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苍茫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北华整军

明末苍茫 第二百五十一章 北华整军

作者:人在夜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4:11 来源:88小说

?

cpa300_4;北华的夏天还是很凉爽的,尤其是早晚的时候,不过午时的温度可是不低,近四十名青壮整齐的站立在烈日下,汗水不断的从他们脸上淌下,身上的衣物大半湿透。

方顺站在一旁,看着自家的两个儿子黑红的面孔,满身的汗水,心疼不已。

两个精壮的破虏军士兵身穿黑色的破虏军战袍,也是汗出如浆,他们手拿军棍,目光炯炯的注视着这些青壮。

啪的一声,“站直了。”一个微微歪斜的二十来岁的青年被打了一棍。

方顺脸上抽搐了一下,方才方高山许是站累了,站立的姿势有点松,也是挨了一棍,看的方顺直肉疼。

北华难民大半安置完毕,基本可以做到安居乐业,赵烈下令北华在济州之后,开始施行兵役制,年纪在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的青壮男子都要服兵役。

也就是说加入破虏军或是后备兵役,如果不加入兵役,则被剥夺田亩送出北华。

为了配合兵役制,万基下令将各个告示贴满了四百余个村屯,详细告之,破虏军兵丁每月可以有一个银元的饷银,如果出战还有奖赏,受伤致残或是阵亡还有二百到三百济州银元的抚恤银,此外后备役人员每年冬天、夏天农闲时各整训两个月,每月发放一个银元。

同时,告之众人,倭国对北华虎视眈眈,一心想夺取北华,如果倭国得逞,他们将失去田亩家产,成为倭国的奴隶,加入军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自家的田亩生计。

方顺对于兵役制没有什么反感,领着赵大人的田亩,吃着赵大人的粮,不奋起保卫北华和赵大人,那还算是人吗。

心意如此。不过,不意味着方顺没有自家的算盘,方远山和方高山都是入选青壮,虽说两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过,方顺还是希望,如果是征召,最好是方高山前去,方远山稳重。方顺还是希望他能留下帮着他持家。

可惜,这点他说了不算,今晚就要在打谷场抽签决定十名前往破虏军服役的人员,在方顺的心里最好两个儿子都别去。

本来此时是北华征召各地青壮建设华都的日子,由于兵役制的施行,只能是三十岁以上的男子前往,而方顺作为村长则是必得留下来,陪同破虏军军兵整训青壮,因此有几家前往华都的青壮家人托他照料自家儿子,方顺也得看护着。

“向前走。左右,左右。。。。。。”粗壮一些的霍什长喊道。

整个队伍向前整齐的前行,都是遵照左右的行止前进。

方顺点点头,经过一个月的整训,总算队伍成了模样,刚开始的时候,许多青壮连左右都是不分,为此挨了不少的军棍,这两个破虏军军兵背地里不知道挨了多少骂,都是骂他们心太狠。动辄棍棒相加。不过,经过这月来整训,青壮们顺过架来后,就很少为此挨打了。

方远山走在队伍中可是松了口气。总算是走起来了,他是宁可走动起来,也不愿意在原地站队,太特么折磨人了。

经过一天的整训,傍晚申时末,所有的青壮都返家了。不过,青壮的家人都留了下来,他们将共同参与抽签决定谁家的孩子前往服役。

方顺气不顺的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自家已经打好地基的新建家宅时,他没有了以往的好心情,因为他抽中了下下签,方远山被抽中了。

他宁可是方高山去,他可是知道二儿子可是个不安分的,不甘心留在这小村里,总想着出外闯荡,而大儿子稳重多了,为什么偏偏是大儿子被抽中了呢,为此他愤愤不平,埋怨起霍什长抽签的那个臭手。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于哲没有抽中,毕竟老于头不在家,他家里只有于哲成丁了,小儿子还没成丁,于哲留下来对于家是个大好事。

当方顺说出大儿子被抽中时,方吴氏登时也泄了气,方高山直嚷着不公平,一心想出去闯荡的他很是失望,不过,让方顺诧异的是方远山确是很高兴。

“老大,你高兴个啥,这军兵多苦,这一月你也晓得了,入军后还得与倭奴、建奴交战,这可不是个好差事。”方顺诧异道。

“爹,俺同霍什长早就问过了,军中军兵若是作战勇敢可升到什长、百总、千总,霍什长每月就是两个银元,百总是是十个银元,千总那是百个银元。”方高山眼中放光。

方顺听的目瞪口呆,娘啊,这饷银这般多啊,方高山听的这个羡慕嫉妒恨,方明山也是听的聚精会神,他也十三了对于破虏军很是向往,只有方明娟陪着母亲掉泪。

“爹,比起过去挨饿的日子,这些苦算不得什么,俺早就想出去闯荡一番,家里不过是五十亩地,等二弟、三弟长大了,这些地定是不够,还不如出去当兵吃粮。”方远山别看平时不爱吱声,心中却是有数。

