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 第339章 甄武对大明未来的设想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第339章 甄武对大明未来的设想

作者:何不言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3:03:24 来源:88小说

朱权此时眼巴巴的看着朱棣,满眼都是期待。

在他心中,这事不过是照着周王等人的旧例而已,朱棣应当一口答应才对,毕竟他半个江山都不要了,朱棣还能舍不得小小的一块大宁?

可事实的发展,有点出乎他的所料。

朱棣先是一脸感动的叹了口气道:“我是真想厚报十七弟的,哪怕分半块江山也在所不惜,不过十七弟既然不愿意要,哥哥也不强行逼你,那这样,我便先帮你治理着,不过你想回大宁,这事有点不妥,大宁太苦了,我怎么能让十七弟再去受那个苦呢?”

朱权愣了愣,他很想和朱棣说,他不觉得苦,甚至他乐在其中,只要让他回到大宁就是朱棣对他最大的厚报。

可这些话朱权最终还是压了下去。

大宁距离北京太近,并且大宁常年屯有兵马,早被朱棣视作他自己的地盘,不让他回大宁也情有可原。

朱权心情沉了下去,想了想后,试探的开口道:“那四哥是何想法?”

朱棣没有多想,脸上一笑道:“不如改封个好地方,大明境内好地方那么多,十七弟你随便挑,挑一个你喜欢的,你看这样如何?”

嗯?

朱权本还以为大宁这是要不回来了,他将要赔个底朝天呢,万万没有想到朱棣会大方的来这手。

他顿时整个人有些懵了。

大宁再好,能好到哪里?

满大明不说所有地方都比大宁好,但比大宁好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如果可以挑个更好的地方。

他还要个屁的大宁啊。

朱权有些感动的看向朱棣,之前他还曾暗戳戳的担心过朱棣小气呢,现在看来四哥到底是四哥,这格局,没得说。

一时间朱权激动的连连点头道:“四哥你对小十七真是太好了,如果让我挑选,我自然是欢喜的。”

“那好,你说吧,你想要什么地方?”朱棣大气的说道。

大气的样子让人看不出一点毛病。

搞得甄武这会儿都有些疑惑了。

甚至还怀疑是不是他的记忆出错了。

可朱棣没道理这么大方啊。

甄武隐隐感觉这事没那么简单。

而朱权这时候满脑子已经装满了大明的疆域地图,他在脑海中左挑挑,右捡捡,最终心中浮现出一个地名。

苏州啊。

这世上还有比苏州更有钱更舒适更好玩的地方吗?

他朱权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别人,没有!

朱权兴致勃勃的向着朱棣激动道:“那我选苏州,苏州就好。”

“苏州?”朱棣问道。

朱权连连点头。

可朱棣的反应又有点出乎他的意料,朱棣竟然沉吟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

朱棣才好似自个都囔道:“苏州这地儿好吗?”

朱权有点摸不清朱棣的意思了。

不过他确实很想改封到苏州,而且他觉得之前靖难他也出力了,他改封个苏州也不过分,所以他哪怕有些猜测朱棣不太愿意把苏州改封给他,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苏州应该…是个好地吧。”

嘶。

朱棣吸了口气,这小老弟开始不上道了啊。

不过没关系,这事好办。

朱棣扭头看向甄武问道:“你觉得苏州是个好地吗?这事不能委屈了我十七弟,别到时候封错了地方,所以你也说说。”

甄武看乐子正看的入迷呢,没想到朱棣转头把他又拖到了戏里面。

那么这苏州…该…该是好地吗?

甄武看着朱棣,朱棣神态中啥也不透漏,仍旧一副替弟弟担心的好兄长模样,演的贼逼真。

甄武犯愁的挠了挠脑袋,他只觉得这场合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了的,他一咬牙摇了摇头道:“苏州这地…不好。”

朱棣眼睛一亮。

甄武看到这幕后,心里彻底踏实下来了。

“那你说说哪不好。”朱棣问甄武。

甄武一愣。

过分了吧。

那可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啊。

能有什么不好的。

他说一句不好已经很给面子了,好嘛。

非得让他说出不好的一二三不成?

