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灵异 > 憋宝人 > 第626章 赑屃

憋宝人 第626章 赑屃

作者:黎照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30 04:34:10 来源:88小说

王小六儿微微皱眉,想起来小时候,在那**里见到的金光,不由得小声问道,“那金牛,是真的金子的牛么?”

“是!”

黄瘸子一本正经地点点头,然后继续说道,“那东西,其实我没见过,但是听老人们的说法,肯定是金牛无疑,不过,那金牛的来路,有几种说法,我们这边儿的人认为,那金牛,大概是古代时候用来祭祀大河的灵兽,也有一种说法,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王朝更替的时候,女真人藏在河底的宝藏。至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概的,也说不清楚了。”

王小六儿不由得想起了之前抓到的金娃娃,当即心里好奇起来,“那金牛,应该是个死物儿吧,要是知道在哪儿,找到捞上来不就是了?”

“哪有那么容易。”

黄瘸子咧嘴笑,“咱做这一行的,都有自己的讲究,这但凡天灵地宝,多半都有灵性,就如同那人参娃娃被人能自己张腿跑了一样,那金牛,要是被人发现了行迹,也早跑了。”

王小六儿一挑眉,“一头金牛,如何跑得?”

“呀!”

黄瘸子一歪嘴,“别说金牛了,石头刻的王八,都能跑!我亲眼见过!”

黄瘸子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然后继续说道,“我还小的时候,我老家,有一座庙,庙里头,有一个石龟,那说是石龟,其实不是龟,准确地说,那玩意儿,应该叫赑屃。龙生九子之一,外形像个大乌龟。”

王小六儿点点头,“这我知道,驮石碑那个嘛。”

“对!”

黄瘸子说着,点了点头,然后看向王小六儿,“你可知道,那王八,为啥驮个石碑么?”

“有个传说,也不知道真假。”

王小六儿缩着肩膀,倒也一点儿不怯场,给自己倒了一点儿白酒,然后抿了一口,说道,“汉人的传说,说明朝的时候,朱元璋造反,得天道扶持,东海龙王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出去帮朱元璋打仗,其中尤以龙王的大儿子的赑屃最为骁勇善战,他力气极大,没人比的过他,但是朱元璋夺取天下之后,为了巩固皇位,开始滥杀功臣。这赑屃一看情况不对,就不想干了,要走。朱元璋一听这话,非常不愿意,但是又没办法阻止他,于是,朱元璋就找来了自己手底下的谋士刘伯温,刘伯温一听以后,就给朱元璋出了个损主意,说您要是不想放他走,我有个办法,然后两个人在一起密谋起来。”

王小六儿拿起筷子,“第二天的时候,赑屃准备走了,朱元璋给赑屃送行,临走的时候,朱元璋就跟赑屃说,你我君臣一场,你这么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临走之前,我还有最后一个愿望,你能不能最后满足我一下。赑屃一听,挺纳闷儿,说你说吧,啥事儿?结果这个朱元璋就说,现在皇宫里有一个石碑,是前朝留下的东西,我想把这个东西弄走,但是石碑很沉重,没人能动得了,你能不能帮我把石碑弄出去。那赑屃天生神力,一听这话,哈哈大笑,他说那有什么,小意思!”

“于是,他找到那石碑,一下就把石碑驮了起来。哪知道,这石碑一上身,赑屃直接被压在底下,动弹不得。他大惊失色,回头一看,就看见,那石碑上面,篆刻着三山五岳,江河社稷,饶是他有神力,也奈何不得,赑屃一看,就知道被算计了,跟朱元璋求饶,结果,朱元璋和自己那狗头军师刘伯温在一边儿嘿嘿直笑,说,赑屃啊,赑屃,不是我不愿意放你走啊,寡人要是让你走了,以后你要反,谁人能制得了你?赑屃一听,大骂朱元璋,说你们是真狗啊!朱元璋说,你别这么说,你要让我放了你,也行,只要你答应一辈子为我朱明王朝效忠,我就放你!结果那赑屃十分刚烈,说我效忠你奶奶个胡萝卜,嘎一下,就变成一块石头了,从此有了王八驮石碑的造型。”

