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聊斋:书生当拔剑 > 第138章 人物再升级:翰林

聊斋:书生当拔剑 第138章 人物再升级:翰林

作者:蜀三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8 06:11:03 来源:88小说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终于结束了。

山谷中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捣毁了总坛,周羽一行人马不停蹄,继续去捣毁分布在大山中的各处据点。

相对来说,捣毁各处据点就容易多了……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镇南王那边自然也知道了,那是又惊又怒,暴跳如雷。

盛怒之下,竟想调动大军前去围剿周羽等人。

“王爷三思,属下以为,此事需谋定而后动……”

一个名叫柳志的幕僚上前相劝。

镇南王怒道:“事到已至,还有什么可犹豫的?那姓周的太可恨了,居然敢与本王爷玩阴招。”

“可是王爷你想想,靖安侯之所以这样做,其目何为?

他远在江南,却莫名其妙跑到这里来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难道真的是为民除害?

他的目的,肯定就是借此机会逼王爷动手。

王爷要是不顾一切调动兵马,岂不正好中了他的奸计?

再说了,他毕竟是堂堂靖安侯,要是咱们灭了他,朝廷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对王爷不利,所以……”

“荒唐!”

这时,另一个幕僚似有些不屑一顾喝了一声。

“柳兄此番言论恕汪某不敢苟同。姓周的已经欺负到王爷头上了,这样还能忍?

况且,就算咱们不动手,你以为朝廷就不会动手?

目前的情况相当明显,这姓周多半就是奉了朝廷的命前来对付王爷的。

他抢先对付天一教绝不是巧合,肯定是暗中调查过,所以才会抢先一步,想削弱王爷的实力。

王爷,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咱们的行动必须提前,要不然等到朝廷部署完毕,那时候王爷才真的被动。”

“没错,汪兄言之有理……”

一时间,一众手下纷纷献言,总的来说,支持提前行动的人占大多数。

“好,速去通知各路人手,咱们一不做,二不休,让那姓周的插翅难飞!”

“遵令!”

一众人得令而去。

如此一来,也正中了周羽的下怀,他的目的就是要逼镇南王动手。

退一万步讲,就算镇南王能咽下这口气,周羽还是会想办法步步紧逼,看你能忍多久。

当然,周羽不会直接出手对付镇南王,毕竟镇南王乃是堂堂正正的亲王,当今天子的皇叔。

因此,周羽只是暗中行动,削弱镇南王的力量。接下来,那就是皇帝的事了。

但让周羽没有想到的是,事态的发展却超过了他的预料……

正常情况下,经过他不停地在外围削弱镇南王的力量,镇南王无奈之下只能提前起兵。

要不然,会越来越被动。

结果倒是如他所料,镇南王的确开始大量调集粮草兵马,一方面想要围剿他,另一方面也是作好了与朝廷开战的准备。

哪知世事难料。

就连镇南王也万万没有想到,他不起兵还好,一起兵方才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之前,他最大的倚仗乃是镇守西南的一个大将军,对方麾下有近十万兵马。

再加上镇南王自己的人马,以及暗中招募的人马,加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余万。

这样的规模足以与朝廷对抗了,毕竟大乾虽有几十万兵马,但大多分散在西北部,鞭长莫及。

况且,朝廷一旦调走了西北的边军,那周边的敌国岂不是趁虚而入?

所以,镇南王颇有自信,就算吃不下整个中原,他也要分庭抗礼,自己创立一个王朝。

结果……那个姓陈的大将军却临阵反戈,掉过头来对付镇南王。

雪上加霜的是,镇南王手下有几个心腹也纷纷背叛,而且还策反了镇南王手下的不少将领,偷偷运走了不少粮草与武器。

如此一来,镇南王计划的二十万大军,最终能调遣的只能区区三四万,而且这三四万兵马中至少有一半是新招不久的,根本没有作战经验。

同时,朝廷又火速调集了几万兵马压境……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镇南王怎么可能有一丝胜算?就算朝廷没有派兵来,仅凭陈大将军的兵马就足以碾压他了。

无奈之下,镇南王只能作困兽之斗,死守滇明府以拖延时间,暗中却在收拾细软,准备带着一批心腹逃走。

但是,他又一次失算了。

以前那些忠于他的手下,看中的无非是荣华富贵。现在,你镇南王都成落水狗了,我们凭什么舍命相陪?

