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灵异 > 宋魂 > 第21章 入局

宋魂 第21章 入局

作者:酒徒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30 11:42:29 来源:88小说

‘巡检不愧为太学才子,就是高明!’火光下,弓手和乡勇们一边各自散去,一边在心中暗自赞叹。

虽然总计相处才半年多一点儿时间,金牛寨的大多数弓手和乡勇们,却已经打心底认可了自家这位年青的巡检。

睿智,捞钱的办法多,从不吃独食,懂得变通。更难得的是,还让大伙在周遭百姓眼睛里的地位,齐齐拔高了一大截。

要知道,自古以来,吏都不是一个受尊敬的职业。老百姓害怕小吏背后的官府,心中却对他们本人充满了鄙夷。

虽然每当有弓手和乡勇的职位出现空缺,争抢者都会打破脑袋。但是,大伙图的都是当小吏能带来的收入和外快,而不是觉得这个职业有多体面。

甚至,有几个自称耕读传家的大姓里头。不愁生计的族长和爷叔们,还会对担当小吏的晚辈,冷眼相待。仿佛他们拖累了整个家族的声望一般。

然而,这种情况,在最近几个月,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随着那些鸡毛蒜皮般的小官司,被新来的韩巡检用各种匪夷所思的办法解决。随着找牛,找羊,打野猪,掏狼窝这种杂七杂八的琐事被处理,周遭百姓对待金牛寨的弓手和乡勇们,态度明显变得热情了许多。

以前百姓见到弓手和乡勇,基本就像躲瘟疫,实在躲不开了才会勉强打个招呼,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比哭还难看。

现在,虽然百姓们还是不愿意跟弓手和乡勇们打交道,至少躲得没那么急了。偶尔面对面碰到,还会多少给个笑脸儿。

特别是在韩巡检的才子之名传开之后,周遭百姓对弓手和乡勇的态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虽然这种改善,有很大程度是爱屋及乌,但是仍旧让“乌”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许多。

而那些自诩为耕读传家的地方大姓,对待家族中迫于生计去金牛寨当小吏和乡勇的晚辈,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偶尔族中某位长辈举行寿宴,以往被另眼相待,只能自觉靠门口就座的小吏,竟然也有了被族长叫到跟前坐下说话的资格。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族长问到的话题,依旧是关于金牛寨那位才气过人,“根子”据说也很硬的韩巡检,并且经常叫错小吏的名姓。

可能在家族聚会中座位靠近核心,能够得到族长和爷叔们的关注,又有哪个晚辈会拒绝呢?

况且,也不是所有族中长辈,都那么老眼昏花。有个别家族中的爷叔,就看得相对长远。

大抵是,觉得能写出“滚滚长河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才子,不会永远蛰伏于穷乡僻壤吧。

能够太学上舍就读,还有一位师兄手眼通天的才子,肯定也不会做一辈子从九品巡检。

而万一哪天韩巡检发迹了,做到了县令,知州,通判,乃至转运使,身边总得带几个用得顺手的亲信。

自家晚辈,说不定哪天就跟着韩巡检一道时来运转,鸡犬升天。

与其到那会儿,再跟晚辈缓和关系,攀扯亲情。倒不如,现在就做得像个真正的亲戚。

反正,也就是几句好话,几个笑脸,或者酒席上多填一副碗筷的事情,哪怕最后证明自己看走了眼,做人家长辈的,也不会有啥实际损失。

所谓人情冷暖,大抵如此。

冷的时候,能够用肉眼看得见。

暖的时候,也能用心脏感觉得清清楚楚。

弓手和乡勇们,感觉到了周围人对自己态度的变化,难免就会饮水思源。

而越是饮水思源,就越发现,像韩巡检这样会做事,会做人,还懂得带着手下弟兄一起发财的上司,打着灯笼都难找到第二个。

同时,他们也愈发相信,自家某些长辈们的推断,韩巡检不会在金牛寨干得太长,用不了多久,可能就会平步青云。

所以,金牛寨当中,哪怕有个别人,跟自家巡检从来都不是一条心,他们也不希望看到韩青在高升之前,被卷进某个漩涡当中。

而今晚当他们听到,韩青选择了装瞎,心中涌起的就不仅仅是钦佩了,还有莫名其妙的放松:“这样也好,这样,大伙都不会难做!”

然而,还没等王武和牛巨等人,将一口气松完。被火光照红的窗子,忽然敞开,巡检韩青的声音,再度从屋子内传了出来:“张帆,你去清点一下库存,把咱们最近半年,查抄没收得来的私盐,全找人搬到巡检所大堂里去!”

“王武,你去张家庄,征募百姓救火。今晚凡是参与救火者,发精盐二斤。火熄灭之后,立即兑现!”

“牛巨,你赶紧策马去县衙报信。把你看到的情况,如实汇报!”

