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宜昌鬼事3大宗师 > 第138章

宜昌鬼事3大宗师 第138章

作者:蛇从革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7 03:21:30 来源:免费小说

  黄铁焰、魏永柒,孙鼎三人,以孙鼎为首,孙鼎仍旧是拿着同断当年留下来的和泉守鉴定。魏永柒的养的铜尸未成,铁尸也被儿子丢在了宜城那个破旧的寺庙里。看不出来会使用什么手段。黄铁焰的剖木符已经从后背显露出来,东方苍龙张牙舞爪,天空中的乌云瞬间向黄铁焰的头顶聚集。树林里所有的树木都朝着黄铁焰的方向弯曲,发出咔咔的声音,略小的树木,已经被拉成了弯弓的模样。

  黄松柏、钟义方、李成素、龙元清四人,眼见已经对方已经剑拔弩张,也十分的紧张,黄松柏的避水符也显露出来,衣服发出哗哗的流水声,清脆悦耳。龙元清仍旧用太极的起手式混元手,两手在胸前上下交错,掌心相对,两个手掌之间,隐隐有了一股气流运转。李成素仍旧是把双剑分持在手里,桃木剑自行震荡,发出龙吟。钟义方把手托在脸前,手心托着一个鹅蛋大小的虫茧,嘴里吹了一口气,虫茧里一个飞蛾露出了头顶,复眼闪耀着水晶一般的光芒。

  孙鼎双手握刀,在钟义方和黄松柏的眼里,隐隐有了当年菊童丸身披战甲的幻影。头盔牛头已经开始显现出来。虽然钟义方和黄松柏知道菊童丸已经堕入三峡古道的深渊,与上古的术士幽灵永远厮杀下去,无法离开长江。但是孙鼎的厌胜术能够以假换真,谁也不能肯定孙鼎是否真的可以召出一个菊童丸出来。

  而钟义方的飞蛾是当年在古道里收集的一个虫茧,看来他在这几年,并没有闲着,而是在苦心修炼同断的蛾天丸。魏永柒中了禾篾女的飞蛾蛊,一直压制在体内,现在钟义方的蛾天丸养成,魏永柒体内的蛊毒被蛾天丸感应,魏永柒忍不住哼了一声。

  只有黄莲清站在两个哥哥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当双方的所有人都严阵以待,拿出看家本事的时候。黄铁焰却叹了一口气,“看来当年的同断的确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人物。”

  黄铁焰说的很明白,其实现在双方七个人中有五个参加了三峡古道的冥战,七年之后,他们现在拿出的本领,其实都跟同断有关。

  黄铁焰见识过同断的盲人弓箭,于是一直在思考着在黑衣里如何运用弓箭的本领,时间长了,免不了把剖木符的属性与弓箭切合。现在身边所有的树木都弯曲紧绷,随时就会弹出利箭。

  而孙鼎更加明显,他手上的和泉守鉴定,已经是他随身佩戴御敌的武器。

  黄松柏的避水符受了同断安宅船上布幡的影响,如水纹一样晃动,与安宅船上的迎风鲤鱼旗别无二致。

  钟义方的蛾天丸,就是偷偷取了同断的飞蛾,然后在七年慢慢养蛾,蛾子产卵又孵化,经过几代之后,终于养成了蛾天丸。

  唯一没有使出同断当年本领的是魏永柒,可是魏永柒身上的飞蛾蛊,却是禾篾女当年受了同断蛾天丸的影响,独辟蹊径,养出来的飞蛾蛊毒。

  现在魏永柒身上的飞蛾蛊与钟义方的蛾天丸同根同源,眼睛中的瞳仁,已经慢慢变成了飞蛾的形状,就要钻出眼眶。

  魏如喜忍不住走到父亲身前,把魏永柒眼睛里的飞蛾,用手捏出来,可是魏如喜看到父亲的鼻孔里已经也钻出了飞蛾。

  魏永柒把魏如喜推开,“还扛得住。”

