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苍茫 > 第二百七十一章 靖海沸腾

明末苍茫 第二百七十一章 靖海沸腾

作者:人在夜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4:11 来源:88小说

?

cpa300_4;六日后,靖海卫城官署,新任卫指挥使赵烈召集麾下军将会商。两日前常汝宁将其物件运走,将官邸空了出来,前往临清上任去了。逃离登莱在他看来就是一大胜利,至于剩下杨景堂赵烈等人死掐去吧。

上番赵烈上任之时,下面的四千户所的千户三位随卫指挥使常汝宁出阵京畿,只有中千户所千户范有禄报病在家未能出征,这也是因为他乃是都指挥同知汤谦的远亲,抬出了汤谦的名号逃避出征。

当时常汝宁正同杨景堂满脑门官司呢,给他天大个胆子也不敢招惹汤谦了,即使他揣测范有禄同汤谦关系不算近,他也不敢冒险一试,倘若真的很近,常汝宁岂不是自寻死路。

杨景堂已经得罪了,再冒犯了署理都司的汤谦,岂不是将上官都得罪光了,那还有好。

于是常汝宁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就算是范有禄确是病了。

赵烈上任时范有禄还是托病不出,表明他真是病了。因此,此番会商,四个千户所的千户才全部到齐。

“诸位昔日都是我的上司同僚,向来相处融洽,今次本将上任还望诸位能鼎力相助,多多帮衬。”赵烈乃是新晋之身,言语间给这些昔日同僚留足了面子。

“指挥使乃是大明有名战将,阵斩老奴之子,大金王族,平军功晋升,我等属下尽皆仰慕,敢不尽心竭力。”吴海当先表态,随风倒的姿态十足,尽显不倒翁的本色。

其他军将当然纷纷附和,难道同顶头上司作对不成,可不是谁都有一个三品大员的老爹的。

这里最是羡慕嫉妒恨的就是出征的唐荣、马右军、王耿了,随着常汝宁出征,风餐露宿、担惊受怕的。

却是眼睁睁的看着各个卫指挥使将功劳都从赵烈那里买光了,如今看到很多卫指挥使因此腾升,而他们不过是捞到些许钱粮,这个憋屈那是别提了。如今赵烈也居于上位他们肯定不是心思,但是上下尊卑就摆在那,你就得服气。

“诸位,此番征战中许多我大明军将败亡在京畿。何也,麾下军力不足以抗拒建奴,而我登莱有胁从辽东抗击建奴的重任,本将可是不希望将来落得同他们一般兵败身亡的下场。”赵烈正容一一注视着下面的众将,一干部属也聚精会神的听着赵烈的安排。他们大略晓得这就是戏肉来了。

“为此,本将决定如赤山一般分给靖海卫军户田亩,分与他们种粮以及牲畜,同时整训备军,随时待战。”

底下十来人即刻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这个消息震得他们不清。

他们哪个不是表面拥有的田亩之外还鲸吞了大量的军户田亩,让军户给他们当佃户,这些田亩有的变更了所有者,成为了他们的私产,有的则还表面上是军户的田亩。只是被他们掌控了。

如果依照赵烈的安排,他们岂不是是损失巨大。

吴海则是无喜无悲的不动声色,他在靖海卫这些年家里一万亩田产是有了,只是都已经被他变更成私产了,他还真是不怕,赵烈难道敢夺人私产,那是自寻死路。

“诸位听我讲完,”赵烈让众人议论几句,“诸位当下手里的田亩是私产的那就绝无问题,如不是私产的本官许你等每亩花上一两银子改换成自家私产。”大明的普通田亩不过四五两银子一亩。如今花上一两银子就可在卫所登记造册也是赵烈雍容了。

“不过,诸位手中也就是这般田亩了,军户新开垦的田亩谁也不许打主意,如果私自并吞这些田亩。自家掂量一番可是及得上杨景堂和常汝宁。”

这句话可就是刺果果的威胁了,同赵烈作对先想想杨景堂、常汝宁,他们与赵烈作对如何。

敢在此处非议杨景堂这个上官,可见赵烈越发跋扈了。但是底下众人却是没人觉得赵烈是大话连篇,杨景堂和常汝宁是怎样被打脸的,他们是一清二楚。

“大人如此厚待我等。我等岂敢三心二意,自家能保住如此多的田亩,我唐荣感激涕零,绝不会再去做贪心不足蛇吞象之事。”唐荣看着粗豪其实极为精明。

既然有了好处,赵烈又如此看中屯田,那还不见好就收,如何还敢阴奉阳违,看看杨景堂、常汝宁这么大的个头都对赵烈无可奈何,甚至被抽的鼻青脸肿,自家这小身板还是算了吧,从了吧。

