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回到民国开百货 > 推广可乐

回到民国开百货 推广可乐

作者:雁过寒潭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9:38:15 来源:免费小说

  住在莱阳里的刘老头这天正坐在天井里听着无线广播台。

  虽然已经是九月了, 但是这天气依然闷热的很。

  他让儿子把前后门都打开,把新买的“华生”落地电风扇搬到房门口。因为不敢直接对着身体吹,怕着了风感冒。就让风扇对着天井的墙壁吹, 让打到墙上的风返到自己身上。

  家里养的狸花猫“喵呜”叫了一声想要跳到老头身上, 被他用蒲扇轰了下去,猫咪不甘愿地转了两圈, 最后趴在老人的脚边。

  “山含笑,水含笑, 人含笑。喝‘笑笑可乐’, 天天笑。男人喝了更健康,女人喝了更美丽,孩子喝了更聪明, 老人喝了更长寿。要快乐,就喝‘笑笑可乐’。”

  收音机里传来女播音员软软糯糯,带着苏白腔调的国语,听得身为苏州籍的老刘听得很是舒心。

  他年纪大了, 眼神不好,早年还喜欢读个书,看个报纸什么的,这两年眼神是越发退步了, 已然放弃了阅读。

  倒是耳朵还行, 没退化到眼睛这个样子。

  自打老太婆死了那年, 儿子怕他寂寞,就买了个收音机给他解闷。

  于是他每天的生活就成了起床, 打开收音机, 吃早饭, 然后一整天都在无线电的声音中度过。在临睡前, 意犹未尽地关上电台,进入梦乡。

  一开始的时候,无线电里没什么节目,都是国语念的新闻,还有就是外国女人唱歌,唱的像被高跟鞋踩到了脚一样尖叫。

  他闲着也是闲着,就硬着头皮听。不然儿子上班,孙子上学,家里儿媳妇么忙里忙外也不会搭理他,他不听还能干嘛呢?开着无线电,家里好歹有点声响吧。

  到了这两年么,陆陆续续广播台多起来了。唱国语歌的,越剧,京剧的都有了,还有他最喜欢的苏州评弹和上海滑稽戏,在晚饭的时候都能听到。

  届时他们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一边听着弹词开篇,一边吃着儿媳妇做的小菜,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多美好。

  但是这上海滩的广播台啊,这就没个“整数(正经)”。

  今天还听得好好的,评书里说下回继续呢。明天到了点儿一打开频道,这频道干脆都没有了。

  他那个《金粉世家》的评书听了一半,到现在都不知道下半部发展到什么情况了。儿子说买了书让孙子念给他听,他说还是算了吧,孙子才七八岁,念什么男欢女爱的东西,教坏小朋友。

  还有些频道的主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节目播出时间飘忽不定的。昨天还是晚上播出的节目,到了今天中午却又听到下半回了,让他莫名其妙,不知道明天该什么时候调到这个频率来。

  后来他儿子告诉他,这些都是私人电台,什么时候播出要看开办人什么时候有空,这不是让人吃“空心汤团”么!

  不过现在好了,自从有了“天外天无线广播台”,他就把频率给彻底固定,再也不瞎动了。

  这家广播台和别家一天只播几个小时,甚至就一个小时的私营小广播台不同,它是从早到晚都在播送。早上七点开始,晚上十点结束,正好和刘老头的作息时间一模一样。

  而且每天什么时候播什么节目,那根铁板钉钉一样,丝毫不差的。

  老刘家里有一个英国台钟,他每天都要去给这个钟上弦,对时。就是靠“天外天”每半小时一次的准点报时。

  每到一个半点钟,“天外天”里就会唱起欢乐的广告歌,唱完之后随着最后一记“叮”敲击钢板的声音,女主持人就会报出现在的时间,然后开始新的广播内容。

  他们弄堂里有很多人家是没有钟表的,有些邻居家里有事情,比如约好了出去火车站接人什么的,都要来他家问时间。现在也不用问了,邻居们家里有广播的人家,都会在准点的时候齐齐发出“叮”的声音,然后一整条弄堂都知道现在几点了。

