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仙鲤奇缘(骑鱼历险记) > 第91章

仙鲤奇缘(骑鱼历险记) 第91章

作者:顾惜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03:04:37 来源:免费小说

  李昀羲怨怒未消,但不忍辜负他,只得道:“以后你可得都听我的,不然我再也不理你了。”

  白铁珊答应着,道:“你快跳吧!”

  李昀羲含泪变回了鲤鱼,用尽全力,起跳,高飞入云。

  就在她将落未落之时,白蛟已经跃起,刚好托了一托。电光火石间,鲤鱼用他的头顶做支点,半空中再次起跳,到了更接近终点的地方。她终于看到了瀑布的尽头,看到了那里喷出的雪浪,看到了那里终年缭绕的丝丝云气。而金甲天神的脸,依然在天幕显现,望着她。

  但她这一跳,力尽于此。

  就在她以为这次要和之前千百回一样掉下去时,白铁珊又到了。他尽全力跳到了这里,给了她第二次支撑。

  鲤鱼的尾巴在他的头上一点。终于!她哧溜一下飞过了最后一段距离,跃过了龙门!

  他快速下落,拍起的水花让他眼晕。

  但他出水之时,已经听到了人们的欢呼和震耳欲聋的掌声。

  一条赤色的小龙,从瀑布之上飞了起来,红鬣飘拂,鳞甲像红宝石一样美丽。

  她飞了下来。

  天上地下都响起了欢呼。

  他欢喜激动地露出头来,看着这条小赤龙向他飞来。

  她的眼睛和李昀羲一模一样,黑白分明,像清清的两汪水,却闪烁着温柔的火花。

  “昀羲……”他想伸手抱住她的头,可他现在,只是蛟身。

  她一低头,将他的身子托在背上,向空飞起。

  天上的仙神和地上的修士、精怪都默然无语,静静地看着发生的这一幕。

  她托着他,飞跃龙门。

  碧空之上,出现了第二条龙,通体白色,长须如雪,鳞甲如玉,像天边一抹洁白的流云。

  一红一白两条飞龙冉冉飞起,绕空盘旋了一大圈。在他们飞过那个云窟窿时,金甲天神似乎露出了笑容,然后散作了金色霞光。

  两条龙落下地来,变成了白衣男子和红衣少女。

  地上所有的人和精怪都向他们簇拥过来,欢呼着他们的名字。

  白铁珊和李昀羲。

  “都跳过去了!”明星天女笑着将手一摊,“青女,素娥,你们可输给我了!”

  青女微笑着打掉她的手,道:“以后的东海,就靠这两个年轻人了。”

  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没有再见过他们。神龙善于隐迹藏形,易容换貌,就算同船共渡都未必有人能认出。他们想要自在行事,是再便宜不过的了。大家也只能从一些似乎并不相干的行医救世的传说中,去找寻他们的身影。

  某个江南小镇的人说,他们曾来镇上开过一个龙女酥饼店,做的酥饼远近闻名,卖饼的少女人称“酥饼西施”。临安还一度盛行橘子汁做的鲤鱼糖,据说就出自李昀羲的手笔。海上的鲛人却说,他们平定了东海龙宫的叛乱,白铁珊做了东海龙王。洞庭一带的水族则说,李昀羲做了洞庭龙女。而民间也开始把安流大王塑成清俊的白衣书生模样,像极了白铁珊。

  但沧海桑田之中,始终有一处知晓他们的行踪,那就是抱琴楼。

  若要问他们近况如何,少年掌柜会点一曲《清平乐》,让歌姬唱给你听:

  “笙箫如海,歌尽三千载。月落沧溟扬皓彩,天地容颜未改。山河凋却繁花,故人依旧清华。相忆总能相见,江湖万里生涯。”

  第126章 折桂(凤清仪番外上)

