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悍妒 > 第97章

悍妒 第97章

作者:为伊憔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2:13:15 来源:免费小说

  院子里一个才留头的小丫鬟端着一个铜盆,里面放着一双新刷的绣鞋,前日下雨,踩到泥水里,她把绣鞋晾在倒座窗台上。

  魏昭从敞开的窗子里望见,看这个小丫鬟不熟悉,问书香,“那个丫鬟是谁?”

  书香解释说;“咱们二房里一个小丫鬟生病了,病不太好,大夫人说不能侍候主子,就把她挪到外院,另派了这个叫锦儿的小丫鬟过来。”

  一个粗使的小丫鬟,魏昭也没再问。

  徐玉嫣问书香,“我画瓷画的工具都还在吧?没给我弄丢了?”

  书香赶紧说:“奴婢给姑娘收着,哪里敢乱丢。”

  徐玉嫣说;“二嫂不回来,我都没心思画了。”

  魏昭说;“你上次画的盘子,我听兴伯说开窑拿出来一看挺不错,我叫常兴去时给你拿回来,送你做个纪念。”

  徐玉嫣又跃跃欲试,“二嫂,我接着学瓷画。”

  “二姑娘一画趴在桌上几个时辰,我们看着头都晕了。”

  杏雨笑着道。

  “这屋里这么热闹?”

  大夫人赵氏走了进来,“大嫂。”

  魏昭跟徐玉嫣都站起来,给赵氏让座,魏昭扯过一个长条绣花青缎褥子,铺在炕上,赵氏推到一边,“天热,我可不坐这劳什子。”

  赵氏坐下,道;“弟妹,你可回来了,你不回家,看把二弟想的,整日神不守舍的,你们小俩口才成亲多久,正是蜜里调油,你就把二弟一个人丢在家里,不是嫂子说你。”

  小声耳语,“便宜了高姨娘。”

  魏昭笑而不答,夫妻分离二十几日,徐曜在新北镇大院的那晚,哄着她,要得很凶,难道高姨娘出工不出力。

  赵氏看见徐玉嫣又想起,“玉嫣妹妹,你这次出门带的贴身大丫鬟玉环死了,你看屋里的小丫鬟中意那个,提了一等大丫鬟,补玉环的缺。”

  徐玉嫣想想,“那就把雪婵提一等。”

  “行,你屋里的事你说了算,我再派一个小丫鬟给你。”

  赵氏家事忙,说了几句话,告辞走了。

  徐玉嫣也走了。

  晚膳时,徐曜没回房,魏昭命杏雨,“你去书房问侯爷回后宅吃还是在前院吃。”

  杏雨一会回转,“侯爷说在外院吃。”

  “那你去告诉大厨房被侯爷的份例饭菜送去书房。”

  外院,庆泊堂里,三爷徐霈、汤向臣、章言、余勇、许渭、周翼,一屋子人。

  徐曜坐在桌案后,靠在椅子里,对徐霈说;“十日后,你挑三千人,送亲到辽阳,到辽阳后留在那里,等仗打起来,你可做个里应外合。”

  汤向臣胸有成竹,“侯爷此次去辽阳已经跟黄太守达成默契,到时黄太守投诚,三爷在内接应,何愁此仗不胜。”

  徐曜道:“朝廷跟辽东开战后,我们先坐山观虎斗,二弟你等我消息动手。”

  徐曜起身,走到军事地图跟前,众人围拢过来,进兵计划和路线已经研究很多次了,徐曜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

  门外小厮留白进来,“回侯爷,夫人问侯爷是否回内宅在吃晚膳?”

  徐曜抬起头,“告诉夫人,我不回去吃了。”

  留白出去告诉杏雨。

  许渭说;“幸亏夫人及时的找到了,不然,把侯爷绊住,赶不回来,这可就耽误大事了。”

  “啥事也没有这个事大,不管夫人救没救出来,侯爷也要在发兵之前赶回来。”汤向臣说。

  徐霈皱眉,不赞同,“仗打败了,可以再打,人没了,岂能死而复生。”

  汤向臣摇摇头,“三爷还是年轻,自古战场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能意气用事。”

