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宜昌鬼事3大宗师 > 第42章

宜昌鬼事3大宗师 第42章

作者:蛇从革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03:21:30 来源:免费小说

  他翻越高山,行走大漠,到中土来,就是为了一个目的,传布他吠陀教的信徒。而且他的身后,陆陆续续会有同样的到来,宣扬世上无上的道法。

  什利方找到西方第一大国秦国,由于面相凶恶,为秦王所憎,把他幽禁,却在夜间来了八大金人,毁坏牢房,将什利方救出。什利方显露了八大金刚的法术,让秦王信服,于是得以留在秦王宫闱里,由于他的样貌奇特,所以一直被隐藏身份,不为外人所知。

  什利方隐居在咸阳,学习文字,阅遍了天下书录。始皇帝统一列国后,他也是方士之一。被始皇帝派遣和徐福东渡。徐福带着他游历齐地。在徐福东渡之前,告辞了徐福,独自在中土云游。

  什利方听到始皇帝坑杀四百方士之后,也绝了回咸阳的念头。在天下游历,为后世的来人奠定开创流派的基础。什利方在咸阳,对魏辙尉僚都十分熟悉,知道这两人是秦国的柱石,察觉到两人的异动,所以也顺着这两人的线索,分别找到了陈平和张良。让陈平和张良答应他身后的承诺。

  什利方找到了这两人之后,不久后病逝。

  注:什利方是野史中第一个到中土传道的天竺人,远早于汉明帝永平时期的西域僧。

  什利方对张良的态度不同,他向张良说的更多,甚至探讨到了一种能够号召天下所有人,无论是民间走卒,还是帝王将相都要遵从的一种组织。并且详细告诉了张良,这种组织不能仅仅依靠武力征服,而要让人主动信服。

  张良也告诉什利方,这种组织形式,就墨家的所为。而什利方颇不以为然。他告诉张良,整个世界都是有一个主导的人存在。

  张良立即说,那不就是仙人?

  什利方告诉张良,也可以这么去理解。

  什利方离开后,张良想了很久,终于明白自己这辈子除了灭秦,辅佐一个新的共主,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做。那就是奠定一个宗教,遵循道家学说的流派的基础。

  如果整个宗教有名称,就应该成为“道教”。

  张良如今在刘季的武装里,他告诉刘季,天下共主已经渐露锋芒,那就是吴地的项梁。如果能投靠项梁,与项梁联合,共同灭秦,今后封地称王,应该是指日可待。

  而此时的韩信,也已经背负自己的长剑,投奔到了项梁的麾下。只是由于韩信年纪太小,而且是孤身一人前来,也没有任何贵族背景,只能在项梁的帐外做一个持戟卫士。

  至此,三个改变历史的人物,张良虽然得到刘季的赏识,但是刘季只是无数小武装势力中默默无名的一个而已。陈平在给魏王咎安排车马坐骑。韩信给项梁做卫兵。

  如果不是因为机缘巧合,三人可能永远都无法施展胸中的才能,主宰天下的命运。但是毕竟魏辙和尉僚的见识非同一般,三人的命运终将发生改变。

  陈涉失败了,几十万农民军,被训练有素的章邯秦军击败,被身边的车夫庄贾杀害。而陈涉身前派往吴地号召江东子弟共同抗秦的部将召平,拜项梁为柱国将军。从此吴地的项梁武装,成为了抵抗秦军的主要武装,各地的弱小反秦武装纷纷来投靠。

  项梁很快就取代了陈涉,势力西进,立即扩张到了中原,与秦将章邯一较高下。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燕兵败于秦将王翦,在军中自杀,随即楚国灭亡。

  项梁对秦国有刻骨的仇恨,而且是楚国的贵族后裔,精通兵法。楚军的战斗力,远非陈涉的农民军可比。

  陈平听了什利方对他的一番莫名其妙的蛊惑之后,对于身后几百年上千年的承诺根本没放在心上,也对什利方说什么开创天下的门派之类,倒是有点感触,心想如果自己真的做到跟墨家一样,统领天下信众,那么就要想个什么称谓,陈平觉得还是道教这个称呼比较合适,而自己作为道教的统领,应该模仿墨家,称呼自己为钜子。

  不过这些想法都是空空而谈。因为魏王咎越来越不待见陈平。甚至连车马都不让他安排,每日出行,让陈平亲自给他牵马。陈平堂堂一个阴谋纵横家,做一个太仆也就罢了,现在竟然成了一个马夫。

  陈平做了几天马夫,才从别人口中听到。原来魏王咎听信了旁人的谗言,说自己在家乡和大嫂有私情,被乡人鄙视,才无奈离家,混到了魏王这里。

  并且还装神弄鬼的一套糊弄魏王,实在是一个不能信任的小人。

  陈平也听说吴地的项梁部众已经势力庞大,而魏王没有了陈涉的庇护,现在夹在章邯和项梁之间,连投靠那边都犹豫不定。

  陈平知道,自己该走了。他听从了什利方的建议,去往东方,但是由于路途艰险,盗贼四起,陈平一路艰险,还没有走到吴地,就得到了魏相周市被章邯击败,魏军全军覆没,周市为秦军所杀,魏王咎**而死。

