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回到民国开百货 > 投资化工

回到民国开百货 投资化工

作者:雁过寒潭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9 19:38:15 来源:免费小说

  这个秋季的中秋促销大战, 时迈百货赢得毫无悬念。

  死过人的摩登百货公司,虽然当日就将整个一楼重新打扫完毕,但是依然无法恢复正常营业。

  莫说顾客了, 就连他们自己的员工都抗拒回到这里上班。

  毕竟那个早晨的惨状实在是过于触目惊心, 据说珠宝柜台的几个员工当场就晕了过去,还有几个胆小的姑娘回家之后高烧连连, 半个月后才胆颤心惊地回来上班——并且坚决不上早班和晚班。

  唯恐天下不乱的无良报纸们则是连续一个礼拜对这件跳楼事件追踪报道。

  大幅的照片,绘声绘色的描述, 让当天不在摩登的人都觉得身临其境。据说还有几个丧尽天良的家伙居然为了追踪报道, 去跟踪骚扰姜经理的遗孀和孩子去乡下了。

  过了几天之后,摩登百货里不巧有个醉酒的保安失足从二楼楼梯跌落到一楼。第二天被人发现的时候,摔的头破血流不算, 就连大腿骨都骨折了。

  这家伙不知道是因为前一晚喝多了还是怎么回事,居然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因为半夜巡逻的时候在中庭看到了一个穿着西装男人的幽灵,这才从二楼楼梯滚了下来。

  这样惊悚的言论,让本来已经被李家花重金渐渐平息下去的言论再一次掀起了波浪。

  摩登百货为了挽回人流, 都已经开始亏本抛售了。结果好不容易赚回来的些许客流,又被这神叨叨的报道给打回了原型。

  一时之间,本来热闹的大百货变得门可罗雀,整个中秋销售季节基本上血本无归。于是摩登干脆在门口挂了“整顿装修, 来年再会”的牌子, 暂时关门歇业。

  据说李家兄弟气得提前回广州老家过节去了, 眼不见心不烦。

  时迈百货今年的中秋商战基本上就是躺着就赢,更别提中秋日当天, 罗夏至还出了点子, 在天台上挂了一个圆形灯泡做的人造大月亮, 又请了著名的各大剧种名角, 来了一台“中秋天台赏月大会”争奇斗艳。

  据说出票当天,排队的人在凌晨就将售票窗口挤得水泄不通,原本并不便宜的五元一张的门票,被黄牛炒作到了二十元,照样供不应求。

  赏月大会当天,京剧、越剧、昆剧、淮剧、锡剧、梆子戏、蹦蹦戏的各大美丽“嫦娥”们同时登台的盛况,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上海市民津津乐道。

  听说等霜降节气到了之后“天台乐园”就会暂时关闭,一直到明年的清明节左右才会复开,使得好多已经喜欢上逛百货公司天台的游客们失望不已——然后抓紧最后的时间,能多上一回天台是一次!

  两相对比之下,更显得李家的摩登百货无比凄惨。有人甚至都开盘设局,赌李家过了年到底会不会从广州回来,还是干脆放弃了上海滩的生意了。

  “什么鬼魂之说,不过都是骗一些无知妇孺的把戏而已。这些记者为了卖报纸,什么东西都敢写,什么话都敢说。”

  罗云泽冷笑着将最新的《花月时报》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那个保安喝酒上班,跌下楼梯是自作自受。李家人因此不肯赔付医药费。然后这保安恼羞成怒之下,就故意放出了这些神鬼之说,报复摩登百货。”

  罗夏至将文件放到罗云泽的桌子上,不屑地看了看那团报纸,“不过接下来的几期报道,恐怕就是大哥的‘推波助澜’吧?”