  章言瞅瞅徐曜,徐曜面色平静,不知道心里想什么。

  吃过晚膳,魏昭还有一桩心事,就是徐玉娇的婚事,黄彦把丫鬟搞大了肚子,事出从权,她做主跟黄家谈成条件,徐玉娇婚姻大事,她擅自做主,不知道婆母可愿意,毕竟是亲生女,婆母如果同意把女儿嫁到黄家,愿意受这个气,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与她魏昭相干。

  思来想去,回府时,婆母在气头上,要说起这事,无异于火上浇油,婚事又迫在眉睫,她没带丫鬟,一个人走去积善堂。

  魏昭进了积善堂,给徐老夫人请安,徐老夫人是事过去了就过了,不再没完没了,对魏昭态度和气,“二媳妇,你吃过饭了?”

  “吃过了。”魏昭恭敬地答道。

  “坐吧!”

  魏昭谢座,在下首一张椅子上坐了。

  屋里徐老夫人的大丫鬟春兰正给徐老夫人捶腿,慕容蕙坐在炕上做针线。

  魏昭侧身对徐老夫人说;“母亲,儿媳有一件事要回禀母亲。”

  “什么事?”徐老夫人问。

  魏昭扫一眼春兰和慕容蕙,大丫鬟春兰跟慕容蕙是一路的。

  徐老夫人道;“你二人下去吧!”

  春兰和慕容蕙看了魏昭一眼,退出去了。

  待二人出门后,魏昭就把在黄府里黄家二公子跟那丫鬟灵儿的事原原本本说了。

  徐老夫人听儿子徐曜提了两句,徐曜说黄家二公子喜欢屋里一个丫鬟,徐老夫人犯膈应,但一个丫鬟也没什么大碍,成不了什么气候,何况黄公子年轻,猫没有不偷腥的,徐老夫人没太介意。

  听完,徐老夫人像吃了个苍蝇似的, “我说黄家娶媳妇舍近求远,原来还有这么一档子事。”

  魏昭试探着问;“母亲,现在玉娇妹妹还没过门,母亲的意思是……”

  徐老夫人沉默不语,半晌长叹一声,“这件事你办的对,二媳妇,如果不是你,你玉娇妹妹嫁过去,还不知道要吃多少亏,受多少暗气。”

  这就是两亲家照做,徐玉娇必须要嫁入黄家,徐老夫人的态度有点出乎魏昭意料,她以为徐老夫人做不了儿子徐曜的主,怎么也要反对一下,而不是明知是个火坑,还把女儿往里送。

  “母亲,把玉娇妹妹嫁进黄家,儿媳怕毁了玉娇妹妹的一生。”

  如果徐玉娇的婚事跟她没一点关系,她不能管这闲事,婆母委派她去黄家,这件事让她赶上了,她不凭着良心做事,徐玉娇以后不幸福,她自责内疚。

  徐老夫人阖目,良久,方说道:“二媳妇,你也知道,徐家这个时候悔婚,势必影响曜儿的整个计划。”

  魏昭微微诧异,徐玉娇是徐老夫人的亲生女儿,徐老夫人真狠得下心肠,这让魏昭对徐老夫人有了新的认识。

  徐老夫人也看出她的心思,“二媳妇,不说别的,你玉娇妹妹年纪也不小了,蹉跎下去,就只能给人做填房,当继母有前房嫡出子女,自己以后生出子女,还比前房嫡出子女矮一头,这黄家公子宠丫鬟,生出子女也是庶出,再说黄家保证了,你玉娇妹妹成亲后,少了麻烦,屋里不过多个小妾和庶子女。”

  嫡妻也好,继妻也好,总得看男人的人品,黄二的人品差,既然婆母已经打定主意,人家女儿和人家妹妹,人家都愿意,魏昭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婆媳正说话,大夫人赵氏来了,赵氏请安落座后,徐老夫人道;“你玉娇妹妹的喜期定了,十日后送亲到辽阳,跟黄家公子成亲。”

  赵氏问;“母亲,四弟的婚事不是先办吗?”