  魏如喜要紧牙关,“苗家的女人也太狠了,给你中了这么一个凶狠的蛊毒。以后让我遇见她们……”

  “禾篾女已经死,”魏永柒对魏如喜说,“我们姓魏的,跟她们没有恩怨了。”

  魏如喜不敢违背父亲,只能强行忍住自己的怒火,突然衣角被何欢拉了一下,何欢向魏如喜眨了眨眼睛。

  魏如喜明白何欢的意思,何欢不姓魏。

  二、算沙部

  九千二十一进,十一万三百六十一出

  何重黎挖了三十七个坑,然后用两天两夜的时间,把三十七具尸体都安顿到了坑中。每个坑上面都铺了一个薄薄的木板。然后再掩上一层薄土。在土坑前,点燃一个长明灯。

  三十七具尸体,除了何重黎自己带了两个,其他的三十五个,全部来自湘西和贵州等地的赶尸匠,陆陆续续的帮助何重黎驱赶过来。

  近二十年来,赶尸的行当已经没落,很少有人会请赶尸匠驱赶尸体,所有的赶尸匠几乎都抛弃了这个行当,纷纷转行,有的做了篾匠和漆匠,有的卖骨灰盒,有的在殡仪馆当临时工,有的干脆就种水稻……

  但是魏家在湘西的威信仍然还在,魏如喜要这些赶尸匠帮忙,他们都义不容辞。一共有二十九个赶尸匠,从湖南贵州等地,赶尸过来,最远的是广西的一个赶尸匠,最后一个到达土城鬼街。

  二十九个赶尸匠,带来了三十七具尸体。由于是从西南向北方赶尸,难度远比从外地赶往湘西更高。所以这些赶尸匠的本领,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人物。也只有魏如喜又这个威望,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把死尸送来。

  特别是广西的那个赶尸匠,由于路途遥远,脚上的鞋子都走破,一脸的憔悴。何重黎心里很过意不去。

  现在赶尸匠都向何重黎告辞,回到自己的原籍。他们只是地处偏远的手艺人,留在阵法里无益。但是都给何重黎带来一些礼物,有的带来了长明灯的灯油,有的带来了一口棺材,也不知道是这么搬过来的,有的给了一个小瓶子,告诉何重黎,里面装的是熬好的尸油,还有人带了黑色糯米,这种黑米的禾苗,每天只能在午时能够照射阳光,所以稻田所处的地方十分有考究。还有人送来了丹砂、硫磺等物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每个人都向何重黎询问魏如喜的身体如何,何重黎都一一答复,魏老爷子现在身体还威武,只是不方便见人。

  何重黎一一送走了这些赶尸匠,这些人大部分都不年轻了,而且从他们的语气看来,都没有带徒弟。如何重黎这样的年轻人,在赶尸行业已经越来越少,几乎没有。当这些老师傅在以后的十几二十年内都会去世,手艺就都带进棺材,赶尸的手艺即将失传。

  何重黎想着自己可能是最后一个赶尸匠的时候,心里不免茫然。但是现在他没有精力去过多的想几十年之后的事情,现在他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要守住当前的星位,开阳星位的对头马上就来了。

  何重黎站在三十七个长明灯之间,看着道路的尽头。到了正午的时候,何重黎走到了山腰,走上了一个水渠桥,水渠在流到这个部位,流到了这个水渠桥里,水渠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现在已经和水渠一样废弃,不再作为灌溉的水源设施。水渠桥里长满了青苔,还有一股细细的流水。而水渠也已经破败不堪,当年的砖块已经被风化松动,何重黎小心翼翼的走在上面。