  听到这个消息后,陈平回忆起什利方突然出现,对自己的指点,不仅背后汗涔涔的。如果不是听从什利方的建议,那么自己现在可能也已经葬身于乱军之中。

  就在陈平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的时候,好消息来了。楚军已经进攻到了黄河边,与章邯秦军正面对峙。

  陈平毫不犹豫,投奔到了项梁军中。

  由于陈平在家乡已有名声,得到了项梁的亲自接待,并且让陈平做了谋士。

  “可惜徒有其名,没有用途。”韩信把长剑入鞘,“只是祖上流传的信物,不能丢弃而已。”

  “开山宝剑的传闻我也曾经听说过。”陈平说,“铸剑师倾尽全力铸就开山,却只能用一次。”

  两人各自收了佩剑,准备道别。一个是帐前不如流的谋士,一个帐外的持戟卫士。实在也无法再见面说些什么。

  “兄长今后有什么打算?”韩信问道。

  陈平想了一会,“如今项梁项羽叔侄是天下共主,如果受不到他们的器重,我一身本事,找个传人教授也就罢了。”

  韩信迟疑了一会,才慢慢说:“也不尽然。前段时间,一个自称沛公的人来投奔项将军,我在帐前看到了他们。项将军分了他们几千兵马,听说他们打了胜仗,也成了一方诸侯。”

  “你说的人我也听说过,”陈平想起来了,“前段日子有个叫雍齿的人投奔魏王,那时候我还在魏王帐下,雍齿自保家门说自己是被沛公击败,强了他的丰地,只好投奔魏王。可是我听说,沛公是一个只知道喝酒胡闹的亭长,比我们的名声更加不如。”

  “这个我也知道,但是我看到沛公身边,有一个人绝非寻常。”韩信说,“那人叫张良,曾经在博浪沙击杀始皇帝,但是没有成功,天下有此勇气的人,屈指可数。”

  “原来博浪沙大火,是因此人而起!”陈平大惊。

  “难道和你有什么渊源。”

  陈平于是把博浪沙大火之后,始皇帝在博浪沙坑杀方圆十里之内的所有人的事情。

  韩信听了之后,想了很久才说:“可能这就是天意使然了。也许这就是上天在暗示我们,终不会把一身本领浪费。”

  这就是陈平和韩信的第一次见面。

  而他们并不不知道对方都是诡道的传人。魏辙之所以让两人相见而不相识,就是为了留下这个厉害的后手。让二人最终会相互成仇,导致了诡道最大的弱点,那就是两房相杀,人丁不旺的传统。

  陈平和韩信两人随后,虽然同在项梁的阵营,却再也没有见面。因为一个巨大的变故有发生了。而这个变故,让两人都质疑自己的判断,那就是他们认为会成为天下共主的项梁,在如日中天,军力鼎盛的时候,与章邯的军队大战,却被章邯所灭,项梁兵败自杀。

  章邯在灭了项梁的主力兵力之后,楚军的元气大伤。章邯转而去进攻赵国。就在大家准备鸟兽散的时候,项梁的侄子,项羽站了出来。收拢了人心惶惶的残军。

  并且立即要挥师西进,渡过漳水,去解救赵国之困。并且立下重誓,一定要击败章邯,为叔父报仇。

  所有人都认为项羽在大言不惭,包括陈平和韩信。

  由于楚军的名义上的首领是楚怀王,项羽在进军的过程中,受到宋义的牵制,项羽干脆杀了宋义,自立为将军。显示了他过人的勇气。

  楚军的士气为之大振。

  可是陈平当他把自己的随身携带的铜壶都拿出来,详细给项梁的侄子项羽解释水分的用途的时候,项羽哈哈大笑,把陈平当做了一个山野巫师。并且在众人面前耻笑他在家里盗嫂的往事。

  陈平无法辩解,只能退出。

  他已经看到了项梁项羽两叔侄气宇非凡,必定是当今共主,可惜和师父说的不同,项梁并不会重用自己,他的一番“阴谋、诡变、示形、出奇、鬼神之道。”根本就不在项梁的话下。

  出了项梁的帐外,陈平十分的沮丧,把铜壶狠狠的砸在地上。帐外的兵士纷纷大笑,项梁起事,这种胸无才能,故弄玄虚的人来投奔的多了,都是想投奔项梁,花言巧语,谋得一官半职,每个人都被项羽识破,并且当众侮辱,下场都和面前这个人一样。

  没想到陈平引起了一个持戟卫士的关注。

  持戟卫士看着这陈平把铜壶扔掉,连忙帮陈平捡起来,拂拭干净,用绳索串好,放在陈平的肩膀上。

  “还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陈平黯然说,“大丈夫不能凭借谋略建功立业,实在是不甘心。”

  不了持戟卫士却说:“总有出头之日。”

  突然持戟卫士看到了陈平背后的长剑,“能不能让我看一下兄长的佩剑。”

  陈平立即知道面前的这个人,并非寻常卫士,“亥时在我营帐外细谈。”于是告诉了卫士自己营帐的方位。

  亥时,陈平和卫士见面。

  卫士说,“兄长一身本事,只能怪项羽不识高人。”

  “我是一个盗嫂的民间巫师。”陈平苦笑,“那里是什么高人。兄弟怎么称呼?”

