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技术宅在古代 > 第35章

技术宅在古代 第35章

作者:沉云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3:21:14 来源:免费小说

  赵旉顿时哑言,这案子看起来简单,但是确实将人心完全算计到了,中间只要有一环出错,比如刘赦不贪心,不要一千两,或者比如钱氏和李宝荣拼死抵抗,闹上衙门,都会一败涂地。“告诉下面的人,暂时不要去招惹他!”

  虽然有谋略,但是在赵老太爷看来,这小子还是稚嫩,不过他有圣上的御笔,这一两年内暂时不能轻动。

  ****

  没有了赵家的捣乱,李文柏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名声极为响亮,四周也都知道李文柏不仅会做生意,还得到了天子的奖赏。

  很快,杨县令的考校也下达了。

  因为献制冰之法有功,杨县令的考校是优等,更因为被擢升为幽州金河府尹。

  杨县令看着手中的考校和吏部邸报,轻轻笑了起来,忍不住小酌几杯。杨县令欢喜的模样,让从外面走来的杨彦有些惊讶。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严于律己,很少喝酒的,没有想到今日竟然自倒自饮了。

  杨彦上前对着杨县令道:“父亲有何喜事?”

  杨县令将酒盏放了下来,轻轻笑道:“为父的考校出来了,我们不久之后就可以回到家乡了!”

  杨彦听到这里,微微愣了下,看着父亲欢喜的样子,这考校必然是极好。只是要回到家乡,这让杨彦有些舍不得。

  “父亲如此开心,这次考校定然是优等了,只是父亲要调回幽州么?”

  杨县令点了下头道:“我被考评为优等,被吏部擢升为幽州金河府的府尹,一个月后,新的县令就会到达这里,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离开了。”

  杨彦听到这里,神色有些不舍道:“回幽州?那这里怎么办?幽州苦寒远不及此地,而且我在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就这样放弃实在是可惜了。”

  杨彦在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更是结交了李文柏,心中不愿意离开。哪怕他老家就是幽州的。但幽州位于边塞之地,与草原接壤,父亲虽升任府尹,在他的心中却是不如这乐平县令。

  杨县令看着杨彦的神色,郑重道:“为父出任县令,为的是造福百姓。如今我大齐刚刚安定,民生凋敝,尤其是北方之地,被战火洗礼,百姓生存艰难,我更要回去造福乡里,岂能贪图这南方的安乐而裹足不前!”

  杨彦见到父亲发火了,立刻改口道:“父亲息怒,我不舍此地也是担心李文柏,一旦我们离开了这里,他必然被赵家挤兑。”

  杨彦的话让杨县令微微思忖了下后道:“李文柏有大才,不必担心。”

  说道这里,杨县令眉头轻轻蹙起,思忖道:“接任乐平县令的人应该是贺许,此人性子孤傲,不喜欢商贾,加上赵家的挤兑,这李文柏的确会有些麻烦。不过你孙叔父特意过来一趟,广陵府尹尹盛平对李文柏很是看好。这尹盛平也是一个一心为百姓的好官,做事不拘一格。他现在为流民的事情烦恼,只要解决了这流民的事情,他就可以在广陵府立足。”

  “孙伯父真的这么说?”杨彦大喜问道。

  杨县令点点头,他说道:“你孙伯父这些日子在我们乐平走了好几圈,对李文柏非常看好,原本他这次要带着李文柏去见府尹大人的,后来出了刘赦的案子,他就只能先回去了,但是临走前,多番嘱咐我让李文柏尽快前去广陵府。”

  “尽快去广陵府?”杨彦起身思忖了下,心中也觉得这是个好法子,当下点头道:“那我这几日就带着李文柏去一趟广陵府,我有一些好友在广陵府,正好介绍给李文柏。认识。”

  杨县令点了下头道:“你们先去拜见府尹大人,只要府尹大人认可了李文柏,那他就可以在广陵立足。我写一封信让你带给府尹,或许有一些作用!我现在写信,你将李文柏带来,我再嘱托几句!”

  听到杨县令要亲自写信举荐李文柏,杨彦有些惊讶,自己的父亲可是很少做这种举动的,他还以为父亲顶多找孙伯父说项。不过想到是李文柏,杨彦也觉得理所当然。

  杨彦立刻去寻找李文柏。

  ***

  “杨兄为何急匆匆而来?”正在忙碌的李文柏笑着道。

  这杨彦立刻道:“李兄,快随我去县衙,我们边走边聊!”

  “好!”李文柏看到杨彦一脸的急促的样子,压下心中的疑惑,立刻随着杨彦朝县衙走去。

  “是不是赵家又弄出了事情?”在路上,李文柏开口问道。

  “你有天子的御笔,赵家一时半会绝对不敢动手的。”杨彦摇了下头道:“我父亲考校优等,马上就要调回幽州金河府担任府尹额,临走之前,有许多事情要叮嘱你!”

