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悍妒 > 第161章

悍妒 第161章

作者:为伊憔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2:13:15 来源:免费小说

  萧重一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魏昭坐在对面一张几后。

  萧重击了两下掌,自楼梯下上来一队侍女,端着酒菜,摆在案几上。

  萧重端起酒盅,“魏姑娘,我教子无方,你大人大量,没要了畜生的命,我喝三盅酒,算给姑娘赔罪。”

  “魏昭受不起,魏昭敬王爷三盅酒,谢王爷仗义收留。”

  说完,魏昭连喝了三盅,萧重同时也喝了,以酒盖脸,说;“我有一事,说出来如果冒犯姑娘,还请姑娘恕罪。”

  信王在自己面前自称我,而不是本王,二人关系亲密拉进一层。

  “王爷严重了,但不知何事?”

  旁边侍女把萧重的酒盅斟满,萧重端起酒盅,一饮而尽,心如擂鼓,这种感觉许多年没有了,手里的酒盅握得很用力,“我想求娶你,做我的王妃。”

  魏昭愣了一下,吃惊地看着他,想都没想婉拒,“王爷乃当今皇叔,身份尊贵,魏昭高攀不起。”

  萧重急忙说:“你听我把话说完,我的意思是你我结为夫妻,燕侯就死了心,我知道你一时不能接受,你我只做名义上的夫妻,它日如果你想离开,我绝不拦阻你,我萧重说话算数,你别急着拒绝,不妨考虑一下。”

  第119章

  信王的保证魏昭是相信的, 信王的为人魏昭也相信,否则师傅也不能跟信王过从甚密, 师傅看人极准的,把她交给信王, 深知信王人品。

  她没想过另嫁, 她已经失去了所有爱人的力气, 她这一生也不太可能爱上别人了, 可是只要她不嫁人, 徐曜就不能放过她。

  她抬眼看萧重,萧重表情严肃认真,接受萧重的提议,确实省却不必要的麻烦,对这个提议她还是有几分动心, “王爷, 魏昭空占王妃的名分, 对王爷很不公平, 王爷需要一位贤内助, 王府需要一位名副其实的王妃。”

  萧重的眼里蕴含着温暖,“王妃的位置, 除了你, 我不能给任何人, 你如果觉得平白占着王妃位置过意不去, 怕耽误我, 咱们有个约定好了, 我们做名义上的夫妻,你如果何时遇见喜欢的人,我无条件放你走,但如果有一日我喜欢上那个女子,你把王妃位置让出来,这样总可以了吧?”

  信王妃的名分空也是空着,她暂时借用一下,以拒徐曜,至于这名声,她反正是不在乎的,她这辈子不想再嫁,不是心里还有徐曜,而是空了的心,拿什么给人,嫁人不能全身心地对人,岂不是害人,她不用依靠男人自己能过上钟鸣鼎食的日子,她的钱三辈子都花不完。

  嫁人断了徐曜的念头,要不要答应,有几分犹豫。

  斜阳照入,南楼上面对暖香苑敞开八扇窗,淡金笼着对面的女子,极美的容颜,即便是世上最好的画匠都难以画出她醉人的□□。

  萧重生长在皇宫,后宫三千粉黛,都是倾国倾城的美貌,美人见得多了,王妃死后,他没对任何女人动过心,唯有眼前的这个女子让他愿意亲近她,她就像一束明亮温暖的光,吸引他靠近。

  魏昭没有一口回绝,鼓舞萧重,说道:“西南跟蛮戎接壤,为了西南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减少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灾难,平抚蛮戎,建立邦交、互市,常有蛮戎来朝,王府没有女主人,礼仪应酬,无人主持,你如果答应,以正妃的身份,协助我跟蛮戎交好,是我西南百姓之福。”

  萧重亲自执壶,给魏昭斟酒,不逼她立刻表态,“我提议有点突然,你没有思想准备,考虑几日答复我。”

  魏昭一扬手,广袖滑出一个优美的弧度,饮尽一杯酒,“我答应,但有个要求。“

  萧重心下一喜,急忙说;“你说,什么要求?”

