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1973 > 第108章

穿越1973 第108章

作者:易楠苏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1:38:31 来源:免费小说

  陈天齐一脸讶异地看着吴振华,他不过是区区几句话就让许翠林乖乖听话,心里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似乎从吴振华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怪不得柳三妹说一会儿要把戏台交给吴振华,他只要适时引导即可。吴振华自然会帮着她的。陈天齐看着柳三妹嘴角上扬了一个弧度,顿时觉得她才是真正的狐狸。那块心脏紧紧一缩,这样的她让他心动不已。

  等许翠林忙不迭地把通知书递给吴振华,又看着他递给柳三妹,接着眼睛巴巴地盯着柳三妹看,似乎想等他们拍完照就夺回来。

  陈天齐适时提醒,“我能考上大学,纯粹是柳家两姐妹的帮忙,不如你们采访一下婶子吧,让她谈谈教育孩子的经验,让别人跟着一起学习。”

  吴振华顶顶地看着他,又看了一眼柳三妹神色未变,淡淡吩咐小王给许翠林做采访,请她讲讲培养两个孩子考取大学的教育心得。

  小王一脸苦逼,心里暗暗吐槽,他就是个照相的,小学还没毕业,也就会认几个字,哪里会写什么稿子?不过,领导交待的事情,不能办也得办。

  小王只好硬着头皮记录下来,哪知道等一行人骑着自行车回去的时候。

  吴振华压根没说要他写的那些东西,他又是一脸茫然。

  而,等人都走了,许翠林还有些飘飘然,等她反应过来找柳三妹要钱的时候,人已经走远了。

  她想追上去,可又怕再遇到那个打断她腿的混人,她看了看自己的腿,果断把伸向门口的脚提了回来。

  下午放学,柳建国从学校接回柳金宝,回到家才知道通知书已经被三丫头拿走了,气得他直跳脚,和许翠林大吵了一架。这两个人,本来就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让谁,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三天过后,刊登他们的报纸就出来了。

  许翠林走在路上,听到大家都在恭喜她,立刻想到了什么,她特地跑到邻村的小卖部买了一份报纸,找到版面一看。傻眼了。

  上面只有三个大学生的学习方法,理想追求,顺便报导一下柳家村的情况。

  压根没有她什么事。

  她气得把报纸揉了又踩,直觉得心口疼。

  偏偏,回村的时候,只要是认识的人,全都一个劲儿地恭喜他,说她有两个大学生女儿,将来有福了。

  许翠林心里暗暗咬牙,那两个就是没良心的赔钱货,还能指望她们?

  一想到,两个女儿将来能挣大钱,却丝毫没有自己的份儿,她就挠心挠肺的肉疼。

  她白天想,夜里想,接连几天都失眠,闹得柳建国觉都睡不安生,又与她大吵了一架。

  现在,这老两口子的状态就是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还要从许翠林被李三打断腿说起,因为心疼钱,许翠林一开始是忍着的,可柳三妹宁愿在县城照顾她大姐,也不愿回来照顾她,柳建国更是直接装死人,什么都不管她,最后实在没法子了,她只能去医院看病。

  等她病好了,她把钱看得特别重要,甚至她还偷偷藏私房钱。很快就被爱财如命的柳建国发现了。

  于是,两人因为一点私房钱争吵起来了,谁也不肯认错。于是矛盾日益加剧,两口子都是一样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除了想要卖女儿赚钱这个目的,两人能够答成一致,无论做什么都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日子越过越差。

  柳三妹这次来村里,除了拿通知书,还特地把户口也迁出来了。这倒不是她想迁,而是户口迁到学校,才可以领到学校发的补贴。

  周强很积极配合的把她的户口迁出来了。

  第114章

  录取通知书已经拿到了,柳三妹就计划上北京的事情了。

  她现在需要安排好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她的腊肉和大米,虽然有钱东的帮忙,可还是剩下不少,平时有王五林一直帮她在卖腊肉和大米,腊肉每天都能销售五斤的量,大米平均每天也能卖到二十斤左右。

  这次,她可能很久不回来了,所以决定把这生意转让给王宏林。也不要他钱,只要他帮着多多的攒金银珠宝卖给她就行,她特地找过王宏林,他思考了很久才答应。他那供销局的工作恐怕要黄,上面大领导已经好几个月没回来了,工作根本开展不了。群龙无首的供销局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他这一家三口的,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第二件事情,是赵老六留给她的手下。他们这些人不定时去外地买珠宝等物,回来后直接转卖给她。她直接通知他们,买完货之后,直接到北京跟她交易,地址也都写给他们了。她在北京有两套房子,她给他们留的就是其中一套的地址。

