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 第397章 郑和下西洋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第397章 郑和下西洋

作者:何不言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3:03:24 来源:88小说

朱棣的书房中,光线很是通透,阳光在地板上折射出一片亮光,落在朱棣的背后,仿佛给朱棣增添了几分威严。

甄武狐疑的看了一眼朱棣。

补充?

这老丈人不会还想让他出海吧。

“陛下,我…我这才刚回来,若是又要出门,玉英估计要不乐意的闹腾了,当然我说这个不是想推脱什么,您是懂我的,您让我做什么,咱从来没二话,哪怕玉英闹脾气,我耐心哄哄便是。”说到这里,甄武小心的试探道:“但我怕她不懂事的来折腾您,玉英的脾气您也晓得,往常啥事没有,可是一旦较起真来,绝对也够您受的,您看…要不…”

“你他娘的想什么呢?”

朱棣恨不得起身给甄武一脚:“就你水上的那点本事,比得上谁?还他娘的想出海,出去丢人现眼吗。”

他作为一个帝王,量才而用是最基本的能力,甄武一个陆地上的万人敌,丢进海上算什么情况,一不下心淹死了,他还不得心疼死,而且甄武一旦有什么意外,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噩耗。

甄武咧嘴一笑,只要不让他出海,朱棣怎么说他都无所谓。

“臭德行。”

朱棣又骂了一声,这才解释道:“你之前不是和我说过许多关于下西洋的想法吗,我问的是你现下还有什么想法补充吗?”

原来如此。

甄武轻松下来后,摇了摇头。

之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他早就和朱棣沟通过,他也已经把他自己的那些想法,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了个干干净净,而且第一次出海重在考察和摸清路线,之后才会一步一步在航线上重要的位置处设置大明宣抚司,用强大的武力和财力,占据一个个点位,然后通过文化向外蚕食。

更何况想必朱棣在郑和下西洋的事情,结合甄武的想法后,也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甚至说不准和多少能人商议过此事,早就计划的能多周全,就多周全了。

所以甄武没必要担心什么,此刻也无需他再补充什么。

只要一切顺利,这一次的郑和下西洋,势必会比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更大和更广。

说起来南洋贸易,甄武不得不感叹,这还真的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多得不说,哪怕就单单走一趟占城,什么观音竹,象牙,珈蓝香之类的就能够让朱棣赚的盘满钵满,更何况郑和会行驶到更远的地方。

天知道会搞回来多少种类和数量的宝物。

若是甄武记得没错的话,历史上朱棣搞回来的胡椒,多得到朱瞻基时期都没用完,仓库里堆的都还是满满的。

胡椒在这个年代和后世可不一样,妥妥的高级货,而且是能换真金白银的硬通货,朱棣后来给官员发的俸禄就是胡椒,可见胡椒在这个年代的流通性。

不过也正因为朱棣搞回来太多的胡椒,导致胡椒价格慢慢的也在下降了不少,进一步让官员们的俸禄在经济作用下,再一次缩水。

这说起来又可气又可笑。

但普通百姓家却因此受益,家中对于胡椒的使用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能利万民,便是盛功一件。

其实甄武通过这个事情,有考虑过让朱棣多搞回来一些粮食,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国内的粮食价格进一步打下来,这样简单来看,用更少的钱就可以买到更多的粮食,百姓吃饱肚子的数量和概率也就多了。

可是当甄武查阅过一些资料后,不得不放弃这种天真的想法。

大明是以农为本的国度。

若是粮食价格太便宜,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那些有些薄产的农户,他们赖以生存的产出变得更不值钱后,反而会进一步压制他们的生活空间。

这是会出大乱子的。

粮价必须得稳定在一个价格区间,不能高,也不能低。

除非有另一个行业代替农业,成为大明经济的基本盘。

商业不用指望,这东西太悬,而且往往不由人控制,说崩就崩,工业倒是可以考虑,但可惜的是大明现在的工业还太嫩,嫩到都不能说是工业,只能说是手工业,这种情况根本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

