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 第279章 代代传承的军户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第279章 代代传承的军户

作者:何不言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3:03:24 来源:88小说

张玉清这些日子一直都是笑呵呵的,只因为她把两个儿子等了回来。

在她朴素的世界里,虽然也期盼着儿女发达,可占据她最大的一份念想,便是家里人都平平安安的,最好一家人还能常常在一起,稳稳定定的过着平凡的生活。

可是在这个战事不断的年份里,她两个儿子又都在军中,她想要常常一直伴着儿子,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她清楚。

她亦未曾埋怨,只不过在夜深人静时,自己会伤感的念叨两句,老大不在家,老三也开始不在家,这打来打去,害她见不到儿子,想念的慌。

她一直不喜欢战乱,发自心底的不喜欢,甚至很讨厌。

但她偏偏不是一个糊涂的女子。

当前段时间北平城遇到最危急的时刻时,胆小又从不善争吵的她,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竟也抱起了一把刀,想要号召徐妙云的组织,帮亲家尽一把自己的心意。

朱玉英当时看着张玉清连刀都拿不稳当,却一脸理该如此的样子,不由得眼睛便湿润了起来。

张玉清是什么性子,这些年朱玉英也摸了个差不多,可以说是世间最好的婆婆,性子软又良善,用甄武的话来说,张玉清的心,活脱脱就是一团面团,遇到和她耍横的硬不起来,遇到和她流泪的,倒会一下子软成个面糊糊。

这性子扔在外面,典型的良善可欺的模板。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遇到事情后,爆发出来的能量,却能让所有人侧目和敬佩。

不过朱玉英真不敢让张玉清上城头,劝了好久,最终才把张玉清劝了下来,不过张玉清依旧亲自发话,让家里的人全部去助战。

而她则被一些柔弱的将士家眷叫着前去寺庙,一起祷告和祈福。

前几日,张玉清刚刚还了愿,心里琢磨着这家寺庙挺灵验,于是也不打算让佛祖歇一歇,转眼又向佛祖给甄武和甄勇兄弟两人求取了两张平安福。

到今日,张玉清才刚刚把平安福,按照寺庙叮嘱的样子,缝制在一个香囊里,此刻她见到甄武走了进来,忙不迭的把甄武叫到身边,一边给甄武绑在身上,一边还念叨着:“娘可和你说了,这家寺庙灵验着呢,这个香囊,你可不许嫌弃累赘,然后偷偷给我摘下来。”

说完,还着重补了一句:“真的特别灵验,你别不信,当时北平城都快被攻破了,但后来不是莫名其妙的就退了,我就寻思着肯定是佛祖保佑。”

“是是是,佛祖保佑。”甄武笑道:“我晓得了,我不摘。”

等到张玉清给甄武绑好后,把甄武往远处推了两步,全身上下打量了两眼,才满意的点头,然后念头一转,又开始和甄武聊起了家里的事。

“前几日,庄子里送来好多年货,还有王府送来了些鹿肉什么的野味,你回头亲自给你伯娘她们送过去一份,她们第一次在北平过年,老家又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你切记多关心着点,莫要疏忽。”

“对了,还有二贤,四丫头,五丫头那边,你也需挑些年礼,亲自送过去,娘晓得你忙,但是这些人家都是咱最亲的外家了,便是再忙,也要抽出空来走上一遭的,若是你媳妇愿意,最好也带上玉英,她和你妹妹们关系挺好,过去后不仅给你妹妹们长脸,还能和她们聊聊心里话,说实话,娘其实不担心四丫头,但是二贤和五丫头,她们俩人的性子你也知道,怕是有什么委屈也只往心里压,你让玉英帮着问着些,若真有什么委屈,你们当哥哥嫂嫂的要给她们撑腰的…”

张玉清絮絮叨叨的说着,甄武静静的听着,时不时附和两声,有时也出言安慰两句张玉清,其实以甄武来看,他家这些姻亲定然是不会委屈了甄家的女儿。

不过甄武这次过来就是陪张玉清聊天的,自然让张玉清说个痛快。

等到张玉清唠叨很长一阵后,她才心满意足的舒了口气,脸上的笑意也更浓郁了几分,她能和儿子说个痛快的时刻,好像已经越来越少了,这让她分外留念这种机会。

到这时,张玉清才发现一旁的小六,一直闷闷不乐的耷拉着一张小脸。

张玉清好奇道:“咦,我家六丫头这是怎么了”

小六瞪了一眼甄武,对着张玉清告状道:“我哥不给我钱。”

“呦,我当什么事呢。”

