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悍妒 > 第174章

悍妒 第174章

作者:为伊憔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2:13:15 来源:免费小说

  其实,严王后早安排大理国的御医每日都为魏昭请脉,严王后通医术,亲自过问王宫御膳房魏昭每日饮食,饮食起居有专门的御医详细记录。

  姜院使和孟院判为皇后诊脉,就是走个过场,皇后产子太医院有一套严格的流程,这是特殊情况,事出从权。

  殿里的人都走了,碧珠和软玉扶魏昭躺下,魏昭轻轻抚摸圆滚滚的肚子,当初曾想打掉胎儿,要亲手结束这个小生命,心里挣扎过,如今庆幸没有拿掉胎儿,她这几个月切实感受到他的存在,一个小生命,是她孕育的,她体会到即将做母亲的喜悦。

  盛夏,烈日当空,清凉宫里四周镇着冰块,殿里的人却一点不觉得凉快,外殿里站着不少人,大理国王段司玄、瑛王子、秦远、陈子风,姜院使和孟院判也留在外殿,给皇后接生的是大理国太医院女医官、稳婆。

  王后严蕙卿守在女儿魏昭床前,一刻也不离开。

  姜院使和孟院判听内殿里的动静,脸色紧张肃穆。

  秦远和陈子风坐不住,秦远一直盯着内殿的紧闭的宫门,袖子里的手握紧,面部肌肉僵硬。

  陈子风后背衣衫湿了,出了一身汗,恍然想起辽军破寒城那日,他也像今日出了一身冷汗,手足冰凉,他命陈风堂的人打探魏昭的消息,魏昭一旦落入辽军之手,他准备不惜一切代价营救魏昭,这背后所做的,他没跟她说过,这一辈子只能放在心底。

  殿上众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喘,太静了,内殿里传来压抑的痛苦□□声,听得一清二楚。

  众人的心都提起来,段瑛走到殿门口,拧着眉,问两位御医,“这么久,怎么还没生?”

  姜院使和孟院判也紧张,但比另外几个人放松多了。

  姜院使经历这种事多了,一向沉稳,“女人生孩子急不得,有的人要生两三日。”

  段瑛不明白,“要生这么久?”

  大理国王段司玄道:“你母后生你时太医院御医说难产,生了两日,人都说女随母,你姐姐这是第一胎,怕不容易生。”

  大家焦急等待。

  申时,内殿里□□声,时断时续,一个宫女走进外殿回禀,“陛下,晚膳已摆上,请陛下及客人们用晚膳。”

  大理国王挥挥手,“这时候谁能吃下去,撤了吧!”

  女人生孩子,在鬼门关走一遭,内殿和外殿没人有心情吃晚膳

  天色渐渐暗了,宫女们掌灯,宫殿里灯火辉煌。

  殿里气氛压抑,秦远走出殿门,透透气。

  陈子风一直侧耳细听内殿的动静,里面魏昭每一声呻.吟,尽管很微弱,逃不过他的耳朵,折磨着他的神经。

  酉时,内殿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陈子风好像也卸了一身的力气,神经绷得太紧,经不起风吹草动。

  宫女碧珠走出来,兴高采烈,蹲身行礼,“给陛下道喜,皇后生下一个男孩。”

  内殿里,王后严蕙卿热泪盈眶,稳婆把刚出生的小婴儿交给她,她小心地抱着,稳婆眉开眼笑,说;“看小皇子真好看,长得多像母亲。”

  严蕙卿仔细端详,“这孩子像小昭刚出生一样。”

  魏昭躺在床上,冷汗打湿了头发,她脸色虚白,软玉拿手帕为她擦汗。

  严蕙卿把孩子抱过来,“小昭,你看看你儿子,五官周正,我从来没见过这样好看的婴儿,眉毛浓黑像他父亲。”

  严蕙卿突然打住话头,自觉失言,孩子生下没有亲生父亲,女儿心里一定很难过。

  魏昭筋疲力尽,浑身像水洗的一样,听母亲说,探头看看,小婴儿脸红红的,皱巴巴的,像个年长者,至于眼睛鼻子嘴,婴儿太小,根本看不出什么,她就是觉得很惊奇,头一次看见刚出生的婴儿,原来很丑。