“你不是说苏州不好吗,你总得说出来让你十七叔听一听,要不然你乱说话,你十七叔怪罪你怎么办。”朱棣催促道。

甄武只好硬着头皮道:“苏州…苏州…这地方规矩多,住的让人不自在,而且有钱人太多了,人心不古,民风很差,不安全,哦,对了,还有离京城太近了,难免有人挑刺,朝中的那些御史不就做这个的,到时候难免念叨十七叔,念叨其实不怕什么,就怕伤了十七叔和父皇的情意。”

朱棣眉头微皱,这说的都什么和什么啊,不能搞点古语什么什么的?

不过也还行吧,勉强算够用。

朱棣转头看向朱权道:“十七弟,你看甄武说苏州不太好,你是什么想法?你不用顾忌什么,你如果觉得苏州就是很好的话,那我让甄武带兵护送你去苏州亲自瞧瞧,你俩刚好看看谁说的不对,怎么样?”

这…是护送吗?

护是一点看不出来,送他上路倒是真的。

而且还是甄武送他上路,这谁他娘的能救得了他。

朱权看了一眼甄武,摇头苦涩道:“这就大可不必了,既然甄武说苏州不好,那肯定就是不好,我再换个地方就是了。”

随后,朱权又想了想,退而求其次道:“钱塘如何?”

朱棣这次都不问朱权了,直接问甄武道:“你再说说,钱塘好不好?”

甄武的脸都有点黑了。

没完没了嘛。

但他看着朱棣认真的眼神,也不敢不上心。

甄武一边在脑子里苦思着说辞,一边摇头道:“钱塘也不好,因为钱塘…钱塘从风水上讲,就不适合十七叔,十七叔过去的话,少则短寿多病,重则累及妻儿的,十七叔还需慎重啊。”

朱棣被甄武这一句话搞的脸色也有点黑。

他狠狠的瞪了甄武一眼。

这他娘的说风水呢还说他呢,他就想让甄武说点钱塘的缺点,甄武和他扯什么犊子风水。

甄武也很无奈啊。

他对这方面真的不是很精通。

朱权这时候也看懂了,他心中一沉道:“四哥,要不你替我选个地方吧,我真不知道哪里合适我。”

朱棣略微有点尴尬,不过还好他脸皮厚,一个愣神就恢复过来,他假装琢磨了一下,开口道:“要不南昌?我瞧着南昌不错。”

南昌是什么鬼。

朱权忍不住的开口道:“南昌就是好地吗?”

朱棣没回答,脑袋一转看向了甄武。

艹的。

甄武心里的火气曾的就冒出来了。

干嘛呢这是。

朱棣他娘的不会自己说吗?

合着好地方要他说缺点,不好的地方还要他说优点?

牲口也没这么使唤的。

再说了是朱棣不愿意封好地方给朱权,一直把他拉出来干什么?他知道南昌有什么好的啊。

别说他这辈子没去过南昌,上辈子都没去过南昌。

这让他说个屁啊。

甄武直接破罐子破摔道:“南昌那确实好,不是我吹,那真是众所周知的好,就比方这一点,对不对,而且南昌那个什么来着,那真是没得说,谁见了都得竖大拇指,还有那个,我这么说,你们都明白了是不是,那我就不多说了,总之一句话,十七叔过去,绝对不会后悔。”

额。

朱棣和朱权都有点懵。

这他娘的都说了些什么啊。

不过,大家都是明白人,这话照样够用。

朱棣笑着对朱权道:“你看,甄武说的有道理吧。”

“嗯,很有道理。”朱权不得不也附和道。

朱棣大喜:“那就这么说定了,改封你到南昌,以后啊,有什么想法和需求,多和四哥沟通,四哥肯定满足你。”

“那我可谢谢四哥了。”

……

随后,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一阵废话,当时辰差不多后,朱权提出告辞,朱棣也没有挽留,便让朱权离去了。