张玉清不在乎的笑了笑,大气道:“不就缺钱了吗,你大哥不给你,娘给你,咱不和你哥置气,眼下就要过年了,可不兴沉着脸。”

这话一落,甄武眉头挑了起来,他有点不乐意张玉清给小六钱,他本想着要控制控制小六的消费观,要不然任由小六这么发展下去,以后指不定成啥样。

可他看着张玉清的模样,却也不好当着小六面,驳了张玉清的话。

小六不管那么多,听到张玉清的话,立马惊喜的从凳子上就跳了起来,激动的看着张玉清再次求证。

“娘,你可不许骗我。”

“娘什么时候骗过你。”张玉清大方道:“你说吧,要多少钱”

小六掰着手指算了一会儿,然后眉开眼笑冲着张玉清说道:“十两,十两就够了。”

然而这话刚刚一落。

张玉清惊讶的声音就高昂的响了起来。

“什么!”

张玉清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小六:“十两!我的个乖乖啊,你个小丫头,哪里需要这么多钱。”

小六被吓了一跳,挠了挠脑袋试探道:“那要不五两”

“五两”

张玉清一口拒绝道:“没门,最多给你一贯钱,就这一贯钱,我也要好好考虑一会儿,而且你不给我说清楚用钱干嘛,我也不给。”

“啊”

小六一张脸又苦了下去,她晓得她娘,一个铜板能掰成两半话,若是实话说了用钱做什么,铁定是没戏。

甄武却噗嗤一声幸灾乐祸的笑了出来,他发现他想太多了,小六想从张玉清手里拿到大金额,比在他这里缠着可要难多了。

他故意冲着小六挤眉弄眼一番,然后摇着头,放心的告别了张玉清,回自己的院里去了。

他突然意识到,小六这丫头,只要他不宠着。

小六绝对养不坏。

……

之后的几日,北平城中热闹的氛围当中,风云变化,默然多了不少白色的哀愁,阵亡的将士名单逐渐落实,抚恤金也慢慢的下发到每一位阵亡将士的家属手中。

而这些人家,也开始忙着办理起丧事。

这一日,甄武亲自来给李司吊唁,他对李司心中有些愧疚,可能是原自当初他离开涿州城时,与李司进行的那场语重心长的谈话。

他让李司竭力守护涿州城,帮助北平争取时间。

他不知道李司的阵亡原因,有多少他这番的话的因素,但正因为他清楚李司的能力,所以甄武不免常常多内疚几分。

甚至甄武有时候也在假设,若没有他那番话,李司会不会提前就会撤离,若是撤离,李司是不是就不会阵亡。

而李司若是没有阵亡,等到靖难成功,应当也能混个伯爵吧,可现在一切却都变成了如果。

李司的家是在城南军户区域里,当甄武来到这里,便看到小巷的半空中回旋着不少白纸钱,他一户一户的走过,这一条小巷里,竟有三户人家门口挂着白色的灯笼。

甄武叹了口气,压下心中的感触,迈步走进了李司的家中,然后按照礼节给李司上了香后,转身看向了李司留下的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

李司的媳妇和老母亲一直在关注着甄武,见到甄武的动作,她们两人连忙拉着两个孩子来到了甄武身边,邀请着甄武去侧房聊天。

甄武点头,从她们两人手中接过孩子,然后一手拉着一个,来到了侧房。

一直伴着甄武的曹小满,见到这一幕,忍不住的眼眶红了,他仿佛想到了当年他父亲被甄武送回去的情景。

军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哪怕只是为了生活也要一代代的挤进军中,搏命来帮家里撑起一片天。

曹小满突然发现,一转眼,他也长大了。

甄武等人到了偏房后,他在凳子上坐下来,和善的开口询问两个孩子的情况。

老大叫做李平,今年十岁,老二叫做李安,今年八岁。

其中,出乎甄武意料,李司家的老大李平,竟然识得他家小七。

不过,甄武随后便恍然明白,小七今年也才十二岁与李平相仿,加上又都住在北平城,见过倒也不足为奇。

说起来,李司本是北平燕山前卫的百户,属于北平城中七卫之一,当初在甄武等人攻占下北平九门后,降的朱棣,后随着朱棣破居庸关,灭宋忠,最后因功被安排在涿州当守将。

而李司和甄武更是很早就认识,早年大伙一块随朱棣出塞征战,李司是少数几个入得了甄武眼的人物,甄武曾没少对其他人称赞李司。

如今,甄武只能默叹可惜。

可这般倒让甄武爱屋及乌越发喜欢李平这个小家伙,所以甄武亲切的对他说道:“往后若是没事了,可以多去我家找我家小七玩,我家小七常常在家闲着,你们去找他玩,他定当欢喜。”