“杨威、刘鸿,你们俩分头骑上马,去窦家堡,周家庄,李家寨,刘家窑征募人手,条件一样是精盐二斤。让大伙带着水桶,扁担,到三十里外起火点周围集合,等待调遣!”

“许蔷……”

“贾良……”

没等大伙做出劝阻,流水般的命令,已经一道接一道,从窗子内发了出来。

“这……”牛巨、王武、张帆等人,怀着不同的心情,答应着扭头看向窗子。借助火光,他们看到了一张苍白的面孔。

仿佛大病初愈一般苍白,嘴唇和眼角,却带着明显的乌青。

头发,鬓角,则湿漉漉的,像刚刚在河水里游过泳。

原本笔直高大的身躯,忽然变得有些佝偻,原本明亮清澈的眼睛,也布满了血丝。

“都愣着干什么?听清楚了就赶紧去!”韩青知道自己现在的模样一定非常狼狈,也知道自己忽然间改弦易辙,会给底下人带来何等的困惑。然而,他却没办法解释其中缘由,只好板起脸,高声命令。

半年多时间逐渐积累起来的威望,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验证。

虽然心中充满了困惑、犹豫甚至抗拒,当弓手和乡勇们,发现韩青话语里带上了怒气,立刻齐齐答应了一声“是!”,随即,小跑着去分头执行命令。

三十多里的山路呢,足够遥远。待大伙赶过去,该烧的也早就烧干净了。

巡检召集了十里八乡这么多人一起去救火,虽然代价高了些,可也等同于弟兄们找了几百个人做同伴。

无论粮草库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可能,让成千上百个赶过去救火者,同时“粘包”。(注:粘包,俚语,被攀扯诬告。)

此时此刻,韩青却顾不上管手下的弟兄们都怎么想。一边快速更换衣物,一边弯着腰,对着自己的胸口咬牙切齿,“记住,就这一次,绝对没有第二次。并且,你不能干涉我具体如何做。否则,我宁可跟你同归于尽!”

心脏处,没有任何回应。疼痛的感觉,却降低到了他可以承受的程度。

韩青觉得非常屈辱,却无可奈何。

他知道,如果在战争年代,自己做了俘虏,肯定连第一顿毒打都熬不过,就会变节投敌。就像刚才,他咬着牙坚持,最终,却没熬过那刀子剜心般的疼痛一样。

所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不过是让他自己有个台阶下。

所谓不能干涉他具体如何做,更是画蛇添足。

他已经被逼着跟“残魂”签订城下之盟了,后者还会在乎他用什么方式兑现么?

他的心脏被“残魂”掌控着,今夜敢出工不出力,后者自然有办法让他再度疼得死去活来。

……

弓手和乡勇们,动作很麻利。

半年来,从走私商贩手里查没的私盐,在一炷香时间后,就被大伙抬到了韩青平素问案的大堂上。

都是一等的青盐,白得像雪,细得像砂糖。弓手和乡勇们,平素洒到地上一点儿,都会心疼得直皱眉。今晚过后,却不知道还能剩下几斤几两?!

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更何况,很多乡亲古道热肠,原本缺的就不是奖赏,而是一个带头人。

随着王武、杨威、刘鸿等弓手,骑着骏马,打着灯笼,将韩巡检给出的救火赏格,在临近金牛寨的几个村落里,高声喊出。原本便被火光惊醒,一直在犹豫是否赶过去相救的百姓们,立刻有了动力,纷纷抄起家什,跟在了王武等人的马后。

永兴军路转运司第四粮草库所在的牛头山方向,火光已经照亮了半边天。但是,乡亲所打起的火把,依旧组成了一条条清晰的长龙,沿着山道,坚定地向大火的源头聚拢。

白天时刚刚下过雨,山路崎岖湿滑,所以大伙无论再热心,再着急,走得也不可能太快。等所有队伍,都在牛头山下聚齐,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

西北地区不缺驽马,韩青和他麾下的弟兄们,因为有马匹代步,所以比百姓们早到了足足一个半时辰。

但是,区区几十名弓手和乡勇,又能奈何得了已经烧红了半边天的大火?韩青组织弟兄们冲了几次,都无法靠近火场。只好一边在火场的外围上风口,砍伐树木,清理杂草,防止大火不受控制地蔓延,一边等待援军。

待百姓们差不多到齐了,粮草库的火势,也开始减弱。为了安全起见,韩青就将百姓分成了四队,由王武、杨威、刘鸿、张帆,各自带领一队,接力打水泼水,向下风口挤压火头。

这一招,效果立竿见影。

粮草库在最初选定地址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取水方便问题,所以距离溪流并没有多远。而牛头山虽然名字叫山,实际上,也只能算个丘陵,山头并没有多高。

