较于十倍暴利的私盐而言。私船出海的利润更加巨大。

那些有能力组织私船出海之人物,哪一个不是东南诸州府富甲一方的富商巨贾?独霸大明海疆后,作为南海巨寇的‘南海龙王’洪泰,可是如同坐地虎一般。收取来往‘关税’。这样一来,朱台浤跟东南诸州府的那些富商巨贾之间。早已形成一张难以想象的庞大利益关系网络。

这张庞大的利益关系网络中,除了那些富商巨贾之外。自然免不了一些紧要关口的守军将领。或是地方官员的参与。

商人逐利,吕不韦的典故人所共知。虽然最终吕不韦也不得善终。但毫无疑问,每一个富甲一方的商人,都想成为吕不韦这样的人物。

现在这等谋国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一旦赢了就是百倍、千倍的回报。这些曾与‘南海龙王’洪泰关系密切的东南各州府富商巨贾又岂不付诸行动?

每每还未交战,朱台浤就能从这些富商巨贾手中提前获得前方朝廷守军详尽情报。又有超出朝廷守军的‘火炮营’在手,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之下。打着‘庆王府’旗号的‘南海龙王’洪泰麾下兵马,宛如滚雪球一般壮大。

从起兵之时的十五万人马,短短三两个月时间。已经膨胀至六十余万上下。而且各路藩王之间,似乎也都知晓了‘南海龙王’洪泰就是朱台浤这一消息。这也就是为什么,接到圣旨后的周王、鲁王、齐王会听调不听宣并未前往大名府阻截‘朱鼒凡’大军的原因。

当然,看到大名府这一明军军事重镇。不到几天功夫就被庆王府大军攻破。周王、鲁王、齐王心中也不免一阵庆幸。倘若去了大名府驰援。恐怕此时就成为‘朱鼒凡’的账下之俘了。

至于说那些手握重兵镇守边关的朝廷大将们。此时一个个也并没有进京驰援勤王救驾的意思。

毕竟,这些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哪一个不是勋贵将门子弟出身?各自早已收到京城密信。都将这次庆王‘朱鼒凡’的起兵造反。看成了是多年后的‘靖难之役’。再者说来,不论输赢与否。这天下依旧姓朱。连各路藩王都选择明哲保身。这些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更加不想掺和这趟浑水。最重要的是,把持朝政权倾朝野的贾精忠也的确达到了天怒人怨的程度。隆庆皇帝朱载垕自己又不争气,昏庸荒淫。

所以不论各路藩王也好,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也罢。与举兵造反的庆王府大军形成了一股微妙的默契。

一个月后,当‘南海龙王’洪泰率领的六七十万大军,数十万民夫来到了大名府与庆王‘朱鼒凡’合兵一处。

一时间,天下震动。

因为不论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好,亦或者是江湖各门各派。谁都看得出,庆王‘朱鼒凡’改朝换代之势几乎成为定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