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聊斋:书生当拔剑 > 第198章 红嫁衣

聊斋:书生当拔剑 第198章 红嫁衣

作者:蜀三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8 06:11:03 来源:88小说

次日里,成名带着蟋蟀来到市场与人下注。

果然不出所料,这只蟋蟀灵活无比,体态虽然不占优势,但气势很足,连连得胜。

有人眼馋,开高价收购,但却被成名拒绝。

赢回了以前倒贴的钱,成名不再与人斗,匆匆离开市场来到县衙上次蟋蟀。

负责验收的县衙师爷一看,不由沉下脸来:“成秀才,你又想随便拿一只来充数?”

成名笑了笑道:“师爷稍安勿躁,这只蟋蟀个头虽不大,但却十分善战,师爷要是不信,可以挑一只来战。”

眼见成名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师爷半信半疑,让人挑了一只青线黑蛉放到斗盆中。

成名将自己那只蟋蟀也放了进去,不等开撩,那只蟋蟀便已经仰头振翅,仿佛一只斗鸡一般冲向对手。

那只青线黑蛉竟然不敢应战,掉头便逃。

师爷不信邪,用逗草将两只蟋蟀分开,稍顿,再用逗草撩那只青线黑蛉。

这次,那只青线黑蛉终于开始进攻了。

但没想到,刚一冲过去,成名那只蟋蟀却一跃而起,飞到那只青线黑蛉背上撕咬。

“快分开,快分开……”

师爷生怕那只青线黑蛉受伤,赶紧将两只蟋蟀分开。

毕竟,这只青线黑蛉也是要交上去的,万一受伤了,断腿了,他可交不了差。

“怎么样师爷,现在信了吧?”

“厉害厉害,你这只蟋蟀哪里弄来的?”

“不瞒师爷说,这只蟋蟀乃是不才无意中捉到的,去蟋蟀市场斗了一圈,无一败绩。”

“哈哈哈,好,好,你这一只能顶十只,今年的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

成名拱了拱手:“多谢师爷,对了师爷,麻烦带个路,不才想见方大人。”

“嗯?难不成你想讨个赏?”

师爷有些不高兴了。

本来,收到了一只上好的蟋蟀,他还想自己去找老爷讨个赏,这要是成名去了,他岂不是就失去一次大好机会了?

成名猜中了师爷的心思,笑道:“是这样,不才是想去找方大人请辞。”

“请辞?”师爷愣了愣。

“对!不才不想担任里长了,所以要当面与大人讲一声。”

师爷皮笑肉不笑道:“成秀才,这里长一职可是你们乡里大力举荐的,恐怕不是说你不想当就不当的。”

“那还是先找大人讲一讲吧,万一大人同意了呢?”

“行吧,随我来。”

“多谢师爷。”

不久后,师爷带着成名来到内衙找到了方县令。

一听成名的来意,方县令不由脸色一沉:“成秀才,你当这件事是玩过家家?你说不当就不当?”

“大人,不才主要是有要事在身,要出一趟远门。”

“你有什么要事?”

“是这样,不才经人举荐,准备去钱塘县读书……”

没等成名说完,方县令抬手打断:“等等,你去钱塘县读书?你在家里难道不能读书?”

“大人想必听说过文道书院吧?”

方县令不由愣了愣神:“文道书院?你要去文道书院读书?”

“是的,不才是经吏部的严文清严大人举荐,好不容易才有了进入文道书院的机会。”

此话一出,方县令不由脸色一惊:“你说什么?吏部的严文清严大人举荐你的?你怎么会认识严大人?”

其实,成名哪里认得严文清?

严文清是文道书院的第一批学生,殿试考了二甲第一名,之后留京为官,如今已经是吏部郎中,官居从五品。

这是周羽给成名出的主意。

相信方县令也不敢去问严文清,而且就算问了又如何?周羽出的主意,严文清自然会全力配合。

“以前严大人在钱塘读书时,不才曾去过一次钱塘,通过一个同窗认识的。”

听到这话,方县令忍不住与师爷对视了一眼,随之脸色一变,满脸堆笑,从太师椅上走了下来,一副亲亲热热的样子。

“唉呀,成秀才你说你,有这样的关系怎么不早点告诉本官?

快,快坐……来人,上茶!”

