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悍妒 > 第179章

悍妒 第179章

作者:为伊憔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2:13:15 来源:免费小说

  秦远也没办法,回到宫殿里。

  “皇后,不然就答应众臣所请?众臣是信任皇后,相信皇后能力挽狂澜。”

  “秦将军,我倒是很奇怪,满朝文武从何而来这种想法,我又给了他们怎样的信心。”

  “跟着皇后的人,都知道皇后足智多谋,大家都愿意相信皇后,难道不是吗?仅仅是我秦远这样认为的吗?”

  秦远瞅瞅陈子风和宋庭,陈子风道;“我也跟秦将军一样的想法。”

  更深露重,文武百官跪在外面已经两个时辰了,魏昭担心,武将还好,文臣跪在冰凉的石砖地上,年老体弱的,受不了夜晚寒凉。

  一个太监跑进来,“皇后娘娘,不好了,有两位大臣晕倒了。”

  “快传太医院御医诊治。”

  魏昭匆忙走了出去,一走出殿门,扑面凉风,魏昭穿得单薄,冷风打透了,看见太监把两个年岁稍长的官员抬了出去。

  她望着宫前跪着的黑压压的朝臣,“众位大人请起,本宫答应你们就是。”

  夜风里女性柔软的声音,透着一丝无奈。

  宫门外,文武百官欢欣鼓舞,有的官员腿麻了,站不起来了,太监搀扶着起身。

  事出从权,礼部连夜准备登基大典,皇子幼小,又远在大理国,由太后听政。

  天刚蒙蒙亮,魏昭沐浴,里面穿雪白缘绣金龙和万福万寿绣衣,领约缕金配珍珠、绿松石、珊珊,外罩明黄织金寿字缎朝服,胸前挂有三盘东珠,戴上朝冠,朝冠上缀朱纬,珍珠、金凤、宝石、珊珊等。

  然后,在鼓乐声中,走出昭阳宫,乘御辇到太和殿,一步步走向象征权利峰巅。

  太和殿内正中御座空着,并排摆着一把龙椅,魏昭端坐在左侧龙椅,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文武百官又朝空御座叩拜,山呼万岁。

  颁布即位诏书,皇子萧烨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建晟,大赦天下,祭告宗庙、社稷。

  登基大典结束,便传来燕军已经离京城五十里。

  秦远、宋庭和陈子风在昭阳殿等候。

  内殿里,魏昭伸直手臂,知素和知意替她脱掉太后朝服,知素笑着说;“太后穿这身朝服,很有气势,不知道史官怎样记载,一定写史上最美的太后。”

  魏昭微微一笑,“也许还会写,红颜祸水,亡国的太后。”

  太监进来,“太后娘娘,秦将军他们在外殿等太后。”

  当魏昭一身素裳从内殿走出,秦远顿觉耳目一新,魏昭登基大典上穿着太后朝服庄重肃穆,此刻,纤柔素净。

  三人行礼毕,秦远道:“太后,燕军已经离京城五十里,明日就到了。”

  秦远听到探马送来的消息,急忙赶进宫。

  “燕军来的比预计的快。”

  徐曜早打来,晚打来,最终都一样,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宝剑,不如落下来安心,魏昭对三人说;“你们三位如果没有别的事陪我去欧阳大人府。”

  魏昭神色如常,没有吃惊恐慌,又对玉花说;“把我的琴取来。”

  玉花进去,抱着一把琴出来,秦远还想说什么,看魏昭心思放在琴上,试了一下琴,神情轻松,把话咽了回去。

  宋庭却说话了,“太后,我琢磨太后留在京城不妥,如果京城失守,燕军冲进皇宫,乱军中太后不安全,徐曜不想杀太后,他手下一干将士难保,不能容太后。”

  宋庭不放心徐曜,徐曜做法他本来看不惯,他不相信徐曜,如果徐曜听从属下谏言对魏昭不利。

  “不排除种种可能。”

  自己死于乱军之中,徐曜迫于属下部将所请,斩草除根。

  “既然可能对太后不利的情况发生,太后还是今夜离开皇宫,强敌压境,这太后不做也罢。”

