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回到民国开百货 > 全民通缉

回到民国开百货 全民通缉

作者:雁过寒潭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9:38:15 来源:免费小说

  冬日的一个清晨, “吉祥当铺”的伙计一早就将门板拆下,打开大门,拿着扫帚开始洒扫庭院。这天寒地冻的, 一呼吸就看到面前一团白色的寒气, 冻得他直跳脚。

  这是一家位于上海城郊的小当铺,也算是有着百年历史了。上海的郊区有这么一个顺口溜:金罗店, 银南翔,铁大场——说的就是在上海市区和郊区之间的三个有名的百年古镇:罗店镇、南翔镇和大场镇, 根据其富有程度, 对它们做出了排名。

  这间“吉祥当铺”就位于“金罗店”,再往下走,就是江苏太仓了。

  “当东西。”

  他还没有扫完门口的落叶呢, 一个穿着浅褐色的英式双排扣大衣,带着一顶毡帽的男人走进了当铺,低声说道。

  因为这件大衣实在洋气,配着一顶土气的绍兴毡帽又着实古怪, 让这小伙计不由得多看了一眼,才进到后面,把还在院子里漱口的掌柜给叫了出来。

  “那么早就来当东西?怕是‘来者不善’啊……”

  掌柜把含着的一口茶水吐在了紫薇花下,然后抬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气。

  “客官, 侬要当什么东西?让吾给侬‘掌掌眼’?”

  掌柜进了当铺, 小伙计转身锁了门, 绕过高大的屏风,和他一同站在高高的柜台上往下看。

  旧时的当铺, 光线晦暗不明, 进去的人必须抬头仰视。

  当铺厅堂两侧的柱子上贴着“古玩玉器周年为满”、“失票无中保不能取赎”等标语。而掌柜和伙计两人, 则站在高高的台阶后面, 露出黑洞洞的两双眼睛,透着精光。

  当铺界里有句行话“台高不见你疾苦,台下莫劝我大度。”,便知道这可不是一门营善的买卖,低买高卖,火中取栗,才是业界常态。因此这当铺里的人,各个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这个,瑞士的金表。”

  男人从大衣内侧袋中掏出一块表,伸手放到柜台上。

  “还有这个,这个德国的金笔,也很值钱。”

  男人的国语语调生硬的奇怪,不像是江浙沪这边人说的塑料普通话,也不像北边那边说的外乡话。

  掌柜的拿过金笔和金表细细地看了一眼,然后踮起脚,想要往下看清楚男人的容貌。

  男人像是要刻意躲避似得,拉低了帽檐。

  “怎么样?都是好东西,可以当多少钱?”

  他似乎很着急,说完之后又补充了一句,“我着急用钱,你看着给就可以。”

  “哎哎,这是好东西,是好东西……”

  掌柜地朝旁边站着的小伙计使了个眼色,后者急忙绕道了屏风后面,然后悄无声息地从后门溜了出去。

  “吾这里,乡下地方,难得收到这种‘西洋货’。吾看大爷侬穿的也好,想必也是有钱人家的公子,遇到了难处。这样吧,侬稍等会儿,吾这里仔细地看看,给侬判个好价钱。”

  掌柜说着,拿起一个西洋水晶放大镜,对着朝阳细条慢理地仔细端详起来。他看的是那么仔细,仿佛是在鉴定这只金表的年份,又好像他真的看懂了表后方的洋文似得,还摇头晃到起来,嘴巴里也不知道在嘟囔着什么。

  “我不当了!”

  那男人等了大约五分钟不到,实在没有耐心陪着这老头继续钻研下去了。他跳了起来,想要把放在柜台上的金表和笔拿回来,老掌柜下意识地将手一缩,男人扑了个空。

  “八嘎!”

  男人骂了一声,“你想抢我的东西么?”

  居然是个“东洋人”!

  掌柜大吃一惊。

  他虽然听不懂日语,不过这个“八嘎”还是听得明白的。

  他们这里风景不错,天热的时候常有东洋人带着东洋婆娘来这里看风景、散步,如果有中国人不小心冲撞到了他们,往往就会得到一句“八嘎”。

  他一边想着,一边又暗骂去镇上请保安队的小伙计怎么跑的如此的慢。这家当铺没有安装电话,想要用电话机报警要跑到当铺对面的茶馆里,这样这个男人势必就能看到小伙计。

  倒是保安队办公的地方就在当铺后面差不多五六百米的地方,跑快点一个来回五分钟不到也就行了。

  “这里!这里!这家伙穿的就是报纸上登的大衣,还要来当金表和金笔!对!就是他!”

