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嫡次媳 > 第7章

嫡次媳 第7章

作者:春未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8:56:36 来源:免费小说

  原来这俩担心她受到冷待,如荼忙道:“我倒是无所谓了。”

  丁氏端茶递给如荼,“姑娘千万不要这么说,肃家虽然多事,人也复杂,可奴婢见孟夫人这个婆婆是很不错的,肃家军的威力咱们也是见到了的,您瞧咱们姑太太,丈夫一出事就那样了,可肃家之兵力会保您一世平安,姑爷威名远赫,您就更该好好的和姑爷处好,到时候得了姑爷喜欢,比什么都强。”

  离了肃家就要回越家,二嫁的越女还是一样被挑拣,说不定嫁的更差。

  知道乳母和丫头们都是好心,如荼点头:“我知道了。”

  一夜好眠,再次起来去请安的回廊下,她碰到了三房的儿媳妇田氏,就是三房平大爷的媳妇,她一身缟素,看着整个人都失了魂一样。

  见着如荼了,倒是有点人气了,还知道请安:“雍三奶奶好。”

  肃雍年纪比肃平大,所以田氏跟如荼请安,如荼笑道:“你是要一同去老太太那里请安吗?”

  谁知田氏摇头道:“我穿的这身倒是不好去了,我是专门来替昨儿的事情给您道歉的,我这会子就给您斟茶去。”

  想来也是杨氏派她过来的,怕如荼怪罪三房,虽然当时杨氏骂如荼骂的挺狠的,但是她毕竟是长房孟夫人的媳妇,这桩婚事更是公公肃恒定下来的,查清楚真相后,她也只好折中让儿媳妇过来了。

  这么一看,田氏也挺可怜的,如荼便道:“不必了,都是一家人,不讲这个了,虽然昨儿三婶那般无理取闹的指责我,但她毕竟是我的长辈,我怎么敢生气,也就不用道歉了,好啦,我要去请安了,你跟三婶说我不会怪罪就成。”

  虽然这越氏口口声声说不会怪罪,但分明记恨,田氏这点还是能听的出来的,她看着越女离开时的背景,无奈一笑,人家不原谅,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田氏身旁的丫头劝道:“少奶奶,我们回去吧,今日还有三太太的娘家人来,去迟了可不好。”

  田氏主仆又急匆匆的走了回去。

  **

  因为三房失了唯一的嫡子,老太太脸色也不大好,如荼去的时候,庆福郡主正亲自斟茶给老太太喝。

  今日这里坐着的都是大房的太太和奶奶们,还有几位姑娘,如荼在这里看到了一位很年轻的姑娘,她的气质与众不同,但凡燕京的姑娘大多高挑健美,她却带着一丝孱弱,眼睛雾蒙蒙的,浑身却又充满着一股别样的气质。

  她只简简单单穿着浅蓝色的夹袄,夹袄上无甚花纹,袖口和下摆却绣着栀子花,小小的一朵,却似画龙点睛一般。

  是个很有生活情趣,却又让人爱怜的女子。

  此时一见她进来,江夫人便对如荼招手:“雍哥儿媳妇,这便是我那侄女宛如。”

  第13章 为人对比

  方才打量这姑娘时,如荼已经呼之欲出了,但见江夫人介绍之后,只是肯定了心中所想,那江宛如起身要给如荼行礼,如荼避了一下。

  二人交情几乎也少,江宛如见了如荼颇有些自惭形秽,往常无论是在父亲蜀地还是沿途而来,总有人因为美貌骚扰她或者倾慕于她,让人烦不胜烦,本来她还担心以她的美貌会引起肃家男儿们互相残杀,现在看到如荼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边江夫人见侄女讷言,自然有几分担忧,弟弟和弟妹已死,这个侄女就是个孤女了,老太太虽然也是江家的人,但这些年孟夫人独生三子,孟夫人的长子肃雱已生了嫡子,明面上看起来老太太对她们这一房更好一些,但老太太因为这个重孙对孟夫人也偏向了不少。