  严王后抱着外孙,非常高兴,早已找好四个奶娘,严王后精挑细选出来的,四个奶娘都是汉人,身体健壮。

  “我饿了。”魏昭觉得肚子很空。

  碧珠端着托盘进来,托盘上放着一碗黄橙橙的粘稠的小米粥,上面一层米油,闻着扑鼻的米香,碧珠把托盘放在桌上,软玉扶着她坐起来,碧珠端起小碗,喂她喝粥,魏昭接过,“我自己来。”

  她是习武之人,比一般女子身体底子好。

  喝了一碗粥,肚腹饥饿感减轻。

  这时,姜院使和孟院判走进来,躬身道:“恭喜皇后娘娘,贺喜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顺利产子。”

  两人喜笑颜开,看上去真高兴。

  仔细检查婴儿,把皇后生产情况做了详细记录,准备拿回京城存档。

  闹了一阵,寝殿方肃静了。

  怕婴儿打扰魏昭夜里休息,严王后把婴儿抱走了。

  一个月后

  魏昭泡在温泉池水里,乌黑长发飘在清澈的水面,终于可以沐浴,说不出的舒服。

  往身体撩起一捧水,温泉水滑,看着水珠在雪白的手臂上滚动,在云霞观时,每日泡温泉池子,只是云霞观的温泉池子是在外面,靠在石壁上可以看见头顶的蓝天白云,想起很久没见子初,子初还不知道,他又多了个弟弟,他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泡太久了,她从池子里走出来,宫女服侍她穿上衣裳,碧珠给她松松地挽起发髻。

  一个太监走进来,“皇后,秦将军和陈堂主在前殿等您。”

  碧珠手里拿了一支珠钿替她戴上。

  秦远跟陈子风等在殿上,看见殿门口人影一闪,魏昭步履轻盈走上殿来,罗衣叠雪,体态婀娜,薄罗下腰肢纤细,不盈一握。

  秦远和陈子风站了起来,“皇后。”

  一个月足不出户,她几乎忘了自己是大雍朝的皇后,先皇册封的皇后,她能想象出当初萧重力排众议立她为后,遭遇多大的阻力,不说她出身低微,她曾是徐曜妻子的身份,朝臣们便难以接受。

  魏昭坐下,二人落座。

  陈子风道;“皇后不久要入京,我们好好筹谋一下,萧节掌控西南军,如果要有完全的胜算,我建议皇后朝慕容部落借兵,再加上严将军西泽州的十万大军,大理国出兵,秦将军联系西南军中旧部,占优势,这样皇后就掌握了主动权。”

  魏昭当即否决,“不妥,不能朝慕容部落借兵,胡人生性残暴,早有觊觎我中原之心,无异于引狼入室,我中原的矛盾,关起门是自家的矛盾,我舅父镇守西泽州,拒胡人于大漠,如果倾一州之兵,胡人将乘虚而入,慕容晏尚未统一胡族,如果打开北方门户,中原将大乱。”

  陈子风想想,从大局着眼,魏昭的顾虑确实有道理,也没坚持。

  秦远道;“萧节现在是皇帝,手握兵权,控制京城,皇后入京,不带一兵一卒,我怕有危险。”

  “我已有初步打算。”

  魏昭就把全盘计划说了。

  两人听了,魏昭的计划确实有可行性,没有异议,都表示赞同,陈子风说;“我陈风堂可以保证皇后的安全。”

  陈风堂高手如云,行事诡异,来去如风,且行踪不定,保护一个人和杀一个人一样容易。

  “我就知道有陈堂主我可以高枕无忧。”

  阳光透过敞开的窗扇洒入,玉石地面一片白亮的光,魏昭明澈的双眸如秋日的晴空,染上阳光,闪着星星点点的碎芒。

  “皇后相信我陈子风,我定不辜负皇后这份信任。”