  就在这个当口,小伙计领着一群保安队的队员们朝着“吉祥当铺”飞奔而来。那保安队的人嘴里还不断吹着哨子,警告男人呆在原地,举手投降。

  “八嘎!”

  男人大声咒骂起来,然后一下跳起,将没有被掌柜握在手里的金笔抢夺了回来。

  “哎哎,抓住他!抓住这个‘东洋赤佬’!”

  掌柜的趴在柜台上,试图把脑袋伸出来。

  下一秒,却吓得整个人差点从柜台上掉落下来,老命不保。

  原来那个男人在逃跑之前,大约是恼羞成怒的关系,居然举枪朝着柜台上射了一发子弹。那子弹穿过高高的围栏,打在掌柜后方的大屏风上面。剧烈的枪响不但吓傻了掌柜,也吓呆了门口的一群人——

  要知道他们这种小地方的保安队,一共加起来十个人都不到,可能全部家当也就一杆鸟~枪,终年都不会听到一次枪响的。

  趁着众人都呆若木鸡的当儿,男人一路飞奔,三转两转之下,就消失不见了。

  掌柜抖抖索索地从柜台后面爬了出来,看着手里还握着的金表,又看着外头依旧愣着的小伙计和保安队员们,急忙大喊起来:“去镇长办公室打电话!拿赏金,拿赏金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众人纷纷“解冻”,着急忙慌地去敲镇长家的门了。

  就在前几天,时迈百货和中央租界巡捕房发布了高额的赏格,罗家三爷罗夏至在接大小姐罗婉仪从香港回家的路上 ,遭遇日本浪人抢劫,身中一枪。

  现在全市都在通缉这个日本浪人,凡能够当场逮捕者,赏金条十根。能够提供重要线索者,根据重要程度和正确性,赏20到100个银元不等。

  罗家这次是铁了心要给他们三爷讨回公道,不止在全上海各大报纸上刊登了悬赏令。自家的杂志还不到正式出版时间,硬是出了个副刊,全市免费派发,连他们这种城厢交界处都收到了时迈的杂志。

  无线电里更是了不得了,“天外天电台”本来每半个小时的报时后,都有一段商品广告。这广告投放的价格比普通节目里插播的价格来的更贵,尤其是几个受人欢迎的唱歌、戏曲和说书节目前后的广告,更是贵的离谱。

  但是自从出事后,时迈真的连钞票都不要赚了,所有的整点时间广告全部改成了男女播音员大声朗读通缉令。

  于是全上海,乃至苏州、嘉善等地能够收到广播信号的居民们,都知道了罗夏至被打劫那天穿的衣服,戴的帽子的款式,一共丢失了多少件东西。而且也知道了时迈百货的门卫室现在是二十四小时开放的,就等着大家提供线索呢。

  据说已经有那么一批无赖、瘪三,带着“敲竹杠”的心态,声称自己有线索,结果进了巡捕房后被证明就是为了骗赏格,直接就被关押起来了,估计有可能要在里面过春节。

  不过即便如此,像这样的瘪三、无赖还是前赴后继地出现在时迈百货的门口。

  大家都抱着一个发财梦——万一呢?是吧?

  “我是来要债的。你们罗三爷欠了我一千块。”

  一个穿着中装老棉袄,足蹬一双老棉鞋的中年男人抖抖索索地走了进来,坐到木椅上。

  “我们三爷什么人,会欠你钞票?”

  这两天为了应付这些真真假假报案,保安队长已经头很大了。没想到现在不但有提供假线索的,居然还有“新花样”出来了。

  “再说了,一千块?你有一千块么?你这辈子见过一千块长什么样子么你?”

  保安队长不屑地翻了个白眼。

  “下一个下一个,说在塘桥看到日本浪人的那个,让他进来。”

  三爷会欠人钱?怎么不说花旗银行,瑞士银行会欠钱啊?

  “这个,这个真的是你们罗三爷写的欠条。”

  拿出一张纸,放到了时迈百货保安队队长的面前。

  “神经病……还欠条……”

  队长说着拿起纸条,看了一眼末位的签名和私章,然后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了。

  他虽然识字不多,但是基本的几个常用字还是看得懂的,尤其是罗三爷的签名和私章——时迈所有大大小小发行的最终文件上都有罗三爷的签名和盖章。

  高级文件他当然看不到,但是就他每个月要贴的布告、通知上就能看到不少。

  这个字嘛……签的是丑了点,不过还挺像的。

  但是这个印章,他简直太熟悉了!