  肃雍武艺也高强,甚至连肃茂都是一方雄才,以一对三,老太太再偏心江氏也觉得不可能因扶植自己的儿子,让那三个出事,所以她得知侄女要来,早已有了对策。

  若是侄女宛如能跟肃茂成亲,这女人的枕头风可比什么都厉害,那时候肃茂拉过来,势均力敌,老太太肯定会顺理成章的偏向她们了。

  所以这个计划中,江宛如至关重要,她若是能在两房游刃有余,不让孟夫人那房排斥,又能勾住肃茂,这个计划就通了一大半了。

  眼瞅着越女如此美貌,侄女竟然在越女面前自惭形秽,败下阵来,不和越女结交,让她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原本庆福郡主此人就因为锋芒毕露,让人人提防,不好打入孟夫人那一房,若侄女这样沉默寡言,恐怕这个计划就不成,但此事必须得徐徐图之,所以她心中焦急,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

  这边孟夫人和江夫人各自提起孙子和孙女,博得老太太开怀,老太太便对俩儿媳妇道:“杨氏为人也独了一些,以前我埋怨你们三弟不给正妻面子,荒唐的很,正妻没进门就胆敢先让通房生孩子,现在看来这还做对了,如果没有你三弟这样,三房就绝后了。”

  这话孟夫人不敢接,族里多的是孩子过继的,何必接个私生子回来,而且吧,三叔本身做的就是错的,亏老太太这种话也说的出口。

  她不接,江夫人说的那就顺嘴多了,“要我说那孩子听闻也是识文断字的,接进来倒也没什么,只是三房也就乱了,您放心,这事儿啊,我去劝劝弟妹就好了,她才刚走了一个平哥儿,身子骨还未大好,那孩子进来,两厢见面,怕也是心里存着疙瘩。”

  “瞻哥儿的娘,那就劳你多跑一趟了。”老太太心里好歹松快了一些了。

  江夫人笑道:“您看您说什么劳烦,这不都是一家人不是?”

  老太太见状,心中才开怀。

  从老太太处请安之后,韩氏和如荼一起去婆母孟夫人处,孟夫人跟她二人说道:“方才在老太太那里,我不好说什么,但是你二人是我的儿媳妇,我得跟你们说明白了。这家里万万没有嫡子未出生,就先生庶出的,若是你们实在是生不出来,再纳妾,即便纳妾也要那等身家清白的女子,切不可胡乱安排。”

  没想到孟夫人竟然如此作想,要知道但凡有些权和钱的男人,家里哪个不是三妻四妾,跟换着玩似的,这么一想,她才发现肃雍好像是没有伺候的人,韩氏那里只听丁氏提起过说给她身边的丫头开了脸,平日帮着韩氏管理一些内务,倒没有见过其他的妾。

  这也许就是孟夫人和江夫人的不同,孟夫人很讲规矩,她的规矩都是真的对女人好的,江夫人柔顺,她的好,大多数只是让女子顺从。就像方才老太太提起三房杨氏之事,但凡老太太真心心疼三房的,也应该知道杨氏的儿子刚死,她就立马让私生子进门,况且这私生子和肃平之死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便杨氏随口污蔑过她,作为女人,如荼觉得杨氏很值得同情的。

  所以孟夫人不想要这么做,江夫人却立马帮老太太去完成。

  她用利诱还是威逼手段,如荼没有兴趣,但江夫人为人落了下乘,也许这样在老太太眼中是合适的宗妇人选,在公公肃恒眼中,她是最顺从有德行的女人,但同为女人,还是觉得她少了同理心。

  想来以孟夫人的胸襟,自己即便和肃雍感情不和,日后在后宅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她也放心了一点。

  听孟夫人说完,韩氏和如荼只有心里高兴的,嘴上也连连答应。

  孟夫人见状,神态也轻松了一点,又对如荼道:“雍儿媳妇,你有没有什么东西要带给雍儿的?”

  可是肃雍不是才走了几天吗?如荼不解,但是看韩氏神态暧昧,她才反应过来,索性大大方方的应承下来:“我现下回去就准备了,到时候让我的丫头送给茵娘。”

  孟夫人笑道:“你们是新婚夫妻,再怎么好,也不为过。”

  所以这是创造机会让她和肃雍多接触,如荼适时的低下头来装作很害羞的样子,又让韩氏打趣了几句。

  回到房中,丁氏忙问:“三奶奶准备给三爷带什么过去呢?衣裳还是鞋子,要不要奴婢晚上赶制出来?”

