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游戏 > 塔防战略 > 第302章 武器与建设总结

塔防战略 第302章 武器与建设总结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12-31 05:00:43 来源:书海阁

整个XX24年,全球一共列装了八百多辆电磁坦克,A、C两国分别占据一半的产量。

看起来好像势均力敌,其实差距很大。

A国是金钱驱动体系,只要钱到位,没有实战能力也能给吹成有。他们生产的电磁坦克大多在摆看,离开充电桩能开一炮的,都是最新产品。

C国则由于自身不是产油大国,对石油货币比较排斥,早一年就弄出来全电电磁坦克。脱离了基于燃油的动力系统,便能在同型坦克里获得更大空间,加上本年初分批建设的16倍体钠电池产业,电磁系列也算有了机动作战能力。

但因为地面跑的始终有些跟不上怪兽的步子,这两家的实战记录都很差,A国的甚至都没参加过对小怪兽作战。

C国稍好一点,也只打过一级小怪兽。

激光武器方面,本年度各国也做了些努力,可没什么用。

激光打怪兽,跟打导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打导弹,实际只需要破坏传感器,或是给传感器传递个错误信号就行,引爆只是次要目标。在这样的要求下,一般几十千瓦功率的激光,在一万米高度有效射程就能达到两万米。

打怪兽,必须钉住一个点往里面烧,但怪兽又不是导弹,生物的运动性,让它们的某个点很难被连续锁定,而且作战高度一般都不会高于五千米,高度低意味着大气分子密度高,对光的传播影响更大。

这种情况再要贯穿它们的防御层,激光功率必须非常大,往往要达到兆瓦级才能给出稳定的伤害,再要求射程,数量级还要往上蹦。

于是就碰到了和电磁导弹类似的情况,重量略大,没办法往战斗机上塞,只能用于地面单位。

C国新出的粒子流自走炮也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威力暂且能看,就是机动能力让人着急。

针对未来预期更糟糕的情况,大家都在想办法,并且不约而同地打算把现有地先进武器搬到运输机平台上。

中间同样有一大堆恼人事。

运输机跟影视作品中展现出来地情况略有出入,它们噪音十分巨大,可不是民航地嗡嗡声能比,跟旁边人说话得吼,还不一定能听到。

噪音是空气粒子的震动,几种先进武器在打击时又对精度要求十分高。

比如电磁武器,假如发射中炮管受震动影响,弹丸被顶到加速环上,整片超导体都会完蛋。

在地面,使用全电动力后,行进间的震动用炮瞄系统就能较好的处理,距离比较远的话还能停车开炮。

但放到运输机上,总不能让运输机在空中静止吧,所以飞行噪音及气流所造成的震动,会变成常驻干扰,唯一的办法是增加输出电流,以加大弹丸与加速圈之间的空隙,可这样做又容易影响命中率。

此外,受限于气动原理和经济考虑,土球上的运输机就没有超音速的,在面对怪兽时哪怕速度有那么点优势,回旋余地也很小,生存力有大问题。

还有能源安全。

16倍体钠电池是不错,可用于维持先进武器,也只能说能用。

造运输机可不像造坦克那么容易,如果一架改装的先进武器运输战机,只能开那么二十几炮就得回家,还真不如直接用低轨道天基武器丢石头。

要维持战斗力和生产难度之间的平衡,很可能要上微型核电,在无法确保绝对安全的环境下,又涉及到核泄漏问题。要增加安全度,就得进一步增加电力投入,以获得更优秀的射程优势,距离远了,又涉及到瞄准防震。

总之难题过多,一时半会的还出不来。

近期内唯一能增强的对怪兽打击能力,就只有前面UN通过决议的近地天基武器。

决议年中时通过,少数国家在谈判前也有心理和实际行动的准备,到年末也该出成果了。

死亡权杖系列有个特色,在弹丸发射前,一切会动的东西(主要指短时间停不下来的动量轮)都会以RCS或磁悬浮手段分离。该做法能极大的提高打击精度,但以土球现有的整体科技水平,该动作执行需要大量的时间。