于是,一场惨烈的内讧开始了……

在这场内讧中,镇南王终于死于非命。

而这时候,周羽已经离开了滇黔,返回郭北县,毕竟他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乃是朝廷的事,他不想掺和了。

在得知后续事件之后,周羽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他低估了永和帝。

从现在的结果可以判断,永和帝早就在镇南王身边安插了眼线,包括那个姓陈的大将军,想来也不是临阵倒戈,而是故意被收买的。

当然,这些内幕周羽也只是随意去推测一下,也不关他什么事。自古皇帝内部明争暗斗的事多了去。

比如前世的大明永乐皇帝,本是燕王,受封镇守北部。结果还不是杀回京师,最终当上了皇帝。

不久后,“文道书院”正式投入使用,以前的书馆依然保留,并更名为“启蒙学馆”。

顾名思义,专门针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相当于学前班。

书院的规模可就大的多了,消息一传开,各地又纷纷涌来不少学生想要在此求学。

甚至,包括号称才子之乡的姑苏府,也有不少书生赶了过来。

毕竟周羽如今的名气实在太大。

上次平息镇南王叛乱,朝中几乎没有人知道周羽暗中帮了大忙,但是皇帝知道。

只是,此事关乎着皇家的脸面与尊严,所以也不宜大肆宣扬。

恰逢周羽的书院即将开张,永和帝便巧妙地利用这件事,大笔一挥,亲笔题写了一幅字送至书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除此之外,还赐了一柄玉如意,一把玉戒尺,一方名砚以及金银绸缎等物。

如此一来,更是令得文道书院声名大振,风头力压当朝一众书院。

书院新开,周羽自然要忙碌一阵子。

一是要筛选学生,二是考核前来应聘的先生。毕竟学院规模大了,教书先生也得相应增加。

而且,这一次书院还要招收一批女弟子。

这是周羽当初就规划好的,书院单独划了一块地兴办女学。

当初他收留严睿,也正是为了让她以后帮着管理与教学女学馆。

这天,周羽刚到书院,严睿便找了过来,喜滋滋道:“先生,有个才女前来应聘,说想在女学馆当先生。”

“哦?哪里来的才女?”

“说出来先生一定听说过她的名字,她叫李清婉。”

周羽一脸讶然:“李清婉?就是那个人称姑苏第一才女的李清婉?”

严睿笑了笑:“对,正是她。”

“呵呵,想不到她竟然来了,走,带本侯去见识见识这个传奇女子。”

说起李清婉,那的确能够称得上一个传奇女子。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世家,自幼受到熏陶,再加上天资出众,五六岁便能提笔写诗作赋。

少女时期,已经成为姑苏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

她所作的诗词风靡一时,连京城不少才子都为之叹服。

这样一个才艺、美貌、家世并重的女子,自然不乏追求者,连京城都有不少权贵公子专程托人上门提亲。

结果,却没有一个能够打动李清婉的芳心。

当时,姑苏府出了一个状元郎,衣锦归乡,骑着高头大马游街,很是威风。

在路过李府的时候,李清婉突然跑了出来,拦下了状元郎的去路,让他斗诗,赢了便让他过去,输了就绕道,别从她家门前过。

状元郎气得一脸涨红,他堂堂新科状元,论文采,会输给一个小女子?

