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苍茫 > 第五十九章 点检工匠营

明末苍茫 第五十九章 点检工匠营

作者:人在夜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4:11 来源:88小说

?砸晕了几位船匠的赵烈马不停蹄的去往下一个场所。

要晕了的还有亚历山德拉,今日一见面,赵秦氏的态度特别的和蔼,从昨晚的睡眠,到今早的早餐,从生活上关心备至,什么饭菜能否习惯了,又说亚历山德拉孤身一人北来,小姑娘很勇敢。夸赞的话语不但让亚历山德拉颇为脸红,还让她有点晕。赵秦氏身为一家之主如果奉承起人来,那也是一把好手啊。

最后,赵秦氏似是无意的问了下亚历山德拉的年纪,当得知亚历山德拉十九岁时,神情一鄂,这个可是比烈儿大上两岁啊。

赵秦氏、亚历山德拉以及丫鬟,护卫来到难民营时,难民营里的人不多,大部人手已经上工,只见很多孩子在欢快的乱跑,打破了难民营中的沉寂,什么时候孩子爱玩的天性都在,即使是在颠簸流离的途中,这也给营中带来了很多的生趣。

难民营今非昔比,道路整洁,新打的水井,医馆、学堂都建立起来,只是住处没有办法,还是地窝子,不过,矮墙遮蔽效果更好,更为保暖一些,进到难民营,亚历山德拉就相信了这里有几万难民的说法,在湾西侧的难民营一直延伸到远处的西山脚下,一眼望不到头,规模大的让亚历山德拉炫目。由于老太太的驾到,吴群亲自接待、介绍,一路小心侍候。

“加入军队万人左右,窑口、建房队一万五千余人,匠作营六百余人,船厂一千余人,成衣厂一千余人,耕田一千余人,营中能劳作的基本都有工做,有饷拿,连许多妇女都到成衣厂上工,现下营中的施粥主要是为了孤寡老人,没有父母的孩童以及妇女,负担是大大减轻。”吴群一一详说。

“吴先生,你也是辽东难民吗。”亚历山德拉听吴群的口音,同难民营中的口音一致,于是问道。

“是,”谈到此处,吴群眼神一黯,“我家原是辽东复州的,家里原有万余亩地,建奴攻来,家父、家兄战死沙场,我带领剩余的家人逃难山东。真是愧对祖宗。”

“抱歉,吴先生。”亚历山德拉看出了吴群的哀伤。

“过去了,再说,我家人大部到了山东。已经是万幸了。辽东逃难的人中过半死于途中。”吴群庆幸道。

过半啊,亚历山德拉和玛塔身子一僵,这是多么庞大的数目啊。

众人往前走去,看到一个女孩蹲着呆呆的看着一群孩子玩耍,

“小姑娘,你怎么不去玩呢。”亚历山德拉上前问道。

小女孩转头看到这么大群人围拢过来,身子颤抖着后退,看到吴群,急忙跑到吴群身后。

“孩子是辽东海州的,妈妈让建奴老爷当孩子面糟蹋死了,他父亲带她逃离,前些天他父亲病死了,临死前哭求我照顾她长大,我答应了,他父亲死后,她就不说话了。”吴群一边摸着小女孩的头安慰她,一边回答道。

在场的女人不约而同的留下了泪水,至此开启了泪水之旅,每个孩子各有各的凄惨,到离开难民营时,女人们眼睛都是红肿的,手帕是湿的,这里人们的悲惨境遇打破了她们以往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无论中外先贤都说人是善良的,可是建奴的凶残令她们惊惧。

亚历山德拉,玛塔受的刺激最大,别人多少听到了一些事实,她们第一次的面对,北方蛮族的血腥残忍让他们想起圣经里所讲到的恶魔。

对于这天,两个葡萄牙女人铭记终生。

“大人已经命令将所有的孤儿无论男女都收拢起来,由大人出钱粮养大,期间进入学堂识字读书,十六岁后进入破虏军或是进入民政。”吴群感慨道。他是说什么也没想到小赵大人如此慷慨,为了这数百孤儿不惜撒下大笔银钱。赵大人与只知道喝兵血收刮百姓的辽镇军将真乃天壤之别。“赵大人真乃是我辽东人的万家生佛啊。”