同步轨道,用五分钟调整一度角,目标点就转过去小半个行星,用几百秒进行微调还能接受。

近地轨道可不行。

按三百公里轨道高度计算,只需要四十秒不到就会滑过去45度,精确打击窗口时间非常短,没可能用死亡权杖那套机制。

当然轨道较低,距离缩短,也不需要那么高的瞄准精度,此外在人类的火箭发展史上,还开发了一些专门针对技术不足的发射方式。

例如闪电轨道。

闪电轨道又称莫尼亚轨道,主要为极地服务,轨道周期约12小时。因极地大气更稀薄,椭圆轨道可以把近地点设置得更低,而无需担心过度降低使用寿命,是少有的能把近地点拉到180公里以下的轨道类型,此外它的发射难度和消耗也比同步轨道卫星低。

以往闪电轨道卫星大都用作高纬度替代同步卫星做通讯和拍照工作,高纬度武器卫星使用同样合适,根据C国的天基平台实用经验,计算出该轨道有一个小时的打击窗口,11到15颗可以为整个北极圈提供响应较快的支援打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过该轨道用于武器卫星,最大的优势还在国际谈判方面。

一般近地卫星采用的圆形轨道,所经下方地区都会很怕怕,但闪电轨道大部分时间都在几千公里外运转,最远能到四万公里外,同时,由于单圈周期较长,不适合做发射后的变轨使用。只要能提供在某高度以上,没有精确打击能力的证据,很容易说服相关方。

于是理所当然的,R国很容易就完成多边谈判,于XX24年12月25日,发送了UNXX073决议通过后,第一颗飞掠低轨道范围的武器卫星,极地之光。

R国一如既往的喜欢正面损人,12月25日,是西方最大教派的重要节日,R国自家主要教派没有这天过节的,选这个日子明显是冲着打别人脸去的。

西中洲和北大漂亮洲有几位对号入座,开始在各渠道放嘴炮,公示自家武器卫星进度。

根据某机构搜集的全球超导材料生产及销售数据,这些放嘴炮的有一大半都是吹牛的。

实际上除R国之外,全球只有A、C、F三家有在准备自己的近地武器卫星。

其中A、C两家都已经出成品,都被多边谈判卡住。

有消息称如果再过一段时间还谈不妥,A国就不打算谈了,直接放。

C国的谈判相对顺利,就是耐不住总有人捣乱,有几个谈判参与方家里突然冒出几万人十几万人不等表示反对签字。

F国进度慢“一点”,刚刚通过基于白魔导的电磁轨道实验场投掷测试。

提到F国必须夸一夸,虽然迟了一年多,位于她家的西中洲电磁轨道发射器,终于建成了!

……但没有完全建成。

根据C国相关基建公司12月发回的报告,原计划建造十二栋火箭组装大楼的工程被砍了一刀,缩水成九栋,已经投入使用的只有两栋,预计三个月内再完成两栋,剩下的难以判断,估计还得有变化。

所谓围绕电磁轨道发射器的高级人员新城,情况更离谱。

由于预定地点的消息泄露,地价被炒得过高,不得不用了招瞒天过海,在隔壁G国征了一片地,十月份才正式动工。

新地点距离发射场直线距离五十公里,路线绕了一下,差不多是私家车一小时车程,勉强能做到每日开车来往。

这样的距离明显不那么合适,还不如在周边小镇小城里租房、买房。

现在发射场人员,要么自己租房,要么就住活动板房,最近又招标一次,还要在发射场三公里外盖一千栋轻钢结构小别墅。

本来还想远点,但稍微远点的地方,地价都被炒起来了,财务方面接受不能。

轻钢结构是随着工业发展、地价人力攀升,逐步发展出来的一种平衡建筑强度、建造成本的新式建筑,可也不是没有优点。

发射场难以作为居住环境的最大因素,便是火箭发射时制造的超级噪音。这种声音几公里外听着都轰隆作响,能覆盖掉人声。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发射频率,更是把这样的灾难无限扩大了,像C国那样每天都要发射的,如果没有厚实的隔音层,根本没法加班(睡现场)。

而轻钢建筑做隔音比传统结构容易些。它的墙体无需承重,采用内外板材、饰板,中间是空的,填充声波反射层加声波吸收层,门窗等使用真空夹层(非胶体夹层)的双层玻璃、门板,隔音效果相当好。

做好隔音,再带上耳塞,睡觉就不用怕旁边火箭发射闹心了。

总之围绕F国的发射场,各种工作才开头,三级怪兽出现之前,十天能放一枚火箭就算工作效率顶天了,还指望不上发挥大作用。

喜欢塔防战略请大家收藏:(wuxia.one)塔防战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