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守护者——破碎之镜 > 第一百四十八章 蛰伏的恶龙(五)

排枪射击,西式重骑兵(由“东方条顿”的老家伙们为名义上的教官,实际上连他们都是何暮教的),骑马步兵(上马行军,下马射击),龙骑兵(能使用遂发手枪和短管燧发枪在马上射击,拔出刀就是轻骑兵,下马还可以用燧发枪和刀作战),冷热兵种的配合,长枪阵与火枪结合的反骑兵战术,新式火炮等等……连续一周的新式武器和战法展示充斥着拿破仑时代的欧洲火药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展示结束,向文武百官和王公贵族放出急需兵器生产商以便扩大生产的消息几天后,何暮和皇帝趁热打铁,发出了“招标”令。

这怕是史上最牛逼的一次招标会,直接在紫禁城金銮殿里举行。因为从长期来看,兵器需求量是天文数字,生产出的产品均有国库拨款由兵部照单全收。既然根本不愁销路,于是家里有火器工场的京城大佬全部到齐。而且皇帝还承诺,可以“贷款建厂”并派熟练师傅指导生产,所以家里没有现成工坊的也来了很多,想要分一杯羹。

“第一批,用于组建新‘神机营’的随发,一共一万支,每支附带铅弹二百……注意,要的是上品!一家如果吃不下,可以几家合作,一起承接。诸位可以开始讨论了,完成后将报价写于纸上,最后由陛下定夺。”

“朕丑话说在前面,报价虽然是越低越好,但诸位可考虑清楚——今天中了标的,要是造出来的东西不合国师的标准……哼哼……”

大家不要觉得奇怪,像是拍卖和招标这种事,随着这几年工商业狂潮的掀起,在皇帝和大臣之间已经有过很多次。诸如矿场的归属,城墙宫殿的修建,新式船舶的建造,军用盔甲武器的收购,甚至皇室的被服和家用品……

一开始当然发生过投机取巧偷工减料这种事——这是何暮预先就让皇帝故意不提醒的——别的东西不说,像是大炮战船,城堡大坝这样的重要产品和工程,可是杀了不少人。

五年过去,皇帝蓄起了胡子,做起了生意,边赚着银子边砍着脑袋,九五之尊的威严气势可是增长了许多。一声哼哼,下面的人立刻秒懂。

这批价格诱人的精良火枪,最终是几个兵部工部的重臣和一名国公的联合报价最低,由皇帝下旨“授权”生产。那些大臣几年前就开始做“自产自销”的火器生产,这次虽然要改进生产技术或者新建工坊,但有财大气粗的国公入伙,那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而且一旦拿下了订单建立了工场,以后还有大批大批的燧发枪订单会接踵而来。

“第三批,‘五军营’(三大营之步兵营)所用拒马和长枪……”

“第五批,‘三千营’(三大营之骑兵营)所用短管随发以及手枪……”

“第八批……”

招标会从大清早一直持续到了黄昏。五年的沉淀,总算在今天看到了一些成果。

这五年,不仅是工商业大发展的五年。在何暮无所不在的“作弊”下,武器制造业才是进步最大的行业。

为此,他费尽心思地拉高了大明的化学物理天文地理水平,指导过种田、养马、采矿、金融,指导过金属熔炼和锻造铸造技术,指导过火药配方的改进,指导过新式远洋帆船、滑膛燧发枪、发射铅制铁质弹丸的青铜和铸铁火炮的制造……几乎把大明这个时代能够做到的一切利用到了极致。

现在,一切都在向他需要的方向发展,但是还不够!

朝廷和皇帝还不够有钱,新式军队还没有铺开。失去土地的农民还不够多,城市工场的工人还没有饱和。由上至下的改革——没错,这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改革了——总是在核心地区速度快,效果好,但越往下,进度就越慢。

他还需要等,等待整个大明和他的军事体系能够合拍,等待武器装备和训练方法的推广、旧军队的改造、新兵的招募,等待新式火炮、远洋船只的建造,等待全新的国子监教出全新的知识型文官、新式火器军官、新式贵族——还有他刻意传播出去的修炼体系,需要等待更久的时间才能被人领悟,发展起来。

五年有点长,但五年还是太短。

后来,从何暮成为国师那天起,直到何暮不知所踪的这些年,被称为“帝师盛世”。

当年在御书房的第一次谈话,明英宗朱祁镇绝对没有想到,何暮叫他等,他等啊等,等白了头发和胡须,等了整整二十年!

帝师盛世的第五年,新武器发布,新军队开始创建。

第七年,随着何暮的不断干预,玉米和马铃薯已经完全融入了大明的农业体系,粮食总产量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同年,瓦剌在收到进贡使团参观三大营演练的详细回报后宣布内附,大明获得了重要的马匹产地和骑兵兵源。

第八年,江湖各大派和皇宫大内开始出现个别格外厉害的高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一个以上的原力节点,而据传,那些老牌高手的实力早就更上一层楼,才会愿意将这“圣君秘法”流传开来。而此法是据说非常古老的“圣君门”所传出,一时间大批习武之人乃至皇室都派人前往舟山群岛——结果发现圣君门内有一座巨大的何暮雕像……

第十年,帝国核心区域的军队全部更新换代完毕,包括老兵改编,新式武器,新式编制和新式军衔,拥有强大实力的军官也开始在精锐部队中出现。土地兼并也似乎达到了临界点——城市里的工场,贵族世家的大农场已经有了足够的劳动力。

第十一年,天津新港第一批改进复建的大型武装宝船下水,皇家“鹏程”商(海)船(盗)队进入最后的筹备阶段。同年,沿海卫所被全部撤销,与此同时大批新军涌入东南沿海,意在“彻除倭患”。短短三个月,沿海地区一度十分猖獗的倭寇被如狼似虎的新军屠杀一空。在何暮的严格监控下,没有任何人逃回东瀛。

第十四年,随着沿海数个新港口建成,第一批仿“盖伦”型何暮式(英国式)三级战列舰开始铺设龙骨。战舰用前膛火炮的铸造和燧发开火装置研发完成,“鹏程”商船队的宝船开始装载火炮。

第十五年,二月二日发生月食,民间流传为不祥之兆。同年,各地频发失地农民起事——上杭民起事,广西瑶民攻梧州,赤溪苗民起事,最严重的为洪江苗起事,声势远远高于原本历史,历时大半年,后被四处围来的新军镇压。大批叛军被打散充入军队,进行训练和教(洗)育(脑)。

帝师盛世第十六年,明历九十六年,正统二十九年,原本明英宗驾崩的年份。也许是因为何暮请张三丰来真的教会了朱祁镇什么好东西,皇帝身体好得很,还学了功夫。何暮实在对他的大儿子朱见深母子感到抱歉……不过原本因为争位导致的动荡也没有出现。

第十七年,无论出来多少人到大明“打秋风”都有去无回的倭寇们,因为正好出了国王印遗失的事,这一年又从“代国印”变成了“体信顺达”的国王私印……后知后觉的东瀛人终于发现事情不对劲。

在第十八年进行了试探后,确定是大明加强了海防。此时正值幕府将军足利义统治强盛期,东瀛处于国家统一状态,自信心膨胀的矮子们不甘心年年能打的秋风突然没了,居然准备入侵朝鲜半岛作为“报复”……

未曾想,此举正中何暮下怀,令他惊喜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