王小六儿说完,一摊手,“但是,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且,这里头,很多事情是说不通的,因为民间传说之中,有一句话,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好像诸葛亮跟刘伯温是一个级别的,但实际上,要是按照史书上记载来看,刘伯温,其实远没有民间传说中的那么神,民间传说中刘伯温那些鬼道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不可考证的,这种情况,在民间特别常见。你看那武术圈儿里,各种门派,拳法,基本上不是说自己是少林出身,就是岳飞为祖师,这个那个的,都是岳飞创的,好像岳飞平时啥也不干似的。而且,从历史进城上看,刘伯温在风水相术上基本上也没多大作为,有可能懂一点,但不确定,因为关于刘伯温的很多故事,都是没有历史佐证,有历史作证的,又感觉,也不那么神,说白了,与其说是神机妙算,更像是一个大忽悠。”

王小六儿调整了一下姿势,坐直了身子,“比如说,有一次打仗,刘伯温被困,守城,他对自己手底下的人说,我昨晚夜观天象,咱们守城最好,肯定能成。这不废话么,对方兵临城下,比你能打,你不守城你出去送死么?又比如说,史书记载,说朱元璋创业的时候,有一天刘伯温掐指一算,说,诶呀,不好,不好。朱元璋一听,就纳闷儿,说,咋的呢?结果刘伯温说,我算东南方向,有一大将陨落。朱元璋一瞪眼,说谁呀?他摇摇头,说算不出来是谁。然后后来得知,东南方向,有一个大将叫胡深,死了。朱元璋得到消息,一拍大腿,诶呀我去,刘伯温真厉害!牛逼!”

“呵。”

王小六儿笑了起来,手戳着桌面,继续说道,“但问题是,这事儿本身就挺值得商榷的,当时那个时代,战事胶着,东南方向,基本上天天都有人打仗,哪天不死个几千上万的,要非找出一个,难么?那不是带着答案找问题么?要这也算能掐会算,那我一样会算,我随便路上拉一个人,然后跟他说,我算你妈肯定是个女的,你说我算的准不准?然后我再算,我说明天全国范围内,肯定有人中彩票,你说准不准?”

王小六儿撇着嘴,作不屑状,“国人对历史的了解,绝大多数人,连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绝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历史,都不是真正的历史,而是文学上的历史,譬如说,你提起隋唐,就说李元霸,你提起杨家将,就想起穆桂英,实际上,这些人虽然在老百姓心中形象鲜明,但实际上,根本历史上就没有这个人。但因为你率先接触的到的是那么个形象,那么个形象,就先入为主,越传越神。这刘伯温,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不是啊!”

黄瘸子似乎是刘伯温的忠实粉丝,直了直身子,“刘伯温要不是能掐会算,那咋能写下《烧饼歌》呢,《烧饼歌》那可是跟《推背图》齐名的东西,没点儿真本事,能写出这样的着作来?”

王小六儿一撇嘴,悠悠地看了黄瘸子一眼,“《烧饼歌》,传说是刘伯温写的,那问题是,《烧饼歌》真的是刘伯温写的么?”

黄瘸子一愣,“这话啥意思呢?”

“据我所知,从建国以后,历史研究发现,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烧饼歌》,最早出现于1915年,也就是说,民国初期的时候,烧饼歌才真的出现,而在这之前,明清两朝的史料,甚至野史戏剧当中,都完全没有出现过《烧饼歌》这个东西。这么说吧,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烧饼歌》,基本上就是民国时候忽然跳出来的,这东西的出现,毫无预兆,因而极有可能就是后人托刘伯温的名字,为当时的活动造势用的。当初的时候,元末农民起义的时候,起义军不也自己刻了一个独眼石人沉入黄河么?头半夜埋,后半夜挖出来,然后让大家看,大家凑近了一看,发现那独眼石人上有两句话: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那不就是为了造势玩儿的小手段么?不管后来这事儿成还是不成,反正,整活儿这块儿绝对不能马虎了。一样的道理。”

“嗯,你要这么说,嗯……”

黄瘸子眨巴眨巴眼睛,低头泛起了嘀咕,“这玩意儿,咋说呢……”

王小六儿看黄瘸子如此,不由得笑了起来,“咋的呢,您对刘伯温有啥情节啊?”

