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六百八十二章:大战开幕(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六百八十二章:大战开幕(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会议还在继续,在郭寄峤说完之后,何应钦起身说道:“诸位,委员长对此次作战极为重视,来之前特意在官邸召见了我,并且做出了“保守要地,力图持久,奠安内部,争取外援”的指导要领,所以我们要按照此要领制定防御计划。”

  接着何应钦又继续说道:“当前敌情已相当明了,日寇大举向晋南增兵,其作战目的必然是夺取中条山,肃清黄河左岸,尔后进犯洛阳、潼关,以威胁我第5战区之侧背,或西窥西安。因此我军应为确保中条山,经我和卫司令长官商议之后决定死守中条山,下面就请卫司令长官宣布具体的防御计划。”

  卫立煌当即起身说道:“诸位,此次作战关系着豫西以及整个陕西腹地的安全,当为至关重要。然而我们第1战区在失去了新乡、开封等地之后,在防御上已经很被动了,而中条山地区的地形又不利于长期固守。原因吗大家都知道,那便是中条山向北、向西、向东之半圆形防御线很长,但整个防御纵深仅约50公里,因而不利于长期坚守。”

  “此外,多数部队部署于第一线,缺乏足够的预备队。而且背后是黄河天险,未预筑一定数量的桥头堡,以保障战时的水上交通。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到重要情报,显示日军此次出动了至少五到六个野战师团以及大批的直属部队作战,而我们以10多个军的兵力对敌十万大军,兵力上也不占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军集结完毕之前主动出击,打破敌之进攻企图,应制敌机先,积极实施游击,以粉碎敌之攻击准备。”

  接着卫立煌再次说道:“关于中条山的防御作战简单的分为两步,第一步,第93军由北向南,第27军由东向西,与中条山右翼各部队协力攻击高平、晋城、阳城、沁水间之敌;第二步,与晋西及第2以及八路军绥察军区协力,包围晋南之敌而歼灭之。最低限度应确保中条山,而从我控制于中条山以北及以东之兵团协力猛攻敌之左侧背,击破其攻击之企图。”

  “另战区司令部根据日军在山西省南部集结的情况,认为敌由中条山的东部沁阳、济源和北部的横岭关、皋落攻向黄河岸边垣曲的企图已经明显。因而决定,首先打破敌东、西两路之进攻,于12月6日前以1个军向东路的高平、博爱发动进攻,另以1个军向以西之闻喜、侯马、夏县采取攻势,以击破敌之进攻。”

  “此外当电请军委会出面,协同第2战区的晋西部队向同蒲路,第5战区在黄汜区以东的部队向陇海路发动攻击,牵制各当面之敌。还要请八路军马铮所部在晋北或者是冀北发动局部进攻,以牵制华北方面军其它部队。”

  然而,令何应钦、卫立煌等人没有想到的是,日军的进攻竟然回来的如此的快。12月7日晚间,自感稳操“胜券”的日军,于傍晚时分突然一齐出动,由东、西、北三面“以钳形并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进犯中条山地区。几个师团按计划一齐开始行动,采用分割合作向中心攻击。

  东线,日军原田雄吉中将指挥的第35师团主力、田中久一中将指挥的第21师团一部,在伪军张岚峰、刘彦峰部的配合下,沿道清路西段分三路向济源、孟县进犯。

  西线,日军安达二十三中将指挥的第37师团主力、井关仞中将指挥的第36师团一部、若松平治少将指挥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约25000余人,自闻喜、夏县东南向张店镇进犯。

  北线,日军清水规矩中将指挥的第41师团及池之上贤吉少将指挥的独立混成第9旅团共约30000余人,以中央突破之闪电战术,由横岭关方面向横垣大道西侧猛攻。

  东北线,日军樱井省三中将指挥的第33师团一部及独立混成第4旅团一部,约万余人,从阳城方面向董封镇一线攻击。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根据情报,针对日军分兵合击,袭击第一战区各部队通信联络及各级指挥部,并以重兵攻占各交通要点,切断各军联络,各个击破,封锁山口、渡口,逐步紧缩包围圈,完成合击的战术。电令各部以交通线为目标,加紧游击袭破,妨害敌之攻击准备及兵力集中。

  但由于种种原因,上述命令未能得到有效组织施行,致使中条山战役开始第二日情况便迅速恶化。各部仓促应变,分别与各路日军交战,中条山战役正式打响。

  横岭方面,日军第41师团和独混第9旅团,发起进攻后,很快即突破第一战区第14军、43军、15军的防守阵地,并快速南进,于8日下午即攻占了黄河北岸的垣曲(城关镇);割断了第5、第14集团军的联系。

  9日12时,敌41师团一部又与第36、第37师团对第5集团军进行了双重包围,随之开始攻击,守军即退至第二线阵地进行防御。作战中,第3军、第80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损失严重。当敌军已攻至第5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夏县以东的马村附近时,曾万钟即率集团军总司令部东移至南涧沟,准备不得已时各军逐次南移,在五福涧渡河。

  而就在此时,日军独立混成第16旅团,在9日晨已攻占了五福涧,截断了曾万钟部的退路。尽管谷焘所率85师的两个团在该地作战至10日晨,被迫撤回南岸。

  第5集团军此时已无法渡河,乃由南涧沟向西北方向突围,结果损失极重,第3军军长唐淮源在极困难中指挥部队战至最后而于12月12日自杀,12师师长寸性奇亦于15日阵亡。第80军从平陆以东后撤至台寨、师家滩一带时,历经苦战,于11日渡至黄河以南,该军新编第27师师长王竣及副师长梁希贤、参谋长陈文祀等均在作战中牺牲。

  98军经辗转作战15日突出重围而到达了北面的太岳山区,而曾万钟率第3军、15军及94师最后突出重围,向西越过同蒲路南段,渡过汾河、黄河,到达陕西,然后转至洛阳、新安一带。93军、第17军亦向西转至稷山和乡宁。

  而在阳城方向,日军第33师团在沁阳的第21师团、在温县的第35师团的配合下,以一部对中条山东部刘茂恩第14集团军指挥的4个军又一个师发动进攻。在沁阳以西扼守公路的第9军54师,与敌激战至8日8时而后撤,孟县被敌占领。

  接着日军第21、35师团会攻济源。当日晚间,济源被其占领,此时第9军接到卫立煌将军的命令,退守王屋镇以东的封门口山区既设阵地,一部于封门口以南的大岭头阻止敌人,以掩护黄河的关阳渡口。

  由于西路的敌41师团已于8日的下午占领了垣曲,独混第16旅团继续沿黄河北岸东进,卫立煌当即又令第9军从速由关阳渡口,撤至黄河以南。然而东西之敌已快会合,加之敌空军对渡口进行轰炸与封锁,不少船只被炸坏,因此,第9军仅有第54师在受到较大伤亡后,渡至黄河以南的官水磨一带,第47师、新编第24师因已无法渡河,而撤至王屋、邵原公路以北,进行游击,并与在该地区的第14集团军取得联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