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 > 第82章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 第82章

作者:月寂烟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02:18:00 来源:免费小说

  荀飞光与他对视,忽然眼底流露出些笑意,“有理。”

  “荀哥,你还记得大燕乃至前朝的历史么?”

  荀飞光嗤笑,压在他肩膀上,在他耳边低语道:“大燕就那么几十年,皇帝方二代,有何好不记得?至于前朝——小相公莫非以为我不读书?”

  “哪里会?荀哥可是大燕第一个文武双状元。”沈歌朝他笑笑,“荀哥你还记得前朝的异姓王们么?”

  “嗯?”

  “既然前朝能有异姓王,为何大燕不能有?”沈歌眼中透着些能称得上野心的东西,“我们这么多人,总不能将将士们的性命都托付在皇上的良心上。还有荀哥你那些老部下,若他们感到憋屈,因你受打压,我也希望他们能到南关来,能发挥自身的长处,而不是庸庸碌碌度日。”

  “你我已成亲,不会有亲生孩儿。诚然我们挣下那么大的家业也无用处,但我还是想尽我们可能,去庇护一方。不仅庇护本地的百姓,也庇护卷入权利斗争的将士,甚至庇护这江山。”

  “我想以南关为据点,开创一方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城市。也许我能使南关成为大燕最为繁荣的地方,使大燕成为天下所有人向往之地。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将南关掌握在自己手上,比如荀哥你成为雄踞一方的异姓王。”

  第84章 规划

  荀飞光眸色微暗, 从失忆到现今, 他第一次发觉沈歌对当今皇帝完全无敬畏感。

  沈歌心中倒未必是不尊重皇帝, 只不过他拥有前世记忆,自然难以如本朝人一般诚惶诚恐, 将皇帝当成天子来敬畏。

  沈歌对皇帝的敬畏程度只能维持到对上司的尊重,再无更多的忠君思想, 他压根不认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一套。

  人生而自由平等, 这句话伴随沈歌多年, 早已刻入骨髓,当一个人知晓自由平等的滋味后, 无论再怎么被人压下头颅, 心中仍会对自由平等有所念想。

  沈歌昂首挺胸站得习惯,自不会奴颜婢膝重新回去跪着, 对那等低到尘埃中的生活习以为常。

  荀飞光从背后将沈歌整个人抱到自个怀里, 在他耳边低声问:“当真想你相公成为异姓王?”

  “有何不可?”沈歌侧过头看他,认真问道:“早在千百年前便有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难不成我们如今的见识还比不过前人?”

  荀飞光大掌在他脑袋上摩挲一下, 薄唇微挑,在他耳边说道:“当然不,不过先前没想过这些事而已。”

  封王一事需慢慢谋划,营地里有许多杂事需要两人处理,洋夷那头也需细心拷问追查。

  十一月中旬,胡奈青、于醉墨及秦实抵达, 几人未有公职在身,一路走来,十分悠闲。从京都到南关,三人走了两月有余,一路游览过来,于醉墨与秦实皆黑了一圈,胡奈青倒一如既往地白皙清瘦。

  沈歌见到胡奈青的第一件事便是赶紧请他替荀飞光瞧病。

  胡奈青风尘仆仆,见状安抚地对有些紧张的沈歌笑了一下,“我先前为荀兄卜过一卦,他这次有惊无险,你不必着急。”

  “话虽如此说,但记不起前尘往事总归不大好,胡大哥你帮忙瞧瞧罢。”沈歌拉着胡奈青进屋。

  荀飞光现今只能忆起十六岁之前那些事,他后来才认识胡奈青,故压根不记得有这么个人。好在沈歌平时没少提起他,荀飞光方不至于排斥。

  胡奈青望着荀飞光脸上隐隐警惕的神色,不由打趣道:“荀兄这一失忆,性子倒比先前外露不少,起码不那么端着了。”

  荀飞光淡淡反击,“我何时端着过?年纪大了自然内敛些罢了。”

  “你那可不叫内敛,你那是套了张面具。”胡奈青便示意荀飞光张嘴看舌头边与他抬杠,“我先前还说,沈弟那样鲜活的一个人,也不知怎么和你走到一起,现在看你这模样,你二人看起来倒般配许多,好歹不会有人暗地里说鲜花插在牛粪上。”

  荀飞光瞪他,黑着脸道:“纵使我后来严肃些,也是大好男儿一名,哪个嘴上没把门的说这些话?”

