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朝女人 > 第55章

明朝女人 第55章

作者:简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4:25 来源:免费小说

  “可是父皇不告诉我。”朱载壡委屈道,“太傅总会和我说。”

  “壡儿,太傅说的是做臣子的道理,你父皇教给你的才是做皇帝的道理,你日后是做臣子的还是做皇帝的?”

  朱载壡不吭声,他虽小,但也明白皇太子的意义,不情愿点头,“当然是做皇帝的。”

  “那你怎么能听一个没做过皇帝的人的话,反而不听皇帝的教诲呢?”柳娘摸着朱载壡柔软的头发,心也跟着软了,轻声道:“太傅们都想教出一个圣德明君来,可天下没有一本书是将如何成为明君的。太傅们学的是四书五经,明君却不能靠四书五经来衡量。汉高祖曾是流氓游侠,粗鄙不堪;唐太宗曾玄武兵变,囚父杀兄;宋太祖陈桥兵变,龙袍加身,背弃他的恩主世宗周柴荣……这些典故你都学到了吗?你说他们是明君吗?”

  “可……可……”朱载壡急红了脸,这些典故他都知道,只是这和太傅讲的真善美不一样。后世对明君的污点多有隐晦,太傅也不会与他分析这些。朱载壡只觉得往日太傅构建的美好世界,凑近一看,全是虫眼。

  “所以,凡事请教你父皇。”柳娘再次强调。

  小男孩儿还是没有反应过来,朱载壡已经让太傅隐晦的直白的教导过很多次,他父皇长期不上朝的行为是绝大的错误,炼丹修道是更大的错误。可是他的母亲有如此频繁急切的让他请教,朱载壡嘟囔道:“母后怎么这样啊!”

  “什么样儿?太谄媚,还是太没主见了?”柳娘笑着给他一个脑瓜崩,道:“母后不是谄媚你父皇,而是相信他。相信他是一个明君,你父皇修道罢朝,也没有影响朝廷运转。他从兴献王世子成为皇帝,比天下所有人都厉害,这是怎样的本事?母后相信你父皇从十万宗室脱颖而出的实力,也相信他天命所归的运气。”

  朱载壡终于被说服了,笑道:“我听母后的,再去请教父皇。”

  “嗯,多学、多看、多问,不仅要问你的太傅,更要请教你父皇,请教更多人。”

  柳娘这一番话,通过水柔的口直达天听。

  皇帝微微一笑,心有灵犀,果然只有皇后懂他,不愧是并肩而立的齐家之人。天下人都诽谤他修道炼丹荒废政务,可笑!他虽在道观,可一样紧紧掌控着朝政,谁也打不倒他,郭勋不能,夏言更不能!

  柳娘看着跑远的朱载壡,心中却有了另外的想法。教育孩子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尤其是一位储君。柳娘对皇帝的评价绝对是带着厚厚的“粉丝滤镜”,朱载壡还小,不能完美隐藏情绪,若是听了什么不该听的记在心里显在脸上,对他不利。

  真以为孩子生下来就好了吗,养大、教养成人,才是挑战。

  这些年皇帝越发沉迷修道炼丹,后宫照样进出,但却再无子嗣出生。与柳娘也只剩下敬重和安心,早就没有了夫妻亲密行为,成为相敬如宾的模范帝后。

  皇帝如今的审美被那些倒是歪曲成“豆蔻少女”,柳娘对他而言已经是老人了。

  嘉靖二十九年,皇太子朱载壡十五岁,正式成人。

  礼部忙碌着给太子挑选元妃,京师位为之震动。想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赶紧拖关系把自己的女儿往宫里送,想方设法打听皇后、太子的喜好。不愿深陷皇室的人赶紧结亲,京师一时之间好女婿身价飞涨。最后选定南京工部郎中之女王氏为太子妃,皇太子大婚之后,皇帝直接下旨让太子监国,自己专心修道,以求早日飞升。

