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院上坟 > 第七十章 刻者(已)

院上坟 第七十章 刻者(已)

作者:梅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08:21:42 来源:书海阁

曹队给我买好了火车票,我也顾不得手臂的麻木,匆匆办了出院手续,奔去了重庆。

重庆这城市也很是神奇,本身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却偏偏又是川东门户,水路枢纽。战略意义非常重要,这也造成它的多灾多难,历史上朝代更迭时,常常毁于战火,有史可查的屠城就不下十次,最惨在张献忠乱蜀的时候,全城只剩十几户,百十来人,还全是收尸的。再加上重庆气候湿热,常年阴霾,不见阳光,便有了蜀犬吠日的成语。但它和南京一样,老城阴气极重,各种坊间异事颇多,颇为瘆人。在重庆东边不远,就是全国鬼城丰都,再往东,便是老巴人的林区,巴人为秦所灭国,但人都进了老林,与湘西,黔北的苗人混杂,保留了很多原始宗教习俗。我一直猜测梁教授的脱胎料与苗蛊有关,也是基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延袭,看来这猜测正一步步得到印证。

在重庆市公安局我们见到了被控制住的文物贩子。他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一个精瘦的汉子,看穿着打扮和手上的老茧,应该是个偏远地方的农民。曹队二话不说,把几个死者的照片往他面前一扔,吓唬几句,那文物贩子顿时变了颜色,又是作揖,又是挠头,痛哭自己只是贩卖了点文物,那几个人的死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接着,竹筒倒豆一般,把事情的缘由说了一番。

原来,这文物贩子自称是川东黔江人,地道农民,不安于种地的劳苦,和同村人干起了这文物买卖,已有了两三年,发了点小财,还干上了瘾。开始,他们只是去更偏远的山村收些东西再去卖,但毕竟没有专业知识,常常走眼被骗。后来,打算倔坟倒斗,发现这货儿技术难度更高,不但找坟困难,打洞下去还有生命危险。黔江再往东就是秀山,秀山是苗族自治县,非常偏远,少有人至,而山里有不少苗寨,这文物贩子琢磨苗寨银饰很多,苗人的老绣片现在也很多人收藏,不如去苗寨碰碰运气。

文物贩子假冒成收药材的贩子,一路辗转进了秀山,他这次干脆捡了个老林深处最偏僻的苗寨,古路寨,盘算这回总没人捷足先登。徒步走了一整天,文物贩子才到了寨子,寨里的苗民对他来收草药倒是很欢迎,文物贩子便在在寨子里住了一阵,其间他听到一些有趣的传说。这寨子里的老巫师半年前突然中风去世,原本寨子里的人有很么头疼脑热的小病,都是这老巫医治,老巫一死,大家看病便很麻烦,文物贩子借机提出,下次自己再来会多带些西药来,和苗民换草药。由此,取得了苗民的信任,也了解了一些老巫的事。

苗人尚蛊,而苗寨老巫往往是蛊中的高手,这有点像今日的管理学,驾驭部属的最简单手段。但古路寨老巫不同于其他寨子,他还真是老苗王祭司的后裔,很有些威名,所用蛊术大多不传于人。但他的蛊术并不以毒虫见长,倒是他养蛊的器具据说是大祭司留下的,五个老玉蛊盅,所养的毒虫剧毒无比,无人敢近。老巫养蛊有个自己的山洞,在寨子后面的山顶,那里也是苗人的禁区,几十年再无外人上去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文物贩子心里盘算,这老玉蛊盅应该是个值钱的东西,既然没人敢上那山洞,自己也不用担心被抓住,无非防备毒虫,一定不会再有其他危险。打定主意,第二天文物贩子就收了些解毒草药,又把所有衣服套上,裤腿袖口扎紧,上了山。

出乎文物贩子意料的是,老巫的洞穴并不难找,除了小路乱草齐膝,藤桥残破不堪外,洞口用柴草做了些掩盖之外,一路文物贩子设想的种种可能的危险,全部没有出现,顺利之极。可麻烦是在洞内,这个山洞异常庞大,到处都有岔路,文物贩子只有个手电,照不出个全貌,乱撞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又回了洞口。他不甘心,便只延着岔道的右侧路口前进,每有路口便放一个纸团作为标记,右侧变成死路,再退回上一个路口,沿另一个岔道前进。很快他随身带的报纸,本子都用光了,就把衣服扯成布条,作为标记。折腾不知多久,终于到了一个简陋的石屋。