  “杨县令要回幽州?”李文柏一脸的错愕,他没有想到杨县令竟然是幽州人士,更没有想到自己刚刚找到的靠山就这样没了。若没有杨县令的支持,自己在官场上就要受到赵家的制约。想到这里,李文柏也忍不住露出忧虑之色。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县衙。

  李文柏上前拜见了杨县令后,便分了主次坐下。

  杨县令看着李文柏,开门见山道:“文柏,我本是幽州人士,如今考校为优,即将擢升回幽州金河府担任府尹。你的拳头经济很好,让乐平县富裕了起来。但是新任的乐平县令贺许性子孤傲,其人重农桑而轻商贾,所以你在乐平县发展不会得到支持。加上赵家等人的排挤,对你日后的发展不利。”

  杨县令说道这里,本就忧虑的李文柏心中更加沉重,但是面色未变,而是认真的看着杨县令。

  这杨县令不会就简单告诉这些情况。

  这杨县令喝了一口茶水,目光看着李文柏,见其面色未变,一副淡然的样子,暗暗点了下头,心中满意李文柏的表现。

  “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前些时日广陵府尹的张主簿前来,言明府尹对你很感兴趣,你可以到广陵府去,我已经写了一封信,你可以持着我的信去拜见府尹!”

  杨县令说道这里,李文柏一怔,果然有付出就有回报,杨家虽说要走了,还是会记得给他安排妥帖。赵家的那位长史在宁州府,自己去了广陵府就可以避开他。

  若是得到了府尹的器重,反而是因祸得福了,毕竟广陵府比乐平县大的多,商业也繁荣,对自己的发展更为有利。

  李文柏如今的生意越做越大,这乐平县已经不能满足生意的发展,甚至制约李文柏的发展,而这广陵府正可以进行产业转移。

  想到此处,李文柏也对杨县令十分感激。“多谢县尊厚爱。”李文柏感激道,有了杨县令的书信,加上自己的头脑,定然可以在广陵府立足。

  杨县令看着李文柏说道:“文柏贤侄,日后你可要多加小心,这次刘赦的事,贤侄日后切记得三思而后行。”

  李文柏明白,这次若非是他刚得了皇帝御笔,让整个乐平县引以为荣,又不想得罪他,也不敢用此计。

  因为,难保不会被反咬一口。就算他没有证据,也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折腾出证据,而他现在得了圣上夸赞,有了御笔,这找他的错误,可不是说圣上认人有失吗?

  这怎么可能,官场是个人都会知道怎么做,更别说李文柏没有任何证据。

  “谢杨伯父,我会的。”

  杨县令点了点头。

  ***

  三日后,杨彦和李文柏乘坐马车前往广陵府。

  为了得到好印象,李文柏准备了不少礼物,也带来了不少钱财,准备打通府尹上下的关节。

  乐平县距离广陵府有一段距离,马车行走的时候,李文柏在沿途中见到了不少携老扶幼的流民。这些流民面黄肌瘦,很多人躺在路边,无力的哭泣。

  这些流民都是洪涝灾害后,无家可归的百姓,现在朝着广陵府而去。希望广陵府这座大城可以给他们庇护,让他们生存下来。

  “大老爷行行好吧,我这小孙子发烧了,给我一点吃的吧。”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妪跪拜在马车前,神态凄惨。

  李文柏听到声音,掀开车帘,看着老妇人怀中的孩童,心中沉重之极。

  “阿大,给他们一些吃的。”李文柏缓缓说道,目光透着几分忧伤。这洪灾过后,苦的还是百姓。

  杨彦也动了恻隐之心,上前道:“把吃的都给她们。”

  李文柏摆了摆手道:“把吃的都给了他们,反而会害了这老妇人。这四周的流民太多,老妇人无力保护食物,给一些就足够了。”

  杨彦思忖了下,觉得李文柏说的对,他也知晓这个道理,只是看着这些百姓,心中着实不忍。

  “这些人太苦了。”杨彦叹息着,有些不忍,想到幽州的百姓,心中也隐隐赞同父亲的观点,应该回到家乡为乡里造福。

  李文柏淡淡道:“希望府尹大人可以好好安顿这些人。”

  李文柏望着四周,看到许多人都在咳嗽,心中一沉。

  这大灾之后,必有疫病,尤其是南方,天气湿热,在洪灾之后,必出疟疾。若不能加以防备,怕是会有更多人受苦。

  想到这里,李文柏的眼神都一颤,透着几分忧虑。

  他现在想要快一点见到府尹大人。

  当来到广陵府的时候,李文柏和杨彦直奔府衙。

  府尹尹盛平看着手中的拜帖、礼单和杨县令的书信,微微思忖道:“这杨子良将李文柏夸的是天上有地上无,加上你对他的描述,我更想见见他了。”