  如荼赶忙摆手:“乳娘,不必劳烦做衣裳鞋子,他在驻军之处穿的是官靴和官衣,平日怕是操练穿的衣服也是特别制的,咱们做的恐怕他也没法子穿上。”

  丁氏脸一垮,“您说的是这个理儿。”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如荼忽然福至心灵,“不如我们送些甜点过去吧。”

  她和肃雍短暂的接触中,看的出来肃雍是极爱吃甜点的,只是孟夫人有些不喜,所以他不敢让家里的厨子做,在军中他虽然是将军头衔,但凛地地处荒凉,好吃的糕点恐怕也难得,所以不如她做一些甜点过去。

  橘柚拍手,“三奶奶的这个主意好。”拍完又小心翼翼道,“可是这样不是会得罪太太吗?”

  第14章 思春

  但正如橘柚所言,若是在小厨房做太多甜点,恐怕会引起婆婆不满,在如荼没有完全在这里立足的时候,她不敢贸然得罪。

  “这样吧,不如你们拿纸笔来,我自有妙计。”

  既然现下不能送甜点,那么望梅止渴也是可以的,她丹青自然是一绝,此时更是用心,她预备画八幅不同神态她本人的品点心的图像,尤其是食物,和时下水墨画的画法完全不一样,她全部是写实画。

  比如像荷花酥,这荷花酥形状如荷花一样,里面放的蜂蜜她都画出来了,相对应的,她跟自己画了一张穿着藕荷色映着睡莲的衣服坐在一旁品尝。

  茯苓瞧见了,啧啧称奇,“三奶奶,您这手太厉害了,这要是不留意,还以为是真的呢。”

  如荼笑道:“这才哪到哪呀,小蹄子赶紧帮我调颜料。”

  六幅糕点图,荷花酥、马蹄酥、桂花糕、千层糕、奶油松瓤卷酥、青梅糕,两幅甜品图分别说雪球玉兰片羹和七翠羹。

  她的形态则有望向窗边的,幽怨之情一下就看出来了,再有那等吃的很开心的图,还有特别馋的表情,总之形态各异,但是她就不相信肃雍完全不动心。

  杨氏之所以敢欺负她不就是清楚肃雍好不眷恋她,甚至还没有圆房的事情,如果她能拢住肃雍,这家里就没人敢欺负自己了。

  用一个红木匣子把画都装好,如荼让丁氏送到茵娘那里,孟夫人当然不会拆开儿媳妇的东西看,尤其是说里面是信件之后,她就更不想看了,万一有什么私房话,看了岂不是自己跟着害臊,索性让茵娘直接送了出去。

  三房平大爷的头七刚过,杨氏就能出来走动了,如荼在老太太这里看见杨氏了,杨氏此时倒是乖觉,一个劲儿的在老太太那里说自己不容易,老太太耷拉着眼皮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她们请安完了之后,江夫人顺势留了下来,如荼想,估摸着是劝杨氏把私生子接进门的事情,孟夫人也是这么想的,她让韩氏和如荼先回去,跟她二人道:“三房后宅除了你们三婶就没人生下孩子来,这私生孩子进门来,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总之这些事情你们千万别管。”

  如荼忙应诺。

  傍晚的燕京愈发冷凝了起来,如荼从来没受过这样的寒冷之苦,索性除了请安其余之处都不去,她这个院子里的下人大多数都是因为新婚被选过来的,按照如荼的吩咐,丁氏各自查探了一番,但凡可疑的都调离外院,平时她的饮食起居都由陪嫁来的下人一应照应,不假他人之手。

  肃家老爷,也就是如荼的公公常驻燕京,如荼轻易见不着这位公公,至于肃瞻肃雱二位,即便是没见过几面,但也知道这二位争世子之位已经白热化了,偏偏肃恒不轻易松口,现下肃瞻管着西京大营,肃雱则负责整个燕京的拱卫,当然,如荼心想肃雱有二位亲弟,肃雍则驻扎凛地,凛地面靠匈奴,肃茂驻守京畿。

  正常来说,孟夫人这一房其实胜算更大,这也是越鹏拼命要结亲的原因。

  如此想着,她心中该安定一些,但江夫人此人深不可测,这也是变数之一。

  这些事情来不及多想,三房杨氏同意让外室之子进门来了,还重新取名叫肃善,善者既有良善之意,也有“好”的意思,这个肃善虽然如荼也见了一面,他确实生的风光霁月,人也面善,性子虽然极是冷淡,但是生了一幅好皮相,连老太太都多看了几眼。