百姓们在弓手的带动下,用水桶,木盆等物,接力打来溪水,顺风泼洒,坚持不懈。灭火的速度,渐渐就超过了火线向上风口倒卷的速度。

而随着火线被冷水压着,一步步朝下风口收缩,几段被烧塌的院墙,渐渐就露出了轮廓。

不像电视剧中所展现,任何建筑都是青砖碧瓦。即便是为西北前线提供支撑的粮草库这般重要所在,其院墙也是黄土夯就。

因为温度过高的缘故,倒塌的土墙已经完全变了形,表面隐约还有陶状结晶。被冷水一激,碎裂声不绝于耳。

“小心不要靠得太近,被热气烫伤!”韩青上辈子虽然没参与过救火,却在部队里,学过一些有关避免火焰伤害的知识,因此,果断向冲在最前方的乡勇和百姓们高声命令,“先集中力量,朝着一段院墙泼水,待其彻底不冒热气了,再泼下一段。别忙着往里冲,免得被火倒卷回来,给包了扁食。”(注:扁食,即饺子。)

“是,巡检!”

“哎,哎,知道了,巡检放心!”

“巡检高明……“

答应声轰然而起,中间还夹杂着明显的马屁声。弓手、乡勇和百姓们,不管理解不理解韩青的理由,都坚决执行了他的命令。

一段段倒塌的院墙,被水泼冷。更多的墙体,渐渐暴露了出来。仗着前来救火的百姓越来越多,韩青命令弟兄们稳步向前推进。

跨过湿漉漉的院墙,将冷水泼向院子里的其余火头。一波接一波,坚持不懈。

仿佛感觉到了百姓们的努力,老天爷在后半夜,又开始下起了雨。最初,还是淅淅沥沥,效果如同火上浇油。但是,很快就越下越大。。

“巡检是有福之人,连老天爷都帮咱们!”弓手,乡勇和百姓们,士气大振,高声叫喊着,向火场发起最后的进攻。

“关我什么事情,是老天爷不忍大伙太辛苦!”韩青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笑着回应,随即,又扯开嗓子,高声吩咐,“大伙注意脚下,没烧完的粮食会很热,小心把自己陷进去烫伤!”

“知道了!”

“遵命!”

“巡检放心!”

弓手、乡勇和百姓们,乱哄哄地答应。然后,继续朝粮草库核心地带高歌猛进。

“许蔷,贾良,你们俩各自带五名兄弟,搜索周围。”冲着大伙挥了挥手,韩青收起笑容,迅速将目光转向自己用熟了的两个乡勇小头目,“如果发现守粮草库的兵丁,甭管死尸还是活人,立刻给我带过来。”

“是!”许蔷和贾良两个,答应着去执行任务。韩青又抬手抹了一把脸上水,策马跨过已经冷却的断墙。

在大雨的作用下,火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弱。他其实已经可以去找地方避雨了,之所以留在火场附近,完全是上辈子在部队里养成的习惯,与同伴共同进退。

虽然,他留下来,也不可能帮上什么忙。

“唏嘘嘘……”胯下坐骑,好像踩上了什么东西,一边努力调整身体,避免跌倒,一边在鼻孔里发出委屈的抗议。

韩青快速低头,借助还剩下的火光,隐约辨认出,那是一具碳化了的牲口尸体。

头部轮廓朝外,看起来在失火之后,曾经试图逃走。却因为去路被院墙阻挡,最终没有逃过火焰和高温的波及。

不对,牲口尸体旁,好像还有一个烧成焦炭的人。

没有缩卷成一团,而是呈栽倒状。

韩青楞了楞,本能地跳下坐骑,拔出腰刀,试图用自家腰刀的尖部,在地上画个圈子,将人和牲口的尸体都圈起来,以供县城里的仵作检验。

“叮!”刀尖儿好像也碰到了什么物件,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韩青又是一愣,借着火光定神细看,却发现,是一个破碎的陶罐。

三斤装黄酒坛子大小,因为是陶器的缘故,承受住了大火的高温。此刻被雨水一泡,沿着破碎的边缘,隐约扩散出了一圈圈亮光。

是油渍!

没烧干净的油渍!

韩青饶是事先已经有所猜测,依旧被自己刚刚发现的隐情,惊了一哆嗦。

有人故意纵火。

然而,太火烧了这么久,却没扩散开。

老天刚刚开始下雨,火头就立刻减小。

起火的,是粮草库。

里边,却未必还有多少粮食!

这套路,他上辈子在影视剧里,看到过无数次,简直是烂到不能再烂的老套路。如果写成小说,肯定会被读者骂个狗血喷头!

今晚,如此经典的套路,却活生生地,在他面前重现!

“我说过,你也答应过,没有第二次。”果断跳上坐骑,韩青拨马便走,同时对着自己的心脏,郑重宣布。

“我什么都没看见,也无能为力。”

“别逼我,疼死我也不会管。大不了,身体还给你。我去做孤魂野鬼!”

……

快速在心中咆哮着,他策马冲出粮草库。

身背后,暴雨伴着夜风,直落如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