  十五岁的太子已经经历过多次短暂监国,不会像小时候一样,苦恼得只能求助自己的母后。可他仍然记得母后的教诲,不因正式监国而怠慢父皇。每每出了军政大事,总是先呈请父皇阅示,待皇帝看过之后,再如同臣子一般阐述自己的意见,从不僭越。

  这样的小心谨慎太有必要,多疑如皇帝至今依旧相信太子就是明证。

  长春宫一系的日子走上正轨,昭宜公主作为嫡长公主顺利出嫁,婚后与驸马琴瑟和谐,诞育子嗣。柳娘次子朱载堃封德王,未曾就藩,依旧住在京城。太子朱载壡已有嫡长子,血脉繁衍,根基渐深。

  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却有暗潮汹涌。前朝严嵩把持朝政,皇帝信任他,不论多少人尽谗言都不能搬到他,而太子不喜欢严嵩。即便柳娘已经纠正过他了,他还是不喜欢,严嵩也清楚这一点。

  坐以待毙不是严嵩的手段,严嵩正在不动声色的为康妃所出皇次子朱载塾刷皇帝的好感度。

  嘉靖三十六年,正值皇帝五十大寿,五十知天命,皇帝对此十分重视。为庆祝这天大的喜事,礼部尚书呈请皇帝大封后宫以为庆贺,着重说明有子妃嫔当居高位。

  第100章 生孩子

  后宫联系前朝, 自来皇子若要登位, 定要拔高母妃的地位。朱载壡听说前朝上了这样的折子, 附和的人颇多, 十分担心他母后。在朱载壡眼里, 母后一向倾慕父皇, 父皇这些年虽少入后宫,修行也是双修,但对母后一向尊重。除了濒死妃嫔可晋贵妃位之外, 这些年后宫最高就是二品宫妃, 为人可以威胁母后的地位。

  朱载壡熟门熟路的走到长春宫, 路上想了许多点子让母亲开怀, 没想到他的母亲已经在拟晋封的单子了。

  “母后……”朱载壡担忧的唤了一声, 细细打量柳娘的脸色, 好似要看出她有没有伤心过度一般。

  “来了,可是为了前朝那请封皇子生母的奏折?”柳娘淡雅从容放下手中紫毫,道:“也是我疏忽了,皇子业已成年, 也该请封他们生母, 以示尊贵,好在现在补上不迟。”

  “母后您别不开心,父皇心里最看重的还是您。”

  “噗嗤——”柳娘笑了, “这傻孩子,你娘是皇后,管理妃妾本就是应当的, 你父皇当然看重于我,后宫之事,你一个大男人就不要掺和了。今日来得正好,秋高气爽、天朗气清,菊花也开得好,我正想画一副秋菊图为你父皇祝寿,你来打下手。”

  “菊乃长寿之花,正合父皇心意,母后巧思。”朱载壡嘴甜道。

  “就你会说话,跟母后来。”柳娘招呼內侍把桌案摆在廊下阴凉处,九月的北京秋意渐浓,草木开始泛黄,秋菊傲霜。“都退下,不要打搅本宫作画的雅兴。”內侍们摆好东西之后,柳娘把伺候的宫女也挥退了,一心让儿子伺候。

  廊下视野开阔,前方是一片菊花,两边是长长的回廊,后面隔着小花园才是房屋,不怕有人偷听,是个说话的好地方。

  柳娘含笑指点磨墨的儿子道:“怎么这般沉不住气,火急火燎的像什么样子?”