  “办喜事不用兴师动众。”

  夫妻有名无实,繁文缛节免了。

  萧重没想到魏昭痛快地答应了,“你娘家哪里总要告诉一声。”

  至于皇家这边,他是当今天子的亲叔父,侄子也不能做叔父的主,萧重的辈分,头上无人能压住他,他只要把魏昭上了皇家玉蝶,两人便是夫妻,朝中无人敢拦阻。

  亲事定下,萧重给皇帝侄子写奏折,请立王妃。

  派人前往萱阳城魏昭娘家,通知一声,魏昭一嫁从父,二嫁自己做主。

  东院里,曹侧妃被信王禁足,萧节也被信王派人严加看管。

  离夫人最先得到信,信王娶魏昭为正妃,巴巴地当成新鲜事告诉曹凤琴,曹侧妃听了,差点气得背过气去,拿着帕子的手抖,“王爷真是鬼迷心窍了,娶一个再嫁妇为正妃,丢皇家的脸,王爷不是毛头后生,竟被魏昭那个狐狸精迷住,什么都不顾忌,燕侯休弃不要的女人,他捡回来当宝贝,真真是糊涂透了。”

  曹侧妃实在气得够呛,连信王都怨怼。

  离夫人的心态比她平和,谁当王妃,也轮不到她当,看热闹不怕事大,拨火,“曹姐姐跟着王爷十几年,当年也是皇帝下旨,跟王妃一起册封,一同抬入王府的,论资格,谁有曹姐姐劳苦功高,我都替曹姐姐抱屈。”

  曹凤琴越想越窝囊,提起当年,她跟王妃还有卫侧妃三人,由信王萧重挑选正妃,萧重没选她,落得信王侧室,生了庶长子,都翻不过身,这也罢了,王爷跟王妃看对了眼,自己也认了,王妃没有嫡子,她心里平衡了,现在王妃死了,凭空冒出个燕侯夫人,王爷不顾体面,硬要立她为正妃,这口气曹侧妃怎么能咽下去,魏昭年轻,正是如花的好年纪,万一生下嫡子,就是王府世子,自己和儿子萧节这辈子算完了。

  恨也无法,她禁足,连门都出不去,就算出去了,王爷的决定,谁能管得了。

  她左思右想,不能坐以待毙,当年封为侧妃,经常进宫,她刻意讨好宫里娘娘,跟太后娘娘走得近,还是修书一封,跟太后说明,别让萧重蒙骗了去,魏昭乃燕侯丢弃的女人,封为正妃实在有损皇家尊严和体统。

  当下,曹侧妃写下书信,找来心腹陪房,拿着书信,赶赴京城,送入宫中,直接交给太后。

  北安州,萱阳城。

  魏府三房里,魏廉气不打一处来,看着堂上低声哭泣的女儿魏萱,魏萱出嫁没多久,竟然被婆家送回来了,婆家人要休妻。

  魏萱啜泣,魏廉头大,质问,“你婆家说你私藏财物,可有此事?”

  魏萱抬起头,委委屈屈,“父亲,这能怨女儿吗?当初女儿出嫁时,陪嫁寒酸,到了婆家后,婆家人笑话我,婆母不待见我,夫君本来开始对我不错,怎奈他母亲看不上我,家里他又做不了主,婆母生病,我接手管家,我夫君是独子,家财早晚还不是我们的,我是拿了又能怎么样,分明是婆母故意设计陷害我,找个由头把我退回娘家,让我夫君娶个家境富裕的,嫁妆丰厚的儿媳。”

  魏廉气得怒喝一声,“住口,你像你姨娘一样,眼皮子浅,家当早晚是你们的,你急的什么,你现在犯了七出之条,你回来叫娘家给你做主,我丢不起这个脸,还好意思替你出头。”

  七出之一,窃盗,去。

  “魏家的女儿各个不争气,你四妹被燕侯休妻,你也被婆家退回,我这脸往哪里放。”

  魏萱哭着辩解,“婆母说我犯了七出之条,盗窃,我这算盗窃吗?谁管家不从中得点好处,辛苦受累不都为了捞点银子,再说这能怨我吗?我出嫁娘家陪嫁寒酸,连府里的丫鬟背地里都笑话我……..”

