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君临战国 > 第390章 赋诗

君临战国 第390章 赋诗

作者:龙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11:06:50 来源:88小说

烟雨楼内院桃林,众贤聚集,名士林立,此时阳光照耀林间,春风袭来,泥土芬芳,花开灿烂,一片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美景。

洛语嫣身为赛诗会的主角,自然坐在露天宴席的正位,与她靠临最近的席位都是权位声名大人物,孟尝君、平原君、魏国太子、武陵君依次而坐,左侧环形席位是列国名士,右侧是魏国当地的俊杰。

六国使者,魏国名卿,加起来近百人围坐在一起,不少名士才俊,看得人眼花缭乱。

苏秦、张仪、公孙衍、屈原、邹衍、苏代、苏厉、魏章、田需、蔺相如、甘茂、陈轸、苏沐、白若溪、冯郝、杜赫、公仲朋、剧辛、张寿

名气稍弱一些的士子和使者,以及随家主来参加的策士坐在内环席位的后面,外层的环形坐席。

此时俏丽的侍女们穿插席间,为来宾们斟上美酒,送上佳肴小菜,煮酒论诗,好不雅致。

在坐席的外围,被一些帷幕条拦住,站着上千的旁观者,这些人都是不早受邀之列,但是可花二十两黄金,或者自作一首诗歌,经门口审核者通过,才有机会进来观看赛事。

这数千围观者,以贵族、商贾、外地游侠士子居多,十之七八都是花了金子进入的,这一日就是数万两的黄金入账,把赞助费数倍往回捞,可赚大了一笔。

辰凌坐在洛语嫣的对面,乃是席位入口之位,毕竟他是东道主,不好坐在其中充当嘉宾,因此与佳人对望而坐。

他左右环顾,发现幕线外,人潮如涌,男女老少,数千人众,而且越来越多,还有很多贵族家内的春闺妇人,未出嫁的千金小姐等等,战国时的风俗较开放,毕竟还没有独尊儒术,儒家那一套三从四德,女子闭门不出户的规矩尚未形成,对百姓思想尚未有毒害。

“哈哈,回本了,想不到明星效应这么大,一场赛诗会,不但把烟雨楼名气打出去了,这一日估计赚了好多倍了。”辰凌面带喜色,看着周围外的观众,心中偷乐暗喜。

此时洛语嫣开口,声音如天籁般,说道:“语嫣不才,邀请各位名士嘉宾到来,是为了与大家谈论一种新诗体,众所周知,自商周起,数百年来,王礼天下,尊崇诗乐礼仪文化,中原有诗之经,数百诗文,涵盖风雅颂,流传至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大才女侃侃而谈,动之以情,讲述着诗文的起源和影响力,发展到后来,广泛应用在祭祀、朝聘、外交、宴会等大小场合,也是贵族之间施教的重点,特别是儒生,因为有孔子删诗说,据说孔子曾进行删减、批注诗经,最后留下三百多首成诗,引作儒家经典文集之一。

其实诗经并非儒家人所作,而是商周数百年来,各地百姓集中创作,采集献诗,才汇成这部总集的。

洛语嫣又道:“最近语嫣依据诗之经与楚地民歌中,有四、五、七言不等的形式,加之最近收集了一些七言诗,因此推出这一种七言律诗的文体,比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七言诗,意境蕴藉,情丝婉转,寓意无穷,朗朗上口,极具美感。”

“数日前,语嫣已经规范了诗歌形式,如何对仗、用词、入律成诗,张贴出去,大伙可能也了解一番了,今邀请诸位名士聚首,欢迎各位拿出己作,让大家共赏,到时候由洛雨诗社编辑成集,流传各地,掀起一场诗文风潮。”

“彩”

不论场中名士,还是场外观众,都大声喝彩,为才女的创新思维,以及文学上的影响力赞赏不已,衷心喝彩。

辰凌暗暗点头,这大才女的口才和魅力可不是盖的,一呼百应,在这古代,重农抑商,世人还没有养成经济至上一切朝钱看的思想,民风朴实,学术开放,舆论自由,故此才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世。

世人对有学问的贤者、有才华的士子有一种崇拜,可不像他那个现代社会,有才不如有财,什么文学诗词都几乎被淘汰到边缘,经济为尊,世态炎凉,有学问,不如有房子和车实惠。

辰凌心中感慨:这才是一个精神饱满的世界,战国学风,源远流长,堪为中华一段鼎盛时期,不无道理。

洛语嫣眉目飘了对面的辰凌一眼,含义无穷,收回眸光后,嫣然笑道:“接下来,是赛诗会的第一轮,请在场诸位作诗,可依据自身感慨,胸中抱负,见景抒情等,题目自拟,诗文诗境皆上选者,可进入下一轮应景作诗中,开始吧,哪一位名士先来”

在场众人相互看了看,含笑对视,都在瞧着谁先出场亮诗。

这时孟尝君身旁与之并肩而坐的青年起身道:“在下献丑了。”

众人望去,正是孟尝君最器重的客卿之一苏厉,青年才俊,与苏秦、苏代乃一门兄弟。

苏厉意气奋发道:“沧海云天一线宽,厚德载物念圣贤,济水一脉孕人主,心如海阔纳百川。”

他诗意是为了赞扬齐国,暗捧孟尝君为人主,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

“好”众人鼓掌称好却不喝彩,虽然诗风大气,但因诗有奉承、拍马屁之嫌,不为真正高洁人士所喜,难堪绝品之列。

此时五旬已过的公孙衍起身,笑道:“老朽不才,也来作一首,遥想当年抚秦筝,两纵败北恨平生,笑颜鬓白古来寂,也无风雨也无晴。”

“彩”

众人喝彩,比较推崇这一首,因为他的诗中,虽然没有圣贤、人主、沧海那等大气的词汇,但是追忆往昔,记叙自己平生,当年曾侍奉秦国,后来回魏后,发动两次合纵结果失败,直到晚年鬓白,英雄迟暮,却在第三次合纵上成功击败秦军,他的心境,变得无风雨也无晴,一种很平和的人生境界。

魏太子身边的张仪,看到老对手公孙衍作了诗,他也颇多感慨,起身赋道:“金戈铁马尽浮云,一言怒动天下分,三十纵横明月夜,尽知鬼谷是何人”

他是纵横名士,三十年周转列国,名动天下,一言可让天下动乱,也能让天下平稳,感慨平生,最后一句,搬出了鬼谷子老师,这一切,都是老师的传授,语气中,颇有一些归隐心态和追忆往昔的意味。

“彩”众人鼓掌,虽然世人对张仪人品并不看中,但此诗还是有些水准的。

接下来,同问鬼谷门徒,与张仪师兄弟的苏秦起身道:“在这里,苏某也小作一首,赠给燕国,饱受屈辱之后,浴火重生:日暮苍山远游人,国破青川欲断魂,一朝明主堂前坐,百废待兴朗乾坤。”

陈轸看几人都称赞己国,他也起身作诗道:“天门函谷辅西秦,秦岭横绝望孟津,五代贤王鞠躬瘁,从此子民念归心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国也会重振复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