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我竟然成了圣僧 > 第十七章 文和县怪事

我竟然成了圣僧 第十七章 文和县怪事

作者:寒武刹那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08:35:03 来源:书海阁

“师傅,小师傅……”

恍惚间,有人在耳旁叫唤。

周逸迷迷糊糊睁开眼。

卷发小青年肠奴正一脸担忧地提着竹箪。

见到自己醒来,他才舒了口气。

“师傅怎么睡了过去,难道是身体不适?要不要请大夫?”

我睡着了?

周逸抬头望向窗外,晚霞犹在,依旧还是傍晚时分。

红漆圆桌上,汤水蒸饼残留着余温,显然刚刚才吃完。

霎时,梦中的玉清国之事涌入脑海。

黄须国主、大将拥剑、金鲤公主……七日间所发生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历历在目,恍若隔日。

“不用了,刚才练功有些困。”周逸对肠奴道。

肠奴惊讶地看着周逸:“师傅真的会武技啊!”

周逸正想让肠奴不要对外宣扬,毕竟从他口里说出的话总会被夸大上百倍,比如颜总管的“战战战”。

这时,一丝落水声从远处传来,飘入耳中。

周逸心跳提速,脑海中似有电流闪过,无数的声音凭空组合出一幅波纹般的画面。

画面里,是一方熟悉的假山池塘。

落日西沉的暮色下,似有一头青灰色的生物从岸边跃入池中。

它的体型大约巴掌大小,生有双螯,竟是一长一短。

眨眼间,它已经潜入塘底,不见了踪影。

脑海中的画面如同落地的镜子,四分五裂。

周逸感观世界重回徐府小楼。

肠奴正在收拾桌上的残羹剩饼,耳旁响起周逸的声音。

“肠奴啊,这府里的各个池塘,难道都是活水吗?”

肠奴怔了怔,随即拨浪鼓般摇着头:“都是掘的地下泉水……哦,有一个例外。东面假山前的那个池塘,据说是老夫人在时,特意请术道高人根据阴阳风水挖掘,连通县外的一条河,那河叫什么来着……”

“玉清河?”

“对,就是玉清河!”

肠奴走后,周逸翻开那卷早已看完的《广元郡志》。

‘……玉清河乃是广元郡外第一大河,亦为南庭江一道分支,水产丰富……有渔民曾见黄须巨鱼,长逾八丈,宛若大舟,每每浮至水面,河上必有阴雨……又有蟹族,甲色青灰,两螯一大一小,大者争斗,小者进食,又似长短双剑,渔民称其为拥剑……’

良久,周逸合上书卷。

“莫非那玉清国君,就是黄须巨鱼?而送我返回人间的大将拥剑,就是刚刚跳入池塘的那只河蟹?”

“按理说它们也算是妖物,为何不在意那杀僧令?难不成妖物鬼怪中也分派别?”

“……咦,那个变脸如翻书的金鲤公主呢?”

周逸脑海中回闪过《广元郡志》里有关玉清河的记载。

所描绘的水族不下七八十种,可唯独没有鲤鱼。

周逸也没有再去调阅黑色小字。

玉清国之行,看似玄奇,然而实际上不可控因素太多。

若不是自己聪明伶俐熟知套路,定要被那鲤鱼公主给骗上床,之后再生上一堆光头小鲤鱼……光是想想就特么的好有阴影啊。

“区区一条鲤鱼,竟对小僧有不轨之念!实在太阴险了!看来得想办法,让徐府把这池底水道堵起来。”

……

接下来,周逸一心一意,苦修轻功,玉清国之事也被抛诸脑后。

又过了两天,周逸修成了踏青云的轻功身法。

不过他感觉,自己似乎仍有余力,将这门武学继续拓展下去。

超出秘籍原本的范畴。

就好像课堂外的知识延伸。

怀着一颗对于学霸的向慕之心,周逸开始了课外拓展计划。

可越往下,他心中越惊奇。

养生之力的存在,似乎真能将《踏青云》无限制的拓展下去。

他如今的跃起高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秘籍中所描述的四五层楼极限,接近二十层楼。

并且弹速奇快。

光天化日下,在徐府东西两侧围墙之间左右横跳,也能不被护卫发现。

“这进展也太快了吧,要不去找颜曲府探讨一番?”

周逸刚走出小楼,就遇到一名相熟的护卫。

一问才知,颜曲府前天就已经收拾行囊离开了徐府。

“不知颜总管何时才能回府?”

“这就不知了,看样子像是要出远门。不过总管临走前再三叮嘱,让我们一定照看好逸尘师傅。”

周逸召唤出黑色小字。

颜曲府是带着阿秀离开的,名义上去广元郡府办事,实则赴约。

这一趟,恐怕不是出远门那么简单。

也不知日后,何时才能再相见。

“阿弥陀佛,往后徐府就全靠你们守护了。”

周逸笑了笑转身返回,留下满脸不解的护卫。

午饭后,肠奴一脸神秘地说:“师傅,你知道吕捕头这些日子,为什么没有再来查案吗?”