  肃雍虽然不在家,但见面礼如荼要送的,她让人送了文房四宝过去也算全了面子。

  出乎意料的三房的杨氏没有闹起来,她甚至还在外还感慨:“善哥儿是个好孩子,他姨娘我也接了进来,都是十分守规矩的。我就盼着等平儿的孝期过了,我且帮他找一房媳妇。”

  连带着杨氏的形象在宗族间也好了起来,老太太赏了她几回东西。

  说起来也唏嘘。

  常言道过了腊八就是年,宫里赐下腊八粥,江夫人已经带着儿媳妇庆福郡主进宫给恭妃请安,这位恭妃正是江夫人的女儿。孟夫人这边也极高兴,她长女镇南侯夫人肃纯回来了,她丈夫镇守在南边,她随丈夫也在外地,这次因为长子请封的事情才回来的。

  如荼在孟夫人这里看到了这位大姑姐,她兴致十分爽朗,完全没有旁人家做小姑子的那等难打交道的模样,看到她还特意送了一对手镯过来,她说:“三弟从小就跟我们不在一起,现在他成亲我也没有赶回来,你还别见怪。”

  从小不在一起?这件事儿如荼还没有听说过,当然她在孟夫人手底下,哪里敢随意打探,三房的下人又大部分是孟夫人新派的人,一点老人都没有,这些人很多即便撬开嘴,也知道是最近一年伺候的,能了解什么?

  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她关心道:“大姐,郎君和我堪堪相处了三日,你是他大姐,他的事情你能不能告诉我。”她其实也是看肃纯这个人人如其名,说话磊落,很好相处。

  肃纯也觉得这个弟妹言辞恳切,所以便笑道:“自然可以。”

  但孟夫人许久没见女儿了,哪里有如荼说话的份儿,等如荼再去找肃纯的时候,她却支支吾吾的,如荼心想,难不成是孟夫人说了什么不成,否则明明昨日肃纯是很愿意说的,今天却顾左右而言它。

  这样的话只有问肃雍本人了,也不知道肃雍收到她的画没有?

  此时肃雍才刚刚拿到呢,他在大雪天往山林跑了一早上才回来,听说家里有家信,他还以为是他那位哥哥寄过来的,看到红木匣子,红木匣子中闻到一股脂粉香味,“娘们唧唧的,肃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凉了。”

  再一打开,他的眼神就变了,这女人这是思春了吧?再不回去就出事了。

  第15章 睚眦必报

  自从江夫人从宫中回来之后就愁眉不展,听说是恭妃小产了,原本都安安稳稳的过了头三个月,谁知道胎儿还是没有保住,这对江夫人一脉来说不得不是个大打击。

  元昊帝年纪不小了,肃家明里暗里也送了好几个女人进去,身份最高的当然是肃恒的女儿,江夫人的亲女儿肃嘉,但肃嘉进宫之后虽然颇受宠爱,俨然听说还掌管宫中内务,但就是一直怀不上孩子,好不容易怀上了,江夫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她女儿就小产了。

  这边孟夫人心情却好了不少,嘴唇都是翘起来的,虽然高兴的很隐晦,但如荼知道,如果恭妃真的平安产子,孟夫人这一房恐怕就要听他们驱使了。

  肃家虽然权倾朝野,但也没有自立为王,要找靠山,有什么比亲外孙更可靠的。

  因为恭妃小产,下人们往郭琇莹那里跑的勤的多了,郭琇莹养在老太太处,因为早早许配给了四皇子,所以轻易不出来,当然了,她是未来的王妃,以前就无人敢轻视,处处礼遇,现在更是不得了,下人们都知道她虽然姓郭,但是是在肃家长大的,所以她的丈夫日后自然成了肃家的希望。

  孟夫人却毫不在乎,反而跟如荼道:“这么冷的天,你就别出来了,万一冻出病来怎么办?还是好生休养着,老太太为了大家也免了请安,我这里就更不用你来了。你也不用抬相信眼前的热闹,那未必是真热闹。”

  如荼是知道孟夫人为人的,轻易不打诳语,所以她说的,她也听进去了。

  一个肃家女怀不上也就算了,这么多人都怀不上,没问题才怪,郭琇莹表面看着风光,日后日子也未必好过。

  虽说她不找郭琇莹,但郭琇莹不会不找她呀,肃家有一方暖屋,是肃恒为了老太太专门建造的,里面百花齐放,堪为奇景,光为了维持温度,四周就得烧地龙,再有那鲜花品种也是当时稀有,便由郭琇莹为主广邀宾客上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