  刘老头喜欢听的几个节目,他孙子都特别贴心地用黑笔写在了挂在客堂间的美女日历本上,字体加大加粗,他眼神再不好也能看到。

  这个美女日历本还是“天外天”的老板,罗三爷的百货公司送的。他家儿媳妇特别喜欢逛百货公司,平时一有空就往百货公司里钻,周末干脆整个人都泡在里面,硬生生把自己买成了银卡……“喂哎屁”什么鬼东西的会员。家里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大马路上的三家百货公司里买来的。

  家里还定了时迈百货出的杂志,每个月的月头邮递员会送来,他坐在门口晒太阳的时候,也会眯着眼睛艰难地看两眼——字是看不清楚了,彩页上漂亮的明星插图和广告女郎还是可以瞄两眼的。

  然后上周末,老头在家门口翻看杂志的时候,一不小心看到了那张泳装女子的图片。没见识的老头当时血压一下子上来了,头晕脑重地拿着杂志在天井里转了一圈,差点把脑袋磕到水井的井台上。

  要不是他儿媳妇买菜回来及时看到,把他送到弄堂口的诊所里去,老头估计当天就要“翘辫子”了。

  后来他听隔壁邻居张老头说,时迈百货在搞什么女子新式内~衣和泳衣的促销活动,为了声援现在那帮女界的“天~乳运动”什么的,反正跟清末的“天足运动”差不多。

  隔壁张老头家里养了两个女儿,一个是女中学生,一个是女大学生,思想进步的一塌糊涂,老张头也跟着一起“进步”了不少。

  “天足运动”老刘本人是经历过的,他年轻的时候也要求进步。人家给他介绍小娘子相亲,他之所以选了后来的老伴儿,也是因为那么多女的里面,只有他老婆是“大脚”。

  原来如此,原来现在又开始“运动”了啊,老刘恍然大悟。

  难怪他看到儿媳妇晾衣服的时候,本来的裹胸布不见了,改成了两个之前没看到过的形状奇怪的东西……咳咳,他也就随便瞄了一眼而已,他是个很正经的老头子。

  刘老头本来还以为自己看女模特泳装照片是“下流”行为,经过老张一番点拨,才知道这是“进步思想”。于是也不再不好意思了,时不时把这杂志拿出来,翻到泳装那一页,还有女明星穿新款时装的那几页,接受一下“进步思想”的熏陶。

  因为这个时迈杂志和“天外天广播台”都是罗三爷名下的,所以时迈会刊登“天外天”的广播节目预告表。接下来一整月的节目内容都写的清清爽爽不说,还会写文章告诉大家,哪天的节目上,将有名角,“大响裆(评弹名家)”和明星来现场演出,欢迎大家莅临时迈七楼现场与你喜欢的名家面对面。

  像老刘活到这把年纪了,最最喜欢的也就是听评弹了。过去在苏州的时候听,后来跟着儿子搬家到上海还是听。

  以前腿脚利索的时候,还会每天早上带着一撮被油皮纸包好的茶叶,去茶馆书场听书。

  入场只需要一角钱,脱下外罩后把茶叶交给书场的博士,他就会到茶房去给你泡茶。每个老客人都有自己的茶具,都不需要在上面贴名字,博士自然知道哪副茶具是谁的。

  等客人坐下来的时候,早就恭候多时的小二手一扬——一块蒸的热腾腾的白毛巾就飘到你的手上。那负责扔毛巾的小二手里有的是功夫,他就站在那里,甭管客人坐在哪里,是一楼还是二楼,还是柱子旁边的犄角旮旯,他都能百分百让毛巾精准地落到你的手上。