  “天予不取,反受其殃。我不过是借力打力而已。”

  打开文件夹,罗云泽得意地指了指罗夏至,“商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太讲感情’。小夏,你就心太软了。之前李家兄弟打压我们,挖我们人才的时候,人家可不跟你将什么‘仁义礼智信’的。”

  罗夏至频频点头,表示受教。

  “嗯……很好。如果之后的世界格局同小夏你分析的一样,那么我们罗家之后的主要产业,就要从进出口贸易,改为实体工业了。”

  桌子上放着的那份厚厚的文件,就是罗夏至花了一个多月,与黎叶,尹文还有策划部同事们一起做的罗氏公司拓展实体工业可行性报告。

  进一步投资梁少龙的棉纺工厂和成衣工厂,只是第一步。

  罗氏商行将会大举投资的,是另一块广袤的“蓝海”——化学工业。

  在这个只有少数接受过西洋教育的人,才听说过“化学”这个词汇的时代,基本上是开天辟地的一个举措了。

  罗家多年来深耕商海,也认识不少在上海滩之外,国内的其他实业巨头。

  其中天津的樊氏家族,一边占着天津码头同样做商贸生意,另一方面在塘沽却有着自己的精盐加工工厂。可谓是两手抓,两手硬的典范。

  樊家是由官转商,前有几位先人在前清朝廷做官,也算享用过钟鸣鼎食。这一代掌门樊东篱是从东京帝国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回国的高材生。

  和罗家那位同样留学日本,但是现在除了时不时写信回家要钱,以证明自己还在世上的罗二少不同,这位可是早早回国,投身中国北方的实体工业,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回报祖国的。

  通过顾翰林在燕京师范大学同学,如今在樊家精盐工厂做高级技术管理的某位热心人士的穿针引线,罗樊两家搭上了头。

  罗夏至打算等中秋节过后,就亲自赶赴天津码头,会一会这位据说对化学工业有发展意向,打算全面开始招商引资的樊先生。

  通过几次和樊先生的电话通话和书信往来,他了解到樊家目前最打算发展的就是碱业。这正好也是罗夏至感兴趣的方向。

  一直到目前为止,中国人使用的都是“土法治碱”,即将天然碱融化成碱水之后凝固使用。制作出来的碱块杂质多,用作清洗织物尚可,但是用来食用的话非常影响口感。而在法国,18世纪末期的尼古拉斯·卢布朗就发明了从食盐中提取碳酸钠的方法,欧洲从此进入了工业合成纯碱的时代。

  十九世纪末以来,“洋碱”进入中国,因为质地雪白、价格便宜的缘故,基本上占领了整个市场,使得中国的千年碱业眼看就要毁于一旦。

  樊东篱在日本习得了如今最先进的技术,家中也有盐厂在手,却苦于没有资金和机器投产制碱行业,没想此时,远在上海的“百货大王”罗三少却伸出了橄榄枝。

  两边一拍即合,约定十月三十日,在天津见面。

  罗夏至本来还担心摩登百货会在中秋节前再次“作妖”,影响他此次北上的计划,谁知道人家这边居然说撤就撤,打算到来年开春才回来,半点悬念都不留。

  也好,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如今看来三样他都占了,此次北行,必定顺利!

  ————————————————

  因是顾翰林的老同学牵的头,顾校长也趁着假期一同前去津门。

  哦不,这位校长如今已然高升矣!

  该称呼一声“顾副局长”才对。

  原来暑假期间,南京那边牵头,搞了一个青年教育家培训班,主要目的就是想在一些年富力强,受过新式教育的年轻老师、校长中间提拔几个办学得力,能够接受“新思想”的年轻干部。

  刚好,如今还不到而立之年的顾翰林几乎条条都中,在短期培训了两个月后,“顾校长”荣升为教育局副局长。

  不过可能看他实在过于年轻,负责的是“体卫股”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他南洋男子学校校长的担子也继续挑着——能者多劳嘛!不然为啥要提拔年轻人呢。

  于是顾翰林就不得不两头奔忙,早上还在局里主持什么秋季上海全体中小学体育大会筹备工作,下去就回学校调解两个学生打架的问题。

  忙忙碌碌了一个多月,饶是再年富力强,顾校长/局长也实在受不了了。正好这次罗夏至要北上,他也就大着胆子向上头提出要请假半个月。

  上面一看运动会也开好了,下面两个月除了新春联欢会也没什么用得到他的地方了,大笔一挥批准了他的申请——这么好用的年轻人才要留着慢慢用,一下子用死了就不划算了。

  于是在火车站的月台上,就形成了如今的滑稽一幕——

  一边是罗云泽带着白凤凰,笑笑,罗敏敏和阿宝在给罗夏至送行;