  这个“罗夏至印”的“至”和“印”之间,有一个很小的豁口,印在纸上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留白。这个豁口是三年前才出现的,据说那时候大小姐不懂事,拿三爷的印章逗猫玩——这印章后面绑着一条金色的链子——被不小心砸的。

  从此之后,每份文件的私章上都多了这么一个留白,这个是只有时迈经常接触三爷文件的人才会知道的一个小秘密,外人是绝对不晓得的。

  “你……你坐着等等!来人啊,给这个老头倒杯茶,再进来一个人陪着他。”

  他站了起来,把披在靠椅上的衣服穿了起来,准备上六楼报告——自打三爷遭了罪住进医院后,本来在商行里办公的罗家大爷就亲自进驻到时迈来“坐镇”了。

  “哎,我就说没错吧。”

  老头眼看“有戏”,顿时喜笑颜开起来,接过小保安递上来的热茶,美美地喝上了一口。

  站在原先罗夏至的办公室外头,保安队长理了理衣服上的领扣,紧张地咽了口口水。

  这三爷的办公室嘛,过去也是常进的。但是这大爷和三爷可不一样,三爷和善,常常带笑,见到他们这些普通员工,也从来不摆架子,还时常跟他们开开玩笑。没有应酬的时候,中午甚至会来时迈后楼的员工食堂和大家一起吃午饭。

  但是大爷就不一样了。前几天大爷带着一批罗氏商行的秘书、高级经理们入驻六楼办公室的时候,一路上那冷峻的表情,傲人的气势,不苟言笑的态度,就把他们百货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震慑了一番。

  像他这样的保安队长还好,每天都坐在楼下办公,也就大爷带人巡视楼层的时候会鞠个躬,汇报一下工作情况。

  据说六楼的那群秘书、经理和楼层经理们,已经被三爷每天至少两个小会,一周一次大会,逐个掐着表汇报工作情况,一个不查就要被盯着盘问半天的工作作风给吓到了。秘书郑杰森甚至在私底下说,三爷再不康复回来,他们可能因为精神压力太大要集体得胃溃疡了。

  “大爷好。”

  得到了允许,保安队长进了办公室的门,然后就感到一阵寒风袭来。其实虽然时迈百货现在还没有安装集中暖气,但是办公室里都有小型的火炉给大家取暖的,烧的也是高价的无烟煤,就是要注意通风。

  但是一看到罗云泽面无表情地抬起头看着自己,这好歹见算见过世面的保安队长就觉得自己快要冻僵了。

  “什么事?”

  “这……这是一个老头送来的欠条。说三爷欠他,欠他钱。”

  他紧张的舌头打颤,比刚才那个老头子跟自己说话的时候,畏畏缩缩的模样也好不到哪里去。

  “啧……夏至欠钱?这帮瘪三玩出新花样了啊。”

  天天有人来冒领赏格的事情,罗云泽自然也知道。他嘲讽地说着,然后打开了纸条。

  面色凝重了起来。

  “这……咳咳,这上面的印章应该是三爷的没错。”

  保安队长指着纸条说道,“三爷被抢劫后,随身的印章也丢失了。这个印章一定是落到不怀好意的人的手里了!”

  “把那个老头带上来……”

  罗云泽话还没说话,两个小保安就匆匆忙忙地打开门冲了进来,一边挥舞着手里的东西一边分别叫到,

  “金表!有人交来了三爷的金表!”

  “老大,又有人拿来了三爷的欠条了!这回厉害了,一共有三四个人呢!”

  保安队长刚想回头大声叱骂这两个人半点规矩都不懂,在听到他们说的话后,也一下子愣住了。

  ————————————————

  “吉祥掌柜”的老掌柜,年轻的时候也经常喜欢往上海跑的。

  他们这些住在城郊的人,虽然户籍上明明确确写的是上海,但是从来不好意自认为是“上海人”的,谦虚地认为自己是乡下人、镇上人。

  若是镇上偶然来了几个上海城里人,尤其是打扮时髦的小姑娘,他们还会围着去看稀奇哩。

  所以他们在闲暇时候去上海城里玩的时候,就会说自己是“去上海”,而不是“去城里”。

  老掌柜自从年纪大了之后,就少往上海跑了。

  一来是路况不好,去一趟又要坐板车,又要坐铛铛车,累都累死了。还有就是,这大上海啊,越来越漂亮了,走在马路上让人觉得“昏头六冲(头晕眼花)”,不由得生出点害怕的心思,所以一方面羡慕大城市的繁华,一方面又不想太亲近了,免得显出自己的胆怯。

