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悍妒 > 第185章

悍妒 第185章

作者:为伊憔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2:13:15 来源:免费小说

  几个人吓得赶紧道:“太后娘娘,折煞我们了,可不敢当。”

  彼此见了礼,魏昭吩咐宫人,“看座。”

  魏大爷、大太太、魏二爷、二太太,魏三爷告座,都不敢大刺刺地坐下,侧着身子,拔直了腰板坐。

  大太太抢先说话,“我们紧赶慢赶,赶着正月初一来给太后拜年,乘船差点误了时辰。”

  “那天来都可以,不拘于正月初一。”魏昭不亲热,也不见疏远。

  大太太陪着笑脸,“我早说过,魏家就四姑娘出息,越走越高,初嫁侯爷,再嫁王爷,最后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太后,可是那句老话,命里有时终须有,这回好了。”

  大太太回头看一眼身后站着女儿魏蓁,“你素来跟四姑娘两个要好,你妹妹做了太后,你的婚事就不犯愁了,托你妹妹给你物色个朝廷官员。”

  魏蓁急赤白脸,小声埋怨,“母亲,看你都说的什么话。”

  魏廉把话头接过去,“还有你三姐,太后看着不错的,太后保媒,谁敢不依。”

  魏昭扶了一下额头,“文武大臣操心国事,娶妻是人家私事,还能逼婚?”

  魏萱满脸谄媚地笑,“太后是我四妹,谁要不答应,就是不给太后面子。”

  魏廉回头瞪了她一眼,“你一个姑娘家,没羞没臊的,婚姻大事父母之命,有你插话的吗?”

  魏萱低头,不吱声了。

  她大堂兄当初被人打伤了腿,现在走路跛脚,这回妹子做了太后,又开始扬眉吐气了,高兴地说;“以后看谁敢欺负咱们魏家?”

  魏昭曾考虑过是否抬举一下娘家,听了这话又改了主意,魏家人还是老实做人,于是道;“不管是谁,都要守朝廷法度,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时,一个太监走进来,“回太后,燕侯府的夫人小姐求见太后。”

  魏昭想,徐霈说四爷和容氏、徐玉嫣来了,道:“请她们在偏殿等,说我有客人,让她们稍候。”

  魏昭对父亲魏廉说;“你们大老远来京城,多玩几日在回去,没联系住的地方,我给你们安排,我京城里有间铺子,你们先住哪里。”

  魏廉清了清嗓子,“咱们把家里宅子留下几个老家人看着,我们就不回家了,以后在京城安家了。”

  魏昭看了看父亲,“京城开销大,住房可不比北安州,寸土寸金,你们要住哪里?想好做什么营生了吗?”

  这一问,把魏家人都问住了,本来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魏廉吭哧了半天,有几分恼怒,不敢发作,“太后方才不是说有间铺子让我们住?”

  “两间商铺我赏给兴伯了,兴伯年纪大了,留着给兴伯养老。”魏昭很不客气。

  大太太埋怨道;“太后出手可太大方了,京城两间好地段的商铺,还不值上万两银子,怎么赏给奴才了?”

  魏家人表面穿戴体面,骨子里小家子气。

  魏昭淡淡地说;“兴伯是本宫的亲人。”

  一直没说话的魏大爷,训斥妻子,“不会说话,你少说话。”

  魏昭看见父亲身后的魏元,露出笑容,对父亲说;“元弟留在宫里,以后同皇子们在上书房读书。”

  魏廉当然高兴,儿子能跟皇子们一起读书,天大的好事,对魏元说;“元儿,你留在皇宫上书房读书,要刻苦,别让皇子们瞧不起你,给你姐姐丢脸。”

  “是,父亲。”

  魏家其他人都羡慕魏元,太后单对魏元看重。

  魏家人一群人呼呼啦啦走了,就剩下魏元留下。

  魏昭命小凳子带他下去,自己过偏殿。

  迈步进偏殿的门,四爷、容氏、徐玉嫣都站了起来,三个人行礼,魏昭道;“自己人,不用多礼。”

  三个人落座,魏昭笑着问;“听说四嫂有身孕了?几个月了?”

  “回太后,四个多月了。”

  容氏一脸喜色。

  四爷徐询怜爱地望着妻子。

  魏昭替容氏高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恭喜四弟、四弟妹。”

  徐玉嫣看见魏昭心情激动,碍于魏昭的身份,不好亲近,魏昭抿嘴望着她,“章言任大理寺卿,我托了你三哥,回家跟老夫人替你说项,把你嫁给章言。”

  徐玉嫣杏目闪闪发光,又娇羞粉面通红,手里摆弄着手帕,不知道说什么好。

  魏昭对徐询和蓉氏道:“你二人在老夫人面前,也替你玉嫣妹妹说说好话。”

  容氏故意逗徐玉嫣,“我们帮倒是行,谁知道玉嫣妹妹愿不愿意,帮不好,还帮了倒忙。”

  徐玉嫣更加害羞,叫了一声,“四弟妹。”

  容氏道;“章先生在朝为官,门当户对,母亲那里应该没什么问题。”

  四爷徐询道;“玉嫣妹妹要感谢太后成全你跟章先生。”

  徐玉嫣含羞道;“谢谢二嫂。”

  魏昭对容氏和徐玉嫣道;“你们就住在宫里,我们好久没在一起说说话。”

  容氏看看徐询,徐询道;“她身子不便,还是住三哥府上,玉嫣妹妹也跟我们住三哥府邸,太后忙,别打扰太后。”

  魏昭笑说;“也好,四弟妹这身子,我还不敢留,反正你们以后住京城,进宫方便。”

  出了年,日子过得飞快,清明过后,几场春雨,天气回暖。

  散朝后,魏昭不坐步辇,步行回昭阳殿,走在夹道上,两旁巍峨高耸的红墙,雨后空气新鲜,程冉从后面追上来,走到魏昭身边,小声说;“太后,齐王的那个小妾生了。”

  魏昭淡声问:“是男是女?”