  站在这里,柳娘才敢直抒胸臆,她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不用像以前一样避讳不严,怕影响他的心境。

  “严嵩狼子野心,今日谋划妃嫔升位,明日就该谋划东宫易主了,必须杀一杀他的威风。”朱载壡板着脸道,他小时候一直以为皇宫只有他们一家五口,一家人如同民间家庭一般和乐。当时是多么快活,怎么就到了今日相互防备的地步,他们父子之间,反倒要夹杂着朝臣。

  “后宫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坐稳皇后都位置,你就是嫡长子,天然的皇位继承人,别说陛下现在对你很满意,就是有什么不满的地方,也轻易费不掉你的太子位。想想仁宗陛下,他当年做了三十年的太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回去再把《仁宗实录》翻一遍,前人的智慧无穷。”

  “是,儿听娘的。”朱载壡被提醒之后,只能挂着敷衍的笑容继续磨墨,心中还是担心。

  柳娘长叹一声,放下狼毫,指着廊下的菊花道:“你看那花儿,黄石公、玉壶春、十丈垂怜、凤凰震羽,还有墨菊、绿菊,都是万人追捧的名品,你瞧着稀罕吗?会和外面人一样痴迷吗?”

  “当然不会。”朱载壡身为太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金贵稀缺事物包围的生活中,怎么会痴迷某一样东西。

  “这就是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见多了就不稀罕,不曾拥有就珍惜万分。你父皇的子嗣正经算起来该是八子六女,嗯,也能算九子。当年废后张氏和方德妃合谋,为抢在我之前诞下皇长子,德妃服了催产药,皇子生而夭折。为此张氏被废,方氏到底曾诞育子嗣,你父皇捏着鼻子让她葬入皇陵,入土为安。当初我怀的是你姐姐,若是她们能沉住气,好好生下孩子,就是皇长子,若真是这样你的太子位还有的磨。哪像如今连齿序都没排,百年后史书都不见得有此一笔。不管后宫前朝,沉得住气很重要。你已经是太子,不需要和皇子争宠,只要把握住你父皇的心思就好,什么严嵩不严嵩,朝臣从来都不是重点。若真有那么一天,母后在宫中也不是摆设。废后张氏就是前车之鉴,皇后不需要与妃嫔争宠,太子也不需要与皇子较劲,拿出你的气度来。”

  “你父皇子嗣虽多,可夭折的也多,没序齿的方德妃之子不算。你是皇长子,康妃所出的二子,你弟弟是三子,还有靖妃所出的四子,满打满算而今活着的就你们四个皇子,小五、小六、小七、小八,皆夭折,儿子少了,你父皇就稀罕。若是你对他们出手,你父皇如何看你,那也是他的儿子。”

  “最近是不是感觉你父皇召见你的次数越来越少,心里就慌张了?”柳娘含笑问道。

  “父皇修仙问道,近日见我也要垂帘了。”朱载壡苦笑。

  “都是那些方士作怪,我也劝你父皇,说什么‘二龙不能相见’,你从小是你父皇看着长大的,也没见出什么事儿。你不必怕,好歹你还能见你父皇,见面就是情,裕王、景王每年只能在大宴上见你父皇一面,老三都比他们见的多,又有何惧?”柳娘劝道。

  “在这上头,你不如你姐姐。别看你父皇序齿的公主有六人之多,而今存世的又有几人?”柳娘冷声问道。

  “只有宁安和嘉善两位妹妹。”朱载壡回答道。

  “是啊,只剩两人,其他公主夭折的时候,你姐姐在做什么?”

  “姐姐承欢父皇膝下,以解父皇丧女之苦。”朱载壡想了想,轻声答道。

  “她可有和你一般畏畏缩缩、战战兢兢?”柳娘讽刺道:“天家是个怪圈,既羡慕平常人家的温情,又标榜皇室威严。在外维护陛下的权威,对内把他当成父亲,这是为娘总结三十年的经验,今日说与你。你姐姐不用说就领悟了,这些年才能独占鳌头,成为诸公主中第一人。”

  “反面教材也有,还记得常安公主吗?”

