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游戏 > 塔防战略 > 第235章 希望号

塔防战略 第235章 希望号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12-31 05:00:43 来源:书海阁

C国刚刚开始建设电磁轨道发射器没几天,莱鲁斯抵达。

不巧,西中洲的E国首当其冲。

E国号称老牌强国,与A国算是共轭父子的关系,内外部环境都不错。

不过数十年前的世界大战后欠账太多,A国当时也有意取代E国的国际货币地位,内外压力之下,不得不大量放弃海外殖民地。

殖民地是放弃了,派驻海外的殖民地官员呢?

讲道理,这些官员在国内是没有位置的,但能去殖民地赚油水的,又有几个不是老牌贵族?

结果就是随着殖民地被弃,E国官僚系统变得极为臃肿,所谓两党治理本身也是个扯皮体系,行政效率……不能说不堪重用,只是有没有都没差。

后续的发展便是为了维持臃肿的机构开支,眼睁睁的看着本国工业体系衰落,到现在除了宣称“大师手工”的几台车用发动机,已经造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了。

莱鲁斯三个技能分别是弹跳(抱成球状,降低受到物理伤害50%,用弹跳方式摧毁地面建筑与单位);封锁(吐出难以切割的丝线,封锁前方30度角扇形区域,所有载具失去行动力,武器无法调整指向);喷吐(远程普通攻击,造成大面积腐蚀)。

其中后面两个都是远程攻击,可是,封锁是没有攻击力的,封锁和喷吐的攻击距离都很短,尤其喷吐距离只有三公里,远不如姜格那个射程超过十公里的环波炮。

因为军工产能的问题,喊了几个月之后,E国的现有装备量,提升几乎为零,仅仅从A国飞机坟场里买来几十架五十多岁的老爷机。

E国本身又是两个大岛加一群小岛组成的岛国,有限的装备根本不足以大范围的海外预警。

没有了之前遭遇星碎的运气,夜间的巡逻又进一步松懈,发现莱鲁斯的时候,这怪虫已经压到海岸边。

然后就是屠杀。

莱鲁斯在游戏里的确是弱者,因为攻击距离和攻击方式的关系,几乎不会对玩家造成威胁。但丢到土球上,它的弹跳模式就无解了。

……这么说也不准确,实际上现在的土球,任何二级怪兽都是核弹以外无解的状态,C国倒是刚学会做金属氢炸弹,能对一部分二级怪兽产生杀伤,不过还没进入量产列装,更来不及往外卖。

E国之前已经被怪兽化人类糟蹋了一波,到现在还有时不时冒出来的怪兽人,整个社会化体系都面临崩盘,因此面对莱鲁斯,他们只有两个选择。

不顾及西岛仍然存在的上百万幸存国民,把人和怪兽一起炸了,或者坐等灭国。

这样的困境其实早就被大家预料到了,只不过E国很不好运的第一个面对。

选起来其实也不太难,炸,官僚体系还能维系下去,不炸,大家都是死人和难民。

事后,国际舆论低调的报导此事。

可是虽然大家表面上一副悲伤,背地里未必没有弹冠相庆的,毕竟E国曾经全球搅屎棍的外号可不是浪得虚名,自它国力走上强盛之路起的四百来年,世界上绝大部分战争都能跟它的“平衡策略”扯上关系,当然,现在这个荣誉称号被A国接过了,不过A国比较倾向于动武,还是落了下乘。

再次面临崩盘的E国,很快就做出决定,重新加入西中洲共同体的大家庭。

这个几百年来从未把自己当成西中洲一员的国家,在存亡之际,总算想起了邻居的好。

西中洲各国怎么办?只能捏着鼻子应下来,说到底E国也是西中洲一道极好的海上屏障,如果E国轻松被怪兽杀干净,大家也难再睡个安稳觉。

对E国的决定,A国国务卿表示失望。

A国这帮人没有过脑子,习惯性的就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孰不知这一次表态搞得很多国家的首脑汗毛都竖起来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玩全球霸主那一套?