方顺一听也是,等三个孩子都大了,五十亩地三兄弟均分真不够做什么的,还不如让孩子闯一闯。说不定能闯出一个好出路。

只有方高山还是梗着脖子不服,大哥一去四年,意味着四年里他还真不能出门,毕竟家里此时只有老爹和他是耕种的主力了。

“二弟,俺听霍什长说,破虏军外面敌手众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继续征召,你且等着吧。”方远山安慰了一下弟弟。

方高山听到此处,心中一动,总算是消停下来了。

“他爹,秋上建好房子,小燕就要过门了,远山这一走,老刘家说不定得悔婚。”方吴氏担心起大儿子的婚事。

如今北华女子稀少金贵,如果不是方顺下手早,早就奉上了三十两的聘礼,定了亲,如今聘礼最少都是五十两银元,老刘头一直喊着亏了,今日有了这个借口,说不定当真悔婚。

“他敢,万大人发下的告示言明,已经订婚给军兵的女子谁都不能悔婚,否则就罚百个银元,哼哼,他老刘头也敢。”对于贪婪的老刘,方顺可是极为的看不上,不过小燕可是个本分孩子,这可是方顺亲自打听选中的。

“这就好,这就好,”方吴氏总算放下心来,“不过,远山当差,什么时候办婚礼啊。”

“这不算个事,听说他们两年可以返家一次,到时办就是了,就是四年老刘也得等着。”方顺眼睛一横,全然不把老刘放在心里,有了万大人撑腰,他老刘那个鼠胆出不了什么幺蛾子。

“他爹,村里好几个的后生的父母都找俺问咱家的明娟,毕竟明娟也十三了,一两年也该出嫁了。”方吴氏从方远山的婚事又瞬移到女儿的婚事。

“不忙,前些日子,万大人发下文书,以后男女只有十六岁才能结亲,慢慢找个好后生就是了。”方顺其实心中属意的是于哲,很是老实听话,想来不能慢待了明娟,老于头两口子已经几次试探了,不过当真是不急,再好好看看。

同方远山一样好心情的是赵广,他也幸运的被抽中服役破虏军了,尽管去年因为他要当兵吃粮,他母亲要死要活的,让他没能如愿,此番老妈可是实在没法拦阻了,一旦被抽中,要不丢弃田亩离开北华,要么只能进入破虏军服役四年。

当赵利民回家后将赵广被选中的消息一说,赵广立时兴奋的跳了起来,而老妈登时泣不成声,都说小儿子是心头肉,在赵家听话勤奋能干的赵广才是父母的心头肉。

一听到赵广要去当兵,登时老妈泪如雨下,赵家的气氛立时凄惨起来。

“行了,收声吧,”赵利民到门口四下看看,回道屋里,“儿子被选中当兵吃粮,你在这大哭,让别人听到了,说不定传出去什么不好听的,这可是赵大人万大人的命令,你这是自找祸事呢,想让咱们全家被赶出北华嘛。”

婆娘立时收了声,只是不断的落泪。

“行了,俺都打听清楚了,广儿此去,每月一个银元的饷银,能够出征还有奖赏,如是升到什长,百总每月最少四个银元的饷银,也不全是坏处,说不定广儿将来能有个大出息。”呵斥完了,赵利民安慰了一下婆娘。

“当真。”婆娘不信道。

“万大人的告示上都言明了,什么时候赵大人、万大人的话有假过。”赵利民一瞪眼,这个婆娘连赵大人万大人的话也敢不信,真是混了头。

“信,俺全信。”婆娘一缩脖子,也晓得自家有点掰不开,赵大人是谁,整个北华的人在有自家田亩之前吃的用的穿的都是赵大人的,赵大人在北华百姓心中可比万家生佛,怎么敢乱猜疑。

“俺爹说的都是真的,告示俺看了三遍,都背下来了,还有两年可以返家一次,此外,如有婚约的,谁都不许退婚,违者严惩。”赵广的字可是习得不错,告示上的字大致认得。

老妈听闻心中总是安稳一些,总算饷银丰厚,总比皮岛时饿着肚子搏命强的太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