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穿成农女后拥有了一整片森林 > 第156章 明目张胆

穿成农女后拥有了一整片森林 第156章 明目张胆

作者:雪妖精01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1 08:29:00 来源:88小说

老太太觉得黄瓜味道不错,问了一句,这哪里来的黄瓜柿子,还说今个厨娘也用心了,做出了新菜。

姚氏笑了笑,然后解释了一句,说这黄瓜柿子是有人送月英的,然后这黄瓜柿子也是月英亲手做的,孝敬祖母的。筚趣阁

老太太眼神闪了闪,看了姚氏一眼,姚氏的意思她明白,想让她认可这个小孙媳。

要认可,也不是不行,你得有这个本事,这个小孙媳看着不错,不是那种跋扈的,没咋往自己跟前凑,但是从鱼丸汤到这次做的黄瓜柿子,这个小孙媳还真是用心了,并且小孙媳晚上并没有过来,没有邀功的意思,这让老太太心情不错,看来儿媳没看错,这个小孙媳确实有心了。

“月英呢?她咋没和你一起过来用饭?”

老太太明白儿媳妇的意思,但她并没有立马夸奖,而是问了一句,表示关心。

“娘,月娘还在厨房呢,她让人买了糯米,想给娘您蒸甜米饭吃,可这蒸甜米饭,米要提前泡,月英这会正泡米,弄配料呢。”

姚氏说起来眼角都是笑意,那杏儿蒸的甜米是真不错,她想月英要是能蒸出来,明个婆婆吃了,一定会满意。

“这孩子就是心实,也不差这一时半会的,咋就饭也不迟,你一会儿去可说说她,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老太太说了一句,又道:“不过月英可真是用心了,知道我胃口不好,成天想着给我弄吃的,这份心意难得。”

老太太夸了一句,众人也跟着点头,吩咐夸赞起吴月英来,孙香玲的脸色可就难看了,上次因为鱼丸,祖母已经夸过了,她丈夫告诉他,公爹也很满意,这让她心里非常不舒服,她嫁进来这么多年,吴月英一个新人,凭什么和她争宠!

她联合吴姨娘想给吴月英难堪,结果让婆婆来祖母这边一说,竟然给化解了,还让人觉得她不懂事,吴姨娘那边和公爹说,公爹还是吴姨娘不体恤人,说月英新媳妇刚进门,为了表孝心,累的不成样子,吴姨娘不心疼不说,一个姨娘还想使唤这个家正经的儿媳妇,像什么话。

她知道以后觉得吴姨娘是真不得宠了,这要是原来,吴姨娘说话可是很好使的。

她没收拾成吴月英,心里本来就不舒服,现在吴月英竟然又出风头,这让她怎么甘心。

“月英可真是有孝心,我这个做嫂嫂的都比不了她,我这成天看着兴哥,都没时间出府,听说今个娘您和月英出府了?不知道月英跟着谁学的新菜啊,这干净不干净啊?不会吃出什么问题吧?祖母年纪大了,可大意不得。”

孙香玲笑呵呵的说着,可这却是在上眼药,说她成天看孩子辛苦,不比姚氏和吴月英整日清闲,能跑出去玩,至于学菜,这菜万一要是把人吃出毛病,可就是大事了。

姚氏沉下了脸,这个孙香玲当面给她难堪,她本来不想计较的,但现在这个儿媳妇越发过分了。

老太太也看了孙香玲一眼,大孙媳妇想的什么,她清楚,说实话,她看不上这个大孙媳妇,心眼不太正,势力,眼界低,可她年纪大了,懒得计较那么多了。

“娘,我今个和月英去了村子,就是郑家在的那个村子,他家的闺女雪梅不是和杏儿要好吗,说起来也算知根知底的。”

“娘的身子重要,我们自然不敢去找那乱七八糟的人,这杏儿呢,我听雪梅那丫头说杏儿人不错,这月英的脸就是杏儿帮着调理好的,我这才让她进府,我观察了这么多日,觉得她还好,是个实在的丫头,不然我咋敢用她。”

“杏儿那丫头手巧,上次那个鱼丸就是她做的,她教的月英,这次她请我和月英过去,月英就想着看看杏儿会不会什么新菜,她学了,好做给祖母吃,我这才带她去的。”