  “记得,废端妃曹氏所出。”曹端妃是开了历史先河的妃子,嘉靖一朝谁能忘了她。

  “是啊,曹端妃被废,可常安还是板上钉钉的公主。你父皇对她多有怜惜,为娘也多加照顾,为她安排养母,让她同胞妹妹宁安陪着她,可她依旧把自己作死了。不去争取父皇的怜爱,只知道顾影自怜、迎风流泪。最后死了,你父皇心疼的缀朝一日,以表哀思,这又有什么用?再看一母同胞的宁安,好好活着,宫里谁会为难她一个公主,反而因为她不着调的生母对她多有怜惜。就凭着这份怜惜,如今嫁人生子,儿女双全,夫家尊重,内宫也能说两句话。”

  “看看张废后,再瞧瞧如今,想想你姐姐的尊荣,再瞧瞧祭日只有礼部记得的常安。是学常安还是学宁安,你自己看着办。”可作为前车之鉴的例子太多,柳娘长居宫中,教育儿子也只能举公主、皇子的例子,从后宫出发。

  “儿愿学大姐姐,学宁安妹妹。”朱载壡抱拳道。

  “这就是了。”柳娘颔首微笑。

  柳娘把朱载壡拉到桌案正面,指着半成品菊花图问道:“你想怎么学?”

  “克尽为臣之道,牢记为子之道,在外维护父皇威严,在对父慈子孝,学民间父子相处。”朱载壡拱手答道。

  “孺子可教也。而今还担心内宫晋封吗?”

  “不担心了。”朱载壡笑着拉住柳娘的袖摆,道:“早知道母后胸有成竹,儿就不这么心急火燎的了,反让母后看了笑话。”

  “你倒活学活用。”柳娘笑点他的额头,这不就是刚刚说的学民间父子母子相处吗?“在为娘身上练好,再去讨好你父皇?”

  “儿对娘一片真心。”朱载壡把头靠在柳娘肩上撒娇,对谁不是真心不言而喻。

  “行了,起来吧,胡子一大把了还撒娇,你儿子来做让人怜惜,你做可就是一身鸡皮疙瘩了。”

  朱载壡囧脸,他才二十四岁好不好,虽然已经有儿子了,但在母后面前他也是儿子啊。朱载壡摸着自己的短须,没底气的想道。

  母子两个逗趣几句,朱载壡有忍不住叹气道:“以前没注意,今日听母后细细一算,才发现弟弟妹妹们夭折不少,母后养大我们兄妹三人不容易。”

  柳娘见儿子一副“母后忍辱负重、手段高明”的表情,笑道:“这你还真猜错了,你母后难道是夜叉啊?还会控制你父皇的子嗣,在我的治理下若是后宫如此混乱,戕害帝王血脉,我又怎么堪配‘贤后’二字。你那些弟弟妹妹都是因病夭折,像常安马上就要成人了,却因病去了,惹得你父皇伤心不已。其他孩子,诸如小五、小六他们,本宫倒觉得是先天体弱,后天弥补不了,这才去了。”

  “所以啊,别学你父皇修道炼丹,炼丹的原料都是些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一日两日有短暂效用,长期以往,身子病弱。你父皇有太医院国手撑着,一棵大树根深蒂固就算有枯枝败叶也暂时倒不了,可你弟弟妹妹婴儿赤诚,可不就遭了丹药的遗祸。”

  “母后放心,儿子不会服丹的。您强调过多少次了,儿子记得清清楚楚。”朱载壡再次保证,笑道:“小时候您还教我要相信父皇,多多请教父皇,现在想来小时候真单纯。”

  “为娘是怕你小时候控制不住心思,嘴上没个把门。但说得也是事实,你父皇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朝政依旧在你父皇控制重。不信你瞧一瞧,哪一天严嵩这个权倾天下的阁老失了你父皇的信任,依旧是死路一条。你父皇深不可测的同时,又可以琢磨,咱们不正走在这条路上吗?”

  “听娘的,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柳娘又笑了,这句话在穿着大明衣冠,话音古腔古调的朱载壡说来,“笑果”明显。

  柳娘画好秋菊图,朱载壡题了一首自己的诗在空白处,母子两人合力完成了这幅祝寿图。远处伺候的奴婢们听不到主子们的谈笑风生,但见他们一会儿远眺观菊,一会儿俯首弄墨,皇后轻敲太子的额头,太子拉着皇后的袖子撒娇,好一幅母子和乐图,好一派皇家气象!