等到朱权走后。

朱棣的脸彻底黑了下去,他转头看向甄武训斥道:“你他娘的要不要听听你刚才说的都是什么玩意儿,不学无术到你这个境界也是少有,你闲暇的时候不能给老子好好读读书吗,别他娘的用到你的时候,只知道和老子扯那些废话,你丢不丢人。”

甄武翻了翻白眼,理都不想理朱棣了,他丢人,朱棣难道不丢人吗,也好意思说他。

朱棣瞧见甄武的样子,心头忍不住有点火起,不过他也知道他比甄武好不到哪里,骂也没啥意义。

他吸了口气,烦躁的挥了挥手道:“算了,懒得再看你,你也滚吧。”

得。

甄武老老实实的告辞离去。

朱棣看着甄武这股老实的样子,突然噗嗤一声又笑了出来,他好笑的摇了摇头,想着刚才甄武不着四六的乱扯一通的样子,不由得感叹:还是他爷俩配合的好,事前都不用对对词,就能把朱权的问题解决的漂漂亮亮的。

相比起他的几个儿子,老大正经,老二冲动,老三机灵,都缺了甄武那股子无赖劲和厚脸皮。

……

当甄武心气不顺的回到了家中后,想了想,没有回自己院里,转头去找小七了,然后又让人去通知小六去小七那里。

今儿的心情,适合训妹妹和弟弟。

等到甄武好好的训斥了一顿小六和小七后,这才心情舒畅的回到自己的院中,和朱玉英腻歪着上床睡觉。

之后的日子,朱棣仿佛真的懒得见甄武,一直也没有召见甄武或者突然给甄武增加什么差事,甄武也乐的如此,每天除了日常的差事外,基本上都窝在家里,和一家人享受着家庭的温馨。

在家中窝的多了,家里就容易出喜事。

朱玉英又怀孕了。

这事一时间惊动了家里的所有人,然而就在全家喜气洋洋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他的家中。

安南使臣,安南太史令杜省。

甄武听到马毅禀报后,略微皱了一下眉毛,随后便笑了起来。

他还没去找安南,安南的人竟然先找上了他。

这就有意思了。

甄武当即在中堂接见了这位来自安南的使臣杜省。

等茶水上来后。

甄武端着茶水看着杜省,笑道:“杜先生怎么想来见我这个武人了,咱们好像并没有什么联系吧。”

“是下臣来的唐突。”

杜省赔笑着说完,然后让他的随从搬进来一个木箱,他接着说道:“为了表示我的歉意,特意给国公备了一些小礼物,还请国公笑纳。”

“哦?”

甄武来了兴趣,他起身来到木箱前,打开木箱看了一眼。

好家伙,东西还不算少,珊瑚,珍珠,黄金,全是价值不菲的东西。

甄武似笑非笑的看向杜省道:“杜先生还是先说一下来意吧,要不然这东西我可不敢收,不过杜先生别紧张,若是事情不是太困难的话,看着这东西的份上,我倒是愿意帮这个忙。”

杜省大喜。

他激动道:“国公有所不知,自正月我等来了京师后,便一直祈求大明皇帝陛下赐封我安南国王爵,只是不知为何一直未得到应允,还望国公帮忙向皇帝陛下说上一说。”

这事甄武知道。

而且甄武也一直关注着呢。

至于朱棣为何不赐封,原因很简单,之前安南国王一直姓陈,可这次送过来上表求封的却换成了一个姓胡的,这让礼部觉得可疑,便劝朱棣调查一番再说。

可一连几个月,朱棣都拖着没办,这让安南使臣开始着急了。

而朱棣为何拖着此事,甄武也清楚,表面上朱棣看似一直在拖着,可实际上朱棣早已经暗中派人去往安南调查了,因为甄武也有派人前往安南,并且此时都已经调查的差不多了。

甄武笑了笑问道:“杜先生为何觉得我能帮的上忙?”