  水渠桥下几十米,是一片平地,当地人在这里耕种。整个水渠桥,长达好几里,横亘在两个大山之间、平地之上。

  何重黎歪歪斜斜的在水渠桥上走着,太阳从头顶照射下来,走了一会,何重黎就满头大汗,人走在几十米的水渠桥上,难免有点头晕目眩。

  水渠桥的在接近对面的大山一百多米处,有一个断裂,细细的细流从水渠桥上如同瀑布一般流到桥下,在桥下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坑。水坑满溢,然后在平地间流淌出了一个小小的河沟。河沟婉转的流淌,汇入到附近的一个小河里。

  何重黎退后两步,然后跳过这个两米宽的裂口,继续在水渠桥上行走。终于走到了水渠桥的尽头,对面的山腰。

  水渠桥的尽头是一个蓄水池,但是由于没有渠水的补充,蓄水池已经完全干涸,四周用青砖铺就的池壁也长满了藤蔓。

  蓄水池的地面上铺满了褥草,魏如喜就躺在褥草上的一张竹席上。

  何重黎坐在魏如喜的身边,过了很久魏如喜才慢慢的坐起来,对着何重黎问:“他们都来了?”

  “都来了。”何重黎回答,“三十七具尸体。”

  魏如喜站起来,看了看山对面,由于光线太强烈,只有等到夜晚来临,才能看到三十七个摆布在山间的长明灯灯火。

  魏如喜对着何重黎说:“这个阵法完毕之后,我们与苗家的恩怨也就一笔勾销。今后不要再暗地里争斗。”

  何重黎说:“当年魏家的祖宗中了苗家的蛊毒,师祖爷爷魏永柒也中了苗家人的飞蛾蛊,折了阳寿。放蛊的苗家对我们赶尸的恨之入骨,我就算是不招惹她们,她们会善罢甘休吗?”

  “宋银花之后,”魏如喜说,“也没什么传人了,苗家也撑不了多少年了,她们的放蛊,靠的就是毒虫,再过几年,无论多么厉害的蛊毒,都会被医生治好。放蛊的手艺,也就到此为止。”

  何重黎说:“三苗之地,就是苗家和魏家两个庞大的术士家族,斗了几百年,没想到会同时消亡。”

  “这有什么办法,”魏如喜说,“从古至今,失传的手艺还少了吗?赶尸和放蛊,也就是近两百年才兴盛起来,一个门派,能风光两百年,够了,足够了。”

  何重黎黯然,这些事情都是大势所趋,他和魏如喜心里都明白。现在魏如喜连魏家的传人都找不到了,只能把手艺交给何家。

  何家从明朝开始就依附于魏家,老祖宗何无忌是魏家开创人魏易欣的跟班,何家一直就跟随着魏家,说起湘西赶尸,都提到的是魏家,其实魏家的赶尸的本领,何家也一直在流传。甚至出了很多何姓的赶尸匠,手艺并不在魏家后人之下。

  所以赶尸魏家的说法并不准确,应该是赶尸魏、何两家。只是养尸的手艺,一直在魏家传续,何家反而是专心修习赶尸。

  当年魏永柒受了古赤萧的征召,去七眼泉阻止张元天出阴。在临走前,找到了苗家,苗家的禾篾女本来无意参加冥战,并不表达立场。

  可是当年的古赤萧为人谨慎,担心禾篾女临时改变主意,参加冥战帮助张元天。所以魏永柒正在劝说禾篾女的时候,一股在湘西剿匪的军队,突然袭击了禾篾女所在的苗家山寨。

  禾篾女认为这个部队是魏永柒带的路。于是立即在魏永柒的身上下了飞蛾蛊。魏永柒于禾篾女交手,禾篾女斗不过魏永柒,输了之后,就自尽死了。

  这就是魏永柒一生的憾事。他们魏家世代遗传的赤线蛊,都是当年苗家放蛊所赐,所以两家一直关系不睦。

  禾篾女死后,这个梁子就结的更深。

  魏永柒嘱咐儿子魏如喜不要找苗家寻仇,魏如喜也答应了。可是当年的何欢却强行替魏如喜出头。

  在七眼泉之后,何欢大闹苗家,苗家在禾篾女之后,几个传人本事都比不过何欢。苗家就落败了几年。

  但是在六十年代,苗家出了红桃和三叶两个放蛊高手,本领不在禾篾女之下,两个姐妹艺成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何欢,何欢被红桃和三叶下了蛊,扛了几年,中年去世。