  程冉道;“女孩,齐王小妾难产,孩子生下来大出血死了,可怜。”

  “那边怎么样?有动静吗?”

  “那个玉屏姑姑没什么动静。”

  “等等看,如果不行,给她吃点药,让孩子早点生下来。”

  程冉出宫回去了。

  魏昭刚进昭阳宫,有太监报,“回太后娘娘,太后的娘家人进宫求见太后。”

  魏家人正月来的,过了年就住下没走,道;“让他们进来。”

  这回进宫来的只有父亲魏廉,魏廉行礼毕。

  坐下,说;“我们准备回去了。”

  这三个月,魏昭没管娘家人,如果好吃好喝供着,她知道魏家人常住不走了。

  魏昭命知素,“取二百两银子来。”

  拿给魏廉,道;“这二百两银子当盘缠,如今国库空虚,这是我的私房钱。”

  魏廉接过,心里不满,来京城求官,外孙做了皇帝,女儿做了太后,按理封母家,太后的父亲,怎么也要封公候,住了仨月没有动静,京城开销大,没办法要回北安州,而北安州的差事辞掉了,以为到京城就不走了,没想到灰溜溜的回去了。

  魏廉咳声叹气,“咱们魏家现在坐吃山空,日子拮据。”

  一群纨绔,日子拮据,还不知道精打细算,来到京城,手脚散漫,行事高调,尤其是大房,以为有太后这个靠山,以后荣华富贵,风风光光,大堂兄打着太后娘家人的旗号,自称国舅。

  魏昭肃色道:“父亲约束好魏家人,在北安州安分守己,我每年供给你们一定数目银两,不能保证你们有花不完的钱,只能保证你们一日三餐饱饭。”

  魏廉恼怒,现在的女儿可不是他敢教训的,忍着气,半晌问:“皇帝在大理国?”

  魏昭明白父亲想问什么,道;“皇帝我母亲带着。”

  魏廉想说什么,欲言又止,魏昭道:“我母亲是大理国王后,大理国王王宫只有我母亲一个女主人,一家三口,我母亲生活很幸福。”

  大理国王是难得的好男人,王宫里就王后一人,没有嫔妃,只有一个嫡子。

  魏廉神色黯然,告辞走了。

  魏昭站在宫殿门口,看着父亲走了,老远看见宋庭和金葵、周兴、常安朝这边走来,金葵身后跟着一个姑娘,魏昭的心突地一喜,书香,是书香。

  几个人上了台阶,魏昭一直盯着书香,书香怯怯地叫了声,“小姐。”

  “书香。”

  魏昭朝前走了两步,一把抱住书香。

  金葵道;“书香丫头病好了,不记得以前的事。”

  魏昭心情激动,抓住书香的手臂,“书香,你还记得我?”

  书香用力地点点头,“小姐,书香记得。”

  书香就忘记了在寒城的那一段,别的都记得,魏昭想,忘了好,忘了能轻轻松松地生活。

  “我们进宫里说。”

  大家走进昭阳宫,落座后,书香站在魏站身后,像从前做魏昭丫鬟时一样。

  周兴说;“刚才三爷来了。”

  “我娘家人过年时候来的,住在商铺里,要动身回去了。”又道;“兴伯,京城里的两间店铺变成你的私产,留着养老。”

  周兴摆手,“太后,我一个人要铺子做什么,生意每年分的钱,花不了。”

  魏昭笑了,“兴伯,你不要,我父亲可盯上了,我说赏赐给兴伯了,他没什么说的了,以后你别在窑里忙,你跟常安在京城看铺子,马家窑找人管。”

  “好,等我把马家窑的事安排好,就过京城来。”周兴道。

  魏昭又对金葵道:“金叔,朝廷完全开放跟漠北互市,你们大可放心地做。”

  金葵道;“朝廷支持,开放互市,现在南北客商,外藩夷人聚集在新北镇,新北镇的贸易繁荣。”

  魏昭问宋庭,“宋庭哥造船怎么样了?”

  宋庭道;“造大船,朝廷派一支船队,不是造一两艘船只,工程大,大约明年能完工下水。”

  知素和知意端茶上来,先捧给魏昭,然后依次端给金葵等人。

  魏昭看一眼宫殿一角的滴漏,正午了,吩咐太监告诉御膳房,赐一桌酒席。

  书香跟着魏昭回内殿。

  早朝,礼部尚书奏官员考绩的事,本朝规定,官员三年一考,不定期考核,魏太后命礼部把朝廷所有官员进行一次考绩,对官员政绩进行评价,确定等级,决定去留。

  魏昭注意听着,礼部尚书刚说完,一个太监从后殿走到她身边,小声说了几句。

  魏昭朝文武百官道:“没事散朝。”

  她走下御座,匆忙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