  胡奈青随口道:“这我哪知晓?风言风语传来传去嘛,谁还能去究个源头?”

  胡奈青有意逗荀飞光,荀飞光脸色又黑了几分,“你堂堂一道士,还说这闲话?”

  “道士怎么?我又无文书,不过常做道家打扮而已。”胡奈青揶揄他,“如何?要禁人言?吩咐下去,不许底下将士说闲话,违者吃军棍?”

  “胡大哥。”沈歌哭笑不得地插话,打断他俩的较劲,道:“你先前明明说过我与荀哥甚是般配来着。”

  胡奈青虽是道士,手头很有几分真本事,但他那些偏向术法,真论起身手,十个胡奈青也不够荀飞光一顿揍。沈歌暂时还不想见着两人打起来,只好亲自上阵转移话题。

  胡奈青不在意地挥挥手,“先前不是碍于友人的面子上么?”

  “现今就不看这份面子?”

  胡奈青瞟荀飞光一眼,慢条斯理道:“谁叫荀兄不认得我,我何须还看在他的面子上?”

  沈歌总觉着他这话听起来有哪里不对,他转头望向荀飞光,狐疑道:“荀哥,你想起往事了么?”

  “应当未想起。”胡奈青在荀飞光想要说话的当口率先开口,笑问:“你不觉他人确实如同二八少年一般,有些容易生闷气么?”

  荀飞光下意识地反驳,“哪来的事?胡瞎子你莫造谣!”

  胡奈青这会当真有些惊讶,“你真想起些事了?”

  “还记得些许。”荀飞光薄唇上挑,似笑非笑地望向胡奈青,“你我刚认识那会,你在集市上装瞎子要给人算命,我还找你算过一回,险些被你骗走六十六两银子。”

  “这哪能说骗?”胡奈青脸皮厚的很,神色半点不变,“算过命后卦资总得给罢?你现在回想一下,难道我算得不准?”

  荀飞光也就脑海里隐隐浮现出几个片段,由此来诈胡奈青,更多的事,他是一点都想不起了,更别提多年以前的卦象。

  胡奈青觑着他的神色便心中有数,站起来伸个懒腰,胡奈青对沈歌道:“你荀哥身体好得很,你瞧,他不过不记得些往事,心计智谋等倒是半点都没丢。要是现在打起来,洋夷绝对占不到便宜,你莫担心。”

  “洋夷那头我倒是从不担心,不过荀哥脑子里不是还有淤血么?这也不妨事?”

  “不妨事。脑海里那点淤血不好引出来,吃药也没多大效果,只能等过几年那淤血慢慢散去。”

  沈歌问:“要是淤血始终不散,荀哥就一直记不起先前的事?”

  哪怕并不影响现今的生活,沈歌也不想荀飞光将他们之前的事情忘掉。

  胡奈青看荀飞光一眼,摊摊手道:“那也不一定,淤血是否就是荀兄不记得事的原因现下还说不准。我乃道医,医术算不得很精湛,荀兄这情况我亦说不好,说不得何时他便完全想起来了。”

  沈歌闻言有些失望,不过那点淤血对荀飞光身体无害是件好事,沈歌不愿纠结太多。

  “这些事还是顺其自然罢,我的卦象表明这并非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里头还藏着转机。”胡奈青神神叨叨地安慰沈歌一翻后,转移话题道:“我看营地中够热闹,来来往往的兵丁要建什么?”

