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灵异 > 活人禁地 > 第一章 人骨汤

活人禁地 第一章 人骨汤

作者:邪灵一把刀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6 21:21:34 来源:爱上中文

去年,我平淡的生活,像坐过山车一样,发生了很多重大的改变。那些刺激恐怖的经历,现在想来,还历历在目。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听我讲一下。

去年秋天,我去县城办事,顺道在茶馆吃饭。

茶馆里有几个老头,凑在一起吹牛,其中一个老头讲了个故事。

说是在清朝末年,民不聊生,有一家老字号面馆,眼看快开不下去了,面馆老板整日里愁眉苦脸。

有一天,那老板正靠着店门,唉声叹气时,一个乞丐老妇上门讨吃的。

那时候正逢乱世,到处都是流民乞丐,平日里,老板都是将这些流民轰走的,但那天,他一反常态,将那乞丐老妇请进屋坐下,并且很尊敬的说:“客人,您稍等,面一会儿就上。”

乞丐老妇慌忙摆手,解释说自己不是客人,只是想讨口剩汤面吃。

老板说:“不要钱,送你的。”

说完,他庄重而熟练的和面、削面、炒臊子,将一碗热腾腾的羊肉臊子面,端到了老妇面前,心满意足的看着她吃下去。

这是他的最后一位客人。

也是这家百年老店的最后一位客人。

老板站在一旁看老妇吃面,一时泪眼婆娑。

老妇见了,问老板为何如此。

面馆老板抽噎着,将自己的心酸同老妇说明后,那老妇从怀里摸出了一个鸡蛋大小的石头,对老板说:“你这么礼待我,我没有什么好报答你的,这颗石头送给你吧。你不要小看它,它叫‘回头石’,把它放在面汤里煮,吃过面的客人,保证终身难忘,都会成为你的回头客。”

说完,乞丐老妇便离去了。

老板起初也不信,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念头,就试着用石头煮了次面汤,顿时,一股他从未闻过的异香弥漫开来。

异香吸引了街面上的行人,纷纷进店吃面。

就如同那老妇所说,但凡吃过一次面的人,终身难忘,日日想吃,天天想吃,一时间濒临关门的面馆,竟然人 流如织。

但奇怪的是,这些客人无一例外的,却越吃越瘦,精神日渐萎靡,仿佛被什么东西,吸干了精气一样……

“你们猜是为什么?”讲故事的老头说到这里,喝了口茶,卖关子问几个老伙伴。

老头们猜测纷纷,却没一个说对。

他卖完关子,解释说:“因为那颗‘回头石’,是用人骨头磨成粉,所团成的一颗‘石头’。人的骨肉有个别称,叫‘想肉’或者‘想骨’,意思是吃一口,想一辈子。所以,那其实是一碗碗,人骨熬的汤面。”

我当时正在茶馆吃包子,听到这儿就笑了,心想:什么人骨汤面啊,编的太邪了。

如果我没猜错,那乞丐老妇,八成是‘倒门’里,一个不入流的药客。

倒门是一个统称,指那些走南闯北,倒卖货物的人。其中又有内门和外门之分,内门主要倒卖罕见的天材地宝,外门则倒些不入流的东西。

外门里‘药客’是最常见的,那些在街边扯块布,卖药酒、虎骨一类的,都属于药客。

那老妇给的‘回头石’,其实是药客用罂 粟壳为主要原料,研磨成粉配置而成,罂 粟壳有提味成瘾的功效,吃了它煮的汤,可不就吃一回,想两回吗?

大家可能好奇,我是怎么知道的这些的。

嗨,因为我就是一个药客。

我姓屈,叫屈斗凌,祖上就是干这行的,但我发誓,回头石这类害人的东西,我和我的祖宗,绝对没有倒过。

我平时主要倒些老药,比如蛇胆、牛宝,野山参一类的。

这些东西现在多为人工养殖,但野生的、年份又久的老药,完全靠运气,你得下乡亲自去收,才能捡到漏。

这不,我从湖北一路坐火车,到长白山这个小县城里,为的就是去当地老乡家,倒一棵野山参,参龄刚好二十年,市价在三万块左右。

长白山莽莽的原始森林,是产出人参的圣地,更是人参养殖业的聚集地,因此当地有很多参商。老乡们若是弄到野生人参,一般都直接卖给当地参商,一来方便省事,二来价格也公道。

‘ 之所以那位老乡,要把那颗野山参留给我,而不是直接卖给参商,自然是因为我出价更高。

确切的说,是我背后的买主出价高。

我那买主是个生意人,他七十多岁的老妈重病卧床多年,眼见快不行了。这是个孝子,想了许多办法,试图让老母亲再多活几年。

有人给他开了个偏方,说要寻刚好二十年的野山参,刚好二十年的黄牛角,刚好二十年的紫云母入药做引,可以再吊老人十年的命。

药的年份,多一年,少一年,都不行。

老乡要是把那野山参卖给参商,也就三万块左右,但卖给我,确切的说,是卖给我身后的买主,价格可以高出很多。

买主出八万,我给那老乡四万,我在中间赚四万的倒费。

所以,东西值不值钱,得看有没有到合适的人手里。

倒门这行,就是为宝物寻找合适的买家,为买家寻找需要的东西。

我在县城边听书,边吃了两屉包子,然后转公共汽车到了目的地‘红星村’,到地儿时,已经是下午六点。

这会儿是秋末冬初,北方已经冷的刮白毛风了,我到村子时,整个人冻的跟狗一样。

没成想,到了老乡家,老乡的儿子却告诉我:“你来晚了,东西我已经卖给别人了。”

我冻的打了个喷嚏,差点儿没气死:“那怎么行呢……老哥,我们可事先说好的,我千里迢迢从湖北赶过来。一路是火车、汽车,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您不能让我空手回去啊!谁买走的?对方出的价钱比我高吗?”

老乡是个八十多岁的老头,人很朴实,他因为放了我的鸽子,在旁边一脸歉意的搓着手,一副不知该如何开口的模样,看的人也不忍心责怪。

但他儿子是个横货,裹着军大衣,一身腱子肉,看着就不好惹,粗声粗气的回我说:“对,价钱比你高,人家多出了五千块,而且比你先来,诶……就是她,她来了。”

男人说着话,手指向门口,我冻的哆哆嗦嗦的,回头一看,差点儿没气晕了,怎么是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