于是,便下马与李清婉斗诗。

结果……输的很惨。

不过这状元郎也有气度,没有耍赖,也没再游街,拱了拱手便转身走了。

过了几天,竟然带着聘礼登门,说要向李清婉求亲。

没想到李清婉又提出一个条件,求亲可以,斗诗,斗赢了她就嫁。

状元郎也来劲了,天天上门去找李清婉斗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后来,也不知是状元郎积累了应对的经验还是李清婉故意放水,总之,一对欢喜冤家终于结为夫妻,成就了一段佳话。

可惜的是,成亲几年后,李清婉的丈夫不幸因病去世。

之后,李清婉又回到娘家。

可没想到,回到娘家之后依然有不少人登门提亲,其中不乏家世优良的公子,也或是一些有名的才子。

不过,李清婉却放话说,今生不再嫁。

接下来,她创作了不少诗词,相比以前成熟了许多,也更加的令人惊叹她的才华。

来到书院的会客厅时,李清婉正在欣赏墙上挂的几幅字,那几幅字皆是周羽所作,且亲笔所题的诗词。

或许是看的有些入神,周羽二人进来她都不知道。

“清婉姑娘,侯爷来了。”严睿小声提醒了一句。

这时,李清婉方才回过神来,赶紧上前福了一礼:“清婉见过侯爷。不知侯爷驾到,有失礼仪,还请侯爷勿怪。”

“呵呵,清婉姑娘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侯爷,喝茶,清婉姑娘,喝茶。”

严睿倒了两杯茶分别放到二人面前。

“多谢!”

李清婉冲着严睿谢了一声。

周羽微笑着问道:“清婉姑娘怎么想起要到本书院当女先生?”

“其实,妾身早就仰慕侯爷的文采,一直想要拜访侯爷,又怕过于唐突。

前些日子听人说侯爷办的书院开设了女学馆,妾身就想着不如出来走一走。

只是妾身才疏学浅,只怕通不过侯爷这一关……”

“哈哈,清婉姑娘言重了,你能屈尊纡贵到书院当女先生,那是本侯之荣幸,书院之荣幸。”

“侯爷谬赞……”

“清婉姑娘,目前女学馆报名者并不多,经过一番筛选,第一批大约有二十人左右。

当然,本侯相信以后前来求学的女弟子会越来越多……”

李清婉点了点头:“那是,姑苏府的桃园书院便是一间专业的女学馆,据我所知目前有上百弟子。

其实,很多女人还是想进学馆念书的,只是……”

说到这里,李清婉不由叹息了一声:“侯爷也知道,女人一到年龄就到嫁人,嫁了人又得持家。

再加上进女学馆费用不低,所以有机会、有条件入读的并不多。”

“没错,慢慢来吧。我想过,到时可以开办一个短期班,就是教一些才艺、女红之类。

当然,也可以组建一个女子诗词社,让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女子聚到一起,大家彼此交流。”

一听此话,李清婉不由眼神一亮:“太好了,其实,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只可惜妾身能力有限,再加上家里也反对,所以一直未能实现。”

周羽笑了笑:“呵呵,现在,你可以实现这个想法了……”

一切,紧锣密鼓筹备着。

忙碌了差不多两个月,书院终于开始步入正轨。

经过一番筛选,第一批挑选了近六百名学生入读文道书院,这六百名学生中,童生与秀才占了大半。

余下的要么是举人,要么就是尚未考取功名的书生。

启蒙班那边,也收了六七十名学生。

至于女学馆这边,因为李清婉的到来,一下子又吸引了不少女子前来报名。

毕竟,李清婉乃是当朝有名的女才子,有不小的影响力。

最终,预计的第一批二十人增加了一倍,差不多四十人。

总的来说,在大乾朝除官学之外,文道书院无论是规模还是名气皆已经跻身于一档水准,能够与之并肩者挑不出几家。

而这个时候,周羽的人物等级又一次提升:

人物:周羽

学术流派:儒家

境界:翰林

气运:

才艺:【书法:5级】【剑道:5级】【音律:5级】【丹青:5级】【棋艺:5级】

……

所有才艺全部升至5级,这也是目前人物等级能够提升的才艺等级上限。

这一次升级,周羽感觉自己的实力至少又翻了一番。

而且,他几乎每天都坚持进入藏书阁翻阅大量的百家书籍,可以说,知识面已经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特别是儒、释、道三家的典籍、经文之类,更是如数家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