  这两年,这些人也跟着她赚了不少钱,自然也不想丢了这条财路。所以,即使她跑到北京,路途有点远,也都答应了。

  第三件事情,就是大姐的事情。柳大姐因为生的是女儿,王宏林虽然很喜欢这个女儿,可他心里还是很遗憾的。在古阳县,多数人都非常重男轻女,王宏林也像大多数人一样想要个儿子养老。但是,柳三妹知道,八一年国家就会出台计划生育政策,柳大姐要想要个儿子,必须在八一年之就生出来,要不然以后即使想生也不太容易的。

  于是,她隐晦地鼓励柳大姐早点怀孕。她的女儿已经一岁半了,之前柳大姐因为生产时亏损的身子骨已经调整过来了,可以再次怀孕了。其实做为医生,她还是知道些生子的秘诀的。

  最简单的就是要调整自己的体制,把酸性变为碱性。可以提高生儿子的概率。这个就得需要多吃蔬菜。比如菠菜,番茄,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等来增加体内的含碱性。

  柳大姐听了似懂非懂,不过,她这人一向很听柳三妹的话,而且见她又那么为自己着想,立刻就把她说的这些食物记下来,按照她说的尽量多吃。柳三妹见她这么放在心上,便知晓,她也挺在意的。

  等柳三妹安排好这三件事情。过完年,正月初八,天晴气爽。

  柳三妹,柳二姐和陈天齐三人每人都带着几大包的行李上了火车。柳大姐一大早就过来送行,依依不舍的拉着两个妹妹的手。

  柳三妹只好安慰她,自己是去学习的,以后还会再回来。

  柳大姐听了直叹气,王宏林抱着女儿在旁边劝她。

  无论离别是多么的痛苦,可最终有的人还是要离去。

  柳三妹不属于古阳县,这个柳大姐早就知晓,她的心思一直在外面。否则她不会在十二岁的时候就独自一个人跑去北京玩,后来还去上海,甚至连大兴安岭都去过。

  她总觉得她这小妹似乎很喜欢大城市的生活,还有种让她摸不着的感觉。

  她有时候都觉得自己的想法很荒谬,明明这个人就在眼前的呀。

  可看到她坐着离去的火车,她才终于明白,她等这一天已经好久了。终于有种落实的感觉。

  很不可思议吧!可她就是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似乎,即使小妹不曾考上大学,她也迟早会离开那个家,这个城市的感觉。

  摇了摇头,柳大姐甩掉自己脑海里的胡思乱想,抱着女儿和丈夫一起回家去了。

  到了北京,刘海名过来接人,和他一起来的还有陈元生。

  刘海名看到他们一行人,眼睛一亮,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停地挥动手臂,等他好不容易挤到他们面前,早已经气喘吁吁。等他平静下来以后,主动帮柳三妹提东西。其实她手里拿的东西很少,只有一个书包,里面放些零碎的东西,重的包裹都被陈天齐提着了。

  五个人边走边说,刘海名带着点歉意,不好意思的说,“我爸本来也想来的,可他现在忙得很,各地学生都聚到北京来了,治安得跟进,忙得头晕脑胀的,你可别介意。”

  柳三妹把头发往耳后一塞,“刘将军这么忙的人,打扰他干啥。等我安顿好了,去拜访他才是。”说着摸了摸陈元生的肩膀,“你这小子,哑巴啦?见着我居然一句话也没有。”

  陈元生傻笑着摸摸头,“柳绝妹,你真的来啦!太好了!”

  柳三妹看着他脸上大大的笑容也挺开心的。

  柳三妹跟着两人走到门口,“居然有吉普车,刘海名,你小子行呀。”

  刘海名不好意思地红了红脸,忙摆手,“不是,这车是我爸的,我借过来用一用。”

  “刘叔还这么客气。”柳三妹说了一下地址,刘海名一愣,“住那里干啥,住我家呀,我家地方宽敞的很。”

  陈元生在旁边急了,“住你家干嘛?当然是住我家啦,我爸是她姑父。”

  柳三妹看着两个争执个不休,一捶定音,“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还是去自己家吧。”

  一月前,她就写信让方训帮他处理房子的事情了,原来的房客已经退了。房间已经重新打扫过了。

  钥匙就放在门旁边的石板下面,很好找。

  柳三妹打开门,里面干干净净的,十分舒坦。

  刘海名一见也没话了。“这房子现在北京已经卖到两千块钱了。你好几年前买的,赚翻了!”