其他人等也回过味来,急忙纷纷赞同。

“多谢各位看重赵某的些许薄面,”赵烈笑着拱手道,显是极为满意,“此外,每个千户的备军卫城要收回整训,须知只有统一整训,临战才能相互配合,可堪大用。当然,如临阵之时,各位千户也不须出阵,由本将一力承担。”

这回这四个千户的反应可是极快,纷纷出言赞同。

开玩笑,此番征战他们算是看明白了,建奴之凶狠暴虐是他们所仅见,他们可是真一辈子都不想同建奴交手。

可是偏偏登莱军协助辽镇责无旁贷,既然赵烈能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拿走,他们当然绝无异议,至于说赵烈是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掌控兵权,真是笑谈了,当年的李成梁如何最后还不是乖乖的当个顺臣,何况赵烈只是掌控两千余备军而已,有何大惊小怪之处。

总之,此番会商还算是和谐的团结的大会,最起码表面上极为和谐,双方尽皆满意,会后在酒楼是一醉方休,众人是尽兴而散。

翌日,将要在靖海卫测量田亩,均分田地,开垦荒地,打造灌井,同时三年免税,三年后十税一的告示布满了每个村屯,靖海卫沸腾了。

很多军户不识字,最初告示就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晓得这其实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大事,直到有识字的将消息以一传开。

立时几乎所有的军户都坐不住,没有了田亩的日盼夜盼,盼着这天早点到来,连带着干活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至于那些有田亩的也盼着,因为他们的很多的田亩因为缺水都是下田,如果打了灌井,那岂不是他们的田亩都能成为良田,这个产量加上十税一的赋税,那得剩下多少钱粮,家里的小日子真是不要太好哦。

军户们纷纷在熟人间打探,甚至到靖海卫城打探,当他们打探到是原来左千户所千户如今的指挥使赵烈大人主持此事,他们都信了,登时整个靖海卫陷入狂喜。

为何呢,那是因为左千户所这三年的好日子在那摆着呢,想当年左千户的土地最为贫瘠,军户最为贫困,逃亡也最多,许多军户娶不上婆娘,如今却是靖海卫的大姑娘们哭着喊着要嫁入左千户所。

为什么,还不就是赵烈赵大人在左千户所均田打井减少赋税,让赤山的军户们过上了好日子。因此,听闻赵烈赵大人主持此事,军户们立时晓得好日子来了。

他们几乎日日打探从什么地方开始划分田亩,从什么时候开始打井堆肥,开拓荒田等等,日日夜夜谈的都是这般话题,而且是乐此不疲。

在一切喧闹声和全靖海卫老少万余人的关注下,赵烈派出徐鸿带领着两百余人的队伍从右千户所开始测量田亩,核实账册。

此时的丈量人手可是足够了,所谓丈量田亩不过测量和简单的计算,汇总和登记造册,对于经过数年读书习字的左千户所的许多军户来说都不是难事,何况还有孤儿院里的接近成年的孩子们帮衬,可谓是人手充足。

因此也是进度极快,不过是十天左右,就将右千户所的田亩测量核实完毕,重新登记造册。

接着队伍从西向东向北开始注意测量核实,所到之处,军户们是热情款待,拉着队中人员到家中吃饭,虽说不是什么太好的饭食,但是已是竭尽所能的拿出家底了,让这般人员也是极为感动,纷纷加快进度。

此时唐显文已经开始在石岛筹措开垦荒田和堆肥、种子、牲畜、灌井的问题了。

介于左千户所的经验,由于许多的军户家无余财,如果让他们慢慢的开垦荒地,就是三年免税期到了也未必能将荒田全部开垦完毕,须知开垦荒田也是需用银钱的。

此外,堆肥他们也从未见过,何况番薯、玉米的耕种他们更是不晓得,灌井也不是一家一户能打起来的,这都需要卫所来协调统一行动。

唐显文的法子是从石岛的军户中抽调人员帮助这些千户所的军户堆肥、打井、开拓荒地,同时也手把手的教授如何种植、储存番薯和玉米。

这些就需一些统筹了,得知晓共有多少村屯,每个村屯发派多少人员,饷银是多少,这些人员当然要发给饷银,其实不给也可以,不过,有了饷银干劲也足。

此外如果出了问题也好追究,毕竟拿了银子就属于雇佣性质了,而没拿银子就是帮忙的事,不好好教授你不过是呵斥几句,还真没法深究。

唐显文向赵烈禀报时,赵烈对于唐显文的筹划很是满意,心思缜密,执行力强,很是用心了,说实在的当年的伴当们都已独当一面了,对赵烈的助力极大,如今都是赵烈的左膀右臂。

当然,赵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是打井等事宜上尽量用雇佣当地人,石岛只是出最基本的指点的人员,让当地人多挣些银钱,一是让当地军户多挣些钱粮,从而更有余力投入开荒中,二是让当地军户尽快归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