姚氏替儿媳妇解释,不能让老太太认为她们没事总跑出去玩。

“哦,郑家那个村子的啊,那个丫头叫什么?杏儿是吧,听你这一说,手挺巧,月英要是想跟着她学,就学吧,只是别太辛苦了。”

老太太顺着说了一嘴,只要做的好吃,跟着谁学有什么关系,那个郑家的村子她是知道的,刘氏和郑雪梅母女她看不上眼,至于这个杏儿如何,她也没啥兴趣,又不是她的晚辈。

“娘这一说,我想起来了,上次安祖要做什么菜,就是去杏儿家吃了一顿饭吧?我可听说那个杏儿长的可是水灵,我是怕别到时候没学出什么,却弄了个新人进府,娘,您可得小心,别到时候落了弟妹的埋怨。”

孙香玲说完捂着嘴笑,她觉得她婆婆和吴月英真是天真,竟然跟着杏儿学,还天天让人进府,那杏儿打是什么主意,别人不知道,她能不知道?到时候有她们哭的。

老太太看了姚氏一眼,姚氏自己是吃过苦的,难道这么没眼力,不怕儿媳妇吃苦?

“杏儿那丫头是水灵,说实话,我这还真没见过有那个丫头比她水灵,比她俊的,不过那丫头小户出身,没啥大想法,她说她绝不做妾,就想嫁个老实的男人为妻。我就是看这丫头虽是小户出身,可也算有志气,所以才让她进府,不然啥样的东西都进府,这安府成什么了。”

姚氏淡淡的说着,这话等于打了吴姨娘的脸,杏儿是好看,可人家不做妾,不像吴姨娘。

老太太听了以后点头,只要不是乱七八糟的就行。

“娘,您可不能被有些人蒙蔽了,嘴上说的好听,其实啊,一肚子肠子。”

孙香玲说完看姚氏和老太太都不接她的茬,她眼珠一转,又道:“那杏儿会做菜,祖母想吃的话,其实不用那么麻烦,还让弟妹去学,那么辛苦做什么,弟妹那么娇贵的人伤了手可就不好了,把那杏儿找进府内,做厨娘就是了,说不定将来她就是府内的人,以后谁想吃什么,说一声就是了,多简单。”

孙香玲说这话就是想恶心姚氏和吴月英。

老太太没吭声。

“杏儿也是清白人家的丫头,家里日子过得去,不能你说让她进府,人家就进府吧,人家不愿意,咱们强。逼。人家,那咱们安家成什么人家了,名声还要不要了。”

姚氏看了孙香玲一眼,这个儿媳妇可真是讨厌。

孙香玲还想说什么,那边老太太把筷子放下了,孙香玲住了嘴,这个家她不能得罪老太太,别看老太太不咋管事,可老太太说了什么,谁也不能反驳。

“行了,时候不早,你们也都累了,早点回去吧。”

老太太发了话,姚氏等人告退了。

姚氏出了老夫人的院子,她的儿媳妇孙香玲也出来了,姚氏看着孙香玲,她有些没想到今天孙香玲能当着她明目张胆的说那些话。

“娘,您快去和弟妹说说让她别忙活了,要是累坏了,娘您可得心疼。”

孙香玲说完捂嘴笑了笑,拉着她儿子兴哥儿,又道:“娘,我先回院子了,相公他应该已经回屋了,让他等久了,我怕娘说我没尽到做媳妇的本分。”

孙香玲说完冲姚氏行了一礼,都没让儿子给姚氏行礼,就领着人走了。

孙香玲觉得反正她和婆婆已经这样了,那她就没必要做什么表面的功夫,反正祖母那边向着她,今天她这样说,祖母也没说她什么,毕竟她给安家生了嫡重孙,她能在安家站住脚,她婆婆不能对她如何。

姚氏一声没吭,但她的眼神有些寒,这些年她和儿媳妇不对付,但是她没和孙香玲一般见识,觉得孙香玲只要大面过的去,把儿子和孙子照顾好,就算了,可今天姚氏觉得孙香玲太嚣张了,完全不把自己这个婆婆放在眼内,并且挑事,这让姚氏有些不愿意忍了。

姚氏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婆婆的院子,她明白婆婆的意思,不愿意管太多,这个家对于婆婆来说,都是亲人,她难得糊涂。

可孙香玲这样,她怎么忍这口气,姚氏转身离开,等那个麻将到了再说,到时候她和月英是必须学会的,再教府内的小姐,教会以后让月英陪着玩,大儿媳妇她不会去教,那大儿媳妇就闲了下来,看她怎么去折腾她!