赵秦氏听到吴群的感慨不禁得意。

而亚历山德拉听闻赵烈所为不禁大为钦佩,这个明人没有欺骗与他,当真是为了解救难民于水火。

赵烈可是不知道亚历山德拉参观难民营,因为养育孤儿的事而对于他的好感大增,如果知晓,赵烈也只能大汗,其实他是另有目的,在他看来,自小收养这些孤儿,才能培育这些孤儿对他的忠诚,再教他们习武识字,将来成长出来就是他手中的人才,如今忠心的人才是他最为匮乏的。赵烈此时正在匠户营中,赵烈明白一切的枪炮来源都是钢铁,必须提升钢铁的质量。因此,他对于匠户营目下最为上心。

袁义、郭福、葡萄牙铸炮师提亚哥、费戈、奥利维拉,明人铸炮师郑粤、郭怀恩,闽铁匠头孙升、董魁,这些人就是匠户营的头目了。

首先,赵烈拿出燧发短铳,燧发长铳,

“袁头,这里是燧发铳,不需火绳即可发射,你们尽快仿制出来,如果成功,奖赏白银五百。”赵烈一上来就是赏格这个大杀器。

袁义马上激动的应声回答,虽说心里有点画魂,没见过不用火绳的火铳。

“提亚哥先生,当前铸炮厂可以出产二十四磅炮吗,”赵烈开山名义。

“大人,可以,但是,由于熟铁的原因,损毁较多,大都在试炮时出问题。”提亚哥躬身回答。

还是钢铁问题,钢铁冶炼赵烈不会,完全不知晓。不过来自后世互联网的知识大扩散时代,多少懂得点皮毛,

“你们用什么鼓风。”赵烈问孙升,董魁。

“我等用的都是手拉风箱。”孙升回道。

“到你们的炼厂看看。”

一行人来到赵烈不在时建立炼厂,此时炼厂只建了三个炼炉,只见三个学徒换班拉方形风箱,炼炉上盖是完全敞开的,下料就从这里下,底下的木炭燃烧,并不断加火。等了好一会,三个炼炉的出料泄口流出明亮的液体,不过不象后世钢水的流动性那么好,只是慢慢的流动,三股铁流汇集到中间的凹槽,稍稍降温,又沿着渠道流入到几个工匠不断拿木棍搅拌的大方池中,只见全身包裹严实,只留两个眼睛的几个工匠奋力搅拌,须臾,被搅拌成糊状的液体,最后慢慢变凉,成为熟铁块。

赵烈只是晓得钢铁冶炼就是个聚温聚热的过程,这里的风箱太小,人力太弱,空气没有预热,冶炼炉没有封闭,聚热效果不好,炉温上不去,炉内矿石中的杂质去除不净,导致熟铁不好。

“诸位,我这里发下赏格,水力、畜力风箱,赏格百两,热气输送,赏格两百两,炼炉加盖封闭,赏格五百两。另外,此次费用两千两稍后送到袁义处。”赵烈照例悬赏,后世百用不厌的良方。

郭福两眼放光,水力、畜力风箱,咱有基础,刚弄好捶打机啊,提亚哥,费戈,奥利维拉,孙升,董魁等人是雀跃不已,这是多少的银子啊。袁义暗喜不已,看来大人还是念旧的,我掌银两,那是先让我掌总的意思啊。

“另外,泥模铸炮改成铁模铸炮,赏格千两。”赵烈继续大撒银弹。

这下提亚哥,费戈,奥利维拉,郑粤,郭怀恩激动了,不过,作为一个老成的人郑粤还是问了问了。

“大人,您怎知铁模铸炮可行。”

“英格兰人已经开始铁模铸炮,他们先用泥膜铸出铁模,再用铁模铸炮,铁模没有泥膜那么多的沙眼,损毁的少,炮筒均匀。当然,这只是听一个英格兰船长讲的大略,不过,此是事实,我亲眼看到了他船上的大炮,与我等的大不同,总之,拜托各位。”赵烈是一通忽悠,用英格兰人作幌子来增加可信性。

几人已经信了,因为泥膜沙眼确实是大问题,大人确实知晓紧要之处,不是胡乱应付。

赵烈在匠户营一直呆到酉时末才返回府邸。真可谓披星戴月。

ps推荐好友的书人与动物的抗争】诙谐幽默,读完回味良多,深有感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