  柳三妹随意的点点头。柳二姐听了却羡慕不已。

  柳三妹知道现在是因为情况特殊才涨了。等改革开放了,价格还会再往上涨的。

  陈天齐没想到柳三妹在京都也有房子,心里的压力更大了。

  他想到自己也攒了不少钱,听到这价格,心里虽然觉得有些贵,可他不想以后输给别的男人,于是暗自打量什么时候也要去看房子。即使现在不住,租出去也行呀。

  柳三妹是主人,住的是正屋,柳二妹和陈天齐选的是厢房。

  还剩下几间屋子,都先空着。

  把行礼往屋里一放,刘海名就要带着几人去吃北京烤鸭,柳三妹对北京烤鸭的滋味很怀念,当初来北京的时候,自己可是吃了好多。

  “现在北京挤了很多人,全聚德的桌子都不好定,所以,我昨天就去定了位子,现在过去,时间刚刚好,还不用排队。”

  一听这话,几个人也顾不得什么了,全都上了车。

  一行五人吃得那叫一个畅快,这顿是刘海名请的,他的爸爸一次性补发了十年的工资,他也捞到一笔不菲的小金库。现在,请顿好吃的,完全没有压力。

  柳二姐看着全聚德烤鸭店里面的食客,几乎全都是体面人,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浓浓的气势,看着这些人,她心里艳羡不已。

  吃饭的时候,又聊天。

  刘海名已经考上京都军事大学,他这背景将来妥妥的将军候选人呐。

  吃完饭后,天色已经很晚了,不好再唠嗑了,各回各家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两个人就来柳三妹这边报道了,他们今天约定了要一起去陈老师家拜访。

  听陈元生说小姑已经考上京都师范大学了,柳三妹就觉得可乐。

  “那不是说小姑现在是姑父的学生了吗?”柳二姐捂着嘴也笑着说。

  陈元生弯了弯嘴角,点点头,“是啊。听说,有一堂外语课还真的是我爸教的。”

  柳三妹逗趣的说,“那我小姑可以走走后门,到时候让姑父还能给她个高分。”

  陈元生苦着脸,“就怕我爸不肯,他看着好说话,其实对家里人更严格,我就是过来人。”

  见他抓耳挠腮,十分苦逼的模样,柳三妹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轱辘一下他的头发。他恼羞成怒的瞪了她一眼,不过,那双眼睛里全是笑意,看着就像猫学老虎一样,只有形似神不似。

  一行人到了陈家,没想到不是住在柳三妹几年前去过的那个四合院,而是一个更大的地方。

  陈元生解释道,“之前的四合院太小了,我爸给卖了,换了这个更大的。虽然我爷爷觉得有些浪费,可我爸铁了心的要买,最后,全家人举手表决,我爸赢了。”

  柳三妹点点头,看着这个地方,四周非常宽敞,尤其是这门口的两个小石狮子,非常有气势。

  进了院子,一抬眼就是道叠器考究雕饰精美的一字影壁,绕过庭壁就是一个四合院。

  这似乎更像是一个王府别院,虽然带着点历史的沧桑感,可样式却古朴大气。连大门上的雕刻都十分精美,木质长廊的精致雕工与青砖青瓦相得益彰。屋檐下都挂着大红的灯笼。

  院子里种了一颗几人合抱粗的老槐树,枝丫横生,因为现在还是晚冬,树上空空如也,没有一片树叶,但看着延伸的枝条,可以想象到了夏秋时节,这里一定是纳凉的最佳地方。就是现在,槐树底下还铺了一张木桌,桌子上面还摆放着一套青瓷茶具。

  院子四周都是抄手游廊,连着正房五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古色古香。

  陈元生带着他们沿着抄手游廊往里走,边走边说,“你们别看这房子挺新,其实是我爸重新找人翻修过。买来的时候,样子是非常老旧的。这是三进的四合院,一共有十三间厢房,我们家全部住在第二进院子里,客人来了就住在第一进。第三进现在还没收拾干净。我爸说等打扫干净了,在后面开一个门,再把前面给封死了,到时候租出去。”

  柳三妹的目光从游廊上面挂着的这些雅致壁画移过来,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姑父很缺钱吗?”

  陈元生皱着小脸,“爷爷和爸爸发的这十年来的工资全用来买这套院子了。”

  “这院子花了多少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