  魏昭知道宋庭出于关心她,道;“新皇登基,昭告天下,我太后身份能说丢就丢吗?怎么对得起满朝文武对我的相信,既然已经答应,我就背负一份责任,尽该尽的义务。”

  “好吧,既然太后执意留下,我宋庭也不是怕死之人,留下便是。”

  魏昭不走,宋庭死都不会离开京城。

  魏昭吩咐玉花,“把琴拿着。”

  一行人出宫。

  欧阳锦的内伤慢慢好转,他便不再床榻上躺着,下地走走。

  小厮跑来回禀,“大人,太后娘娘驾到。”

  欧阳锦站在门口的台阶上,看见魏昭一身素服,在众人的簇拥下,翩然走来。

  身后丫鬟怀里还抱着一把琴。

  欧阳锦扶着小厮走下台阶,不能下跪,“太后,恕微臣不能行大礼。”

  魏昭微笑,“欧阳大人,我今特意把琴拿来,为欧阳大人弹奏一曲。”

  欧阳锦的笑容如浴春风,“不敢,折煞微臣。”

  魏昭看了看这方小院,小院里栽种一棵桂树,满院飘着桂花的幽香,魏昭回头对玉花道:“把琴摆在桂花树下。”

  侍女们抬出琴桌琴凳,玉花摆好琴,魏昭端坐琴凳上。

  黄昏的小院里飘出悠扬悦耳的琴声。

  秦远三人也坐在院子里听琴。

  桂花树下,魏昭一袭素裳,纤白指尖下流淌出琴音空蒙清逸,意境悠远。

  秦远和陈子风是第一次听魏昭抚琴,听得入神。忘了周遭的一切,忘了燕军逼近,这一刻,心灵宁静。

  太和殿,文武百官分立两侧,听着探马来报,“燕军已经围困京城。”

  满朝文武望着上方端坐的魏太后,燕军围困京城的消息带来的恐慌,渐渐平复,年轻的魏太后,一介女流,临危不惧,满朝文武七尺男儿,又怎是贪生怕死之辈。

  文武百官没有一人逃走。

  又一太监跑进来,“报太后,城外燕军喊话,叫太后开城纳降,否则,即刻攻城。”

  魏昭神态自若,站起身,“众位爱卿随本宫上城。”

  太和殿外登辇车。

  魏昭在文武百官簇拥下,缓步走上城墙,居高临下,放眼望去,城外燕军旌旗招展,器宇轩昂,排山倒海,气吞山河之势。

  隐约看见燕军众将领簇拥中一人,内穿银甲,外披雪白战袍,骑着一匹烈焰驹。

  徐曜朝城上望去,只见一抹明黄随风飘扬,魏昭屹立在城墙上,凛然无畏。

  魏昭伸手,接过身旁将士的弓箭,搭弓,嗖,一支羽箭射出,飞向燕军阵营,一个士兵拾起羽箭,箭上插着一封书信,士兵跑到燕侯马前,把书信递给徐曜,徐曜接过,展开一看,一行字:城在人在,城破人亡,退兵五里。

  第135章

  魏昭命士兵喊话, 几个士兵齐声喊:“城下燕军听着,我朝明日派使出城。”

  徐曜和燕军一干众将听见,汤向臣道;“侯爷,京城兵力不足,城中空虚, 但现在夫人做了太后, 夫人足智多谋, 如果死守城池,恐怕一半月攻不下来, 我们暂缓攻城, 等特使前来,听他说什么。”

  徐曜望着城墙上那个纤细袅娜的身影, 迎风屹立。

  “好, 我们收兵。”

  魏昭及文武群臣站在城墙上, 望着城下燕军有条不紊地退兵, 变后队为前队,队伍没有一丝混乱, 秦远道:“难怪燕军战无不胜, 军纪严明。”

  “明日早朝商议,何人出使燕营。”

