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苍茫 > 第一百五十七章 石岛建房忙

明末苍茫 第一百五十七章 石岛建房忙

作者:人在夜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4:11 来源:88小说

?一匹一岁的灰色小马在亚历山德拉的手心里吃着豆子,在它看来这是难得的美味,小马甚至满意的用舌头舔了舔亚历山德拉的手,让亚历山德拉高兴的笑了起来。

赵烈看到一人一马和谐的场面不禁想加入进来,当他走到近前时,浑身灰色的小马用它那萌萌的眼睛看了看赵烈,急忙甩开蹄子躲避几步,赵烈无奈的停下脚步,谁让咱五大三粗亲和力差呢,亚历山德拉娇笑不已。

灰色小马看到赵烈没有靠前,被食物吸引又回到亚历山德拉的身边,又吃起豆子来,时不时又逗得亚历山德拉笑声不断。

亚历山德拉对赵烈表示无奈,赵烈暗附,美女魅力无敌,连小马都不能幸免。

赵烈望望北方湛蓝的天空,心道这也算是大战前,最后的宁静了吧。

在回返济州城的路上,亚历山德拉默默无语,赵烈看出她心里有事,“亚丽,没什么事吧。”赵烈关心的问道。

“没事,我只是想到父亲教我骑马时的样子。”亚历山德拉展颜一笑。

赵烈明白她思念亲人的痛楚,父母双亡,远离祖国亲人,

“亚丽,不久舰队就将南下,到时希望你和我同行,你可以回到澳门探亲,你的亲人也可以同你一道回到这里,看看你生活的环境,此外,也可以让他们筹备我们的婚礼。”

“真的吗,真的可以吗。”亚历山德拉蓝色眼睛放出惊喜的光芒,接着脸色微红,毕竟是有关婚礼哦。

“当然,我们应当在双方亲人的祝福下举行婚礼。”赵烈微笑着答道。

“哦,上帝,谢谢你,烈。”亚历山德拉高兴的催马疾驰。

赵烈催马直追,大群的护卫急忙追上,一时间道路上尘头大起。响声如雷。

李秋生背着砖瓦向屋内走去,初冬的寒冷没有挡住他干活的热情,李秋生浑身是劲的把褐色的砖瓦递给二儿子,二儿子递给房顶的大儿子。李秋生递完砖瓦,又回身返回屋外,婆娘将砖瓦放在他的背上,李秋生再一次的循环。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份,三十亩的坡地种了二十亩的白番薯。十亩的玉米,共收获了一百零四石白番薯,十五石的玉米,家里的粮仓根本是装不下。

幸亏千户所收购了七十石番薯,三钱银子一石,家里因此多了二十余两银子,加上去年结余的十余两银子,共有了三十五两银子。

李秋生和婆娘一商量决定给两个儿子盖上东西厢房,孩子都大了,该到成亲的年纪了。不能再拖了。

于是李秋生召集了胡云等几个邻居商量着建房,村里三十余户除了一户外都要建新房,于是几家决定合起来轮番给各家建房,至于建房的先后,当然是抓阄了,抓阄的结果李秋生家悲催的最后建房。

几家决定由村中瓦匠郭老三掌总,郭老三冬闲时节到石岛打过工,在那里学会了水泥等新的建筑材料和方法,几家合计到了千户所的颜计杂货店讲价购买了水泥、铁筋、砖瓦,又到附近的山上砍了木料。备了些石料,开工。

到了李秋生家建房快要结束时,已经忙活了一个多月了,今天李秋生家就会封顶了。大伙都是干劲十足,天就快亮了,也能好好休息一下了,毕竟忙了多半年了。

晚上,李秋生家铺开了席面,几家人凑到一起好好大吃了一顿。青鱼炖豆腐,猪肉炖粉条,炒番薯,凉拌番薯,玉米饭大盆呈上来,小烧酒管够,大伙气氛热烈,推杯换盏,连婆娘都倒了一碗小烧相陪。

“今年又是一个丰年,今日在邻居们帮衬下李家建起了新房,俺老李在这里谢谢大家伙了。”李秋生感慨万千的举碗说道。

几人相续碰了碗喝了一口,吃了几口菜,

“那是,以往连吃食都不够,哪有银钱建房啊,只要不漏就凑合住,漏雨补补就是了。”一喝就脸红的郭老三砸吧嘴说道。

“就是,前日我家婆娘给临近的中千户所娘家弟弟送去了五石番薯,他们那里还是以前咱们过的日子,一年得断顿三四个月,用野菜米汤吊着,我家婆娘这次送去,可是被她兄弟众星捧月般伺候,她兄弟还说什么时候他们也摊上象赵大人这样的好官。”胡云感慨道。

“可是,以往咱们过的什么日子,现下是什么日子,这都是赵大人功劳,不收税,还分田地,给种子,赵大人就是老天送来帮助我等穷人的。”李秋生兴奋的满脸通红说道。

众人纷纷附和。

“俺们两口子从盖州卫逃到东江,家里的三个孩子都在路上病饿死了,就剩我们两人在东江乞讨过活,如果不是赵大人将我等运来此地,分田分地,我们恐怕早就死在东江了,这不,婆娘又有了,这苦日子总算熬出头了。”去年新到来的三十来岁的辽民韩六流泪说道。他们家就两口人,就没必要建新房了,是村里唯一不建新房的人家,今年就是给各家帮忙。