  擦完脸,擦完手,一路走来的烟尘气和疲惫一扫而空。到时候你拿起毛巾再扔回去——放心扔,随便扔,只要大致方向对,小二总归接得到的。

  这时候泡好的茶也送上来了,因为茶叶是自己的,不存在喝不惯的问题。当然,也有新客人会在书场直接买茶喝,这时候的茶具也就是书场提供的了。

  茶博士退下去,脖子上挂着一个木箱子的小姑娘就会登场了。

  那个木箱子里面通常放着各色香烟,用报纸包成三角型的纸包里有花生,南瓜子,香瓜子,各种蜜饯,还有上海特产的梨膏糖,苏州“采芝斋”的粽子糖。

  买一包烟,拿一包瓜子糖,等着说书先生开场,那日子简直就是“邪气惬意(非常舒服)”。当然,侬要是早上出来的早,肚里空空的话,跟小姑娘说一声,她在后厨房干活的阿姆马上会送来热气腾腾的猪油蛋皮紫菜小馄饨,给侬垫肚子的。

  一直到前年老伴儿去世前,刘老头都过着每天追着名角辗转在上海各大书场的好日子。后来老太婆走了,他一下子觉得自己“老之将至”,走在马路上都怕被路过的黄包车撞死,也就再也不出门听书了。

  他把一腔的爱意全部放进了无线电台里,放在了各种评弹节目上。

  直到三个月前,他孙子在照例给他念“天外天”节目预告的时候,告诉他当月的月底,苏州著名评弹“大响裆”吴思兰要来时迈七楼做现场表演的消息。

  吴思兰啊!!他追了足足十多年的吴思兰先生啊!

  为了她,他曾经特意从上海坐船到苏州各个码头上去追着听戏,足足历跟了一个月多才回家。

  和唱京昆、越剧的班子不同,这些说书唱评弹的先生只需要背着一把三弦、琵琶就能吃饭。他们通常都是在长江沿岸的各个码头附近的书场说书的。上午说完,下午就坐船到达下一个城市继续说。只有像老刘这样有钱有闲的“死忠粉”会一路跟随听下去。

  听闻“吴思兰”要来时迈,老头本来已经沉寂已久的心一下子“活络”起来了。

  当天晚上儿子从洋行回家,一只脚刚踩进门,他就提出了演出当天要去时迈七楼的要求。

  他儿子是个大孝子,一口答应了下来。因为时迈的现场演出票都是前一天在一楼服务台发售的,为了满足他几年没有出门的老爸的要求,小刘前一天凌晨就去时迈门口排队了。

  然后看到了一条大约三百米的可怕队伍。

  这三更半夜的,虽然是六月里的天气也够冷的。不止露水浓重,还因为站在高楼下还有一阵阵的邪风,一群人穿着长袖大衣抖抖索索地排着队。

  小刘精明的很,从头到尾把队伍数了一遍,发现排队人数早就超过了“天外天”规定的票数。再看了一眼排队的人群,不少都是像他这样年纪的,明显就是秉了爹妈的“圣旨”来此等候的,还有些干脆是老头子自己上场,顶着寒风死扛。

  本来么,这个时候理所应当就是去找“黄牛”了。

  但是自从“天外天”开设了这个和明星面对面的节目后,时迈就严抓严打黄牛。一开始邀请影后阮玲玉,影帝金山的那几期,来的影迷多,来的黄牛更多。结果黄牛们被时迈和租界捕房“联合执~法”狠狠打掉了两回。

  搞得现在黄牛们已经半放弃了时迈的业务,毕竟谁也不想因为倒卖入场券门票被脱光了衣服游街……

  小刘当晚沮丧地回来了,他也不敢让他家老头子知道,只是告诉了等他回家的老婆。

  他老婆一听,不慌不忙地地说:侬等着吧,明天侬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保证直接可以看到票子。

  小刘将信将疑地去上班——为了避开他爸一早问东问西,他特意提前在他老爸没醒来之前就走了。

  结果中午回家的时候,果然看到了两张次日吴思兰见面会的门票。

  居然是两张!!