  众文武百官跟在魏太后身后。

  魏昭率领文武百官下了城墙, 登辇离开。

  辇车朝皇宫行驶,前面仪仗开路, 四周大内武士护驾, 文武群臣乘轿骑马, 前呼后拥,官道上浩浩荡荡,甚是壮观。

  燕军已经包围城池,京城百姓人心惶惶,看到太后的辇车徐徐经过街道,文武百官跟随太后,没有人慌张,甚是从容,听闻魏后经历传奇,先嫁燕侯,后改嫁信王,做了太后,百姓想法简单,也许燕侯看在从前的情分,退兵了也未可知,京城百姓慢慢安心了。

  一路上,官道两旁站满了京城百姓,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小声议论,魏昭充耳不闻,她脑子里想着另外一件事。

  辇车驶入皇宫,停在昭阳殿前,魏昭下辇车,宋庭和陈子风、秦远三人下马,魏昭早传下懿旨,宋庭和陈子风、秦远三人可以骑马出入皇宫。

  几个人往宫里走,秦远方才看了燕军的阵营,真没有一点胜的可能,其实他心里是焦急的,只是面上不能表现出来,摸不清魏昭的想法,问:“徐侯能看在与太后过去的情分上,答应暂时退兵吗?”

  “不能。”

  魏昭回答很干脆,如果能,她至于离开徐曜吗?

  “我争取点时间。”她解释一句。

  仓促接下这个烂摊子,燕军就到了,根本没有给她准备的时间,即便败了,也不能束手就擒,开城纳降,哪怕有些微取胜的机会,她也要抓住,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几个人走进宫殿,长公公迎着,“太后回来了。”

  魏昭挥手,示意宫里人都退下,宫女太监悄悄退出去了。

  魏昭看跟前无人,问长公公,“我前几日偶然听到一件陈年旧事,齐王跟一个官员女眷私通,私通几年后,后来被人发现,偷着告到晋康帝跟前,晋康帝气恼,为了掩盖皇家丑闻,把那个官员放了外任,那个官员携家眷离开京城,长公公可知道,是真有这事还是世人或是萧节诋毁齐王,齐王风流,世人编排他,还是萧节别有用心想把他置于死地?”

  长公公思想片刻,“是有这回事,十几年前的旧事,当时皇帝宠爱齐王,知道了很生气,可还是维护齐王,把这件事压了下去,这件事知道的人甚少,不知道皇后为何突然问起此事。”

  长公公纳闷,就连旁边听着秦远三个也莫名其妙,如今京城被燕军围困,太后难道还有心情问男女私情之事。

  魏昭道;“听说齐王和那个官员家眷通过密道约会,可有此事吗?”

  长公公道:“这件事具体奴才不大清楚,奴才跟王爷去西南,齐王跟我家王爷关系不错,奴才只是风闻有此事。”

  “长公公,你能找一个了解这件事的人吗?”

  “康帝身边的人知道,外人不太清楚这件事,当年康帝为压下这件事,处置了知情的人,奴才这就去给太后找一个人来,他准知道。”

  长公公出去了。

  秦远三人都看着她,魏昭笑笑说;“我想找一点机会,不知道老天这点机会给不给我。”

  一会,长公公回来,领着一个年老的太监,老太监是侍候过晋康帝的,跪下叩头,魏昭和颜悦色,“本宫叫公公来,是有点事问公公,公公可知道当年齐王的风流韵事,比如齐王跟朝廷官员的女眷有染。”

  老太监想了想说;“老奴知道,当时老奴在御前侍候,先帝得知此事,叫人把齐王找来骂了一顿,自己儿子也没怎么样。”

  “本宫听说,当年齐王跟这个官员的家眷幽会,是通过地道,那个地道在哪里?”

  “回太后,据老奴所知,齐王相中这个官员的妻子,又不能公开在一起,怕引起世人非议,就在王府里挖了一个地道,这个官员的府邸,跟齐王府中间只隔了一条道,齐王就命人偷着挖了一个地道,经常跟这个女人幽会,这个官员畏惧齐王的权势,不敢声张,默许了他们往来。”

  “那后来这个地道还在吗?”魏昭问。

  “后来事情出了,这条地道就被先帝命人封死了,后来齐王被杀,齐王府封了,现如今齐王府空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