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掀宋 > 第八十八章 西夏王李乾顺

掀宋 第八十八章 西夏王李乾顺

作者:云行千里不留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4:13:35 来源:88小说

赵明诚一路入了西夏,感觉还是在宋朝的地界。

看看这些百姓,都是黄白皮肤黑眼睛,说着自己能听的懂的汉话方言。赵明诚心里把握更大了。

偶尔遇到党项族人,也不过是聚在一个庄子里,周围有着大型的牧场放牧牛羊。

只是让赵明诚意外的是,在这里的汉人的数量比赵明诚想象的要多。准确的说,西夏王朝的汉化工作的完成的过于出色。

就从沿途的风景来看,汉人平房土堡、木建筑院落聚居在一片,同时兼有牧场,这种农牧结合的生活模式在西夏境内比比皆是。

这让赵明诚看到了中国再次大一统的契机。

西夏人自己搞汉化政策,这不是给中国做嫁衣吗?

在路上,赵明诚很容易就看到佛寺。

崇拜中原文化,拥有佛教信仰,脚下踏着的本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老祖先的发源地。

这么多收复西夏的好基础,如果这还拿不下西夏,那真的是不要脸了。

燕云十六州,一定要拿回来。

等到了兴庆府,城门大开。两侧西夏百姓都站在街道上看着,这西夏虽然模仿大宋的建筑,也修三进、七进大院子,可是这边树木不够多,多用土墙砖墙石墙,再以木建筑做顶。这看起来自然显得分外磕碜。

是以赵明诚进了兴庆府,闻到了一股子穷酸的味道。

而且这西夏人,又是汉化又是当牧民还要作战的,赵明诚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一股子疲惫之色,这和大宋境内尤其是汴京城中百姓脸上那种懒洋洋的神情完全不一样。

赵明诚进了西夏境内,一直都是一副很好奇的表情,分外高兴。结果一进兴庆府,立马跨起个脸。

其他使臣也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毕竟此次来的使臣数量有点多

“没想到这就是兴庆府的模样。”

“不如江浙之地一县城啊。”

赵明诚尚未吐露心声,这帮四十岁的老头开始讥讽起来。这话说的可比赵明诚心想的难听十倍。

看来这些人都是主战派啊。

薛元礼听自然不爽。

两国互通使者,可不仅仅是商议大事,更要彰显各自的实力以赢得对方的尊重。

交往,从来都是艺术活。

而这西夏薛元礼,他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他也坚持认为西夏也是大国,国主励精图治,一直以来都是和宋朝分庭抗礼的,宋人怎么能这么看待他们呢。

薛元礼便公然问赵挺之,“宋之汴京比之我们西夏的兴庆府如何呢?”

众臣的目光都递了过来,都想听听赵挺之的看法。

赵挺之自然道,“这就好比拿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泥土做比较。”

薛元礼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吗?赵相公莫不是夸口了。”

赵挺之想着,马上就要见西夏皇帝了,不利于和谐相处的话还是不要说了。

“他日请薛使前往汴京城,薛使一见便知。”

薛元礼怎么会去,他怕自己一去西夏就再也回不来了。

前脚安排了赵挺之在驿馆歇脚,后脚薛元礼就慌慌张张跑去给西夏王李乾顺告状。

彼时李乾顺正在看汉人的书籍,他对治国之道一窍不通,全靠汉人的书籍救命。

薛元礼回来就是作揖,“拜见皇帝。”

“快平身。”

一脸稚气的少年穿着明黄色的服饰,见到薛元礼回来就像看到了救星。

薛元礼对李乾顺说了这一路上的事情,“我看宋人来势汹汹,趾高气扬,即便是皇帝接见他们,他们也不肯给皇帝面子。”

李乾顺毕竟年少,“请问御史可有什么法子。我初继位不久,国中人心四散,国民互相欺辱之事屡见不鲜,都是有人在下面故意纵容。我虽然有心治理,可是实在是没有办法。”

“如今宋人出使,按照您的意思,他们怕是要对我西夏不利。如果我这次接见宋史做的不好,恐怕会给有心之人可乘之机。请御史指点我。”

薛元礼毕竟学的是儒家文化,对待君上自然是绝对的忠诚。

“皇帝不要担心。此事我在路上已经开始琢磨主意。这宋人不给我们颜面,摆明是不把我们放在眼中。所以我以为只要折了他们的面子,到时候就可保住皇帝的威严。”

“那要怎么做呢?”

“很简单。汉人说过,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方的短处。汉人擅长诗词歌赋,善阐工艺制造,可是他们现在没有马匹,自然缺少精通马术的汉子。我们不能和他们比诗歌音乐,也不能比工艺制造,要和他们比马术,比骑射。”

李乾顺还是蛮害怕宋朝皇帝的,因为宋哲宗搞得他有阴影了。

三年前,李乾顺的母亲带着他制作了一辆超级大车,一路上攻城拔寨,攻打大宋,结果被大宋人打的战车散成碎片,狂风大作,把他母亲吓得哇哇大哭。

“宋朝蛮横又聪明,他们会答应吗?”

“皇帝,您可不能这么想。事关国家的颜面,宋朝人如果不答应,那皇帝到时候就说宋朝人很怂,没本事。他们一定会中这激将法,乐意参与比试。”

“好。就听御史的。”

薛元礼说罢,就想告退。这接见宋朝使者,可不是一般的累。

但是李乾顺并不是他表面上这样非常弱小无知的,他对薛元礼道,“宋人突然来访,虽然是意料之外。可是现在,我担心的还有另一件事。”

“请皇帝直说,薛元礼一定尽力为皇帝排忧解难。”

“部落里有人传出话来,说仁多保忠放出话来,他觉得朕只是个娃娃,不足为惧。”

薛元礼闻言,只是垂首,“中国有句古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时的隐忍是必要的。请皇帝为了大计,暂且忍耐一时。等到此行打发了宋朝使者,到时候再行计议。”

李乾顺这才安心,等到薛元礼离开,他这才踏踏实实坐稳在王位上。他翻开中原的史书,一页一页的仔细研读。

最近他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中国在很久以前,是靠着分封,借助血脉的力量来稳固自己的统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