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游戏 > 塔防战略 > 第275章 土豪的后路

塔防战略 第275章 土豪的后路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12-31 05:00:43 来源:书海阁

鲲鹏空间站完成了第一级微重力段建造后,于二月底,与等待了数月的超级动能蓄电转子结合,得以在同步轨道实现7×24小时稳定供电。

这里强调轨道高度,因为轨道越高黑夜占比越低,例如同步轨道无光照时间也就一个小时出头,一些定位纬度更高的,被主星遮蔽光源时间更短。

鲲鹏空间站位于同步轨道,夜晚时间短,十兆瓦动能转子的重量并没有特别重,但设计中有预留冗余,以后可以通过调整转速上限,牺牲一点寿命把储能极限提高,最终重量仍然需要一枚特制火箭将其送来。

转子及新增核心段与火箭分离,转子安装,火箭回投,这一套做下来工程量不小,到三月十日才完工。

其中火箭回投,也是近期完成标准化的流程,这类专供鲲鹏空间站的重型货运火箭,是用之前捕捉小行星剩下来的那堆发动机等零部件弄的,一次能把一百吨货物投上同步轨道,当然往返也得耗费几十吨燃料。总共有三套,最近一次探伤检查显示,三套一起大约还能进行二十次运载。

与转子一同上来的还有新增核心段。

不算离心重力模拟主活动区,此刻鲲鹏空间站的柱段从头到尾,分为死亡权杖二号机、十兆瓦蓄能转子及动量轮模块、重力模拟区核心舱(滑梯入出重力区)、实验柱段以及泊位段。

新增核心段,则插入二号机和动量轮之间,主要用于后续发电设施、太阳能阵列、头部泊位的扩建。

建筑进度到此,也有了一定的物资储备,鲲鹏空间站第二批人员已经可以入住,还是由未来空间站中转。

A国的人类文明种子空间站计划,也在第二批人员轮番上天时,进行了公布。

它的计划用一个词就能描述:造奇观。

所谓发展步骤,完全没说明白。

A国的超导体才勉强进入量产阶段,永磁铁方面,也是在怪兽危机后,才开放许可挖自家的稀土,因为之前最后一家永磁铁公司都跑去C国了,现在还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技术势力就更拉跨了。

这样的基础下,要推出自己的电磁轨道发射器遥遥无期。

他们的办法是堆火箭发动机。

介绍火箭时,曾经多次提到过特征比冲的概念,它是发动机最重要的能效指标。

技术水平不变,特征比冲越大,必然造成推力减小。

其原理简单说明,既比冲越高,燃料混合室的温度也会越高,导致不得不对混合量进行限制,以控制温度维持发动机工作。

很多外行光看推力,就觉得新发动机技术还不如几十年前,完全是缺乏知识的表现。

比如只有十几秒工作时间需求的单兵火箭弹发动机,它推力比还大呢,没见人夸过造这玩意的吧。

A国在把航天工业打包给私人公司后,通过大量的毁伤实验,在推力和特征比冲之间进行取舍,得到发动机,然后便根据发射需求进行发动机堆填,今年三芯级联装共27发动机的款式,已经把发射重量堆到一千五百多吨,能投送近七十吨载荷进入低轨道。

此外,通过商人对极致利润的追求,A国航天公司还掌握了钢皮火箭和一级跳蚤火箭技术。

钢皮火箭很特殊,这是一种极限降低发射成本思路的成果。不需要内部骨骼构架,不需要隔热层,发射时会导致部分载荷烧坏也根本不在乎,就把几毫米厚的钢卷起来相互焊接成火箭及载荷段外壳。

优缺点都十分明显,优点是成本极低,火箭外壳在总成本里几乎可以忽略掉,缺点嘛,发射失败变成常态,哪怕发展到今天,能有70%成功率都是天公作美。

跳蚤火箭,既一级火箭回收技术,但是和一般从海里打捞回收不同,它是通过飞行控制,让火箭自己落回发射场的技术。

前面也介绍过,该技术经常让人误会A国人有外星科技加持,实际上跳蚤火箭的一级,根本就不会飞出大气层,因为没有出去,也没达到轨道速度,回落时也并不会遭受最高点近两千度的高温灼烧。