“啊……”

黄瘸子有些支支吾吾,“其实,也没啥,就是,我当年学艺的时候,俺们师父说了,俺们这一行儿,拜刘伯温为祖师,那是我们的祖师爷啊!”

“啊……”

王小六儿眨巴眨巴眼睛,“那我倒是不知道,这么一说,还有点儿冒犯了。”

“不过,这也不一定的事情,说相声的还拜东方朔呢,这东西确实也不好说。”

“可不是怎的。”

王小六儿说着,跟黄瘸子碰了一下杯子,然后又说,“话扯远了,您之前说,您见过石龟能动,啥情况?”

“也没啥,就是,我们那里,有个古庙,庙里在一个天然的大石头上,有个赑屃,那个赑屃,挺大,但是看造型,像一个老鳖似的,就是长了龙头,有獠牙,当时那石鳖的背上,戳着一个石碑。那年间,我还小呢,有一年我跟着家里的长辈出去牵羊,就是出去干活儿,那时候赶上不知道怎么的了,天就大旱,不下去,诶呀,可严重了。”

黄瘸子咂吧咂吧嘴儿,然后继续说道,“那时候没见过那么旱的,大江都要干了,吃饭都是问题,后来当地的人就请来人,给看,然后又祭河神,又这个,又那个的,也没啥用,就是不下雨。然后咱们一长辈,当时在庙里借宿,晚上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当时我们也不没看出有什么,他老人家怎么看出不对的,也不清楚,他就一直看那个石头上的石龟,然后对我们两个小孩儿说,晚上的时候,你们俩小子,光屁股涂上黑泥,爬那个石头上去看看,看看那石头上趴着那个大王八肚子底下是不是有水。我们一听,当时就懵了,心说怎么可能呢,这地面儿都晒裂了,石头上还能有水?但是大人说了,我们也不敢不听,所以我们就脱了衣服,把身上裹满了泥巴,上去了,那石头挺不好爬,但我们手底下,不也有两下子么,很快就上去了,上去以后,过去一摸,好家伙,那石龟的肚子底下,凉飕飕的,一摸,一把,都是水!然后我们当时就惊了,心说,呀,这石龟底下咋还有水呢?然后我们就提溜着灯,一照,这才看出来,那大石龟的身上,呼呼地,正冒汗呢,就那壳子底下的身子,一层水珠儿。就跟蒸桑拿似的。”

黄瘸子憋着嘴,继续说道,“我们一看,赶紧回去告诉大人,结果,大人一听,沉吟了半晌,说那就对了,然后就去庙里找那个老和尚,当时就问那个老和尚,说那个石龟什么哪儿来的,老和尚说,我小时候就有啊!然后问他,那东西存在多少年了,老和尚直摇头,说起码得有几百年了吧!然后家大人就说,诶呀,这个东西,成气候了,留不住了,再留着,要出事儿。那老和尚一听这话,就很惊讶,忙问咋回事儿,然后我们那个长辈就说,多了我也不能说,说多了,犯忌讳,我就跟您说一件事,我要把那石龟上的碑砸了。老和尚一听不乐意,直摇头,后来死说活说,才同意了,结果,几个和尚上去以后,就把石碑砸了,砸第一下的时候,天就开始阴天,越砸,越阴,本来大太阳天,一会儿就阴云密布了!当时当地的老百姓一看,高兴坏了,等那石碑被砸碎了以后,天就开始下雨了,一开始挺小,但很快就大了,那大雨下的,直冒烟啊!庙里的和尚一看,好家伙,心里高兴啊!但我们心里头却纳闷儿啊,就想,为啥砸了石碑就下雨了呢?晚上不睡觉,就偷摸儿地在那看,在那研究,但是当时还是小,蹲那看,看了好长时间,也没啥动静,心里没耐性,就准备回去睡觉去了。就这时候,旁边儿有人拉我,说,诶,不对啊!我当时一冷,说咋的了?他跟我说,你看,那石龟,原来是在那儿趴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