甄武想到这里,可惜的叹了口气,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明如今的手工业有些繁荣昌盛的样貌,出现了一批专事手工的小镇,有的专门生产瓷器,有的专门制作毛皮,有的专门制作药品,就像生产瓷器的景德镇一样,声名逐渐的在打响,然后一个镇和一个镇的串联下来,让大明更加的具有活力。

甄武琢磨着,以后倒是可以大力扶持一下手工业,只要给予政策支持后,想必会有一些优秀的父母官,结合当地的情况,发展出一个又一个产业支柱,等到大明拥有数不胜数的景德镇后,农业的重要性势必会进一步降低。

到那个时候,若是甄武再提出一个蒸汽概念,这个概念在整个蓬勃发展的手工业的推动下,再加上上层受益的豪门大户的支持,大明也许会自然而然的展开一场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这个词后世的人都知道。

可是这件事并不是知道一个词语,就能推动出来的,哪怕甄武手上有蒸汽机,摆在世人面前,大明整体的环境若是不允许,也于事无补,强行推动的话,结果无非落个空中楼阁而已。

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想着发展科技,简直是可笑。

任何东西都需要时间的慢慢沉淀。

当然这个时代是个好时代,为变革而奠基的最好时代,只要种子种下后,大明依旧可以在千年巨变的格局下,依旧独占鳌头。

想到这些,甄武心中火热起来,打算回头好好整理一番,然后再和朱棣好好谈谈这个问题。

朱棣此刻见甄武没有要补充的话后,与甄武又说了几句闲话,便让甄武下去了。

现阶段,只要郑和能带回来珍宝,他就可以通过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撬动那些富家大户的钱财,然后再用那些钱财以利万民。

……

甄武从朱棣的书房出来后,想到郑和过几日就要出发去往长乐,沉吟了片刻后,转头向着内官监走去。

郑和曾随朱棣靖难,屡立战功,被朱棣看重,在永乐元年时便赐名郑和,出任内官监掌印太监,后来又拜姚广孝为师,更与军中不少将领相熟,所以在整个大明朝中,哪怕是太监的身份,也是一号人物,无人敢轻视。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当甄武来到内官监的时候,郑和正忙着处理事情,他听到小太监禀报甄武过来了,当即便起身迎了出来,一见到甄武便笑道:“国公此番大胜而归,三保还寻思过两日得空去你府上贺喜呢,不成想国公倒先来我这里了。”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甄武笑着摆了摆手:“倒是你此次要乘宝船远下西洋,定会被后世广为流传的,让无数航海者所敬佩怀念。”

“国公说笑了,三保如何能和国公相比。”郑和一边客气,一边让甄武落座。

甄武坐下后,正色的摇了摇头道:“我可不是在说笑,此番下西洋的意义如何,想必你心中也明白,只要一切顺利,必然青史留名。”

郑和点了点头。

甄武话锋一转道:“说起来这次你不仅要清剿海盗,还需出使数个或者数十个国家,怎么样?可准备妥当了?可否紧张?”

郑和摇了摇头,看向甄武神情振奋道:“不瞒国公,不仅不紧张,反而有些期待。”

甄武哈哈一笑道:“我差点忘了,你最大的志向便是追随父祖的脚步,去探寻那些海外之地,如今有这个机会,可不得日日期待。”

“知我者,国公也。”郑和乐的眉眼都掩饰不住。

随后,两人针对下西洋一事开始聊了起来,从路线,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再到航海的一些技巧等等,郑和是越聊越兴奋,可他聊着聊着,发现甄武有些心不在焉。

郑和一拍脑袋道:“瞧我这没眼力劲的,国公此次过来,可是有事寻我?”

甄武见郑和提及,也就不再闲聊,大方的点了点头。

“确实有事拜托三保兄弟。”

“国公您说,我与国公相交也有十年了,只要三保做得到,定然不推脱。”郑和正色说道。

甄武问道:“我家小七这次是不是也在出海名单里?”

郑和神色一愣,有些尴尬道:“国公您知道了啊。”

“屁话。”

甄武撇嘴道:“我亲弟弟想干嘛,我还能不知道吗。”

郑和顿时略显焦急道:“还请国公恕罪,我不是有意相瞒国公,只是我觉得七勐喜欢航海,对这一方面也有天赋,所以我才…”

话还没说完。

甄武摆手打断了郑和:“我又不是来找茬的,你解释什么。”

说完,甄武叹了口气接着道:“我只是想让你多照顾照顾他。”

“啊?”