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万一是真的,方县令可万万招惹不起。毕竟,吏部的一个郎中想对付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还是很容易的。

如果是成名扯谎,回头再收拾也不晚。

坐下之后,方县令一脸热情道:“成秀才,要不你还是留下来当里长,本官可以答应你,以后上次蟋蟀一事你就不用操劳了,本官会想法子。”

方县令心里有数,成名不想当里长就是因为蟋蟀一事操碎了心,也倒贴了不少银子。

结果,成名却拱手道:“多谢大人!只是,严大人说了,他已经向他家先生,也就是周解元写了一封举荐信,让不才尽快去书院读书。”

此话一出,方县令不好再多说了。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成名真要是有这样的关系,以后一旦考中功名,哪怕只是举人都有可能做官。

如果他坚决不同意成名请辞,万一激怒了严文清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好的法子还是做个顺水人情,也免得闹成水火不容。

于是,假惺惺叹了一声:“既如此,本官也不好阻扰你的前程,在此,本官也提前恭贺你早日考中功名,说不定咱们哪天还能成为同僚。”

“多谢大人。”

“不必多礼,这样,明日本官派师爷下来办一下交接,交接完了你随时可以离开。”

“多谢大人!”

次日,师爷带人前来办理了交接。

自此,成名也总算是解脱了,不用再为上交蟋蟀而犯愁。

为防事情有变,夫妻二人将院子委托给一个朋友代为出售,待收拾好东西之后便雇了一辆马车前往钱塘县。

周羽则带着学生继续在外游历。

不过,周羽已经亲笔写了一封信交给成名,让他到了钱塘县之后去找尹文礼,到时候尹文礼会安排成名入读文道书院。

等到冬季来临之际,一行人方才开始返程。

这一天,来到了一个名叫平洛的山间小镇。

周羽与一众学生在镇外找了一处河滩扎营,准备捕捞些鱼来烤烧,晚上在此过夜。

于是,一众学生开始分工,有的去捞鱼,有的拾柴火,有的搭棚子。

另外有两个学生则去不远处的镇里,准备再去酒馆里买些酒回来。

这两个学生一个名叫田野,一个叫范守林,二人乃是同乡,又是同窗,同一年考中秀才,又同时一起进入文道书院,关系一直相当好,堪称莫逆之交。

来到镇子里,二人发现街面上几乎没人,而且家家户户都关门闭户。

二人也没多想,毕竟现在已近傍晚时分,或许山里人家歇的早。

一直走到场尾,终于见到一家客栈。

“二位客官住店还是打尖?”

一个伙计迎上前来询问。

“不住店,买酒。”

“哦,二位这边请有。”

伙计带着田野二人走到摆放酒坛的柜台边,介绍道:“我们这里有陈年的花雕,有高梁酒,有五谷酒,不知二位需要哪一种?”

“陈年花雕怎么卖的?”

“如果买一坛的话二两银子,打散酒三百文一斤。”

“行,来两坛……”

付了银子,范守林看了看空荡荡的大堂,忍不住问:“小二,怎么都没客人?”

“对啊……”田野也接了一句:“天色还没黑,街上怎么一个人影都没有?”

闻言,伙计脸色一变,小声道:“二位客官难道没听说,张家大宅闹鬼?”

“闹鬼?”

田野与范守林不由对视了一眼。

“看来你们还真是不知道……罢了,不知道也好,趁天还没黑,二位赶紧离开吧。”

二人的好奇心已经被勾了起来,岂肯轻易离开?

“小二,反正也没客人,你不妨给我们讲一讲。”

田野摸出一小把铜板递了过去。

“多谢客官,多谢客官。”

伙计眉开眼笑收下小费,又热情地招呼二人坐下,然后绘声绘声讲了起来。

“要说起这张家,在咱们平洛镇一带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连县太老爷都要亲自登门拜访。

前些日子,张老太爷最疼爱的孙儿带着两个下人去河里钓鱼,结果也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失路掉到了河里。

两个下人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跳下水去捞人。

人倒是捞起来了,但却昏迷不醒,腹涨如鼓。

抬回张家之后,张老太爷气得当场背过气去。好在张家人多,赶紧去请了郎中过来。

经过一番救治,张家小少爷终于醒了,但却一直咳血,据说是内脏破了。

张老太爷急的不行,不惜花费重金四处聘请名医前来医治。

可惜,治了几天,张全终究还是没挺过去。张老太爷悲怒之下,命人将那两个下人装进麻袋沉了河,说是陪葬……”

“这也太过分了吧?”