  “哎呦!这不是三姑娘,回娘家来了,谁背地里笑话你,你二姐姐羡慕你还来不及,你抢了她的夫婿,多有本事,你婆家金山银山的,你过着少奶奶的日子,怎么还哭哭啼啼的?”

  大太太扭着身子一步三摇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来看热闹的二姑娘魏蓁,听说三姑娘魏萱要被婆家休了,总算出口恶气,佯作关心地问:“三妹妹这是怎么了?有日子没回娘家了?”

  这娘俩过来看笑话,魏萱白了大太太和魏蓁一眼,小声说;“碍着你们什么事?”

  偏大太太耳朵尖听见,“哎呦,三姑娘这话说的,怎么不碍着我们的事,本来是你二姐的婚事,你截胡,倒是好好过,刚成亲几个月就让婆家送回来了,可见不是你的,抢去也没用,到头来什么捞不着,枉做个害人精。”

  大伯母指桑骂槐,魏萱受不住刚想回嘴,一个小厮跑进来,“三爷,信王府的人求见。”

  魏廉一头雾水,信王府,跟他没有联系,他哪里高攀上信王,不敢往好了想,寻思犯了什么事,不由紧张,“快请信王府的人进来。”。

  一个信使走进来,把一封书信呈上,“这是我家王爷给魏老爷亲笔信。”

  魏廉接过,急忙展开信纸,眼睛瞪大,不敢相信,又从头到尾看一遍信,诧异地问;“信王要娶我女儿为妃?”

  “回亲家老爷,我家王爷要娶你魏家的女儿为妻。”

  魏廉拿着信纸,兀自还不太敢相信,“信王要娶我女儿魏昭为正妃,不是侍妾?”

  来人肯定地说;“正妃,不是侍妾。”

  魏萱方才听傻了,这时方反应过来,怀疑地问;“那你家王爷知道我四妹嫁过燕侯,被徐家休了,她不是未嫁女?”

  魏萱是怀疑魏昭欺骗信王,否则,信王怎么可能立她为正妃。

  信王府信使,奇怪地看看她,“魏家女跟你有仇,你想拆散这桩婚事。”

  大太太撇撇嘴,“这话你可说对了,她这个当姐姐的可真恶毒。”

  魏廉瞪了魏萱一眼,“被夫家休了,不许你回魏家,我魏家丢不起这个脸。”

  信使告辞走了。

  二姑娘魏蓁高兴地说:“前阵子听说四妹的事,我还替她着急,现在好了,四妹离开侯府,又要嫁进王府。”

  大太太羡慕嫉妒,“你四妹离开侯府,嫁入王府,当信王妃,这越走越高”

  魏廉像做梦一样,女儿嫁入皇家,这么说自己就是皇亲国戚了。

  毓秀山

  徐曜披着氅衣从药泉里站起来,章言站在五六步远,“侯爷,卑职有辱使命,不能说服夫人,请侯爷责罚。”

  徐曜赤足一步步从池子里走上来,迈步露出长腿矫健有力,“点齐五千精兵,随我去西南。”

  章言知道不能阻止燕侯,仗着胆子说了句,“侯爷体内的毒…….”

  徐曜脸沉得像头顶天空阴霾,狠厉之声,犹如劈山断石“备马!”

  章言无奈,看着余勇,余勇张了张嘴,没敢劝。

  毓秀山通往西南的官道上,尘土飞扬,五千精锐骑兵,像一阵龙卷风,风驰电掣,风沙走石。

  第120章

  紫禁城皇宫

  慈宁宫里, 高太后手里拿着曹侧妃的密信,笑得畅快,对来给太后请安的皇帝萧弘说;“想不到不可一世的燕侯, 妻子跑了, 改嫁你叔父信王,好好给徐曜添添堵, 哀家为何要阻止这桩婚事, 哀家高兴还来不及,皇帝你说是吧?”