  初见是满月。

  满地的沙粒都成细银,风来遍地翻滚着一*的银浪。

  白日里沙漠几乎能烤死骆驼,此刻却变得像地狱一样幽寒。

  沙丘底下,一头黑乎乎的兽样的东西正半埋在沙中挖掘着什么。过了一会,它像碰到了什么东西,咬住布头,用力地把它一点点地拽了出来。

  沙粒不断从这个东西上流下来。

  这是西域纹样的锦,只是已经很旧,很残破了。

  而且,它只是一个裹尸袋。

  兽把锦袋拖到沙丘上,昂头对月长啸。

  袋口已经被扯开了,露出的却不是干瘪尸骸,而是一张露水般鲜洁的少年容颜,像是结束了一天的嬉游,带着倦意含笑而眠,随时都会因为风吹草动醒来。

  兽却知道没那么简单。

  它低头在他口唇和耳畔嗅了嗅,又咬开锦袋,露出了少年的一只手。这只纤细单薄的手掌柔嫩得像一朵花,可上面的指甲已经长得极长,甚至卷了两个圈儿,尖端几乎刺进肉里。显然,指甲的主人沉睡的时间,至少已经超过一个甲子了。

  兽慢慢挺直身体,“坐”了起来——是真正的“坐”。它就像一个人一样,盘足而坐。一阵风沙过,兽坐着的地方出现了一个盘足而坐的青年,衣服脏污,头发蓬乱,看上去好几天没洗的脸上挂着一种奇怪的严肃神情。

  然后他笑了。

  “终于找到你了。”他身子向后一仰,双臂撑在地上,声音嘶哑,“地仙将成,麻烦不小啊。”

  沙漠里四下起了骚动。有蝙蝠般的尖啸,也有虎狼般的低沉咆哮。还有轻细的指爪窸窸窣窣爬过沙粒的声音。有的意在夺舍,有的则急着把那块珍馐变成口中血食。

  “来吧!”他用嘶哑的声音吼道,“本王替你挡着!”

  话音未落,四面八方呼啸暴起的黑影就把他淹没。

  激战之后,日出之时,一片静谧。

  那裹尸布里的少年,在第一缕晨光照到脸上时,眼睫颤抖,第一次真正地醒了过来。

  上百年没见过天日的眸子清得像绿洲的水,他睁大眼睛望向四周时,那眼神又通透明亮得像沙漠的太阳。

  他第一眼看到是无边无际的沙漠,几丛半死的骆驼棘,然后才是身边这个侧身沉睡的青年。附近的沙地有坑洞拖痕和几堆似人似兽的沙粒,他看不懂,只敏感地觉察到了危险的气息,忙忙伸出手去,推醒了青年。

  推动青年背脊的时候,他痛得“嗤”了一声,这才发现自己极长的粗老指甲,惊讶得怔住了。见青年醒来看他,他想说些什么,喉头却只发出无意义的声调。

  忘记故乡,忘记姓名,忘记言语,莫说幼童,甚至连生下来就会飞会走的鸟兽都不如。

  他沉默了。

  青年起身,抠着唇边干涸的血痕,好笑地看着他,也不说话。

  他赶来救助这样一个少年,并非心血来潮。成就一个地仙,需要莫大的天地机缘配合,精魂不能在五行流变中消逝,反而要借助地火风水熔炼出一个不死肉身。这少年的精魂长年在这沙漠里游荡,凭着过去生中的良善去救护旅人和妖怪,日往月来,已成为妖群口中一个神秘的存在。连小妖过境,都会用草根儿占卜,祈求遇险遇难有他搭救。少年的精魂渐渐变得坚固明亮,于是这青年便知道了,大漠之中有个修炼将成的地仙,为感谢他救护妖族,便在他出世大劫时赶来护法。

  青年注视着这初成的地仙的眼眸。这是最沧桑的沙、最明亮的阳焰、最狂野的风和最珍贵的水熔铸而成的仙灵,眼睛里有着最纯粹的灵魂的颜色。

  两人对望着,僵持不语。

  半晌,青年试着拉过他一只手,少年惊吓得把手抽了回去,藏在身后。

  “别怕。”他笑呵呵地拍了拍越发缩起来的少年,像拍一只刚出壳的小鹌鹑。他再次拉过少年的手,掰直,又从头上浓密的毛发里取出一把小尖刀,轻巧地削掉一根长指甲,一吹,留下一道漂亮的弯弧。