“看看,不怪石岛的辽民都称颂赵大人,杀鞑子、救辽民、分田亩,咱们千户所的人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能有赵大人这样的上官。”郭老三红着眼吼道。

“我等为赵大人升官发财,百事百顺干一碗。”胡云提议道。

几人轰然饮胜。

“嗯,不对啊,赵大人升官发财要是走了,俺们怎么办?”郭老三后反劲的说道。

一时众人无声,这确实是个问题啊,大家不约而同的画魂。

“呸呸,权当俺胡说。”胡云扇了自己一下。

不过,气氛可是怎么也回不去了。酒席最后草草收场,众人心中一片狐疑,赵大人可是别突然走了,这好日子才刚开始啊。

李明峪也同属下的小吏们在官署宴饮,到今日为止,官署将可以收购的粮食收购完毕,共收上来近十万石的白番薯,其他的还有数千石的玉米,这样将会为石岛节省数万两银子。毕竟番薯可是比杂粮都便宜不少,数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因此,李明峪做主宴请忙碌了近月的各位下属。

在李明峪手下办差很简单,是否尽心尽力的完成各自职责。没有其他官署龌龊事情,一众下属倒也舒心,酒席上多敬了几杯,李明峪也是高兴多饮了几杯,他是真高兴。治下之民富庶安泰就是当年他出仕时所求,如今实现了,岂能不高兴。

饭后微醺的李明峪回返内宅,如今夫人也来到石岛照拂他的生活起居,此时夫人钱氏正同女儿李霖叙话,见到脸面通红的李明峪回返,急忙吩咐侍女上茶,亲自帮李明峪宽衣,

“老爷年纪不轻了,日后不可多饮。”钱氏邹眉说道。

“无妨。夫人,一年就此一遭,丰年啊,大喜。”李明峪微摇折扇,笑着说道。

“母亲,今日父亲高兴,就此一遭嘛。”李霖为父亲说情。

钱氏长叹一声,她当然明白夫君的心情,不过,李明峪不善饮酒。她当然为其担心。

“只是不知道小赵大人在哪里,是否知晓这个消息。”李霖邹眉说道。

“当然知晓,小赵大人的快船经常来往石岛,不日小赵大人就会知晓。”李明峪轻摇折扇,“为父如今也没看清小赵大人,年纪轻轻,武夫出身,却既能战阵杀奴、又善内政,眼光长远。奇才啊,老赵大人是后继有人啊。”

“怎么,父亲想起我那两个哥哥来了?”李霖最是明白父亲心意。

“唉,你两个兄长四书五经通读的尚可,只是庶务不通,前景有限,我意让他们到此地看看,涨涨眼界。”李明峪询问的看向李霖。

“好啊,父亲不是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哥二哥就是应当来此看看,同其他地方比较一下,也是多加历练。”李霖赞成道。

“嗯,如此明日为父派人回老家护卫他们来此,唉,如今大明地界流民四起,想为父当年求学时何曾如此草木皆兵,大明今不如昔啊。”李明峪长叹一声。

“父亲,不如此不能体现小赵大人的本领,如今就看小赵大人是否另辟蹊径了。”李霖宽慰父亲。

钱氏担忧的看看李霖,又看看毫无察觉的李明峪,心中暗骂糊涂,女儿如此明显的迹象也未察觉,真是糊涂。

第二日一早,李明峪在老妻的服侍下吃早饭,年纪大了,还是愿意吃稀软的,喝点小粥,吃点咸菜,

“老爷,小霖是不是有中意的人了。”钱氏悠悠的说道。

“不能,小霖在此地没有接触多少青年才俊,要知道此地不是文风鼎盛之处,千户所内所谓人才不过是粗识文字罢了,同江南才子不可同日而语。”李明峪不以为然,认为老妻多虑了,

“霖儿多慧,这等人不会入眼。”李明峪当然晓得老妻的意思,钱氏年来同李霖商量了几番相亲之事,有的是家乡士绅,甚至是李明峪同年之子,不过,李霖都是拒绝了,很是让钱氏气闷不已。

李霖今年十六岁已过,再不定亲年纪就大了,在这个时代就靠向剩女了。两口子对于李霖极为疼爱,不想瞒着她定下婚约,让其伤心。

李明峪倒是不急,他自认为自家女儿读书万卷,精明多慧,自有大好姻缘。

“老爷,小赵大人年纪倒是合适。”钱氏突然提了一嘴。

“呃,”李明峪一愣,“不妥,霖儿向来对粗鄙武夫不屑一顾,还为其起了绰号黑炭头。”李明峪摇了摇头,老妻看来是真急了。

“粗鄙武夫?一个粗鄙武夫能折腾出如此局面,赵家我看如今是以他为主了吧。”钱氏点了点李明峪,“我观霖儿只要涉及小赵大人就会滔滔不绝,这些日子还总是提及小赵大人在哪里何时归来。”

“呃,”李明峪一恍惚,这倒是实情,李霖确实对小赵大人多关注了些,昨日还,“嘶,”李明峪被热粥烫了一下,很疼。

于是属下们当日看到李先生嘴边多了一个微红的烫伤,平时温和的李先生当日突然咆哮了几次,脾气也是大坏,一众属下各个循规蹈矩,别处了大人的霉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