  皇帝萧弘愁眉不展,徐曜出了意外没有发兵京师, 探子报豫州牧冯匡没有奉旨撤兵,率领十万兵马杀向京师,有州县告急, 这真是多事之秋,萧弘平庸无能, 既无才干,又不懂治国之道,天下纷乱,没有铁腕手段, 缺乏平叛的经验, 举国一团散沙, 朝廷调兵无人服从, 各地方首次兵权的武将纷纷自立, 架空皇帝, 皇帝现在是孤家寡人,萧弘高兴不起来。

  高太后犹自说道;“皇上,既然皇叔请旨立魏氏女为正妃,皇帝下旨封妃,全国都知道燕侯夫人改嫁皇室宗亲,徐曜颜面尽失,出口恶气。”

  朝中多少大事,女人专门注重八卦,皇帝萧弘心不在焉,“就依母后,儿臣立刻下旨赐婚。”

  徐曜五千铁骑经过夏平关,谋士汤向臣已经带领三爷徐霈、许渭等人候着燕侯。

  远方大路上卷起黄土,许渭说;“侯爷来了。”

  徐曜到关前勒住马匹,众人纷纷上前觐见,徐曜下马,对众人说;“众位辛苦了。”

  汤向臣看燕侯精神抖擞,面带喜色,“侯爷身体恢复很快,道长说需一年调养,现在看只要半年,侯爷身体复原,依旧生龙活虎。”

  徐曜一路得知夏平关风平浪静,没有战事,其它几路人马也没有趁他离开,发动攻势,撤兵了,这几个月战局原地踏步,问:“我在深山中养病,现在夏平关这里没有刀兵,其它地方有没有异动?”

  “侯爷,在下刚要派人禀报侯爷,豫州牧冯匡趁着侯爷养病期间,率领十万兵马攻城占地,已经围住京城了,朝廷几经战事,现在已经是苟延残喘,无力应付,据京城内部消息,皇帝和太后想往蜀地跑的计划已落空,豫州牧冯匡沿途又招兵买马,打到京城已经二十万大军,把京城团团围住,皇帝无能,朝中没有可用之人,唯有兵部李尚书算可用之才,独木难支。”

  站在徐曜身后的章言,高声道:“侯爷,此乃天意,冯匡反了,想捷足先登,侯爷身体没恢复,正好看一场热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众将领士气高涨。

  徐曜对汤向臣说;“按兵不动,我去西南接夫人,朝中局势你们盯着点,朝廷军队抵挡不住冯匡的大军,太后和皇帝没跑出京城,必然要背水一战,拼个鱼死网破,我们等,等他们内讧,自相残杀,最后收拾残局。”

  不用损兵折将,不费吹灰之力,捡了个便宜,何乐而不为。

  朝廷风雨飘摇,已经穷途末路了,不堪一击,冯匡倒是看准了时机,燕侯徐曜罢兵,益州军惨败,钻了这个空子。

  三爷徐霈一直没说话,他想的不是战局,此刻忍不住,“二嫂冷静,头脑清晰,不是意气用事,离开是经过深思熟虑,二哥能够挽回当然好,不能的话,当尊重二嫂的意愿。”

  徐曜哼了一声,“我的女人,她要照我的意愿,她走问我答应了吗?休书是我写的,那是哄着她玩的。”

  徐霈不服,周围都是徐曜的亲信,说话不顾忌,“二哥,你不想休妻,可二嫂想离开你,见到二嫂夫妻好好谈谈,如果二嫂不答应跟你回来,你不能强迫她。”

  徐曜看徐霈的眼神冷冽,语气不善,“你什么意思,让我夫妻分开,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想都别想。”

  “二哥。”徐霈涨红了脸,“二哥,你不能再伤害她。”

  “这是我夫妻的事,与你无关!”徐曜冷冷地说完,翻身上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