  少年一见尖刀就绷直了身体,在看到他削掉自己的指甲后,才露出了放松而疑惑的神情。

  手脚的指甲很快就修净了。少年在空中抓握了一下,觉得十分轻松。

  青年单膝跪起,一把捞过他极长的发丝,从中割断。

  一道倏凉的刀风掠过,少年惊吓地摸了下脖子。

  “别怕。”他重复着,伸手把少年拉了起来。

  少年披着裹尸布,摇摇晃晃地站着,迷惘地望着四周,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来,学我,迈步。”青年再次说道,拉着少年踏出了第一步。

  到绿洲的时候,数十次的摔跌已经让两个人都浑身沙土。

  青年扑到那一湖清水边,一下化作兽形,咕嘟咕嘟地猛喝起来。

  少年似乎吃惊不小,但还是走了过去,学着他的样子俯下身子喝水。

  兽又一下子站了起来,化为青年,一抬脚将少年踢下湖去,然后自己也跳了下去。

  少年在沁凉的湖水里扑腾几下,本能地死死抓紧了青年的脖子。

  青年咳嗽着掰开他的手,牢牢地抓紧他的双臂,注视着他的眼睛。

  “不要怕。”他的脸色诚恳而和善,让人相信,“我是妖王谛听。”

  他松开了手臂,但少年似乎没有发觉,依然浮在水面。

  “你现在,或许还想不起人话的意义,也不知道怎么说,但就像婴孩学语一样,多听听就会了。”他像摸小动物一样抚了抚少年的头发,然后不顾他挣扎,从头到脚认真地清洗起来。

  洗完,他一松手,少年就飞窜出去,蹲在湖边一块岩石上,警惕地看着他。

  他哈哈大笑,自顾自揉搓着昨夜那一架留下的瘀青。

  “啊。”少年突然说。

  他摇头:“我不叫啊。”

  少年想了好一会,又叫:“喂。”

  “我也不叫喂。”他再次认真地介绍自己,“谛听。我叫谛听。听清楚了吗,谛、听。”

  “谛、听。”少年点点头,认真地学舌道,“谛听。”

  他牵过这裹着尸袋的少年,带着他走出了荒芜的沙漠,走进了城市,走进了人群。

  他们去了秦国。

  少年穿上了布衣,梳起了发髻,学会了进退揖让,学会了说话,而且特别喜欢说话,早晨一睁眼就开始问问题、找答案,没个安静的时候,像要补偿那些沉默无言的岁月。他还学会了歌诗,随时随地都能吟唱。

  在诸子百家学说上,他是妖王遇到过的最灵透的学生,对政治和经商有着天生的灵敏,学了《韩非》和《鬼谷》后就拖着他去齐国贩货,几日就成了颇有名气的商贾。

  但教会他自己洗澡洗衣服、煮菜喂饱自己,他用了整整三个月。少年在这些事情上出乎意料地笨拙,最初学走路时还经常把自己绊倒,看到他的剑后又吵着要学剑,但那摇晃的姿势实在让人悬心。他时时看护着少年不把自己弄伤,比照看顽皮的婴儿还要劳心费神。

  他曾经提出给他起个名字,说了一些关于明月、沙漠和绿洲的字眼,都被冷淡地否决。他翻出《诗》来,要跟他好好辩说辩说文字的美丽,少年却翻了个白眼,说他身为妖王,怎能这样毫无品味可言。

  饶是如此,在八月桂花开放,少年在院中摘桂花蘸蜜吃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起了一个名字:“桂生!我总算想出一个好名字了!”然后就被揍了。

  少年在被激怒时无规无矩,总是在欺师灭祖上做得很绝。

  三个月满的时候,他看着乌巾白衣端坐案前的少年文士,颇觉功德圆满。他告诉他,他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名字。

  凤清仪。

  接过刻字的竹片,看着三个鸟虫篆字,少年微怔。

  他不禁得意,道:“天底下可没有比这更好的名字了。”

  少年罕见地没有反对,随手把竹片丢进了袖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