  看到小刘眼珠子都要瞪出来的表情,小刘太太捂着嘴巴笑了笑,这才道出了原委——小刘太太是银卡vip会员,她的小姐妹,嫁到思明里杨家做媳妇的是金卡vip会员。刚好这位杨家媳妇有一位同学,是堂堂银星肥皂厂的大小姐,这位大小姐全家都是时迈的黑金卡vip会员。

  作为黑金卡vip会员,每个月可以免费向时迈索取任意一场明星见面会的门票,一张卡最多可以得到两张。

  这位肥皂厂大小姐对于评弹没有任何兴趣,不过既然被小姐妹请托了,就勉为其难打了个电话给时迈的vip贵宾管理部。一个小时候后,这两张票就送到了大小姐手上。而坐在小姐妹家客堂间等了一个上午的小刘太太,在中午之前终于拿到了这两张有价无市的珍贵门票。

  “真的是‘赠票’!”

  小刘拿着两张薄薄小小的纸片仔细看了又看,上面写着:本票为赠票,仅限vip客户及其关系者使用,不可买卖。一旦发现买卖行为,立即作为废票处理。

  “老婆,你太有本事啦!太太万岁!”

  放下门票,小刘抱着他老婆用力地亲了两口,把路过厢房门口的老刘看的差点要长“偷针眼”。

  不过在知道这两张门票的来龙去脉后,老刘自己也很想抱住他儿媳妇亲两口了——果然是太太万岁!

  第二天,老刘就在小刘太太的陪同下一块去了时迈百货的七楼。因为他儿媳妇是银卡vip会员,他们甚至可以坐直升梯直接到达“天外天”的玻璃播音室,而不用跟着其他人一起挤楼梯。

  原来老刘对他儿媳妇一直在百货商店“买买买”的行为颇有点微词的,如今这么一来也烟消云散了。

  当天,老刘终于见到了几年未见,风采依旧的吴思兰女先生了。他坐在第一排的vip贵宾席上,吴先生穿着一身银色绣迎春花的旗袍,腰杆挺直,就在他面前两米不到的地方抱着琵琶,轻拢慢捻抹复挑。

  ——虎丘山麓遇婵娟,疑是姮娥出广寒。展齿一笑含半羞,淑女窈窕君子逑。

  一曲《笑因缘》,吴侬软语像是清泉一样从吴先生的嘴边,流入了老刘的心田。

  老头当场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我虽然老得走不动了,但是吴先生风采依旧……”

  吴先生一曲唱毕,观众们纷纷来到楼下的唱片部购买唱片,以此获得和吴先生握手的机会——但是vip贵宾不用!!凭借vip贵宾票,可以和吴先生一同到时迈五楼的西餐馆喝咖啡,畅所欲言一番后,再送吴先生下楼去搞签售握手会。

  当天老刘现场听了吴先生表演评弹,和吴先生一起喝了咖啡,在楼下买了十张唱片,又和吴先生握了手,吴先生还在其中一张唱片封面上写了:祝刘艺锋老先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吴思兰留

  把老头高兴的,第二天就让他儿子把这张封面纸送到裱画店里裱装了起来,挂在客堂间里,让他那些亲朋好友都看看!

  经过那一次的见面活动,这刘老头就成为了时迈百货,天外天无线广播和时迈杂志的死忠份子。他坚定地认为罗三爷是百年不得一见的天才,和那些死要钱的老板不同,罗三爷是真心实意把他们老百姓的需求放在心里的。

  所以,在看到这一期新出的《时迈smart》杂志封面上拿着玻璃汽水瓶的漂亮女郎,看到了广告页上“笑笑可乐”的广告后,他就一下子来了兴趣。

  更不要提在广播里听到说,喝了这个“笑笑可乐”会让老人延年益寿,孩子更加聪明的广告词,那是更加深信不疑了。

  当天晚饭的时候,老刘就向儿子提出了要尝一尝这个“笑笑可乐”的要求。

  “爸爸,这个就是汽水呀。没有什么特别的。”