  “就建营地,我们让部分兵丁去开荒,还雇了些百姓,日后就在这块屯田。”沈歌找出规划图给胡奈青看,“胡大哥,你看,这里是平地,一大片连在一起,土地还算肥沃,日后种庄稼的话,收成应当不会差。”

  “还有这里,这里有块盆地,四周都是山,不大好绕,但用来种草养什么东西倒极为方便,此乃天然的羊圈。这几块地方虽在山上,但山上有泉,取水比较方便,等梯田开出来,可种水稻,稻田里还能养鱼养泥鳅,顺便放个鸭子。”

  沈歌将他规划好的地方一一指给胡奈青看,这里到处都是土地,不见得多肥沃,但也绝对称不上贫瘠。这么多地,就算再来几千人也能养得活,在这边屯田极为方便。

  现在沈歌唯一苦恼的便是人手有些不足,一堆该开发的地方在那里堆着,还得慢慢等。

  “这里有砖厂,都是清凌卫的将士在烧砖,砖土也足,我打算把营地好好建起来。未来十余年,这里都会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据点。还有这条护营河,取水排水养鱼等都行,反正挖起来也不算困难。”

  “这里是香菇种植地,将士们没经验,种得不大好,不过供清凌卫自个吃倒是绰绰有余,多的还能卖出去。最近一段时日天气好,我们没少晒香菇。”

  沈歌说着换了更大的一幅舆图,这图还是从洋夷手中收缴到的,画得比大燕官方的图要清晰许多,其中还标注出海外不少小岛与小国。

  “洋夷今年来骚扰不断,究根结底就是为银钱,海外诸国喜爱我大燕朝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等。我们手头上有粮有兵有渠道,带安定下来后可重新考虑打开港口,亲自开船出海与这些国家做生意,不给洋夷可趁之机。”

  “船的话,我们刚收缴到一批,洋夷的船比我们的要大,做得也好,我正找匠人研究,过几年应当有成果,正好能赶上。”

  胡奈青听他说这么一大通,看看他画的规划图,又瞧瞧舆图,不由感慨,“就这么几个月的事,你倒把人几年的功夫都做了。”

  “这倒也没有。”沈歌笑笑,“我们也就是运气好。”

  随便揪个资敌的大户,都能摸到洋夷的老巢去,还发一笔横财。有钱有技术,自然就好办事。

  胡奈青望着他笑:“我先前就说你运气极好,瞧,这下果然应验了罢?要是换别的人过来,就算给他三五年时间,他也未必能做到你这地步。”

  “这还真有可能。”沈歌摸摸鼻子,当初胡奈青想过来当院长,最大的原因便是知晓沈歌运气好,做什么都少有失败之时。

  说到建设,沈歌将规划图中特地留出的一大块空白给胡奈青看,“胡大哥,我打算在这建学院,明春就开工。第一批学舍不必建太大,我们可先开几门清凌卫用得上的课,譬如教人出海,教人做生意,教人制船等,学员们学出来便能找到事做,也不枉我们培养一场。”

  “这想法可行,正好老师都是现成的。”胡奈青沉吟,“我什么都能教一点,于醉墨可教人画海图,秦实精通机关木工之术,百里宜手下应当有人能教做生意这门功课,还能请清凌卫的兵丁过来帮忙教拳脚功夫等。”

  “我打算请牛涵过来教学员们做生意,他有相当于秀才的学识,做生意的时日虽不大长,但他素来能举一反三,很有一点心得。不光教做生意这门功课,我先前跟他谈论过,打算委任他为副院长,在担任先生的同时也管管杂事。”

  牛涵就是蛮子,他本就聪明,先跟着沈歌走南闯北,后又跟随百里宜去做生意,现在已磨炼得颇能独当一面。

  即使他手段生嫩一些也不打紧,学院亦是新开,他还年轻,若能一手将学院办起来,慢慢亦可磨练成才。

  胡奈青没意见,学院现今连架子都还未架起来,现下定好的先生也就他们几个,其中秦实还是通过打赌拐来的,约定的时日一到,秦小侯爷说不得就要拍拍屁股走人,沈歌这头有人选乃好事。

