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院上坟 > 第八十八章 鸽哨(丙)

院上坟 第八十八章 鸽哨(丙)

作者:梅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08:21:42 来源:书海阁

我不得不佩服焦二的反应能力,每一个动作都准确无比,沉稳而迅速。风筝慢慢地向那团光晕靠拢,而光晕闪了一下,发出耀眼的玄光,但转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估计是阳光照射角度发生了变化,又重新变得透明了。以致我们再无法捕捉它的踪迹。

焦二稳稳的控制着风筝,空中的风应该不大,风筝的两条长尾缓缓飘动,而身体则像静止了一般,我俩都目不转睛,生怕漏到细小的变化。五分钟就这样悄悄流逝,在我们看来似乎已等待了一个小时。

不久,毫无征兆的,风筝的两条飘尾忽然水平摆动起来,幅度越来越大,像是遇到了很强的气流。转瞬之间,风筝隐没入透明的空间,消失不见了。那速度快得惊人。在我们发愣的时候,焦二手里的风筝线猛然绷紧,剧烈的上下抖动。他正沉浸在风筝隐没的困惑中,手里没个准备,线轮脱手,掉在地上,飞快地向前滑行着。十几米后,线轮直到被一棵小树挂住,才停下来,但线绳上的剧烈摆动,晃得小树枝叶乱颤。

这时,嘣的一声清响,小树停止了颤动,风筝线软软的垂了下来,像瞬间被抽光了生命。而天空之上,平静无波,与平常没有任何的不同。大约半分钟,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突然出现在空中,向下坠落,不久开始慢慢展开,下坠的速度也越来越慢,终于飘飘荡荡地隐入了山脚的黑暗,我们都知道那便是风筝的残骸。

从百望山回来后的第三天中午,我坐在琉璃厂郭二爷的店里,看他认真的给风筝上色,虽已是六十多岁的年纪,但用笔稳健有力,丝毫不拖泥带水。“郭二爷,您就告诉我吧,到底哪种风筝最能负重?”我终于忍不住,还是凑上去问他。

“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没有,这风筝讲究一个骨细如丝,翼薄如蝉,你非得在上面挂个东西,能飞的起来吗?况且高空风大,你挂上东西,风一吹,重心不稳,风筝就栽了。”郭二爷说话时眼都不抬,我知道他在为我昨天弄丢他的风筝置气,郭二爷爱筝如命,特别是自己亲手做的,碰都不让人碰,何况我连个全尸都没找回来。

“二子儿,你要是告诉我你拿着风筝去干嘛,也许我还有办法。”郭二爷停下手里的活计,直勾勾的盯着我。来这之前,我是仔细琢磨了一下,本不想把百望山的事儿告诉他,怕就怕他心疼风筝,不给我。现在僵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儿,只好如实说吧。

我给郭二爷倒上茶,恭恭敬敬的献上,礼数可不能缺了,又搬个小凳坐他旁边,一五一十把我和焦二在百望山上的所见,告诉了郭二爷。郭二爷听到我们碰上云中镜,仔细地问了一下当时风筝飞行的姿势和风向、风力,又陷入了沉思。半晌儿才缓缓开口,“二子儿,如果像你说的,焦二的鸽子是被云中镜吞的,那这一定不是什么镜子,你们用蚯蚓鸽粪做饵,用风筝引他出来,风筝它吞了,又给吐了出来,这说明云中镜是个活物,但什么活物能漂浮在空中?”

我点上一根烟,给郭二爷也让了一根,慢慢的告诉郭二爷我昨天夜里的发现。

从百望山回来后,对云中镜我有同郭二爷一样的困惑,但族谱中在找不到有用的线索。我想起神农架里碰上的混沌兽,忽然意识到这云中镜其实与它有很多近似的地方。第二天我就扎进了首都图书馆,终于有了个模糊的方向。蚩尤四恶兽中,除了混沌,还有一个梼杌。对梼杌的描述自古以来就混乱不堪,有说是人首熊身的,有说是虎身犬毛的,还有说是烂木头,是鳄鱼精的,各种说法没有任何的近似之处,这只能说明,要么梼杌有幻化形体的能力,要么根本没人见过它到底长什么样。

再仔细翻看,虎身犬毛是东方朔《西荒经》的说法,熊是薛安勤《国语》的批注,木头,鳄鱼则来自《说文解字》,这些出处都是汉董仲舒将蚩尤定义为邪蛮之后的正统说法,是大肆篡改先秦著作的结果。这完全是混沌的翻版。那么汉代之前,对梼杌又是如何认识的呢?