  魏如喜遵守父亲的嘱咐,认为这个事情就此了结。可是何欢的弟弟何跃,虽然赶尸的本领比不上何欢。但是在文革时期,成了湘西地方上革委会的主席。

  何欢记得红桃和三叶的仇恨。于是在文革开始后,带领了几个外姓赶尸匠,用行政的手段,逼迫红桃和三叶解散姐妹关系,分别嫁人。

  因为何跃知道,红桃和三叶的放蛊本领,最厉害之处,就是在于两人之间的姐妹关系,一旦把两人拆散,红桃和三叶的本事就散了。

  红桃和三叶被何跃逼迫,无法反抗。无论是放蛊的,还是赶尸的,还是其他的民间术士,在国家机器之下,仍旧是如同蝼蚁一般被碾压。红桃和三叶在掌握着革命武装权力的何跃面前,放蛊的本事根本一无是处。

  何跃想把苗家放蛊赶尽杀绝,逼迫红桃和三叶分别嫁给革委会里的骨干分子,红桃和三叶不屈服,何跃就强行让手下与红桃和三叶结婚。可是何跃手下的骨干,在同房次日,都中了蛊毒,身体溃烂,生不如死。

  何跃就把红桃和三叶剃了阴阳头,在乡里游街,准备以毒害革命群众的罪名,处死红桃和三叶。

  可是在行刑前几天,苗寨的一群人冲击革委会,暴乱死了十几个人。红桃和三叶却跑了。

  何跃当时已经是县里的革委会红人,手里的权利很大,当然不肯放过两个苗女。很快就打听到红桃和三叶跑到了四川秀山,躲在黄家,受黄莲清的保护。

  由于湖南和四川隔了省,两边的革命委员会之间各行其是,并不沟通。在文革时期最疯狂的年代,湖南开始大规模屠杀,如道县在一个月内杀了上千人。

  相比之下,四川的局势相对温和。秀山的黄家一直在当地德高望重,黄莲清在当地也能说上话。

  红桃和三叶躲在黄家也暂时有了庇护的地方。

  何跃不肯罢休,与给秀山当地的革委会主席拉拢关系,于是秀山这方面就认可了何跃派人过来抓人。

  何跃的几个革命部下,从湖南到四川,跑到黄家来要人。

  黄莲清本来是感念苗家和黄家都是西南的四大家族,所以才收留的红桃和三叶。当时黄莲清也无法抵挡政府的压力,于是和红桃、三叶商量,可以与红桃结婚,让三叶去湖北投奔金盛。

  这样就让何跃无从下手。

  可是黄莲清的想法也是一厢情愿。红桃和三叶两个苗女都长得很漂亮,黄莲清真的对红桃动心,也有可能。只是没有想到红桃和三叶,宁愿死,都不愿意分开。

  虽然表面上答应了黄莲清的提议,两人私下,已经决定自杀。

  何跃的手下逼迫的很紧,黄莲清告诉他们,他已经决定娶红桃,既然红桃是黄家的媳妇,就不能袖手旁观。何跃的手下也没想到黄莲清用了这种方法来应付他们。但是也不能空着手回去,只好留在秀山继续与黄莲清纠缠。

  黄莲清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他低估了红桃和三叶的决心。就在他准备安排三叶去湖北的时候,红桃和三叶双双在黄家自尽。

  本来人死了,黄莲清已经异常愤怒,告诉何跃的手下,两个苗女已经过世,可以回去向何跃一个交代了。没想到何跃的手下,也是赶尸匠,他们执意要把红桃蛇三叶的尸体赶回湖南辰州。