  所以一来二去,居然有将近十多年没有去城里了。

  不过这一次老掌柜去上海,那可是被人开着小轿车接过去的。这车子一路把他从罗店乡下,接到了上海最最最繁华的大马路上,又是最最最最有名的时迈百货里。

  他下了车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在一场梦里,这个梦太美了,太富丽堂皇了。

  “老先生,侬来了呀。”

  啊呀,梦里还有“仙女”呢!听着声音有点耳熟,怎么像是“天外天无线广播”里,播音小姐的声音来。

  那个“仙女”搀着掌柜的手,将他带到了一间小屋子里,同时进去的还有好多脖子上挂了相机的年轻人,他们兴奋地看着自己,眼睛里闪着的光泽让他想起了冬夜里的黄鼠狼。

  老头有些怯场了,他回过头,想要招呼自己的儿子和小伙计靠近他一点,给他壮点胆气。没想到一回头,看到这两个平时在镇上还算人模人样的大小伙子,此刻也被时迈奢华的装修和几乎堆到天花板上的各色商品给吸引到了,被挡在了人群外头。

  “哎,儿子!小六子!”

  他挣扎地挥了挥手。

  小六子就是那个小伙计的名字。

  “没事,他们可以坐下一部电梯的。”

  有着好听嗓音的漂亮小姐安慰道。

  “什么是电梯?”

  他刚说了一句话,就感觉整个地板轻微地抖了一下,然后整个人居然有种升腾而上的感觉。

  “地,地震了?”

  他惊慌地说道,热的小姑娘和周围那群年轻记者们哄堂大笑。

  “老先生啊,这是‘电梯’,你站在里面,马上门一开我们就到了七楼了。不是地震,很安全很快捷的。”

  漂亮小姐捂着嘴巴笑了,让掌柜一下子觉得尴尬起来。

  哦,这就是外国人的“电梯”啊,洋人的东西真是厉害。

  然后,他那种小城镇人的羞涩又不知不觉地透露了出来。

  “这老头挺老实的啊,看着不会撒谎的样子。”

  一个男记者偷偷地对他的一位女性同行咬着耳朵说道。

  “那是,巡捕房之前都确认过了,那支确实是罗三爷的金表,如假包换。这老头提供了重要线索,很快就会拿到赏格了。”

  女记者说着,很是羡慕地上下打量了这个穿的跟出土文物一样的老头一眼,也不知道这家伙祖坟上冒了什么烟,居然还有这种运气。

  全上海不知道有多少“冒险家”等着能从这件事里发财呢,结果第一个便宜的居然是个乡下老头子。

  电梯到了七楼,发出“叮”的一声,又把老头吓了一跳。看着他可乐的模样,可能是出于嫉妒的心态,整个电梯轿厢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老头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电梯,被领到一间玻璃房子前。这玻璃房子外面已经围满了人,看着他们的模样,个个都是记者的样子。

  “来了来了,掌柜的来了!”

  记者们看到他,迫不及待地围了过来,还有人举起镁光灯打光,那“轰”地一声的动静,又把老头吓了一跳。

  “儿子啊,小六子啊……你们死到哪里去了?”

  老头内心都要哭出来了,但是脸上还是维持着腼腆老实的笑容。

  他抬头,看着镶嵌在玻璃房子外面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本来咪咪小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时迈百货公司“天外天无线电广播台”。

  天啊!这里,这里就是他每天都要听的无线电的广播台播音室!

  他,他要上广播了!

  “老先生,能跟我们讲述一下当时的情况么?”

  主持人,也就是刚才扶着他上来的美女坐在他和小六子的对面,温和地说道。

  “吾……吾能说上海话嘛?吾国语很差的。一句两句还可以,多了不来赛的(不行的)。侬最好也说上海话,不然吾听不懂……”

  老头实话实话的态度,引得外头的记者们又是一阵哄笑。

  不过这又进一步证明了他话语的真实性。

  在接下去的半个小时里,老头和小六子一搭一档,两人像是说书一样复述了当天的遭遇,包括小六子如何在看到那个东洋人第一眼的时候,就根据他奇怪的服饰看出他不对劲,还有他在行迹败露的时候,又是怎样气急败坏地骂人,结果被他们看出是日本人。

  “吾年轻的时候,也是跑过很多地方的。这个人哦,一看就不是中国人。吾们上海人骂人,第一个反应是‘册那’。宁波人是‘娘希匹’。南京人是‘吊糟一逼’……那个人说‘八嘎’!‘八嘎’我懂的呀,就是日本人的‘册那’呀!”