但不得不承认,随着这项技术趋于成熟,一级火箭能够反复使用三到五次,壳体通过维护还能用更多次,的确大幅度降低了发射成本。

综合以上经验积累和特色技术,A国是真的有实力,在没有电磁轨道发射器的环境下,建设大型空间站。

只不过此前A国认为随着人类对太空了解深入,能通过空间站获取的新技术增长点太少,再投入巨资兴建新太空站浪费钱,不如白嫖别人家的,因此并没有推出新一代太空站计划。

现在不一样,二级怪兽连续出现,终于打碎了绝大多数人的幻想,大商人们总算舍得出钱了。

前面提过,C国提出的太空联合体最无法让A国接受的,就是军事一体化。

而对于商人们,C国的鲲鹏号也有他们无法接受的东西——平等。

鲲鹏号采用了“资源点”的资源管理试行方法,其内部人员日常所需则根据有效资源进行平均分配,说白了是个乌托邦式的环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意味着哪怕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富豪,进入鲲鹏空间站后,或许能找到几个拍马屁的,在原则上,并不会获得任何资源、生活环境方面的优待。

A国排名前列的几十个人,占据的总资源甚至能在八十亿人的世界总额里,按百分数来算,人上人都不足以形容,一半以上国家整体产出都被抛在后面,他们能接受和普通工程师、科学家以对等身份生活吗?

更悲剧的是,就算其中有一两个人能接受也没用,因为按鲲鹏空间站已经公开的发展计划,在地表工业生产链完全瘫痪之前,都不会有大款们啥事,前期安排的都是工程师、科学家以及实干型年轻学者。

所以二级怪兽连续出现后,感觉自己也需要找后路的A国大佬们,开始推着A国启动空间站计划。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事,A国计划在一年半内,建设一个总吨位超过两千吨的超级空间站。

两千吨,相当于现役国际空间站重量的五倍,因为不需要负担那么繁重的科研任务,有效容积比和物资囤积量会大得多,足以提供二十人左右长期生活。

然后质疑就来了。

有天文爱好者和数据帝,拿出一套未来空间站的地面拍摄照片,及少量翻译过来的电磁轨道发射器火箭公开信息,一顿不明觉厉的计算得出结果:未来空间站估算已经有两千四百吨,而且从照片上分析,使用了某种新型抗压材料的未来空间站,具有比传统柱段空间站更好的内容空间,A国的计划完全是在浪费资源。

也有网民直指核心,说是财阀们已经在想跑路了。不过这类的争论比较激烈,因为大多数A国人都觉得,财阀完全有能力建设更安全、距离地表更远、持续性更有保障的地下避难所,没必要跑去太空站等死。

其实,地下避难所当然是在建的,不过财阀们秉着以往的投资经验,深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不妨碍他们在空间站上投入一点资源。

不过这些都还不是重点,被质疑最多的是A国空间站的形状及功能性。

A国新计划的空间站,意图用十几个舱段,组成一个多边形结构,等人员就位后通过额外的小型固态火箭让它转起来。

不管是结构还是自转启动方式,都让人感觉很迷,我大A国难道不是行星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吗?为什么会设计出这种……唔……劣质玩具?

然后就有人跳出来给大家科普知识,告诉大家要多少准备工作,多少厂家配合,要攻克多少技术难关,才有可能搭建出鲲鹏空间站那样的结构。

但科普文字向来比较多,现在的网络环境下根本没人看,大家继续骂出方案的部门。

A国这回的效率出奇的高,四天内,拿出修改方案。

变成了和C国一样,先搭建一个中间平台,然后借此组装零部件,弄出个形状更像那么回事的自转空间站。

新方案平息了大部分傻雕民众的怒火,不过稍微内行一点的,和能够自己阅读、运用翻译软件阅读C国航天部门官方页面的爱好者,仍然对修改方案嗤之以鼻。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问题,A国的官方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第一,生产能力。

自怪兽危机之后A国大幅度增加军费,实际也促进了工业系统复苏,但相比C国那个每年生产十几亿吨钢材的工业怪物,这点新增产能完全不够在军事生产之外,再支撑起一个数倍于前的庞大航天工业体系。

第二,发射能力。

人家C国利用电磁轨道发射器,简化了火箭结构,并以此精简了检查流程,加上R国全力支持,还有西中洲的有限配合,才能支撑一个三空间站(含旧空间站,不计月宫)的体系。A国哪怕能更大程度的利用西中洲力量,可是传统火箭的复杂度就是会更高,怎么能保证成功发射的频率?

第三,材料。

从天文爱好者拍到的图片进行反向的结构分析,C国明显掌握了不止一种外星材料技术,而没有与C国进行航天合作(法案限制)的A国,想要造出与C国一样水准的空间站,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载荷,意味着对第一第二条件的需求还要进一步增大。

其实如果在UN升格成太空UN的谈判启动之前,A国就废除相关法案,找C国进行空间站合作,本着人类共同命运的道德观,还真有可能拿到砖墙和防弹布的生产配额。

不过现在C国已经彻底认清矛盾难以调和的现实,为避免出现势均力敌的太空世界大战彻底毁灭人类的希望,其他方面也就失去了在同一水平线起步建设太空势力的基础。

喜欢塔防战略请大家收藏:(wuxia.one)塔防战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