  “我是一个钻人胯下的无耻之徒,”卫士也苦笑,“也是被项将军当众揭穿,灰头土脸的被赶了出来。”

  陈平哈哈大笑:“你是韩信。”

  两人同病相怜,相互无奈的感叹一会。韩信对陈平问:“兄长的铜壶,的确是一件精准算术的器物,这种算术,世所未见,不知道是什么高人所授?”

  陈平摇头,避而不答,突然看见韩信背后的剑鞘,隐约觉得眼熟,“能把佩剑给我一阅。”

  韩信爽快的把长剑递给陈平。

  陈平把长剑抽出剑鞘,看见这柄长剑寒光凛冽,剑身古朴,忍不住说了声:“好剑!”

  随即把身后的长剑递给韩信,韩信看了,呆了很久,才说:“你的这柄宝剑,是帝王之剑,恐怕终非兄长所有。”

  陈平受过尉僚嘱咐,不能吐露尉僚的身份,只能说:“我机缘巧合,得到了这柄宝剑,如果并非这柄宝剑的主人,就当是我保管便是。”

  韩信知道陈平在避开宝剑的来历,于是问陈平:“兄长看我的宝剑如何?”

  陈平摇头,“不知。”

  韩信举着宝剑,挥舞了两下,“这柄宝剑是韩国宫室所藏,韩国王国之时,被一名禁卫带出。”

  “既然是韩国珍藏的宝剑,”陈平说,“那一定是非同小可。不知道这柄宝剑的名字是什么?”

  韩信正色说道:“此剑大有来历,名字叫做‘开山’”。

  项羽带领楚军连夜渡过漳水之后。

  陈平和其他的士兵就在准备安营扎寨,就地休整。突然夜空里火光冲天。陈平连忙看向火光来自于漳水河面。

  所有的楚军突然都惊慌起来,军中有士兵突然大喊:“秦军烧了渡船,我们回不去了。”

  陈平也和其他的士兵一样惊慌,打算顺着漳水河边逃跑。

  突然看到项羽站在高处大喊:“船是我下令烧的,有溃逃者,立斩!”

  项羽亲自砍杀了几个正在溃逃的士兵,所有人才被镇住。看着这个在夜晚火光中,如同天神下凡一样的将军。

  陈平这才明白,项羽是为了断绝士兵的退路,背水一战,拼死一搏。

  第二天一早,在士兵们休整完毕,生火造饭之后,项羽有下令,将所有的锅釜全部砸碎。每人携带三日干粮,立即向秦军章邯军进攻。

  陈平勉强接近项羽,想建议项羽不要冒险,而应该先和被围困的赵王联络,里应外合,共同进攻章邯部,然后等待其他义军和诸侯的援军。

  这个计策,原本是上上之策,但是项羽根本就瞧不起陈平的献策。

  陈平无奈,再次献策,应该先攻击王离军的粮道,现在章邯军刚刚战胜了楚军,章邯一定对楚军非常轻蔑。所以断绝了王离的粮道,王离必定来援救,趁机打败王离后。章邯必定带着主力来正面攻击楚军,赵王和其他诸侯,一定在章邯身后追击。

  陈平冒着再次被项羽侮辱,甚至被砍头的风险,仍然提了出来。没想到的是,项羽沉思良久,看着陈平问:“你叫什么名字?”

  陈平苦笑:“诡道陈平。”

  项羽的脸色终于松动,“依你的计策行事。”

  陈平万万没有想到,项羽竟然如此的爽快。由此可见,项羽的决断,十分的迅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嗅到战机。

  陈平心中恍然大悟:自己和那个持戟卫士并没看走眼,原来天下共主,并非项梁,而是这个年轻的将军项羽。

  项羽依照陈平的计策,果然攻击王离。战事的进展和陈平的预测,完全相同。但是项羽在采纳了陈平的计策之后,似乎忘记了陈平。

  陈平仍旧和普通低级军官一样,要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但是陈平身边的铜壶,在项羽下令砸碎锅釜的时候,一并被砸碎。

  陈平没了水分的计算器物,无法计算自己在战斗中的处境,只能处处躲闪,避开秦军的精锐锋芒。

  这场大战,以项羽完胜章邯为结局。章邯投降,拜服于项羽。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以少胜多,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

  项羽就此一战成名,成为了义军的首领,其他的诸侯觐见项羽的时候,由于害怕项羽追究没有救援赵国,在一旁观望战局的罪责。全部都从帐外,跪着爬进项羽的营帐。

  陈平看到这些天下跪伏在项羽脚下的豪杰和枭雄,内心澎湃,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朝一日也有这等荣耀。

  项羽的性格让陈平十分难以琢磨,当陈平以为项羽已经把自己完全遗忘,不会想起自己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