  沈歌原本还怕谈不拢,见胡奈青支持,他笑了笑,“我估摸着,我们要办的学院估计很碍天下书生的眼,正好南关这边读书人少,向来不大开化,天下读书人的目光也少往这里投。”

  “我们先将学院开起来,过几年,教出来的学员多了之后,我们再扩大规模。到时长州县与飞羽县附近的港口发展起来,这里未必就比中原差。学院有一定根基后,请先生也好请。”

  第85章 杀猪

  这几十年天气格外冷, 哪怕在南关, 也下过好几场小雪。

  每日一起来, 外头的草地上蒙上一成厚厚的白霜,偶尔沟渠内还会结冰, 张口还能呵出热热的白气。

  沈歌难得一大早便起来,含着温热的水, 用青盐漱了口,洗好脸后, 披上披风要往营地中走。

  荀飞光在院子里打拳, 汗水浸湿衣裳,露出底下结实流畅的肌肉。他见沈歌走出来, 收拳问道:“一大早你这是要去何处?”

  沈歌朝他灿烂一笑, “去营房中瞧瞧,我瞧今日天气不错, 日子也差不多, 正好将看看要不要今日杀猪。”

  清凌卫营地中鸡鸭鹅都有,猪也养了好几十头。

  长州县与飞羽县近海, 去岁洋夷与倭寇勾结, 在海上肆虐,普通百姓谁也不敢出海,许多人家连船都没有,就怕一出海撞上洋夷与倭寇会出什么事。

  普通百姓也无必要出海,这里远离中原,几乎没有商客来往, 人穷地荒,一应海产压根卖不出。若百姓想吃鱼虾,在海边捕捞已足够。

  附近海域人少船少,渔业资源甚是丰富。沈歌将清凌卫将士分成六组轮流出海,既锻炼将士海上作业能力,也捕捞些海产丰富日常生活。再有多余的海产则能做成干品,交给百里宜手下的商人,售至外地。

  海上小鱼小虾极多,营地中的鸡鸭鹅猪托福,每日没少吃这些,不过两月有余,只只都养得膘肥体壮,小些归小些,但分外肥嫩,随时能开宰。

  腊风已起,沈歌打算让手下将士杀些鸭做成腊味,不过要杀的不是营地中养的这些,而是从洋夷那里赶回来的老鸭。

  那伙洋夷在岛上养着五十多大白鸭,韶信他们清点物资时没放过这些鸭子,而是一齐赶回来,放在营地中养。

  这群鸭子不知被洋夷养了多少时日,每只都有十多斤,个头极大不说,还凶狠,每日扇着翅膀,嘎嘎叫地叼人欺鸭,也不知它们这是从哪学的坏毛病。

  营地里那些从小养着的鸭子既不如这群鸭肥壮,也不如这群鸭凶狠,不少毛都快被叼秃。养鸭的兵丁心疼得不行,分开养又人手不足,只好请求早些杀掉这些大傻鸭。

  沈歌听到手底下过来报,决定把这群碍事的大鸭子给宰了。

  离过年虽还有段时日,但沈歌目前作为清凌卫的二把手,自然要好好规划。正好现在天气好,腊点鸡鸭好过年。

  准备腊味当然少不了猪,腊肉,腊肠,腊肝等都是大燕传统的美味,沈歌先前让人买了八十头猪,放在山谷的猪圈中用饲料用了两个多月,现下正好开宰。

  荀飞光见沈歌抬脚要走,叫住他,“我与你一道去。”

  “荀哥,我要去猪圈那头,你跟着我作甚?”沈歌哭笑不得地拦他,转回来推着他的肩往院子中走,在他身后说道:“你继续打拳罢,我待会回来和你一起用早点。”

  荀飞光转回来勾住他的腰,“我拳已打完,正好陪你走走。”

  听闻荀飞光这么说,沈歌只好等他。

  荀飞光不似沈歌这么怕冷,身上只穿着两件衣服,一单衣一棉衣,瞧着玉树临风俊美逼人,不似沈歌,穿得跟面团子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