  另一边是顾老爷子带着顾老大夫妻给顾翰林送行。

  说起来,虽然都十月底了,顾老爷子最近可是“春风得意”——顾翰林在教育局里谋了差使,四舍五入也算是捧上了“朝廷”的饭碗。

  顾家历朝历代都吃的是宫廷里的太医供奉,也算是祖上当官的人家。如今大清朝没了,顾老爷子也不得不死了做官的心。

  没想到啊,这个不听他的话继承杏林家业,反而一心要搞什么“教育”的小儿子,居然当上了“官”!这个“官”还是管读书人的!

  这怎么不让老爷子心花怒放呢?

  他逢人就说自己当年给顾翰林名字起的好——这不,果然做了清贵的“翰林”了么!

  要不是顾家两个儿子极力阻止,这老爷子又想登报昭告天下了——最后改为拍了封电报,给远在北平的远房亲戚们“报喜”。

  “翰林啊,去了天津,就顺路去北平看看你的那些亲戚们。你新官上任的‘委任状’带了么?都给亲戚们瞧瞧。”

  “好的爸爸,礼物我都带着了,一定一家家拜访。‘委任状’就不必带了,万一弄丢了就不好了。”

  顾翰林无奈地看了一眼旁边幸灾乐祸的罗夏至。

  “小夏啊,到了天津要马上打电话回来哦。听说北方地界在打仗呢,铁路也不太平。你一定要报平安哦。”

  白凤凰红着一双美目,哭戚戚地说道。

  “好的姆妈,我一到天津就打电话,发电报。每天都和你打电话报平安。”

  罗夏至握着白凤凰的双手不住地点头。

  “阿乐,你要照顾好少爷哦!我跟你讲,小夏回来要是瘦了半点,我唯你是问的。”

  “好的八太太,我们要走了啊,这车子都要开了。”

  手里提着两个硕大行李箱的阿乐为难地说道。

  火车的汽笛声响起,巨大的火车头喷出一片白色的烟雾,车身也微微向前移动了一些。

  “好的好的,快上车吧!记得一到天津就要报平安哦!”

  在两家家人的祝福与不舍下,罗夏至和顾翰林跳上了车厢,与他们挥手告别。

  ————————————————

  两天两夜后,蒸汽时代的绿皮火车喷发着独特的煤炭味的热气,缓缓驶入了天津站。

  这津门自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设立“天津卫”后,便是拱卫神京之重地。晚清末年,因为直隶总督驻扎在此,先有李、袁两人深耕,后与上海类似,也经历了殖民之痛楚,因此也是华洋混处,衍生出不同于北平的一翻繁华。

  民国的天津与上海一样,既是港口,又是工业重镇,不论是做生意的,还是搞工业的人才都云集于此。才一下火车站,罗夏至就感觉到了此处的一片生机勃勃景象。

  “翰林,翰林兄!这里!”

  人群中,一个身高五尺,矮矮胖胖,身着秋季西装,带着玳瑁眼镜的男人不断朝着他们挥手。

  “金泽兄!”

  顾翰林顺着声音来处望去,也是一脸惊喜地回叫道。

  罗夏至便知,此位想必就是顾翰林在燕京师范学校时的同学,也是此次合作的“牵线人”贾金泽了。

  两位老同学几年未见,自然先感慨万分了一番,然后便是互相介绍,通报姓名。

  “罗少爷,因为站内人多口杂。我们樊老板正在火车站外的轿车里恭候两位,两位请跟我来。”

  贾金泽在前头开路,罗夏至走到顾翰林身边轻笑道,“还未正式见面,便跑到火车站来接人。看来这位樊先生对于合作是真的上心。”

  如此推算,此次合作已经算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了!

  ※※※※※※※※※※※※※※※※※※※※

  啊啊啊啊,没有存稿了啊!!每天都在逛街,回家只想睡觉。

  预告一下下一章《确认关系》

  希望不要被锁。。。感谢在2020-10-10 17:30:15~2020-10-11 17:21: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东楼酒巷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