郑和又是一愣:“国公所来就为这个?”

甄武点头。

郑和顿时笑道:“这话何须国公言明,七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而且他自小便与我亲厚,我亦是当自家弟弟看待的,便是国公不说,我也定然会全力保七勐无恙的。”

“那我就放心了。”甄武说道,不过转头又道:“不过也无需护的太紧,要不然就失了历练的意义了。”

“国公放心,我会安排好的。”郑和应承道。

甄武嗯了一声,心绪有些杂乱的叹了口气,然后起身来到了挂着的那副航海图前,他看着上面的路线,看着他们将要走访的那些地方,想到海上可能遇到的风浪,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要回头,让郑和把小七从名单上踢出来。

不过甄武最终还是强行压下了那股想法。

他要学会放手,就像当年放手让老三去闯荡一样。

男子毕竟不同于女孩,他们必须要学会自己撑起一片天,甄武像老母鸡一样护着小七,护不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甄武作为长兄,在父亲亡故后,也有责任教养好小七。

之后,甄武没有再和郑和多聊,与郑和说了一声,便向着宫外走去。

皇宫外,大明依旧盛世景象,而且看上去越来越繁荣,甄武笑了笑,再不耽搁时间,骑上马向着家中而去。

家中大红灯笼高挂着,整个宅子清洗的干干净净的,张玉清等一众人在下人丫鬟的簇拥下,一直坐在中堂等着甄武的回来。

而当甄武出现在街角的时候,候着的下人,拔腿就向着府里跑去。

“大爷,回来了。”

声音划破长空。

一下子点燃了所有人的情绪。

三月动作最快,曾的就向着门口跑去,等他跑到门口时,甄武刚刚骑马走到家门口,三月一把拉开管事,上前亲自给甄武拉住了马匹的缰绳。

甄武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他一个翻身从马上下来,伸手揉了揉三月的小脸蛋:“到底是长大了,都能帮爹牵马了。”

三月乐的连连点头,然后一双眼睛仿佛长在了甄武身上,见好卖乖的提要求道:“爹,我想学骑马,你回头教我骑马吧。”

“这个以后再说。”

甄武随口打发了一句,话锋一转道:“最近在家乖不乖,你祖母,母亲,小姑她们可都安好?还有你姨娘,弟弟们,都怎么样了?”

“父亲放心,家中一切都好。”

甄武点了点头。

这时张玉清她们也都出来了,甄武快走两步迎了上去,然后看着张玉清道:“娘,儿子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张玉清语气有些哽咽,不过她立马晓得这个场合不适合伤感,连忙道:“你快去洗洗风尘,然后咱们再坐下说话。”

说着,张玉清转头冲着朱玉英道:“玉英啊,你快陪老大洗洗去,你帮他去一下甲。”

朱玉英激动应声,上前拉着甄武的手,便与众人向着宅子里走去。

三月此刻手中牵着马匹,看着这一幕发愣。

好家伙。

门口竟然都没他的位置。

小六走到他身边撇嘴道:“瞧见没,你爹眼里就晓得你祖母和你娘,真是不把妹妹和儿子放在眼里。”

三月翻了个白眼:“您也好意思说。”

“你啥意思?”小六眼里透出了杀气。

“你猜。”三月扔下一句话,然后又把马绳扔给管事的,就向着宅子里跑去,小六一挑眉生气的追了上去。

两人又是一阵打打闹闹。

……

之后的日子,甄武闲在家中。

他过了快一年的和尚生活,每天都和朱玉英跳半晚上最美丽的双人舞才会入睡。

就这般,日子来到了三月二十四。

这一日,朱棣封郑和为‘钦差总兵太监’,由郑和驾驶六十二艘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意为‘运宝之船’的宝船,由江入海,向着福建长乐而去。

这么巨大的宝船,可称帆木船之最,而当它出现在海洋中后,势必会震慑住所有看到它的国度。

甄武看着郑和他们步入了征程,心中念想。

大明威武,自此当该广为流传。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