“真的可以吗”李平有些没底气的问道。

北平城里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里,便最数甄家小七最为权贵,往日里不少孩子往甄家小七面前挤,可甄家小七性子有些傲气,从来只和相熟的人家玩耍。

甄武笑道:“当然了,等回头我便让他亲自来邀请你们。”

李平李安兄弟两人神情一时间都有些小雀跃,只不过随后又念起自家父亲亡故,情绪随即再次低沉下来。

但是李司的媳妇和老母亲,却更晓得活人要往前看的道理。

甄武的这番话,无意是对自家孩子的一种照顾,若是自家孩子和甄家小七交往甚密,以后先不说前程如何,单是有人想要欺负,也要掂量掂量一下甄家小七的喜怒。

甄家小七喜怒的重要性也许可以不值一提,可甄家小七身后的大哥甄武呢

要知道现在的甄武贵为郡马,又官拜都指挥,军中出任右将军之位,统领五万大军的人物,麾下嫡系一脉之人数不胜数,更是燕王最为器重的几人之一。

别说没人敢招惹甄武,便是和甄武拐着七八个弯才有相连的人,一般小人物也不敢招惹。

李司媳妇和老母亲连忙让李平李安谢谢甄武。

甄武摆了摆手,道了一句不必如此,随后他让两个孩子先出去,对着李司媳妇道:“我此来便是来给你们两位一个定心丸的,如今李平还未成丁,李司的千户职位暂时袭不了,不过你们不必担心,该是李平的,谁也抢不走,我会记在心中的。”

李司媳妇顿时忍不住激动的哭了出来,这些日子她的压力很大,李司的老部下和关系不错的战友全都死在了涿州城,曾经的上司当初抵抗燕王也被斩了,军中没了人脉的她根本没有能力帮孩子保住李司的职位。

这几日,李司老部下的遗孀们也没少来找她哭诉,可她也没别的办法,她自身都难保,不过现在她得了甄武这句话,可以彻底的松一口气。

因为甄武的话,不单单让她有了指望,即便是李司的老部下遗留下的儿女也有了指望,最晚无非就是等到李平成年,到时候李平袭了千户后,自然也有能力帮助他爹之前老部下的儿子们。

“谢谢右将军,谢谢右将军。”李司的媳妇连连说着。

甄武摆了摆手:“不必如此,都是我该做的。”

李司的老母亲也是大为感谢:“右将军此举无异于救了我全家,我全家必永不忘怀,我们两个妇人也定当好好教导平儿,让其不辜负右将军的厚望。”

“真不必如此。”甄武叹道。

可李司媳妇和老母亲不听甄武的劝,一劲的感谢,这却让甄武的心更加堵了几分,本来可能会搏出伯爵的李司,却让家里人落到这幅田地,一切只能说一句世事无常。

随后,甄武又好好宽慰了一番李司的媳妇和老母亲,然后才提出告辞,可就在甄武打算离去时,李司的媳妇突然又纠结的开口道:“右将军,我有件事想求右将军帮忙,不知道可以吗”

甄武脚步一顿,然后问道:“什么事尽可直言。”

李司的媳妇又纠结了一番才开口道:“妾身夫君之前每逢征战回来,都会与孩子们讲述他此番如何打仗又斩首几何,但这次军中给我们的通报却比较模糊,只说了妾身夫君身陷敌阵,力疲乃亡,所以我想求右将军与我说一说,妾身夫君当初在涿州城时具体经历了什么又斩首几何,我想把这些说给孩子们听,一是想让孩子们谨记他们父亲的勇武,二也是想让孩子们吸取他们父亲的教训。”

李司媳妇说着说着,眼泪再次留了出来,弱弱的问甄武:“不知道我这般请求,可使右将军为难”

甄武一愣,随后开口道:“倒并不为难,只是当初我并非在涿州城,具体战事经过我并不尽知,不过嫂子也不用失望,我去寻一份具体战报,到时候我让人给你送过来。”

“如此那妾身就多谢右将军了。”

“不必客气。”甄武说完,之后便不再停留,带着曹小满等人走了出来。

到了外面后,甄武想了想,若说涿州城之战最为清楚的应当便是李让,但是他对李让的感官,自上次在雄县见面后,便再也谈不上多好。

可他应了李司媳妇这事,也不能不尽心一点,最终甄武琢磨了一下,向着杨璟的家中走去。

若说清楚涿州城具体战事的,除了李让,想来当属朱棣的暗探头子杨璟了。

……

------题外话------

感谢‘咸鱼墨笔’686的打赏,感谢老板,老板大气。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