听文物贩子讲到这里,我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如果他以前真是个农民,他下地的经验未免太丰富了些,而这胆气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我不禁重新打量了一下,确似乎看到一双狡黠却洞穿世事的眼睛。文物贩子注意到我正看着他,慌忙低下了头。但我的疑惑只是一瞬,因为关注点都在那几个脱胎玉料上,并未往深处想。

石屋里有个石桌,杂乱地堆了些东西,文物贩子却看到五个大小相同的罐子,并不是老玉,而是陶罐。文物贩子翻遍了石屋也没见着苗民们说的老玉蛊盅,难道已被人拿走了?文物贩子不死心,大着胆子,揭开了陶罐盖子,里面并没有什么蛊虫,空空如也。但他突然发现,那罐底有一层圆形石片,虽蒙了些灰尘,但还是透出温润的光泽。文物贩子抠出来一看,真是和田老玉料,而且足足有两指厚,手掌大小。打开其他罐子,一共抠出了五块,而且这五块颜色都像被颜料泡过,色彩各有不同。文物贩子这才明白,所谓老玉蛊盅并不是个玉雕罐子,而是用玉石铺底,来养毒虫化蛊。但好歹也算有收获,文物贩子匆忙下山,一路赶回重庆。可去文物市场一问,他这玉料没有任何的雕琢,也无法断代,卖不上价钱。文物贩子一咬牙,去了北京,阴差阳错碰到了正四处找老沁料的梁教授。之后便是我们所知发生的一切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听完文物贩子的故事,我长长出了口气,对一边的曹队说:“对上了,你看这老玉片原本应该就是脱胎,从墓中被掘出后为苗王的祭司所得,专门用来养蛊,不知传了多少代,也不知养了多少蛊,毒虫的灵性与脱胎的灵性早融为了一体,变为一种罕见的玉蛊。梁教授从文物贩子手里得到玉片,他的创作习惯是感受沁玉的灵性,来决定雕什么,而自然为玉蛊所惑,以毕生修为完成了这组五毒玉雕,却让玉蛊也完成了由神化形的蜕变,但蛊终究是蛊,脱胎终究是脱胎,它需要人的奉养,便要吸食人的精血,这就有了之后的五条命案。只是即便有了这结论,曹队你又怎么写结案报告呢?”

曹队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故事中解脱出来,并没有回答。文物贩子又对着曹队苦苦哀求,曹队才缓过神儿,起身对重庆公安局的同志说了句“这人可以排除嫌疑了,你们按倒卖文物处理,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就拉着我走出了审讯室。出了大门,重庆竟然难得的阳光普照,虽然热了点,但还是令人心情渐渐舒畅。“结案报告就按原来的吧,意外死亡,但重要的是那五毒玉雕一定要封存起来,不能让它再出来害人,这个处理意见老常你没意见吧?以前,我总觉得人定胜天,今天我才明白什么叫天意难违,走吧,回家”曹队拍拍我的肩膀,又露出他标志性的笑容。“曹队,你不觉得那文物贩子不一般吗?他的口音可不像黔江的,一步一步的算计,粗听上去是瞎猫碰了死耗子,实际精确无比,说他是农民我可不信,绝对是倒斗的高手,而且我能感觉出他在隐藏着什么。”我依旧还没从文物贩子狡黠一瞥中挣脱,好奇心呼之欲出。

“老常,你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我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都经常让你忽悠沟里,可我就是爱听,怎么办?但是,你要因为嫌疑人编了一个故事而逮捕他,那你也在犯罪,因为你没有证据。咱们来着之前,重庆的同志已调查过了,没有作案的时间,现在看,他也没有作案的动机,好了,回家吧,好好歇两天。”

“那文物贩子叫什么?”

“好像叫方什么,忘了,快走吧”

有时,机缘这东西真说不清是好是坏。对梁教授如此,对我也如此。这就是九十年代初发生在北京南城的五毒致死案,到现在恐怕除了一些收藏家,没人会记得那个案子里,作案工具的创作者,以及他所达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雕刻境界。

编后语:把《刻者》作为常爷一卷的第一故事,并没有按照时间来编排,也许对大家的阅读会有些影响,但这一卷毕竟是我临时决定塞进来的,从通篇结构考虑,请允许我打碎时间的框架,谢谢。

喜欢院上坟请大家收藏:(wuxia.one)院上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