听到此话,田野不由皱眉说了一句。

伙计叹了一声,苦笑道:“没办法,那两个下人是签了卖身契的,就算告到官府也没用。”

此话倒也不假,签了卖身契那就属于家奴,生死皆由主家处置。

“更过份的还在后头……”

伙计又叹息了一声,继续讲述前因后果。

“那张家小少爷名叫张全,年方十六。去年,张家测八字给他配了一门婚事,女方小名叫霞儿,家里的条件一般,只能算是小富之家。

只是,张家想着双方八字比较合,也就没去讲究门当户对。

原定的婚期是明年三月,这眼看着婚期快了,在这节骨眼上张全却出了事,张家自然是很悲痛的。

这一点,大家也可以理解,毕竟丧亲之痛。

但问题是,张家之后的行径就太过了……虽然他们不承认,但这事大家伙儿心里有数……”

“他们做了什么?”

“他们……唉……”

伙计长长叹息了一声,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态。

见状,范守林气哼哼又摸出十余枚铜钱放到桌上:“现在可以讲了吧?”

“当然当然,刚才,不是想喘口气么?”

伙计飞快地将铜钱收了起来,又起身笑了笑道:“二位稍坐片刻,小的去给二位倒杯茶。”

茶倒来了,伙计这才继续开讲。

“就在那张全死后的第三天,霞儿姑娘突然不见了,村里村外找遍了也没人。

于是乎,一时间流言四起,不少人说霞儿姑娘一定是因为悲伤过度,所以投河殉情。

但是霞儿姑娘的爹娘不相信女儿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依然四处寻找女儿,还去过张家。

其实,当时也有人猜疑霞儿姑娘是被张家给悄悄掳走了,只是没人看见,也不敢随意讲出来。

包括霞儿的爹娘也有这样的想法,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去张家寻女儿。

他们找上门询问,张家不仅不认,还毫不奉情地将他夫妇二人给轰出门。

回去的路上,霞儿姑娘的娘亲因为悲伤过度,晕倒在地。

之后……就再也没有醒转过来……”

说到这里,伙计又停了下来,喝了口茶,平复了一会心情,这才继续讲之后的事。

“好在,老天有眼。

那一天,张全终于下葬了。按理说,像张家这样的大户人家,丧事都是很隆重的。

偏偏,这一次却很低调,竟然在大半夜出丧,天没见亮人已经下葬了。

对此,大家都很奇怪,哪有大半夜下葬的道理?张家这是玩的哪一出?

过了两天,张家出事了。

那天晚上,张老太爷正坐在厅堂中与两个儿子交谈。

突然间,霞儿姑娘身穿红嫁衣出现当场,双眼滴血,指甲锋利,冲着张老太爷父子怒喝,我要挖出你们的心,看看到底有多黑……”

“等等!”范守林抬手打断:“我说小二,这些细节你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你不会是在给我们讲评书吧?”

“咳……”伙计干咳一声,讪讪道:“细节不重要,反正差不多就是这样,小的也是听别人讲的。”

看来,这小子颇有说书人的潜质。

“行行行,你继续讲。”

“嗯,且说……咦,我刚才讲到哪里了?”

“讲到霞儿姑娘出现在张家……”

“对对对,且说那霞儿姑娘身穿红嫁衣出现当场,双眼滴血,指甲锋利,冲着张老太爷父子怒喝,我要挖出你们的心,看看到底有多黑。

张家父子吓得魂飞魄散,一边大喊大叫,一边找地方躲藏。

结果还是没有逃脱,父子三人皆死于当场。

接下来,霞儿又开始杀人……不过,她并没有杀府中的下人,只是追着张家的人杀,说是要将张家灭门,否则难消心头之恨。

要说这府里的下人,有的是完全蒙在鼓里,但有的却心里有数。

为什么霞儿会有这么大的怨气?

相信二位客官也知道,自古以来,谁都怕遇见身穿红嫁衣的女鬼,那是厉鬼中的厉鬼……”

这话倒也没错,红嫁衣女鬼,一向就被传的很邪乎,连不少江湖术士都要避而远之。

而且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红衣女鬼大多都是冤魂不散的,穿嫁衣的,更是凶上加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