《山海经》和《竹书纪年》的说法非常简单“梼杌,鲧之魄也”,意思是鲧死后的怨气所化。这怨气自然是无形的,后世反而意会出了他们所认为的恶兽形态。

在我看来,上古神话有它虚无缥缈的地方,但也有很多是人们真实所见,只是当时不能解释,便用了一种鬼神的说法。梼杌如何能浮在空中?大家无法解释,再加上它吞噬鸟类,看似忙情凶狠,又没有固定的形态,便认为是鲧之魄了。但无论叫什么名字,但这浮空之物一定是存在的。

郭二爷听完我的洪篇大论,低下头,又开始慢慢给风筝着色,“二子,你是说云中镜就是梼杌了?那你又准备怎么做?是想证明它的存在吗?”

我把烟在烟缸里掐灭,问郭二爷,“二爷,民国六年京城的采花大盗案您听说过吗?”郭二爷点点头,“就发生在咱宣武和西城的几条胡同,听老辈人讲过,好像是有个采花贼一个月入户糟蹋了十多个良家妇女,但手段奇妙,没有任何线索。后来是机缘巧合,在西四牌楼那被警察认了出来,乱枪击毙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点点头,接着说道:“郭二爷,这案子是我曾祖在世时参与的最后一个案子,其实跟外界传的完全不一样。”说起这个,郭二爷顿时来了兴趣,不再画风筝,很是认真的听我说起来。

那时民国六年的夏天,北京燥热无比。但这天气与西城宣武一代的百姓燥热不安心情相比,就差得多了。一连十几天七八个大户人家的女眷,一觉醒来,没来由的被剥了个精光,被褥上还有些腥臭难闻的污迹,显然被强人做了不轨之事,但这些女眷却都以为是个春梦,估计还有很多案子,受害的蒙在鼓里,并没有声张。

这几条胡同的民众惊恐不已,纷纷去报了官。巡警去现场一看,摸不到头绪,就报给了侦缉处,不曾想侦缉处也束手无策。因为这案子太过诡异。

一是,所有受害者都是在睡梦中被施暴,没有一个看到作案者的真实面目。二是,这些案子在市井中传开后,有些富户大宅知道了夜里不安生,守卫森严,但还是有女眷遭了毒手。门窗完好的锁死,作案者如何进入的成了难解的谜题。三是,现场没有留下任何关于采花大盗的蛛丝马迹,没落下任何物品,甚至是脚印。四是,一般大案,市井之中总会有些传闻,而侦缉处的暗探遍布京城,做案的如藏匿于城内,吃饭住店总会有人注意,但这采花贼像不食人间烟火般,没一点消息。

这一没人证,二没物证,案子也就搁置下来,但受害的女性是不断的攀升。城里的恐慌心理越来越严重,连警察厅的后勤人员都撒了下去,但依旧没有有用的线索。

当时京师警察厅的厅长是吴炳湘,这人是个标准政客,一直跟着袁世凯而飞黄腾达,他在山东做官时与我曾祖有过一面之缘,知道曾祖在鬼神之事上的道行,就私下请曾祖帮忙。

曾祖本不想参与这事儿,因为两年前北京的海眼井出现了巨大的异变,被封住很久的海眼井意外开启,曾祖忙了一年,才控制住鬼界,但还有很多后续的事情要处理。但看了吴炳湘派人送来的卷宗,曾祖改变了主意。

曾祖感觉到这个采花贼很不一般,没人见过他的真身是一方面,但所有受害者都是在睡梦中被****,还一直未醒,就很奇怪了。当然,用迷香是惯常的方式,可现场没有一点燃香用药的痕迹。

曾祖也注意到,采花大盗作案都集中在西城和宣武,似乎是以忠义巷里的那口海眼井为中心,在半径二里地的范围内活动。

在去年,那口海眼井的水干了,老话里经常有深井藏金的说法,胆大的人就下井寻主,宝贝没找到,却在井底的隧洞里发现了一口水晶棺。打开看了看,里面却是空无一物,水晶棺便让南城的一个富商买去了,现在看来,这水晶棺倒可能和这采花案有关。

在倒斗下地之辈口中,有个晶棺化水的说法。水晶棺在特定的温度、湿度环境下,会对里面的尸体产生一种特异的作用,千年之后,棺里衣物都在,但尸骨化成了半棺清水。但曾祖却知道,在更特殊的情况下,比如,水晶棺沉入海眼井,或在玄门附近埋藏,时间久了,会形成一种“隐尸”,就是完全透明的尸体,如果死者怨念很重,跟僵尸一样会起尸,没有人能看见,只不过形成的条件太过苛刻,极为罕见罢了。

(梅村补记:采花大盗的案子,民国初年时与义贼案,水鬼案,吞兽案并称京城四案,很多人传言采花大盗是一个茅山道士,修炼****功等等,实为无稽之谈。江山先生的《民阀风流》这几天的新更很是精彩,可以多多关注。)(未完待续。)

喜欢院上坟请大家收藏:(wuxia.one)院上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