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君临战国 > 第597章 慕名而去

君临战国 第597章 慕名而去

作者:龙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11:06:50 来源:88小说

卫境下了第一场雪,寒风瑟瑟,雪花飞舞,天地一片沉寂、萧索。

辰凌运筹帷幄,先后派了周淮英、杨匡义、姜寇、滕虎分兵袭击邺城、巨野两地,这里的驻军早已人走楼口,只留下半数的散兵游将,开城投降,果然如卫山童生前所料那样,一旦曹州实现,那些小城邑,数千人马,根本没有抵抗的士气了。

白雪皑皑,掩盖了不少荒村古井,由于战乱破坏了不少村民的房舍,入冬之后,有些老人经不受风寒侵袭,相继撒手人寰。

流浪在外的难民,每日都有被冻死了,一旦染了风寒病,这年头可没有消炎药、退烧药,体质弱一些,很容易在后世常见的感冒中,丢了性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真实写照,莫不悲悯。

辰凌坐在居室桌前内,身披素锦长袍,头束发巾,室内有兽炉炭火点着,温暖如春,他用铅笔画着地图,被占据的城池和乡镇都划伤了圈圈,历经三个月,黄河以南大部分卫地都被占领了。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明年开春前,巩固这片卫国沦陷区,确保后方粮草和棉被供给及时,大军驻守城池,四个月后,顺利熬到春天,继续大战。

卫国的半壁江山,尽数被划入圈内,可以说,他已经出色完成此次伐卫的任务,至于其它两路,都卡在一半,与卫军对峙,最后殊死搏斗,只要明年来春,大军北渡黄河,与另外两支大军汇合,灭卫战就算成功了。

不过,辰凌并不希望这样顺利,如此一来,魏国的国力损失少,仍非常强劲,这会给日后燕国的统一战争带来不利,需要把站在继续拉长一些,于是,辰凌继续下来,由夏世雄将军,带来两万大军,赶赴宋卫边关驻守,以防宋军从背后卷土重来。

分散了兵力之后,手中只有四万军队,由于邺城、巨野、定陶、东明各城池都分散了守军,因此能带走渡河的大军,只剩下不足三万,可借口推脱,减缓对黄河以北战局的涉入,让其它两路军与卫多消耗一些。

把卫地南部的情况,写好了奏折,让斥候快马送往大魏京城,呈递给魏王,然后下令三军,在各地驻守熬冬,不再发军令作战,让不少将士松了一口气,可以顺利猫冬了。

春秋时期,大多战争都爆发在春季和秋季,数十个诸侯国,每日会上演数十场战斗,大小战争不断,因此就用春秋二字来概括东周那段历史。

自三家分晋之后,战争愈演愈烈,规模超乎从前,动辄数十万大军,一打就是数年,规模之大,时间之久,从未所见,而且战争更加激烈与频繁,因此这段历史被称为了战国。

冬天季节,不利于冷兵器的交锋,因此入冬之后,大军一般都是常规性选择对峙,暂时休战,互不大规模攻击,偶尔偷袭和劫烧粮草,还是会发生的。

处理完这些事宜,辰凌披着斗篷,走出了庭院,望着满园的积雪,树枝挂满琼花,有一种思乡的冲动。

“该回燕国看看了,眼看入冬了,不知那里安置难民,还有新政推行如何了,尽管每隔一段时间会有情报传来,但都是粗略概括,寥寥几个字,已推行、未有动乱全民拥戴等词语,无法客观地看到,总有些放心不下,毕竟事关燕国的未来,如果自己长期脱手不管,担心变法的方向,是否与自己的初衷吻合呢”辰凌心中暗暗想着。

“回燕”辰凌下定了决心,反正在曹州这边无事,不如替换了身份,金蝉脱壳,回到燕国,亲自考察一番民情,亲自掌管朝政,监督一下群臣文武百官的状态,将相之间是否和睦,朝廷有哪些党派,有没有出现明争暗斗的情况

辰凌找来了侍卫叶羽,吩咐一番,叶羽点头,转身去安排,片刻后,找来了跟随军中潜伏的那个替身,由锦衫卫派来的一名易容师,把那名替身易容成了辰凌的容貌和身形,交由荆鹏辅佐。

他和叶羽收拾了行囊,准备明日离开卫地,渡过黄河,回到燕国故土。

次日,两匹坐骑驰出了曹州,赶往北面的黄河渡口,辰凌和叶羽都乔装打扮一番,扮作了毛皮声音的卫人商贩,手持通关书令,由于魏军在这片地区戒严,但是对于持有通行书令的人还是不刁难的,予以放行,维持正常的治安运作。

“公子,咱们选择赵境回燕吗”

辰凌沉思一下,想到中山、卫、齐交接处,有一地名为沧州,据说鬼谷宗在那里设立了大范围的难民安置区,他很想过去看看,难民的情况,以及鬼谷宗究竟有何超然之处。

“不,走齐境,去沧州,救济难民的地方走一趟”

叶羽欣然听命,两人选择了齐境,但是由于冬季行商少,黄河沿岸,并没有多少船家,许多破旧的船只,随意停泊在岸堤边,横七竖八,无人问津,二人在渡口等了两日,凑足了渡河的名额,才有船夫过来接送。

辰凌站在木船上,冒着严寒,渡过了黄河,如果再晚来半个月,黄河也要冰封了。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不知不觉,辰凌想起了陆游的诗句,虽然彼此身份不同,但是也有几分萧索阑珊,颇有感怀山河兵戈的味道,陆游一心向着收复河山,辰凌想着如何一统江山

渡过黄河之后,向齐国的边境赶去,沿途人烟稀少,百里鸡鸣,村舍星星点点,大多原始山林,野兽出没,两千多年前的中原,大自然的确有几分原汁原味。

叶羽骑着马,一边好奇说道:“公子,听说鬼谷宗乃是十大圣地之首,目前为天下第一大宗,孙膑庞涓、张以苏秦四位名士,皆出于此宗,近来更有人说,连商鞅也是鬼谷宗的记名弟子,曾被鬼谷子先生暗中传授法家之术、理、势、法,融合了西河学派,又兼杂了纵横与兵家的学问,才使商鞅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

辰凌摇头失笑,对于这些,他也不清楚,事实上,到了他那个年代,许多古代辛秘早已雪藏,连这个时代的人都不知道,他来自两千年后,就更难以说清了,靠史学家意淫推测,终究不可靠。

“苏秦提到,鬼谷宗,有他一位小师妹,澹台清儿,惊才艳绝,精通鬼谷宗学问大成,乃是继鬼谷子之后,又一位博览群家的智者,很多同门人,都称她鬼谷圣女、鬼谷仙子,如果这次有机缘遇见,我倒要瞧一瞧,此女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辰凌催马扬鞭,心中涌起一份期待和好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