  这下就把黄莲清给彻底激怒,立即与这几个赶尸匠翻脸,把他们弄残废了两个,一个眼睛瞎了,一个中风瘫痪。

  何跃的手下才知道黄莲清看起来文质彬彬,手段却十分的高强毒辣。只好跑回湖南向何跃覆命。

  黄莲清火化了红桃和三叶,等着何跃来找自己的麻烦。

  可是何跃自身难保,他是魏家赶尸匠的传人,被群众揭发,革委会的主席被撤销,天天被批斗。那里还有能力,去找黄莲清的麻烦。

  但是这笔账,还是算在了魏家和苗家之间。这也是苗家的宋银花一直不肯原谅魏家的缘由。

  何重黎听了魏如喜这一番讲述,知道了魏家和苗家之间的恩怨,背心汗涔涔的。也想到当年红桃和三叶之间的绝望,还有黄莲清爱莫能助的无奈,苦笑着对魏如喜说:“民间的术士在怎么厉害,也比不上世俗的政权,无论是赶尸的,还是抓鬼的,或者是放蛊的,到了那个份上,都自身难保,人人自危。”

  “是的,”魏如喜说,“所以当年张元天执意要出阴,带领教众拼命,就是因为他看明白了这点。”

  “这么说来,张元天也不是全部都错了,”何重黎犹豫的说,“可是王抱阳是我这辈子最崇拜的术士,我怎么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心中摇摆不定。”

  “你知道王抱阳找到我们魏家,邀请我们镇守开阳星位的时候,为什么我立即就应承下来?”

  何重黎说:“我们魏家跟王抱阳的诡道有交情?”

  “谈不上什么交情,”魏如喜说,“没有私交,但是你师祖爷爷认为古赤萧是对的。”

  “可是您又说张元天想改变这个不公平的世道?”何重黎有点摸不着头脑,“却偏偏要帮助王抱阳。”

  “可能今后魏家没有传人,苗家也没有传人,但是你还在延续术士的传统,当个我一般年纪,你可能是湘西最后一个本领高强的术士。”魏如喜看着何重黎,“我现在要说的话,你每一句都要记住,因为这个很重要。”

  何重黎轻声的问:“我今后会跟王抱阳一样吗?”

  “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道理,”魏如喜说,“时势。”

  何重黎心里暗自激动,脑海里幻想着自己跟王抱阳一般的风光。

  “我们做术士的,大奸大恶的人几乎没有,心存险恶的宵小之辈,做不到高明的术士,”魏如喜说,“事情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张元天在三峡古道一战,让天下术士敬佩。但是在他看来,他一直做的是正确事情,无论是统领无极派,还是冥战,还是后来的出阴,包括忍隐几十年,现在的反扑。但是为什么我们要站在王抱阳这边,反对张元天。原因只有一个,那时就时势使然。同样的事情,在四三年,张元天是对的,但是在五零年,他的做法就是错的。”

  何重黎没有想明白,一脸茫然。

  “古赤萧当年写信给我父亲魏永柒,”魏如喜说,“他从未和我们魏家谋面,根本就谈不上交情,但是我们魏家之所以支持他,就是因为这个时势,术士终将走向没落,这个是大势所趋,白马过隙势不可挡,张元天要逆转这个局面,就是在逆天而行。他如果取代了梵天,导致的结果,就是天下所有的规则都溃散。王鲲鹏表面上是听从老严的布置,可是老严一生算计,控制天下的道教和术士门派,王鲲鹏对老严的个人作为一定非常痛恨,但是他必须得做,因为老严的接受了古赤萧的立场,而这个立场,现在又被王鲲鹏延续下来。”

  “所有的术士家族都将消失,”何重黎绝望的说,“这点实在是太难以接受。”

  “没有什么家族是永远能够流传的。”魏如喜说,“隋末唐初的阐截之争,天下道门在红水阵之后,几乎全军覆没,但是道教和术士用另外的方式延续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身前,身后的事情,自会有身后人来做。”

  何重黎说:“我懂了,我就是您的身后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