  这老掌柜在摆脱了一开始的羞涩后,就对着话筒开始表演起了自己的语言天赋,不但把外头正在写采访稿的记者,怕是把整个正在听广播节目的观众都给逗的前仰后合。

  哎,当年他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如果不是能说会道,老老掌柜也不会把自己的独养女儿嫁给他,然后把当铺也交给他呢。

  “好的观众朋友们,这位‘吉祥当铺’的掌柜杨阿发,因为提供了重要线索,他上交给巡捕房的金表也被证明,确实是时迈总经理罗夏至丢失的私人物品。因为他是首个提供如此重要线索的证人,时迈百货经过商讨,决定破例将赏格改为一根二十两的‘小黄鱼’。我们现在就颁发给他。”

  主持人适时阻止了掌柜的发挥,然后在众人的见证下,将一根放在檀木箱子里的小金条,郑重其事地递给了杨掌柜。

  外面的记者对着他俩“噼里啪啦”一阵猛拍,就在今天下午,这则让人艳羡的新闻就会刊发到上海大大小小的报纸和时迈的杂志上。让他成为上海滩的大红人。

  “另外,这两天时迈的保安部收到了大量被印上时迈总经理罗夏至私印的所谓‘欠条’。经过专家鉴定,这些‘欠条’的签字都是模仿罗经理的签字。而且所有的欠条的纸张都是在‘功德林’里现买的最普通的纸张,而不是时迈百货和罗氏商行定制的专用纸。”

  主持人把激动的掌柜送出演播室后,对着记者们展示了这几天陆陆续续收到的欠条。

  “不过众所周知,罗经理被打劫之后,非但中了一枪。还丢失了包括大衣、钱包在内的各种私人物品,其中就包括这枚私章!”

  主播用纤纤玉指指着那个红色章,对着记者说道。

  “时迈百货在次声明,此枚丢失的印章已经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应。而罗经理在被抢劫的时候,右手的手臂中枪,完全没有办法写字。所以您如果看到任何印着这枚印章,带有所谓‘罗夏至’签名的任何文件——它都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应!”

  “它都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应!”

  听着广播里传来的坚定女声,椿樱子抬起下巴,冷冷地看着他的中国丈夫。

  “樱子……我没想到……”

  罗沐泽慌乱地说道。

  “是啊,你每一次都没有想到!每一次!”

  女人怒极反笑。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的弟弟比你来的心狠!他对自己太狠了,你这样的阴暗小心思,他完全都不放在心上!你如果有半点他这样的‘狠’,我们也不至于每一次都给他做嫁衣!”

  椿樱子说完,转身出了办公室。

  只留下一脸颓丧的罗沐泽,和他办公桌上的那一份写在“功德林”最普通的纸上的《股权确认书》。

  原来写在樱花百货专门纸上的那份确认书,因为罗夏至临时加了条件,只能作废。于是手下就拿来了“燕来茶馆”里用来记账的纸……

  而这张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得来《股权确认书》,在今天的广播后,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张废纸。

  自然,他们也是可以凭着这张合同和罗夏至对簿公堂,请求专家鉴定字迹的的。但是罗夏至在使出苦肉计打伤自己后,报案时候已经说了他是被“日本浪人”所伤。

  他们这个时候跳出来,合同是真是假不说,不就先等于承认自己和那个无中生有的“日本浪人”有所联系么?!

  三弟啊三弟,你也太狠了!

  罗沐泽恨的咬牙切齿。

  ※※※※※※※※※※※※※※※※※※※※

  大家猜猜那个东洋人是谁?

  另外可能不是江浙沪的朋友,觉得上海人自称是“阿拉”,有时候看到民国戏里,有人东一句阿拉西一句阿拉,就让人觉得很可笑。

  因为“阿拉”其实是宁波话,因为上海早期移民里有很多宁波人,所以给大家造成了上海话里有“阿拉”的错觉。

  其实正宗上海话和上海乡下话(又称本地话)里,“我”就是“吾”或者“伲”“吾伲”。只有在表示“我们”的时候,上海人才会说“阿拉”。

  所以你如果看到电视里,有个人明明说自己是上海人,左一句右一句“阿拉”,那绝对是笑话了。

  预告一下下一章《抵制日货》感谢在2020-11-05 18:04:31~2020-11-06 18:01: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紫雾弥漫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