但这前提是那个叫麻将的得好玩才行,希望杏儿别让她失望。

姚氏离开了。

杏儿这边并不知道安府发生的一切,就算知道杏儿也不会如何,她该做的都做了,再深参合就不好了。

杏儿看了一会儿麻将,她出了屋子,到院子里,看到刘长生正劈柴了,这刘长生真是一刻也闲不住,杏儿笑了笑,喊了一声刘长生,两个人出门去了鬼王林。

“谢谢。”

刘长生摘了一根黄瓜,擦干净递给了杏儿。

“谢啥,长生哥你跟我还客气啊,大娘生日,咱们给大娘过个生日热闹一下不是应该的啊。”

杏儿知道刘长生在说什么,不过她觉得真不用,她是真心希望身边的人能开心。

刘长生笑了笑,这世上哪儿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事啊,他喜欢杏儿,他愿意为杏儿做事,愿意为杏儿付出,可杏儿却不一定要回报她,从平时和杏儿的聊天中,杏儿说过她那个时代,女子还是很吃香的,男女可以自有恋爱,结婚的话,男方一般要买房,买车,给彩礼,娶个媳妇挺不容易的。

这边虽然也这样,但是杏儿说那边,女子更自由吧,有很多男子可以追求一个女子,给喜欢的女孩买各种礼物,讨好女孩,女孩还不一定喜欢他。

有的男子把自己的女神高高供起,为女神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得到女神两句好话,就高兴的起飞,就算女神对他不好,也可以无条件的付出。

这样的事在他们这边几乎不可能发生,一个女孩就算再好看,也不可能同时和几个男子交好,不可能和几个男子谈婚论嫁,那会被人骂死。

杏儿说那边这样的女孩不少,当然也有那种一心一意的女孩,他觉得杏儿就是那种一心一意的女孩。

从开始杏儿就和他说过,她把他当成大哥,感情也是那种对亲人的感情,并不是男女之爱。

他清楚杏儿的心思,但他并未放弃,他期望日久生情,最后杏儿可以嫁给他,当然,若是杏儿最后没嫁给他,而是有了真正的爱人,那他也不会为难杏儿,他会把杏儿当妹子对待。

杏儿看着刘长生的笑容,她恍惚了一下,不知道为啥从刘长生出远门回来,她觉得她对刘长生的感情有些变化,但也不是那种男女之爱,却比原来多了一些不一样,杏儿有些说不清楚自己这不一样到底是什么。

“我已经和盖房的人说好了,就是上次给你家盖后院的那些人,他们再多找了几个,先给我家盖,然后再盖你家,最后盖薛婶子家。”

刘长生和杏儿说着。

“中啊。”

杏儿点头,这若是一般人,肯定会觉得刘长生这样安排不妥,凭啥你家先盖啊,莪家最大,应该先盖我家,然后再盖你们两家。

可杏儿知道刘长生这样安排绝不是自私,而是无私,上次给自己家盖房的那些人杏儿知道,他们没干过太大的活,盖房的技术不是那么纯熟,刘长生先盖自己家,那那些人会多一些经验,再盖杏儿家的时候就能更好一些。

那为啥不找盖房纯熟的呢?

刘长生还真找了,只不过那领头人接了好几个活,实在是抽不出空,那个人又给刘长生介绍了一个,刘长生去了一问,那个人手下人也不算多,盖房也一般,就这还得等俩月后才有空,并且要的价可不便宜,这是觉得他是冤大头,想坑他呢。

刘长生自然不干,他也去镇子上打听了,镇子上的工钱更高,还得包吃住,更不划算,最后刘长生定了他熟悉的人。

上次给杏儿家盖后院的村里人,以前跟着别人干过,但没有干过大活计,不过这些人肯干,人实在,你说什么,他能听进去,也能改,关键是工钱低,所以最后刘长生还是选了他们。

他们都很高兴,说肯定好好干,一定让刘长生满意,刘长生就决定先盖自己家,等这些人更熟练了,再盖杏儿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