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这么多人前往翟国都没有杀掉重耳,你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听到重耳逃跑的饿消息之后,晋公夷吾对着勃鞮等人怒吼道。
转了一圈,从翟国跑的晋国,再跑到晋国与卫国的边界,还是没有杀掉重耳,勃鞮只好返回绛都交差。
“国君,当我们赶到翟国的时候,重耳早就不在那儿了。我们只好将他所居住的房子给烧掉了。”勃鞮答道。
“烧掉房子顶个屁用,我要的是将人了杀死,烧死也成。”夷吾大声道。
勃鞮吓得不敢出声。
郗芮趁机说道:“国君也别为难勃鞮他们了,如果他们不是因为害怕引起两国之间的争执,或许会继续向前追去。既然事情已经过去,我们应该想想未来才是,看看应该如何处理后面的事情。”
重耳已经跑了,现在骂他们也没有作用,如何做好后面的事情才是当务之急。
“那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夷吾抬起头望着郗芮道。
“臣以为,国君其实没有必要再为重耳的事情担心,国君试想一下,重耳今年已经是五十五岁的人了,这些年在北国风吹日晒,又经受严寒;身体肯定已经垮了;臣在想经过这些年的风吹雨淋,再加上长途奔袭,重耳肯定活不了多久,国君应该放心了。”夷吾知道,齐国与晋国这两个中原大国在边境地界已经争执了几十年。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开战,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现在晋国刚刚与秦国大战一场,若再与东边的齐国开战,显然没有那个实力,这事情,也只好隐忍了。
“另外,就是由于前期战争,许多地方百姓逃走的情况比较严重,各地官员纷纷向臣说起此事,要求朝廷想办法予以解决。”
夷吾知道吕省说的应该是当下晋国面临的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年晋国先后与北方的戎狄开战,紧接着又与西边的秦国开战,百姓们为了躲避战火,不得不离开家园躲进深山里。现在国家稳定下来了,却导致许多土地荒芜,没有百姓种植。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好好解决一下。
“诸位爱卿,你们说说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晋公夷吾问道,随即目光转向郗芮。
郗芮明白国君的意思,于是上前道:“这些百姓虽说是躲进了山里,但是他们的村上肯定还有人在,如果我们稍稍改变一下政策,这些人肯定回来的。”
“改变一下政策,你说说应该怎样改变政策?”
“比如说设定一个时限,要求所有逃往在外的百姓回来种地,如果逾期不会来的话,我们就没收他们的土地,交给别人耕种。我想百姓们也是在持观望态度,只要我们稍稍一施加压力,他们因为害怕失去土地,一定会乖乖从山里出来的。”郗芮说道。
晋公夷吾听罢没有直接表态,虽然这也不失是一个办法,但是他总觉着有那一点点不妥,“二位爱卿,你们以为如何?”
虢射道:“臣没有意见。”
虽然此前虢射与郗芮之间的矛盾甚大,但是经过晋公夷吾被抓到秦国这件事之后,二人之间的关系明显出现了缓和的迹象,对于郗芮的意见,也不像以前那样激烈反对了。
“臣觉着有所不妥。”吕省说道。
“有何不妥?”
“经过大战,百姓人心惶惶,如果此时我们采取一些过激的政策,只会导致百姓离开晋国前往他国;故而臣以为此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和缓的措施,让百姓们愿意主动回来种植庄稼。”
“嗯,爱卿说的不错,寡人也是这个意思,说说你的具体举措。”
“比如说如果百姓们此时愿意回来,国家就免去他们今年的税收,或者减少税收也成。”吕省建议道。
“大战之后,国家需要重建,正是用钱的时候,减免税收会影响到国家的实力,不好吧。”虢射说道。
吕省没有反驳,而是望着国君。晋公夷吾想了想道,“既要发展国家,又要与民休养生息,这两者放在一起实难取舍。寡人决定了,如果百姓们愿意回来种植庄稼,我们就减少今年一半的税收,鼓励各地的百姓前来晋国开垦土地。”
“国君英明。”郗芮、吕省、虢射等人齐声赞道。
听着大臣们的赞扬,晋公夷吾的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时候,“吕爱卿,这一路过去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听完国君的问话,吕省的脸上露出一丝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