“为何。”

“嘻嘻,他最近估计都不会再来打扰师傅了。文和县出了一桩怪事,接连数日都有百姓失踪,再出现后,都神志不清,没过几日浑身冰寒而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难怪,那吕捕头一定很忙吧。”

“可不是吗,算上昨天,已经死了五个人了。县里有流言,说是因为君王昏庸,导致岭南叛乱,这才天降寒冻,听说县令老爷已经大发雷霆。”

“善哉,我大唐百姓,还真是不畏权贵,什么都敢说。”

周逸微笑着听肠奴天花乱坠讲述近来的坊间见闻。

黑色小字里,九成九都是人间之事。

这件事并没有在黑色小字中出现,只会有一种可能……涉及了阴怪或者是妖物。

“想来吕神捕一定会有办法破案。肠施主我们换个话题,小僧昨日看到一篇前朝王乘虎将军少年时英勇追盗的故事,你想听吗?”

……

文和县的深夜。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百姓们大多已经熟睡,偶尔响起几声孩啼,很快又被妇人哄睡着了。

“铛……铛!”

哈欠连天的打更人,在巷尾敲打着梆子。

不远处忽地飘过一袭灰袍,风移影动,朦胧不清,转瞬即逝。

“怎么突然这么冷。”

打更人哆嗦了几下,嘟哝道,随后兀自转身,摇摇晃晃地向另一边走去。

影子见打更人并未发现自己,再度向西飘去,行至一处,原地下沉,消失不见。

那是一间位于县城边缘的荒废城隍庙,年久失修,又无人供奉,早已漆色剥落,结满蛛网。

凡人肉眼自然无法看见,一道道骷髅形状的黑色烟雾,正围绕着城隍庙飞舞,发出尖啸的声音。

灰蒙蒙的夜雾中,漆黑的石马车从远处驶来,进入城隍庙。

一名怀抱婴儿,风鬟雨鬓,容色模糊的妇人走下马车,来到庙殿上首中央,坐上那破旧不堪的城隍之位,缓缓抬起头。

“恭迎县主。”

等候于城隍庙中一道道灰影,齐齐匐身参见。

众灰影几乎都是人形,唯有一个例外,便是那身高五丈、牛头单足的虚耗。

它屈腿跪坐,却仍比周围众鬼怪高出一大截。

看似鹤立鸡群,实则格格不入。

众阴怪逐一汇报夜巡所见所闻,上缴这一个月的阴财供银。

不多时,轮到五丈虚耗。

正在哄着婴儿的妇人突然抬头,眸里浮起一丝不解:“你那晚去徐府向贪财者索命,按冥律共有四人当死,怎么就只勾来一名侍女?说,你是否贪了阳间生人的买命财?放了他们一条生路。”

五丈虚耗眼神变了变,弯腰拱爪:“回禀县主,此事事出有因。谁料那徐府之中,竟住着一位高人,我辈不是对手,只好退离徐府。”

听闻“高人”二字,众阴怪皆是一惊,随即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

县主面露深思:“哦?我怎么不知此事。是何方高人?”

五丈虚耗迟疑着说:“那高人……是一名僧人。”

“僧人?”

县主先是一愣,旋即眸里浮起愠怒:“大胆虚耗,竟敢欺瞒本座!杀僧令问世已有二十多载,大唐万寺崩塌,众僧不死即还俗,哪里还会有什么僧人?”

虚耗慌忙下拜,连连磕头:“县主明鉴,徐府之中,的确住着一名游戏人间的高僧啊。”

众阴怪对着虚耗指指点点,冷笑讥讽。

女县主目光更是森冷可怖,宛如冰刀一遍遍地刮过虚耗庞大的牛头。

许久,女县主吐出口气,阴沉着脸,淡淡道:“从今夜起,你的夜巡地盘,由三条街降至三户。并在七夜内,补交齐徐府所欠阴财。”

虚耗低垂于地的血红牛目中,浮起悲愤之色,就听上首的鬼妇继续道:

“不要以为你是少见的先天阴物,本县主便会容你放肆。可别忘了,如今早已不再是从前,本县主留着你,只因本县足够大度。十夜之内,不补齐所欠阴财,连三户都不给你,看你还如何继续修行!”

虚耗身躯一颤,紫黑的利爪死死攥紧。

半晌,它缓缓道:“我辈,领命。”

待到众阴怪散去,女县主走到堂下,转至庙后。

斑驳陆离的壁画前,一名戴着斗笠,穿着皂靴,肚大腰圆的怪人,正在仰首观望。

听到脚步声,他也不曾回头,微眯双眸笑道:“楚夫人好大威风。不过你那手下着实可笑,竟说这世间还有高僧。没想到传说中的先天阴物竟然蠢笨如斯。”

县主楚夫人停下脚步:“我允许阁下进入文和县地界,已经给足那一位面子。阁下为何还要在县中害人性命?”

怪人摸了摸滚圆的肚皮,歪嘴一笑:“本座何曾杀人?他们不都是自己活着走回家的吗……直到数日后才被冻死。”

楚夫人脸色一寒:“白雨,我敬你是平江君下属,才对你一忍再忍,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怪人转身,斜睨向楚夫人,冷笑:“杀人者,不光我一个。随我一同来的那位兄长,它也杀了县民,你怎么不去找它?哦,本座明白了,我与你实力相仿,而我兄长的实力,却要略胜你我。啧啧,堂堂楚夫人,也是吃软怕硬之辈啊。生前硬的吃多了,死后想换换口味?”

“你……”

“算了,我白雨就给你楚县主一个面子,明日再食最后一人,便就此罢口。”

看着怪人一摇一摆走出城隍庙,楚夫人脸色阴晴不定。

喜欢我竟然成了圣僧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我竟然成了圣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