  “你玉娇妹妹出阁,然后咱们家娶媳妇。”

  “母亲,玉娇妹妹的嫁妆一早已经准备好的了,喜期有点仓促了。”赵氏道。

  “黄家查了黄历,找人算的喜期,说农历八月宜嫁娶,为上吉,农历九月重公,不宜办喜事。”徐老夫人道。

  魏昭在心里算了下,十日后送亲到辽阳,路上耽搁五六日,二十日后定可到达辽阳城,一支送亲队伍,名正言顺,不能引人怀疑,发兵日期就是二十日后,这样推算,朝廷已在调集兵马,大军十日后出京。

  赵氏说;“玉娇妹妹陪嫁的丫鬟,她两个贴身丫鬟是要跟了去的,另外两个母亲看谁跟着去黄家,我问了其她的丫鬟,没人主动跟去,都说凭主子指派。”

  徐老夫人道;“玉娇的几个丫鬟都是家生子,一家子亲人都在侯府,自然不愿意跟去。”

  “母亲,玉娇妹妹远嫁,跟前没有娘家人,一帮小丫鬟也不晓事,依儿媳说,母亲把身边的大丫鬟派一个跟着玉娇妹妹,遇事也能有个商量,侯府陪嫁两房家人,都是母亲亲信之人,不过玉娇妹妹的房里都是丫鬟侍候,年纪大的仆妇,就是黄家姑爷也厌烦,跟在玉娇妹妹身边侍候还是这几个贴身大丫鬟。”

  徐老夫人思谋,派身边的那个丫鬟跟去合适,魏昭进言道;“媳妇看母亲跟前的大丫头春兰就好,人正派,可以做个心腹帮手。”

  赵氏附和道;“弟妹举荐的这个人媳妇看使得,春兰行事稳重,就怕母亲舍不得春兰这丫鬟。”

  “你们都说好,就这么办,□□兰跟着玉娇去。”

  徐老夫人喊:“来人。”

  春兰从外面跑进来,“老夫人叫人?”

  徐老夫人看着她,“不错。”

  春兰有几分姿色,尽心侍候主子,徐老夫人道:“我记得你一个人在侯府,父兄不在侯府当差。”

  “奴婢父兄不在府上,老夫人忘了,奴婢一个人买到府里。”春兰笑着说。

  “你为人稳重,做事认真,你随大姑娘嫁去黄家。”

  春兰一愣,慌忙跪下,“奴婢一直在老夫人身边,奴婢愿意一辈子侍候老夫人。”

  大姑娘徐玉娇要远嫁辽阳,大姑娘屋里的几个丫鬟都不愿意跟了去,贴身大丫鬟没有办法,主子指派不敢不从,春兰没想到轮到自己身上。

  “你一直跟着我,我知道你这个孩子妥当,才放心地叫你跟大姑娘去,这事就这样定了,你也回去准备准备。”

  徐老夫人一锤定音,春兰知道求也没用,叩头出来。

  慕容蕙站在门口,听见里面说话,没有办法,劝慰几句,春兰低着头回房收拾东西。

  魏昭跟赵氏一同走出积善堂,两人在岔道分开,魏昭快走到东院,看见徐玉娇朝东院走来,看见她站住,魏昭走过去,“进去吧!”

  两人走进院子,魏昭知道她有话说,走到正房廊芜下坐在美人靠上,徐玉娇靠着朱漆柱子坐,“二嫂,谢谢你!”

  她听妹妹徐玉嫣说了魏昭为她跟黄家谈判。

  魏昭无奈,“我能力有限,帮不了你。”

  徐玉娇神色淡然而平静,“嫂子,你为我做的够多了。”

  魏昭不知道说什么,如果这次她没看见黄二,感觉这门亲事还没那么差,及至看见黄二,清醒地认识到徐玉娇这门亲事从开始就没有任何希望,性格如徐玉娇对婚姻也不是没有期待,自己又何尝不是。

  魏昭把手放在她的手上,“玉娇,或许没那么悲观。”

  这句话她自己都不相信。

  “嫂子,我知道,你不用安慰我。”

  “那你嫁到辽阳,以后有事跟家里商量,三思而后行。”

  魏昭对徐玉娇说不出担心什么,也许是徐玉娇个性刚烈,让人不放心。

  “嫂子,这个家里就你真正关心我。”

  徐玉娇的声音里听出一丝难过。

  “玉娇,你有家人,他们也关心你,只不过他们身不由己,也有无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