但是其他人气抖冷又有什么用,要是跟A国搞坏了关系,谁知道等他来救的时候会不会趁机多丢几颗核弹……或许是必然会遭到那样的报复。

C国这边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把外星人那里得来的怪兽情报分批报给UN,大部分心思都在忙着给人类找后路。

白魔导ZERO的生产线一扩再扩,科学院这边拿出电磁轨道发射器建设方案后,干脆又征召了一处内陆有色冶金企业,改生产超导体。

科学院的方案为3.35米固定口径,就只能发射这个直径的,既铁路运输过隧道的极限,更大的仍然只能用传统方式。

加速轨道的总长度1200米,其中只有四百米是垂直加速区,利用竖井的上半段和一段从井里伸出来的延长区。而为了通过有弧度的加速轨道,火箭也被进一步限制到28米长度以内。火箭重量将被削减一半,直径不变的情况下,28米已经足够充分,这种吨位的火箭原版也就四十多米,28米砍掉载荷整流罩也过半了。

基建狂魔的建设速度相当的快,经过几天准备,一号测试井进入全面施工,人休设备不休,十三天时间就完成了一号井主体工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然后花了几天验收,排查故障。

XX23年六月一日,儿童节,一号电磁轨道发射器首次测试。

测试的是一个配重物,部分遵守火箭电磁反应建立的模型,甚至也有铝合金壳,内部有一些用电池运行的电子设备,外面的加速壳同样是铝合金壳。

凌晨三时进入准备阶段,凌晨三时三十分,周边城市限电。

全加速轨道进入冷却超导阶段,发射隧道密封减压,防止音爆破坏隧道内设备与超导线圈。

凌晨四时完成最后一轮排查,启动弹射。

被裹在电磁隧道里的百吨大模型飞快加速,在隧道口突破音障保护膜时,记录到的时速为2050公里每小时。

每小时两千公里,在海平面算音速不到1.7马赫,随高度升高,马赫数还会增加,具体还需不需要增加电流,要看真家伙通过电磁隧道的情况。

接下来去十公里外找到摔回地面的假火箭,把内部的各种仪器扒拉出来记录数据。

系统工程有时候想赶时间都赶不了。

记录到有一部分设备,受电磁隧道影响严重,其中有两个是火箭发动机控制的关键设备。

所以火箭得调整。

和之前用现有成熟型号完全不是一回事,火箭调整涉及到很多问题,还得上专门的震动测试台去测试,不过大家早有准备,发射流程和时间就有所变化,本来就应该做一套新的。进行这场测试的时候,包括火箭发动机测试都已经在进行中,整机好不好用,暂时只能用超算模拟。

航天系统和科学院开会之后,提交了两份方案,上面大手一挥,砸!

砸的方案是不计失败的后果,对火箭结构完成基本改造、通过震动实验、超算弹道模拟后直接上,借助实际发射采集数据来解决剩余的问题。

该方案不指望提前解决所有问题,因此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失败率也必然会更高,甚至有事故牵连电磁加速隧道的风险。

一番折腾下来,等到弹射型火箭首次试射时,已经是六月底,另一头的正经火箭都发射十几枚了。

试射的火箭叫希望号,预留的燃料冗余充分的发挥了作用,最后一级脱离时速度慢了一丁点,对接用轨道推进器所携带的燃料还是把坑填上了,不过因为这点误差,该批货物要延长四天才能追上空间站。

虽然做好了直接炸掉的心理准备,能成功总是更让人高兴些。

能在土球上做到这一切,还真不是光靠外星人一张嘴。例如加速壳所涉及的冷发射技术,火箭要在空中抛弃一部分装置,还不能影响自身飞行姿态,做出几十米长的加速壳且成功脱离,就是C国多年导弹冷发射技术的积累才有的成果。

从这天起,土球就算进入稍微廉价的天地运输体系,可以大幅度降低未来空间站的建设成本了。

嗯,只是稍微廉价,想要更廉价,土球现在的发电量、电池电容技术还远远不够看。

喜欢塔防战略请大家收藏:(wuxia.one)塔防战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