杜省说道:“我在京城走访过许多人,皆言赵国公权高语重,所以还望赵国公相助一二,我安南以后定然年年有厚礼相赠。”

“可这事有点难办啊。”甄武故意表示为难道。

杜省见甄武如此,一咬牙,让随从又搬进来一个箱子道:“还望国公相助一二。”

甄武瞄了一眼另个箱子,笑了起来:“行吧,看在杜先生这般真诚的份上,那我便去宫里走一趟,至于这些东西…”

杜省连忙说道:“不管事成与否,这些东西都是送给国公的一点心意,只是还望国公尽心一二即可。”

甄武笑道:“你既然这么说,你且放心吧,这些东西不让你白送。”

“那就多谢国公了。”

甄武点头送客道:“回去等信吧。”

杜省了然道:“那我便不多打扰国公了。”说完,他在马毅的带领下向着外面走去。

当杜省走后。

甄武想了想,先去书房拿了他准备了许久的一叠厚厚的奏折,然后才让人备马向着皇宫而去。

这个奏折是甄武花费了好几个月才写出来的。

里面写着甄武对未来方略的一些看法,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两条贸易线,一个是海上的,可途径南洋诸国,过马六甲海峡,一路航行能至印度,非洲和欧洲,另一条线便是自古以来的丝绸之路。

只要这两条贸易线,能打通,并且守护下来,在甄武看来将会给大明带来源源不绝的好处,这就像两条大动脉一样,会源源不断的给大明输送血液。

其实最早之前甄武考虑过向海外殖民这个手段,但经过甄武调查后,他才发现大明根本不需要殖民,或者说现阶段不需要。

因为大明是如今最为发达的国家,它只需要通过贸易顺差就能赚的盆满钵满,像茶叶,丝绸,瓷器,器具,书籍等等都是旁人求着他们交易的,而大明可以通过这些东西,随意的挑选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和财物,并且交不交易,怎么交易都得看大明的脸色。

大明不像某些弹丸小国一样,家里没啥东西,只能靠掠夺。

甄武他们只需要通过贸易便能让大明变的越来越繁华和富有,然后再通过文化的输送就能慢慢的同化那些地区,让那里的人民人心向明。

他们不需要殖民,这亦是一个天朝上国的自信。

只要他们保持强大,那些地区只会是他们的小老弟,反之当有一天他们变的弱小了,即便那些地区即便都是他们的殖民地,同样也会遭到那些地区的反噬。

所以,何需殖民,而且朱棣现在还琢磨着怎么往北京河北等地搞一搞大移民呢,自己家的土地都用不过来,哪有心思殖民,更何况国内还没有工业迹象,殖民做什么?

慢慢来吧。

当务之急是先把这两条贸易线搞起来。

不过这两条贸易线不是说搞就能搞出来的,先不说困难重重的丝绸之路,便是海上的这条线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

第一需要先进的舟船,这点还好,朱棣已经在开始搞了,而另一点他们想要保护好这条航线的话,他们需要安南这块地方,这一块地方虽然发展受限,但对他们挺重要,不仅东可护持海上,就连向西也能威慑众邦。

到时候再在海外众国中合适的地段处,开发几个基地,补给站,驻军点,那么这条线路就可以算大功告成。

而有了这条线路给大明输血,大明完全可以有能力,北破蒙古诸部,然后西进打通丝绸之路。

什么西域都司之类的,大唐能弄出来的,他们也能弄出来,甚至比大唐弄的更好。

等到这两条线路全部运转起来后,再在大明军人的镇守下,国内不说牵条狗都能治理好,至少用心去治理,绝对会是一番盛世景象。

然后甄武等人便可以全力提高国民生活条件和扩大教育普及,以此来澹化士绅财阀对经济以及国内稳定的影响力,同时大力发展火器改进,让国家掌握上层武器的制造,用以减少因为民众开智后可能引发的动荡。

以国外物资来丰国内发展,以国内的强大去虹吸国外物资。

这是甄武所设想的初步发展方针。

当然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且这个方针中也有很多忽略的地方,但都可以慢慢改善,反正这些设想如果都实现了,甄武可以肯定,这个大明绝对会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甚至他们可以创造奇迹和历史。

那么他的这一生,便也值得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