  小刘听到之后,一笑置之。

  “什么汽水,罗三爷说了——是‘笑笑可乐’。你不要偷换概念。”

  老刘倔得很。

  现在罗三爷在他心里的地位,可能比儿子还要高一点。

  “爸爸,真的是汽水。我前几天去时迈的时候,正好遇到他们在搞‘免费赠饮’。我就和儿子各自喝了一瓶。他们有橘子汽水、薄荷汽水、柠檬汽水和这个褐色的‘笑笑可乐’三种。好喝倒是蛮好喝的,但是我觉得有股子药味……”

  小刘太太一边给儿子夹了个鸡腿一边说道,“是吧?儿子。”

  “有甘草的味道……还有点丁香的味道。”

  她儿子小小刘从小身体不好,中药喝多了,已经能分辨出一些药材的味道了。

  “好啊,原来你们都喝过了啊!你们自己享受过了,就不记得我这个老头子了是伐?”

  老刘把筷子一扔,开始发老人脾气了。

  看看,橘子汽水,薄荷汽水,柠檬汽水……然后是“笑笑可乐”!为什么不叫汽水,叫做“可乐”,一定是有原因的!

  原来里面是放了中药的,那一定是对身体好的补药呀!

  广播里说了,延年益寿,增长聪明!

  这个儿媳妇也真是的,平时有什么好东西都往家里拉,怎么现在有这么好的东西倒是想不到要给他带一点了。

  “我不管!我要喝可乐!我今天要是喝不到,我就……我就不睡觉了。”

  老头说完,直接回房,“砰”地把门一关。

  “怎么办啊?现在去时迈买啊?这一来一回都要一个多小时了。”

  他家可不是住在大马路附近。

  小刘犯难了。

  “不用,侬没有看到这杂志广告上写的么——全市各大药店有售。侬现在就去门口的两个药店看看。中药店没有,就去西药店看看。”

  关键时刻还是太太靠谱,小刘太太指着杂志广告页说道。

  “啧啧,还说不是补药,是普通汽水……都放在药店里卖了!”

  关上门就把耳朵贴在门板上偷听的刘老头得意地笑了笑。

  半个小时后,踩着脚踏车回家的小刘带着八瓶“笑笑可乐”回到家,一边招呼他爸爸从房间里出来,一边对着太太和儿子说道。

  “你们都不知道,我跑了好多家药店才买到的。这汽水……这可乐刚开始铺开来卖,药店备货不是很多,很快就被卖光了。”

  小刘太太拿来干净的布,擦了擦瓶口,然后小刘一瓶瓶地按弹珠,开了四瓶可乐,递给大家。

  “嗝儿……”

  “嗝……”

  四人先后发出“肺腑之声”,因为天热,胸口憋闷的一口郁结之气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果然带点丁香味的好喝啊,嘴巴里还觉得有股香气呢。”

  小刘太太指了指自己,又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儿子,觉得聪明点了么?”

  “好像是聪明点了!”

  小小刘握着玻璃瓶,点了点头。

  “爷爷呢?”

  “我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一股丹田之气从这里升上来了。”

  不知道是广告的原因还是心理因素作祟,这老头觉得自己年轻了十岁!

  “那就好,这可乐可不便宜呢,比他们家普通的汽水要多两分钱才能买到。”

  小刘被他们几个说的似乎也觉得自己也身心畅快起来。

  他把剩下的四瓶汽水放在篮子里,吊到了井水里冰镇起来——明天中午最热的时候喝,一定更过瘾。

  “这喝完了,我还要瓶子还到药店去呢。瓶子都是付了押金的,要去拿回来……”

  “拿回来干嘛啦,下次去再买不就好了……旧瓶换新瓶呀。”

  解决了突发的”家庭危机“,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无线电中度过了一天最后几个小时的生活。

  老刘躺在竹子躺椅上扇着蒲扇,脚边窝着越来越懒散的狸花猫。小刘坐在桌子边给儿子辅导功课。小刘太太则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翻看着杂志,瞧瞧这百货公司里最近还有什么有意思的活动。

  ——假子真孙无别望,到底自家骨肉自家人。好比千朵桃花一树生,非比寻常泛泛亲。

  无线电里传来《珍珠塔》的软糯弹词和声声三弦、琵琶。

  “说真的啊,为什么小夏你会想到把汽水和可乐放到药店里卖啊?”