  孙主簿看着府尹笑道:“此人的确有本事,乐平县的流民被安置妥当。若让其在广陵府依样画葫芦,就可以解决一部分流民,而且他处理流民有些经验,或许还有其他的好法子。如今广陵府流民越聚越多,若不加以安抚和妥善处置,很可能会变成乱民。”

  “你我都是朝廷官员,如今却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平民百姓身上。不过你们既然说了,那就见一面,今天正好考校一番,试试他到底有没有才能。”府尹笑道,命人将李文柏和杨彦喊了进来。

  李文柏从府衙外走了进来,见到府衙布置淡雅,透着一股威严,却不是奢华。这让李文柏对这位府尹大人有了几分好感。心中确定,这府尹不是大贪之人。

  “拜见府尹大人。”

  “见过尹伯父。”

  李文柏和杨彦进入大殿拜见了府尹大人,两人的神态都极为恭敬。

  尹盛平抬手让两人坐了下来,随后目光落在李文柏身上,上下打量起来。

  “杨县令的书信我看过了,在信件中,杨子良称赞你仁心有胸怀,有智慧,做事谨慎妥当。本府对你极为好奇,正好有事考校你下,不知道你可敢?”

  府尹笑道,目光灼灼的盯着李文柏。

  李文柏神色一凝,没有想到县尊竟然给予自己如此高的评价。

  李文柏也明白,自己若要进入广陵府,必须得到这位府尊的支持,而现在就是一个机会。

  李文柏当下起身道:“小民不才,不敢承受如此评价,不过既然大人询问,小民愿意接受大人考校。”

  府尹轻轻捋了捋胡须,点头道:“如今南方发生洪涝灾害,流民遍地,你可有法子解决这些流民的事情?”尹盛平直接将自己最为烦恼的事情问出来。

  李文柏心中已经有了定计,当下笑道:“流民的问题在于安置,这些流民从四处逃难而来,只要大人提供食宿,他们就心满意足。大人可以一面提倡豪族大户捐献粮食安置这些流民;另一面则实行以工代赈。这些流民是最好的劳动力,大人可以借机修缮河堤城池,除了以上,大人还可以借助广陵府的地理之便,大力发展商业,吸纳大量的流民为工人或者匠人,只要流民有活干,有饭吃,有地方住,就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李文柏说道这里,看着府尊尹盛平道:“大人,我们广陵府靠海,这大海物产富饶,完全可靠海而生,海洋物资丰富,可以解决一部分吃饭的问题。”

  尹盛平点了点头道:“说的不错,没有书生的迂腐,提的法子也客观,我会让下辖的各县城效仿乐平县。”

  尹盛平说到这里,看着李文柏眉头微微蹙道:“李文柏,这流民的事情本就烦恼,但还能够有迹可循,而本府最担心的事情却比流民更凶险之事,你可知道是什么事情?”

  尹盛平慢慢的说道,眼睛盯着李文柏,这才是真正的考校。

  第45章 奇物

  李文柏起身道:“大人,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如今洪涝之后, 百姓流离失所, 颠沛流离, 饥饿交迫,加之人群混杂在一起,很容易得疫病!”

  李文柏慢慢的说道, 而府尹尹盛平和一旁的孙成德眼睛越来越亮。这正是府尹大人最担心的事情。可是他没有想到李文柏竟然将这些事情揣摩的如此清楚。

  这让尹盛平有些意外, 毕竟李文柏才十几岁的年龄。露出了赞许之色:“那你可有应对之法?这疫病最难防御,一旦爆发, 便会殃及无数百姓!”

  面对尹府尹的询问,李文柏不敢托大, 躬身道:“这洪涝过后最容易生的是疟病, 小民翻阅过很多典籍,也问过一些大夫,最后认为此病乃是因为蚊虫而起。我南方燥热,洪灾之后, 必有许多水坑洼地,这些地方最容易滋生蚊虫。而流民为了生存, 吃喝拉撒都极为随意, 这更加重了蚊虫的滋养。”

  尹盛平看向孙成德,问道:“孙主簿,疟病真是蚊虫之故?”

  孙成德也不知道,他沉思了一会儿, 心中一动,“我细想过一些疟疾爆发之地,发现还多是蚊虫滋生之处,尤其是蚊虫极多的夏季更容易爆发疾病,大人可还记得灵州云台县?”

  一提起云台县,尹盛平立刻就想想起来了,因为这云台县在三年前可是赫赫有名,三年前,整个灵州都深受水患,而导致疟疾在全州蔓延,只有一个地方,竟然奇迹的没有收到疟疾困扰,这个地方就是云台县。

  孙成德见着尹盛平想到此处,便说道:“如果下官没记错的话,那云台县以种植艾叶为生!”

  尹盛平大吃一惊,他立刻站了起来。

  李文柏原本不知道孙主簿为何突然提起云台县,听到后来,他大概也知道什么情况了,只怕这云台县并没有受到疟疾所困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