  第101章 生孩子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风雪大作, 乾清宫灯火通明。

  帝国的统治者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刚刚黄锦已经取出圣旨, 颁布皇帝的遗命, 令太子继承皇位, 命徐阶为首辅,辅佐太子治理天下。后宫、子女、宠臣都得了皇帝临终慰问,早已去世的严嵩都在遗命中占了一句。

  乾清宫中一片哭声, 人人都为这位帝国的统治者悲鸣。

  柳娘却是例外, 她没有和众人一起跪在大殿上哭泣, 她坐在皇帝床榻边上, 看着他发布最后的命令。

  “都去吧, 皇后陪朕说说话。”皇帝有气无力的摆手, 柳娘握住他下落的手,看了朱载壡一眼,朱载壡会意带领众人退下。

  “陛下想说什么?”柳娘轻声问道。

  皇帝费劲的偏过头看柳娘,他的身子已经不听脑袋使唤了。可是当他看到柳娘, 浑浊的眼睛顿时明亮起来, :“你还是这么年轻,朕却老了。”

  “妾小陛下十岁,比陛下年轻些不也正常。”柳娘笑道。

  皇帝扯了扯嘴角, 没有说话。不是年轻一些,而是年轻很多。依稀记得在去年的大宴上,柳娘似乎两鬓微霜, 远望已是灰色,而今想来,是动了手脚瞒过了他。柳娘也是五十岁的人了,很多女人在这个年纪已经做曾祖母了。事实上太子的长子已经指婚,就等明年成亲,不过而今恐怕要再等三年了。孙子都要娶亲的人了,她还是这么年轻漂亮,头发乌黑,脸庞光洁,只有笑的时候眼角会有皱纹。皇帝苦笑,自己避居西苑,苦修苦练求之不得,他的皇后似乎早就找到了长生不老之路。

  柳娘与皇帝相处三十年,一生的工作就是研究他、揣测他,看着他的眼神,柳娘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可愿和朕说说实话?”皇帝问道。

  “妾与陛下这几年也只在大宴之时见面,还以为您厌了妾,不愿听妾说话了。”柳娘抚了抚鬓角,笑道:“不敢说实话,怕气着您。”

  “六十耳顺,人之将死。”皇帝的舌头也开始不听使唤,他尽量简短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是啊,人生六十耳顺,到了这个年纪,什么实话都不会生气了。柳娘看了看窗外,从皇帝枕头下取出一块令牌,出门交给黄锦,才施施然返回。

  殿中有两道不明显的气浪声响起,是暗卫追随着那枚令牌而去。

  皇帝的目光从震惊到惶恐又到无奈,恍若第一次见面一般看着柳娘。

  “如此,我才敢放心和陛下说话。”

  “黄锦背叛朕。”怒气让皇帝看起来脸色红润。

  “陛下误会了,黄伴伴对您忠心耿耿。今年入秋您病倒之后,黄伴伴也病了,一直拖着病躯只想为您最后尽忠。他是为了您好,您已经交待清楚朝政后宫,如今想与陪伴三十年的妻子说说话,黄伴伴理解,不会打扰的。”自从在端妃一事上,柳娘和黄锦无意识的合作之后,柳娘就发现了黄锦可以“欺之以方”。黄锦不是君子,但他对皇帝忠心耿耿,愿意为皇帝牺牲。这些小节平日不显,关键时刻用对了,能扭转乾坤。

  皇帝长出一口气,慢慢恢复心绪,道:“无所谓了。”反正他就要死了。

  柳娘为皇帝整理好被角,温婉贤惠,“我早年就和陛下说过,修仙不靠谱。人若想长寿,只需衣□□致,心平气和,生病有高明的大夫调理,平日里适当运动。陛下不听,如今看我和陛下的对比,可服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