  陈子风清朗的声音,眸色尽是暖意。

  如果不知道陈风堂主的身份,这位清雅温润如玉的男人,谁能想到是天下第一门派掌门,从来都云淡风轻,出手狠绝。

  商议定了,两个人离开。

  魏昭回到寝殿,寝殿里严王后带着娘奶和宫女们围着婴儿转,婴儿刚洗完澡,躺在床上,魏昭走过去,俯身看视,觉得很神奇,一个月小婴儿变化很大,不皱皱巴巴的,胖了,粉嘟嘟的,这要归功于严王后。

  严蕙卿抱起婴儿,递到魏昭怀里,“你抱抱。”

  魏昭还不太敢上手抱,犹豫着,严蕙卿说;“你托住腰,抱抱没事,前两日你瑛弟弟要抱,我没让他抱,男孩子粗枝大叶的,手重。”

  婴儿四个奶娘,白天和夜里分两班值夜,还配备专门的御医、嬷嬷,严蕙卿白天抱过来,让魏昭看看,别的不用她操心。

  魏昭接过孩子,抱住,小家伙软绵绵的,眼睛乌黑溜圆,嘟着嘴,粉团似的,着实可爱,。

  魏昭心里欢喜,抱着有点紧张,交给奶娘。

  严王后笑着说;“名字还没取,你给他取个名字。”

  “我想了几个字,不知道用那个名字好,反正不急,等我想好了再定。”

  婴儿眯眼,犯困了,严蕙卿命奶娘抱回去睡觉。

  魏昭对宫女说;“你们下去吧。”

  宫女们静悄悄地退下。

  魏昭挨着母亲坐下,严王后看着她,“你要走吗?”

  魏昭点点头,“我们已经商量好,后日动身去京城。”

  严王后忧心忡忡,她一直矛盾,当初她想要女儿留下这个孩子,如愿以偿地孩子留下了,女儿又要去京城为信王报仇,不同意她去,于情于理说不过去,信王死得不明不白,女儿论理应该替信王报仇,可是女儿入危险之地,万一。

  她拉着女儿的手,“小昭,你人单势孤,我求司玄派兵保护你入京。”

  魏昭摇摇头,“大理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没有刀兵之苦,如果两国挑起战争,我不忍为一己私欲,生灵涂炭,你放心,我有办法的,即便斗不过萧节,我有陈风堂的保护,不至于丢了性命。”

  其实,她不想连累母亲,毁掉母亲来之不易的幸福。

  “你一个女流之辈,能行吗?”

  严王后刚跟女儿团聚,不想又一次失去。

  魏昭反过来抓住母亲的手,“如果我有不测,孩子就交给王后了。”

  “小昭,你不能放弃吗?”

  “我跟信王没做几日夫妻,信王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立我为后,我是大雍朝的皇后,为他伸冤,讨个公道是我的责任,我不答应,秦远他们也要反,秦远对我有救命之恩,我也不能眼看秦远赴死,坐视不理。”

  严蕙卿幽幽地说;“可你如果出事,我可怎么活?”

  好像生离死别,太消极了,魏昭笑说:“你就当没有认我。”

  一句话,把严蕙卿招哭了,“你还是不肯叫我母亲,不能原谅我。”

  魏昭看母亲低声哭泣,犹豫一下,伸出手臂,抱住她,叫了声,“母亲。”

  严蕙卿停止哭泣,抬起头,激动地说;“孩子,你叫我母亲了。”

  母女拥抱在一起。

  二日后,魏昭跟秦远、陈子风离开大理王宫。

  沿途有陈风堂的人接应,魏昭和秦远乔装改扮,一路顺利,不日抵达京城。

  一行人自南城门进京,魏昭没有去陈风堂分堂,而是到自己在京城的店铺,店铺在京城最繁华地段,没有开张,宋庭已接到魏昭派田华捎来的口信,提前两日便已到了京城,在店铺里等魏昭。

  宋庭引着几个人入内,店铺是前店后宅,由于店铺一直关着,后宅无人,魏昭在店铺落脚,不引人注意,且有兵部尚书府照应,一般衙门不敢骚扰。

  就在魏昭入京的同一日,徐曜从夏平关发兵。

  第131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