  在“笑笑可乐”和其他口味的汽水风靡上海滩后,梁少龙也问过罗夏至这个问题。

  ——因为最早的可口可乐就是作为咳嗽药水在美国的药店里贩售的呀……

  当然了,罗夏至不可能说出这个理由的。

  “我听翰林说,他爸爸的药店里,夏天经常有人因为中暑被送来就医。我们上海不比广州,到处都有凉茶铺子可以消暑止渴。我就想着,我们的汽水可乐里不也添了薄荷,高良姜之类可以下火的药材么,干脆就放在药房里卖咯。”

  这个罗夏至说的倒是真的,他甚至亲自去了“杏林苑”去考察过。

  被送来的中暑病人,在喝了他们的“笑笑可乐”后,很快就因为水分和糖分得到了补充,比起没有喝过的病人来说恢复的更快。

  而且汽水口感好,又能让人行气打嗝儿,比起传统用来消暑的中药,更加受到欢迎。

  于是除了时迈百货,各大杂货店,药店也成为了汽水可乐的销售渠道之一。

  “你这个脑子哦……啧啧。”

  顾翰林家的“杏林苑”中药房如今已经成为“笑笑可乐”的全国药房总代理。哪怕夏天都要结束了,前来购买可乐的人也络绎不绝。

  甚至有些特别宠溺孩子的家长们,一天来买几次给孩子喝。

  月底的时候,他家大哥大嫂一合计,发现卖可乐的钱居然比他们家收到的诊金和药费加起来更多,而且利润惊人,顿时咂舌不已。

  “弟妹”太厉害了!

  这个“钱耙子”不但给自己耙钱,还带着他们顾家一起发财啊!

  “反正这个‘可乐’啊,真的让我是乐的不行了。”

  梁少龙看着玻璃瓶,真心实意地说道。

  这汽水厂已经变成了“印钞机”,比起纱厂成衣厂,赚的更多也更容易。

  “三爷,这是今天刚来的报纸。”

  黎叶敲了敲门进来,无视对着他挤眉弄眼的梁少龙,将一份特意折到广告页的报纸放到了罗夏至的面前。

  这是一份日文报纸,是在上海的日本商社内流通的。

  而在大学里修过日本语的黎叶,是他们百货里为数不多可以看到这份基本等于“内参”的人之一。

  “这个活动……看来我二哥是准备‘大举反击’了啊……”

  看着报纸上被翻译出来的中文,罗夏至笑着说道。

  ※※※※※※※※※※※※※※※※※※※※

  不好意思,今天更新的晚了,给大家道歉了。

  我发现每次我出去玩之后回来都会感冒。今天一直睡到下午四点才醒……囧。

  今天这一篇呢,其实可以叫做《上海老头的幸福生活》哈哈。主要记录了旧时上海苏州书场茶馆的一些场面。在我很小的时候,家周围还是有一些传统书场的,但是基本上现在是一家都没有了……我现在很少去苏州,也不知道苏州还有没有。书场的见闻呢,主要是我童年的回忆和我妈的口述,因为我外公以前是每天都要去听书的,每天听完了书再去上班。

  另外我小时候喝的汽水呢,喝完之后是要把瓶子还给杂货店的,现在的小朋友已经不会有这个回忆了吧。

  预告一下下一章《樱花反击》。二哥要出力了哦!感谢在2020-10-31 18:13:07~2020-11-01 20:20: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八碗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